2012-201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分)(2012•海门市模拟)有两个电阻,R1=10Ω,R2=6Ω,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I1:I2、U1:U2分别为( ) A.1:1 5:3 B. 5:3 1:1 C. 1:1 1:1 D. 5:3 2:3 2.(2分)(2011•自贡)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邮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1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邮箱内油量的多少.则( )
A.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B. 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 D.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3.(2分)(2011•茂名)下列措施中,不可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改变导体的长度 B. 改变导体的材料 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C.D. 改变导体在电路中连接的位置 4.(2分)(2009•河池)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所有的灯泡规格相同,且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以下比较a,b、d三灯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B. C. D. Pa>Pd>Pb Pa=Pd>Pb Pa<Pd=Pb Pa=Pd=Pb 5.(2分)(2011•泸县一模)在电阻不变的一段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1A 10Ω 0.25A 20Ω 0.4A 10Ω 1A 20Ω A.B. C. D. 6.(2分)(2009•齐齐哈尔)标有“6V 3W”的甲灯和“12V 12W”的乙灯,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灯消耗的电能之比是1:4 B. 甲、乙两灯的电阻之比是1:2 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之比是1:2 C.D. 甲、乙两灯的实际电功率之比是1:1 7.(2分)(2011•密云县一模)在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 A.电功 B. 电功率 C. 电压 D. 电流 1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8.(2分)把3Ω的R1跟6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源上,这个串联电路的电流是1A,若将R1、R2并联起来,仍接在这个电源上,则通过干路中的电流是( ) 1A 3A 1.5A 4.5A A.B. C. D. 9.(2分)一台电动机的功率是7.5kW,它表示( ) 33 A.B. 有7.5×10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秒内做7.5×10W的机械功 3 1秒内消耗的电能是7.5×103J C.D.电 流在1秒内做的功是7.5×10W/s 10.(2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导出R=U/I.由此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C. 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 11.(2分)(2002•河南)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
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12.(2分)(2004•东城区)有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若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之比为I1:I2=4:5;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4:5 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4:5 B. 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1:1 C. D.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5:4 13.(2分)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1min内电流所做的功为180J,则通过这导体的电流是( ) 180A 60A 3A 1A A.B. C. D. 14.(2分)(2008•宁夏)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要防止电流热效应的是( ) A.电灯 B. 电视机 C. 电饭锅 D. 电熨斗 15.(2分)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 B. 电压就是电的压力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 C.D. 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16.(2分)有关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不包括彩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不包括彩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B. 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C. D.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2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17.(2分)小明同学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在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 A.小灯泡灯丝断了 B. 电池没电 C. 小灯泡接触不良 D. 开关处出现短路 18.(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假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C.D.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二、填空题(每空1分,14分) 19.(2分)(2008•广安)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0.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4A,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_________ 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___ Ω. 20.(2分)标有“2000revs/kW•h”的电能表,发现30min内铝盘转过了100转,则家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_________ kW•h,合 _________ J.
21.(2分)如图,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 _________ ,要使R1、R2串联,开关S1、S2应 _________ (填“断开”或“闭合”).
22.(2分)(2005•重庆)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额定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铃正常工作,应给它 _________ (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为 _________ Ω的电阻. 23.(2分)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 _________ 来改变电阻的器件.如图所示,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B与D接入电路时,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值增大,则滑片P应向 _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24.(2分)使用测电笔检查家庭电路时,用手拿测电笔并与测电笔的尾部 _________ 接触,笔尖接触被检测电线,若测电笔氖管发光,则被检测的电线是 _________ 线.
3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25.(2分)(2009•南昌)我们知道减小能耗就是节约能源.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W=Pt,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就是通过关灯的方式减少通电 _________ 来减少电能消耗的;生活中还能通过减小用电器的 _________ 来减少电能消耗.
三、作图与实验(26题2分,27题5分,28题4分,29题4分,共15分) 26.(2分)如图是安装一盏电灯和三孔插座的实物示意图,A为保险丝,请在图上画出接线.
