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2分)
1.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3分)
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关于这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分)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作品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6分 )
总觉得故乡飘在岁月里,游在宇宙间,她像箭一样,你稍有shū忽,她便由石器时代跑到了现代。总会有一段缺失的文明,总会有一两个老人,拼命搂住fù属的苍桑。他们古板、不冷静,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固执,才保住了那些古老的建筑。如今,那些势不两立的角色,依然坚定地立于人世间。故乡知冷暖,故乡的那些古老,岂能随便遗失? (1)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shū( )忽 fù( )属
(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正确写法是“ ” (2分) (3) 文中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在刘老师有趣的语文课上,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踊跃发言。 ..B. 2018年元旦假期期间,除1月1日照例闭馆外,杭州图书馆及各分馆均照常..开放。
C. 他还是个孩子,还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如果可以,我宁愿他永远如现在这般....天真。
D. 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叹为观止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
B.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C.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 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D. 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5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5分)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1)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__________——著名钢琴大师;____________ ——英语特级教师。(2分) (2)从傅雷教诲儿子的话语中,请你梳理出 “一个人事业成功必备的因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语言综合运用(4分)
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存在四处错误,请改正。
通知 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举行八年级学生“建党100周年”作文竞赛,希望八年级每班派五名代表按时参加。 此致 敬礼 八年级语文组 (1)格式方面的:① ② (2)内容方面的:① ②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6分) (一)古诗文积累 7. 根据课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 ,悠悠我思。(《诗经·郑风》)
(3)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
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诗歌 (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
(二)阅读 (14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便扶向路( ) (4)处处志之( )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 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13.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2分)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释】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相似点是: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课内阅读(《社戏》选段)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4.仔细品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4分)
①第一段中对小伙伴撑船的动作的描写,什么作用?
②第二段将江南水乡的春夜之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作者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
15.“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其实并不是赵庄,而是什么?写“我”这种错觉,有什么作用?(2分)
16.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⑵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体会“踊跃”一词的妙处?)
17.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称百草园是他的“乐园”,在《社戏》中称平桥村是他的“乐土”,说说这两个“乐”的相同点。(2分)
课外阅读
陪父亲看戏 / 苏正新
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要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我问他是否有事,他说没事。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③原来,镇子里新开辟了一个农贸市场,请来县剧团以示庆贺,演的是老戏。父亲是个戏迷,早就打听着这一好消息。因为我刚回来,父亲觉着应该在家陪我聊聊,可是又惦记着看戏的事。
④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因为许多年没在老家看戏了。不过,我对那些老掉牙的老戏倒不怎么感兴趣,目的是再重温一下在乡村看戏那种情景。于是,我提出跟父亲一块去看戏,父亲听了高兴得像个孩子,提起马扎就要走。
⑤戏台搭在露天市场上,从妹妹家到市场有三里多路。我要搀扶父亲,父亲却不肯,非要自己走不可,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么个犟脾气。路窄,看戏的人多,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我跟在父亲后边。年轻时如铁塔一般高大壮实的父亲,如今毕竟老了,腰背弯得非常厉害,人整个地缩了一大截。望着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戏的情形。
⑥那时,在农闲时节,镇上有时会请来剧团演出,一般是在晚上。我们村离镇子有五六里地。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十分喜欢看戏,尤其是老戏。他对戏中的那些人物和情节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许多段戏文,高兴的时候还自个儿哼上几句。因此,一有演出,父亲就带上我徒步去镇子上看戏。戏台前面的好位置,早就让镇子上的人占去,我们大都是站在后边,远远地看戏台。
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我一边吃着父亲买来的糖球之类的,一边洋洋得意地看戏。其实,那时我年龄小,根本看不懂那些装扮怪异、拖着长腔的老戏,只是爱跟着父亲来凑热闹。吃完了糖球,不多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抱在怀里。几乎每次散场,我都是由父亲背回家的。
⑦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心中陡然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 ⑧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我搀扶着父亲,终于寻到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好位置。刚刚坐定,戏就开演了,演的是吕剧《王定宝借当》,这是父亲最爱看的老戏。父亲满面喜色,仰着头,觍着脸,不停地吧嗒着旱烟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父亲那十分投入忘情的样子,我在心里偷偷地直发笑。
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是城里一位要好的同学打来的,催促我赶紧回去,说晚上去某宾馆参加同学聚会。我犹豫片刻,看看身旁陶醉于戏中的父亲,断然回绝了同学的邀约,说在老家陪父亲看戏。
⑩红日西沉,戏才演完。父亲饶有兴致,似乎意犹未尽,一路上唠唠叨叨,评说剧情和角色,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文章有删改) 18. 文章以“陪父亲看戏”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成语“春寒料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作者说“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请说说“我”幸福的原因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2.走怎样的路,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人们总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属于自己的风景。寻一条幽径捡拾恬淡的心情,寻一条险径终得绝境揽胜,寻一条竞争的路收获胜利的欢呼,寻一条退避的路赢得礼让美名……
请以“寻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4)600字以上。
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 (1)B (2)略
2. (1) shū( 疏 ) fù( 附 ) (2)“ 苍桑 ”——“ 沧桑 ” (3) 比喻 拟人 3.D 4.A
5.(1) 傅聪 傅敏
(2) 天赋 坚强(的品质) 良师益友的扶掖 6.(1)①通知不应该用“祝敬语”,应删去。②应在落款中的相应位置写明时间
(2)①应该交代竞赛的具体时间。②应该交代竞赛的具体地点 7.略
8. 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9. 抒发了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 10.(1)( 交错相通 ) (2)( 同“邀”,邀请 )
(3)( 沿着,顺着 ) (4)( 做记号 )
11.(1)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朝了。
(2)村里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2.C
13.相似点是:①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②和平安宁,不受外界打扰。
14. ① 既说明了驾船技术的高超,又体现了大家看戏心情的急切。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朦胧的月色、淡
黑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和歌吹、渔火等。 15. 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 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16.⑴“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
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⑵ 踊跃这这里是跳跃的意思,以野兽奔跑的姿态写山之连绵,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速之快和“我”想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17.乐景 乐事
18.该标题是故事的叙事线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字里行间透
露出“我”的幸福感。 19.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自然环境,为后文写在露天市场看戏渲染氛围。
20.外貌描写,突出了父亲年老之后变化之大。 21.陪父亲看戏,“我”找回了童年时温馨、熟悉的感觉;陪父亲看戏,父亲感到幸福和满足,所以“我”也感到幸福。 22.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