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学期)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部编版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班上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课堂上,学生大都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一部分孩子上课发言很积极、学习踏实、认真、稳定,且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发展全面。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活跃,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但由于基础较差、书写马虎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
三、教材分析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本册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7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中人文主题分别是“可爱的生灵”“寓言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察与发现”“多彩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读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到的方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本册教材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大部分单元的“交流平台”,都
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面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本册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凸显谱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比如,关于词语的练习活动,关注词语的用法和搭配关系,但又不只是关注相关的语文知识,而是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词语、运用词语,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把握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②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③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④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⑤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
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⑤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⑥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3.习作
①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②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③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③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2.基于单元一体化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4.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6.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7.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8.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10.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做到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2—3.6 3.9—3.12 3.16—3.20 3.23—3.27 3.30—4.3 4.6—4.10 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3)《燕子》(2) 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 《荷花》(2)《昆虫备忘录》(1)《口语交际》(1) 《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语文园地》(2)《守株待兔》(2) 《陶罐和铁罐》(2)课外阅读(1)书法(1) 《鹿角和鹿腿》(2)《池子与河流》(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语文园地》(2) 《快乐读书吧》(1) 《古诗三首》(2) 《纸的发明》(2)书法(1) 《赵州桥》(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课外阅读(1) 书法(1) 备注 清明节放假1天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4.13—4.17 4.20—4.24 4.27—5.1 5.4—5.8 5.11—5.15 5.18—5.22 5.25—5.29 6.1—6.5 6.8—6.12 6.15—6.19 6.22—6.26 6.28—7.3 7.6—7.10 《综合性学习》(2)《语文园地》(2)《花钟》(2) 课外阅读(1)书法(1) 《蜜蜂》(2)《小虾》(1) 《习作》(2) 课外阅读(1) 书法(2) 《语文园地》(2)《小真的长头发(2) 课外阅读(1)书法(1) 《我变成了一棵树》(2)《习作例文》(1) 《习作》(2)《童年的水墨画》(2) 书法(1) 《剃头大师》(2)《肥皂泡》(2) 课外阅读(2)书法(2) 《我不能失信》(1)《习作》(2)《语文园地》(2)《我们奇妙的世界》(2)课外阅读(1) 《海底世界》(2)《火烧云》(2)《口语交际》(1) 《习作》(2)课外阅读(1) 《语文园地》(2)《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 《方帽子店》(1)课外阅读(1)书法(2) 《漏》(2)《枣核》(1)《口语交际》(1) 《习作》(2)《语文园地》(2) 复习(8) 复习(6) 复习(8) 期末考试 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端午节放假一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