27.(5分)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时,已经连好部分电路.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连接好. 1 2 3 物理量/次数 U/V 2.1 2.5 2.8 I/A 0.5 0.54 P/W 0.84 1.25 1.51 (2)小明把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测量了三组不同的电压与电流的数值,小明通过表格数据,得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 _________ W.
(3)小军发现小明每做一次实验,灯就会更亮一些,他想看看小灯泡最亮会有多亮,他就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向 _________ (填左、右),结果滑片刚移了一下,小灯泡马上烧坏,灭了.小军细想之后提醒自己,以后使用用电器,要注意: _________ .
(4)小军还记得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同一小灯泡,电阻应相等.但发现上面测量小灯泡的三组电阻值并不相等,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 .
28.(4分)丁洋家原来使用的电能表为如图所示,则她家这个月用电 _________ kW•h.为合理利用电能,目前许多城市在推广使用“分时电能表”(电子式多费率电能表),进行分时段计费.丁洋同学家也换上的“分时电能表”,规格为“220V 20A”.丁洋家同时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 _________ W. (2)丁洋同学统计她家所有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如下表: 电器名称 电饭锅 洗衣机 电视机 照明电灯 电脑 1000 300 200 100 100 100 200 额定功率(W) 当这些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电能表的实际电流是 _________ A. 高峰时段(07:00﹣21:00) 0.60元/度 低谷时段(21:00﹣07:00) 0.30元/度 (3)分时段计费标准如右表.若使用“分时电能表”前(电价是0.50元/度),丁洋家所有用电器每天平均正常工作2h;使用后,两个时段各正常工作1h.则丁洋家一天可节省电费 _________ 元.
4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29.(4分)(2009•贵阳)对于“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刘星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A: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有关; 猜想B:电流做功可能与电流有关; 猜想C:电流做功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除电阻丝阻值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及电源、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他将两电阻丝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15乙所示.
(1)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他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 .
(2)接通电路前他想: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若两只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则说明电流做功与电阻丝两端的 _________ 有关;这就验证了猜想.
四、计算(30题4分,31题5分,32题6分,共15分) 30.(4分)如图所示电路,R0=40Ω,当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9A,当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求:(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1.(5分)在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3)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少?
5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32.(6分)(2010•灌阳县一模)电吹风是现代家庭的常用电器.如图甲所示是电吹风的电路原理图,R是电热丝, 是带动风扇转动的电动机,某电吹风的主要技术参数如图乙所示.
求:
(1)当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电热丝R的功率?此时通过R的电流多大? (2)电热丝R的电阻值是多大?(电热丝的阻值随温度变化不计)
(3)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1min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6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2012-201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2分)(2012•海门市模拟)有两个电阻,R1=10Ω,R2=6Ω,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I1:I2、U1:U2分别为( ) A.1:1 5:3 B. 5:3 1:1 C. 1:1 1:1 D. 5:3 2:3 考点: 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欧姆定律. 分析: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电阻串联时通过的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 解答: 解:∵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两电阻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即I1:I2=1:1; ∵U=IR,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R1:R2=10Ω:6Ω=5:3. 故答案为:1:1;5:3.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2.(2分)(2011•自贡)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邮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1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邮箱内油量的多少.则( )
A.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B. 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 D.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电流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当油量发生为化时,浮标随之运动,带动与浮标相连的指针运动,则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各电流的变化. 解答: 解:因浮标在油中处于平衡状态,故当油量上升时,浮标随之上浮,则指针下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增大,即油量表示数变大;故B正确,A错误; 当油量下降时,浮标下降,指针上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即油量表示数减小,故C、D均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及滑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要通过对图的分析得出仪器的原理,再由物理规律求解. 3.(2分)(2011•茂名)下列措施中,不可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 A.改变导体的长度 B. 改变导体的材料 7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C. D. 改变导体在电路中连接的位置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定性思想. 分析: 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由于电阻大小是由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所以当这三个因素中的某个因素发生改变时,导体的电阻就会发生改变. 解答: 解:A、在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所以当导体的长度发生改变时,电阻就会发生改变.A正确; B、在长度、横街面积都相同时,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不同,所以当导体的材料发生改变时,电阻就会发生改变.B正确; C、在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线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所以当导体的横截面积发生改变时,电阻就会发生改变.C正确; D、在不考虑温度时,导体电阻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其他因素都无关,无论导体在电路中什么位置,该导体的电阻都不会变.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要清楚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4.(2分)(2009•河池)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所有的灯泡规格相同,且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以下比较a,b、d三灯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B. C. D. Pa>Pd>Pb Pa=Pd>Pb Pa<Pd=Pb Pa=Pd=Pb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功率公式分别求得三灯的功率进行比较. 解答: 解:a灯的功率Pa=; b灯功率Pb=IR=d灯并联在电路中,Pd=2R=, 则三灯功率的关系为:Pa=Pd>Pb 故选C 点评: 纯电阻电路中功率的公式有:P=UI、P=IR和P=2应根据题意灵活选择. 5.(2分)(2011•泸县一模)在电阻不变的一段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1A 10Ω 0.25A 20Ω 0.4A 10Ω A.B. C. D.1 A 20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导体电阻,当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但导体电阻不变. 8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解答: 解:R===20Ω ==0.25A.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电阻不变,还是20Ω;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I′=故选B. 点评: 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与其两端加不加电压,是否通过电流无关;会灵活应用欧姆定律以及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6.(2分)(2009•齐齐哈尔)标有“6V 3W”的甲灯和“12V 12W”的乙灯,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灯消耗的电能之比是1:4 B. 甲、乙两灯的电阻之比是1:2 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之比是1:2 C.D. 甲、乙两灯的实际电功率之比是1:1 考点: 电功的计算;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 已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可求两灯泡的电阻,进一步求出电阻之比. 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在甲灯的额定电压下,甲灯正常发光,功率为额定功率,乙灯根据公式P=实际功率,进一步求出功率之比. 已求出两灯的实际功率,通电时间相同,根据公式W=Pt可求甲、乙两灯消耗的电能. 已知两灯两灯的电压和各自的电阻,根据公式I=可求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 解答: 解:甲灯电阻R甲=是1:1,故B错误, 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甲灯正常发光,甲灯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为P甲=3W,乙灯实际功率P乙实===3W,所以甲、乙两灯的实际电功率之比是1:1,故D正确. ==12Ω,乙灯电阻R乙==可求=12Ω,所以甲、乙两灯的电阻之比甲灯消耗电能W甲=P甲t,乙灯消耗电能W乙=P乙实t,所以甲、乙两灯消耗的电能之比故A错误, 通过甲灯的电流I甲===0.5A,通过乙灯的电流I乙=====,=0.5A,所以通过甲、乙两灯的电流之比是1:1.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阻、消耗电能、实际功率、电流的比值,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7.(2分)(2011•密云县一模)在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 A.电功 B. 电功率 C. 电压 D. 电流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或者说是测量电流做功多少的仪器. 9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解答: 解:电能表是用来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电能表的使用,关键是考查我们对电能表的认识. 8.(2分)把3Ω的R1跟6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源上,这个串联电路的电流是1A,若将R1、R2并联起来,仍接在这个电源上,则通过干路中的电流是( ) 1A 3A 1.5A 4.5A A.B. C. D.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 (1)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两电阻并联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 解答: 解:(1)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的电压: U=I(R1+R2)=1A×(3Ω+6Ω)=9V; (2)两电阻并联时,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I1===3A,I2===1.5A,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干路中的电流: I′=I1+I2=3A+1.5A=4.5A.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9.(2分)一台电动机的功率是7.5kW,它表示( ) 33 A.B. 有7.5×10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秒内做7.5×10W的机械功 1秒内消耗的电能是7.5×103J C.D.电 流在1秒内做的功是7.5×103W/s 考点: 电功率.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33(2)7.5kW=7500W=7.5×10J/s,表示物体在1s内做功7.5×10J(消耗7.5×10J的电能). 解答: 解: 33ACD、一台电动机的功率是7.5kW=7500W,表示电流在1s内做功7.5×10J,即1秒内消耗的电能是7.5×10J,故AD错、C正确; B、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除了转化为机械能外,还转化为内能,故B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的物理意义以及能量转化,是比较基础性的习题,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 10.(2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导出R=U/I.由此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C. 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 10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考点: 电阻;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以下知识点答题: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解答: 解: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只要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确定,导体电阻就确定了,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不要受比值定义式R=的影响. 11.(2分)(2002•河南)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
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D.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首先看两个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应该变大.利用欧姆定律即可判断. 解答: 解:由图看出:两个电阻是串联在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 由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总电阻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I=,判断电流表示数变小. 再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1,R1不变,I变小,故电压表示数也变小. 故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此题难点是会看懂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12.(2分)(2004•东城区)有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若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之比为I1:I2=4:5;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4:5 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4:5 B. 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1:1 C. D.通过电阻R1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之比为5:4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两电阻的比值;则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出两电阻串联后的电流、电压关系. 11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解答: 解:∵两电阻并联时, ∴因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I1:I2=4:5,I=, ∴R1:R2=I2:I1=5:4; 当两电阻串联时,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一定相等, ∴电流之比为1:1; ∵U=IR ∴U1:U2=R1:R2=5:4.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能熟练正确地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1min内电流所做的功为180J,则通过这导体的电流是( ) 180A 60A 3A 1A A.B. C. D. 考点: 电功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通电时间、电流做的功,根据公式W=UIt可求通过导体的电流. 解答: 解:通过导体的电流I===1A.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流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4.(2分)(2008•宁夏)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要防止电流热效应的是( ) A.电灯 B. 电视机 C. 电饭锅 D. 电熨斗 考点: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都会发热,但有些电器是不需要热量的,就要防止或减小电流产生的热量(如电视机). 解答: 解:电灯、电饭锅、电熨斗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而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尽量防止因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热量.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15.(2分)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 B. 电压就是电的压力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 C.D. 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考点: 电压. 分析: 根据我们对于电压的认识来作答. 解答: 解:A、有电源,电源的两端就一定有电压,但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电流的产生除了要有电源外,还有有闭合的电路; B、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的压力”太过笼统;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要产生电流,还要有闭合的电路; D、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要产生电流,还要有闭合的电路.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对于电压的理解,是一道电学基础题. 12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16.(2分)有关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不包括彩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不包括彩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B. 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C. D.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考点: 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分析: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串联时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并联时电流由多条通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不包括彩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故A正确; B、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用电器之间(不包括彩灯)互不影响,故B错; C、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故C错; D、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故D错.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及特点,属于基础题目. 17.(2分)小明同学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在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 A.小灯泡灯丝断了 B. 电池没电 C. 小灯泡接触不良 D. 开关处出现短路 考点: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手电筒的小灯泡不亮,有三种情况:①电路中某处开路,②电源没电或电压过低,③灯被短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小灯泡灯丝断,属于电路开路,电路中无电流,灯不能亮,不符合题意; B、电源没电,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也不发光,不符合题意; C、小灯泡接触不良,属于电路开路,电路中无电流,灯不能亮,不符合题意; D、开关处出现短路,闭合了电路,开关失去了控制作用,但灯发光,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短路和断路对电路的影响,比较简单.在生活中,如发现灯泡不发光,要会分析灯泡不发光的原因以及能想到解决故障的方法. 18.(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假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C.D.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利用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确定灯泡的亮暗. 13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解答: 解: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I=,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U=IR, ∴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P=UI,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要注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14分) 19.(2分)(2008•广安)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0.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4A,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0.6 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5 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题目中已知电压和电流故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阻,则可求得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 解答: 解:由欧姆定律可得:R=; 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I1==; 故答案为:0.6,5. 点评: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题目较为简单. 20.(2分)标有“2000revs/kW•h”的电能表,发现30min内铝盘转过了100转,则家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0.05
5
kW•h,合 1.8×10 J.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2000revs/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000r,或者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kW•h的电能.据此来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并进行单位的换算. 解答: 解:根据电能表参数的含义及电能单位的换算关系:1kW•h=3.6×106J, 电能表的转盘转100转消耗的电能为: W==kW•h=0.05kW•h=0.05×3.6×10J=1.8×10J. 565故答案为:0.05;1.8×10. 点评: 明确电能表相关参数所表示的含义,并能运用相关参数进行电能计算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同时,对电能单位换算也是本题考查的重要内容. 21.(2分)如图,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 S1、S2 ,要使R1、R2串联,开关S1、S2应 断开 (填“断开”或“闭合”).
14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考点: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 应用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 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解答: 解:如图所示,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电流表后,要使电阻R2、R3并联,则电阻R2、R3中必须有电流通过,所以应闭合开关S1、S2 (电阻R1处于短路状态); 当开关S1、S2断开,R3处于开路状态,电阻R1、R2串联; 故答案为:S1、S2;断开. 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电路组成、电阻的串并联,在解题时应先根据串、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2.(2分)(2005•重庆)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额定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铃正常工作,应给它 串 (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为 5 Ω的电阻.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现在电源电压大于电铃的额定电压,需要串联一个电阻分压,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减去电铃的额定电压; 因为电铃正常工作,电铃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知道电铃的电阻,利用欧姆定律求此时通过电铃的电流,则串联电阻的阻值利用R=计算. 解答: 解:要使电铃正常工作,需要给电铃串联一个电阻R,串联电阻R两端的电压: UR=U﹣U额=9V﹣6V=3V, ∵电铃正常工作, ∴I===0.6A, 串联电阻的阻值: R===5Ω, 故答案为:串;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电阻串联特点的掌握和运用,利用欧姆定律时注意三量(I、U、R)同体. 23.(2分)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 长度 来改变电阻的器件.如图所示,当把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B与D接入电路时,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值增大,则滑片P应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
考点: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应用题. 15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解答: 解: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它是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如图所示,当把B、D连入电路,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必须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 故答案为:长度;左.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接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4.(2分)使用测电笔检查家庭电路时,用手拿测电笔并与测电笔的尾部 金属 接触,笔尖接触被检测电线,若测电笔氖管发光,则被检测的电线是 火 线. 考点: 测电笔的使用.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填写,当笔尖接触到火线时,氖管会亮. 解答: 解: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 故本题答案为:金属;火.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当与零线接触时,氖管不亮,与火线接触时,氖管会亮. 25.(2分)(2009•南昌)我们知道减小能耗就是节约能源.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W=Pt,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就是通过关灯的方式减少通电 时间 来减少电能消耗的;生活中还能通过减小用电器的 电功率 来减少电能消耗. 考点: 电功的计算. 专题: 压轴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 本题以信息题的形式来考查电功公式:W=Pt,影响电能消耗的因素有两个:电功率和时间. 解答: 解:地球一小时就是地球上停止一切用电器一个小时,在这段间间内,用电器不通电故能节约能源.家庭中我们可以采用小功率电器来减少生活中的电能消耗. 故答案为:时间,电功率 点评: 我们通过改变电流、电压等方式来改变能耗,都是改变的电功率. 三、作图与实验(26题2分,27题5分,28题4分,29题4分,共15分) 26.(2分)如图是安装一盏电灯和三孔插座的实物示意图,A为保险丝,请在图上画出接线.
考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电灯的连接方法:火线首先过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带保险盒的插座,将保险盒接在火线上. 解答: 解:(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2)带保险丝的插座的接法:保险丝与插座串联,并接在火线上,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下图所示: 16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点评: 掌握家庭电路灯泡、开关、两孔插座、三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注重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27.(5分)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时,已经连好部分电路.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连接好. 1 2 3 物理量/次数 U/V 2.1 2.5 2.8 I/A 0.5 0.54 P/W 0.84 1.25 1.51 (2)小明把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测量了三组不同的电压与电流的数值,小明通过表格数据,得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 1.25 W.
(3)小军发现小明每做一次实验,灯就会更亮一些,他想看看小灯泡最亮会有多亮,他就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向 右 (填左、右),结果滑片刚移了一下,小灯泡马上烧坏,灭了.小军细想之后提醒自己,以后使用用电器,要注意: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得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
(4)小军还记得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同一小灯泡,电阻应相等.但发现上面测量小灯泡的三组电阻值并不相等,你认为原因是 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注意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和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 (2)根据表格中数据,确定额定电压和电流,根据P=UI计算其额定电功率; (3)要使灯泡更亮,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使用用电器时,应注意不能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否则会烧坏用电器; (4)根据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电流表与灯泡串联,应选择0~0.6A的量程; 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应选择0~3V的量程; 滑动变阻器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可再接上面任意一个接线柱,如图所示: ; (2)由表格中数据知,当U=2.5V时,I=0.5A,所以P=UI=2.5V×0.5A=1.25W;
17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3)要使灯泡更亮一些,则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右移动; 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过大而被烧坏,可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得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4)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测量小灯泡的三组电阻值并不相等.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1.25;(3)右;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得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压;(4)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点评: 此题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考查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额定功率的计算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同时涉及到了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8.(4分)丁洋家原来使用的电能表为如图所示,则她家这个月用电 125 kW•h.为合理利用电能,目前许多城市在推广使用“分时电能表”(电子式多费率电能表),进行分时段计费.丁洋同学家也换上的“分时电能表”,规格为“220V 20A”.丁洋家同时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 4400 W. (2)丁洋同学统计她家所有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如下表: 电器名称 电饭锅 洗衣机 电视机 照明电灯 电脑 1000 300 200 100 100 100 200 额定功率(W) 当这些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电能表的实际电流是 9.1 A. 高峰时段(07:00﹣21:00) 0.60元/度 低谷时段(21:00﹣07:00) 0.30元/度 (3)分时段计费标准如右表.若使用“分时电能表”前(电价是0.50元/度),丁洋家所有用电器每天平均正常工作2h;使用后,两个时段各正常工作1h.则丁洋家一天可节省电费 0.2 元.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专题: 计算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本月耗电量: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 (2)知道分时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P=UI求出同时接入电路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3)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是用电器全部正常工作时的总功率,由电功率的变形公式I=可以求出通过电能表的实际电流; (3)由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可求得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则可求分时段计费前后的电费,即可求得所节约的电费. 解答: 解:(1)图中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的仪器,刻度盘上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六月底电能表的示数为2545.5kW•h,七月底电能表的示数为2670.5kW•h; 所以她家上月用电2670.5kW•h﹣2545.5kW•h=125kW•h; (2)丁洋家同时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 Pmax=UImax=220V×20A=4400W; (3)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为: P总=1000W+300W+200W+100W+100W+100W+200W=2000W, 根据P=UI可得,通过电能表是实际电流: I==≈9.1A; 18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4)电器工作2h,则消耗的电能为: W=P总t=2000×10kW×2h=4kW•h=4度, 则原来需电费为: 4kW•h×0.5元/度=2元; 现在用电费为: ×0.6元/度+×0.3元/度=1.8元, ﹣3即节省:2元﹣1.8元=0.21元. 故答案为:125;4400;9.1;0.2.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型经常出现,要注意把握,会电能表的读数和熟练应用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9.(4分)(2009•贵阳)对于“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刘星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A: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有关; 猜想B:电流做功可能与电流有关; 猜想C:电流做功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除电阻丝阻值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及电源、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他将两电阻丝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15乙所示.
(1)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他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接通电路前他想: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若两只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则说明电流做功与电阻丝两端的 电压 有关;这就验证了猜想.
考点: 电功;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焦耳定律. 专题: 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1)控制变量法是物理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探究方法;适用范围: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其关系,即使探究的因素发生改变,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 (2)使两电阻丝串联,是利用串联电流处处电流相等控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相等,同时也可以控制通电时间相等,由于两电阻丝的阻值不同,所以两电阻丝分得的电压不相同,然后根据电流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煤油的内能进行分析,即根据煤油温度判断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 解答: 解:(1)因为电流做功与电压、电流以及时间有关,因此电阻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故该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即控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相等,又控制了通电时间相同;由于不同电阻丝串联起来时,两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不同,并且瓶内所装煤油的质量相等,而电阻丝将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煤油的内能,因此可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比较电流所做的功与电阻丝两端电压的关系. 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法;(2)电压. 点评: 知道控制变量法适用范围,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并且知道电阻丝将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 19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四、计算(30题4分,31题5分,32题6分,共15分)
30.(4分)如图所示电路,R0=40Ω,当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9A,当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求:(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当滑片P移至a端时,电路中只有R0,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电阻R0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 (3)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又知道电路中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再求最大阻值. 解答: 解:(1)∵当滑片P移到a端时,I=0.9A, ∴U=IR=0.9A×40Ω=36V. (2)∵当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RW′=电流表的示数为0.4A,I′=0.4A, ∴R串=; , ∵在串联电路中,RW′=R′﹣R0=90Ω﹣40Ω=50Ω, ∴RW=2RW′=2×50Ω=100Ω. 答:(1)电源电压是36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0Ω. 点评: 分析电路图,知道当滑片P移至a端(电路中只有电阻R0)时、当滑片P移至中点(滑动变阻器全连入为电阻RW,灯L和R串联)时的电路组成是本题的关键. 31.(5分)在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3)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少?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0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2的电流; (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中的电流,再根据P=UI求出电路的总功率.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R1支路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I1R1=0.3A×10Ω=3V;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通过R2的电流: I2====0.15A; (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干路电流: I=I1+I2=0.3A+0.15A=0.45A, 电路的总功率: P=UI=U1I=3V×0.45A=1.35W. 答:(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3V; (2)通过R2的电流是0.15A; (3)电路的总功率是1.35W.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32.(6分)(2010•灌阳县一模)电吹风是现代家庭的常用电器.如图甲所示是电吹风的电路原理图,R是电热丝, 是带动风扇转动的电动机,某电吹风的主要技术参数如图乙所示.
求:
(1)当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电热丝R的功率?此时通过R的电流多大? (2)电热丝R的电阻值是多大?(电热丝的阻值随温度变化不计)
(3)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1min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当只闭合S1时,电路只有电动机工作时,吹出的是冷风,即PM=P冷=20W,当同时闭合S1、S2时,发热的电阻丝和电动机并联,并且同时工作,吹出的是热风,即P总=P热=460W,从而可以计算出电热丝R的功率,已知电热丝R两端的电压,可利用公式I=计算通过R的电流. (2)知道电热丝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R的电流,可利用公式R=计算电热丝R的电阻值. (3)电热丝的阻值不变,知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通过R的电流和时间,可利用公式Q=IRt计算R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 (1)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且同时工作, ∵PM=P冷=20W,P总=P热=460W, ∴电热丝消耗的电功率PR=P总﹣PM=460W﹣20W=440W, 又∵UR=UM=U=220V,
21
2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由P=UI得 IR===2A. 答:电热丝R的功率为440W,此时通过R的电流为2A. (2)∵UR=220V,IR=2A, ∴电热丝R的电阻值为:R===110Ω. 答:电热丝R的电阻值是110Ω. (3)∵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 IR=2A,R=110Ω,t=1min=60s, 22∴1min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为:QR=IRRt=(2A)×110Ω×60s=26400J. 答:1min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是26400J.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的计算,以及电流、电阻和热量的计算,关键是各种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学会从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