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1、拆除内容
拆除橡胶坝、拆除老涵洞等工程 2、拆除依据
拆除工作内容包括:橡胶坝砼及浆砌块石、老涵洞砼工程。 编制依据如下:
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技术规程》(DBJ08-70-98)
5、业主提供建筑物设计说明,建筑物拆除图纸和建筑物周边的管线布置情况。
3、拆除前准备准备 3.1、组织准备
项目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和资料员参加。项目部召开碰头会,具体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备、劳动力及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有关问题。确保工程按要求,完成老建筑物拆除。
3.2、技术准备
1、认真理解原施工图纸和学习有关设计文件,认真听取设计单位、管理单位、监理等单位技术交底,熟悉图纸内容。
2、做好对各施工班组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特殊工艺的技术交底和施工研讨,同时深化和完善拆除专项方案等。对专项施工方案及早报给监理和业主认可。
3、按该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搜集备齐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标准图集、技术资料及工具书等。准备好度量衡器具,及各种测量仪器和试验检测设备,并经合格的计量单位校验、核定后才能运用到工程上。
3.3、物资人力准备
1、为满足本工程快速,优质的施工要求,机械设备材料必须按计划投入,
完全能满足各工种全面展开施工要求。
2、本工程拆除施工时,备足易损件,保证施工正常运行。 3.4、施工现场准备
1、全面了解拆除工程,拆除前进行施工现场勘察,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对拆除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为拆除作业的作业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拆除作业人员准备齐全安全防护用品。
5、拆除工程施工区域应设置硬质封闭围挡及醒目警示标志,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
6、在拆除作业前,检查建筑内各类管线情况,确认全部切断后方可施工。 7、项目经理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8、清理被拆除建筑物的物资、设备,不能搬迁的须妥善加以防护。 9、向周围群众出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志,安排每班2人进行交通疏导安全指挥。
4、橡胶坝、涵洞拆除方案
拆除施工按安全、经济、迅速、自上而下顺序等而编制。 4.1、拆除顺序
1、首先检查安全通道情况,必须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2、拆除顺序为:
橡胶坝拆除:老坝袋拆除→翼墙墙身拆除→底板拆除。
老涵洞拆除:启闭机、闸门等设备拆除→工作桥上部结构拆除→工作桥、排架拆除→洞身拆除→底板、消力池、铺盖等部位拆除。
4.2、拆除主要方法
根据分析,本工程采用手风钻、风镐与挖掘机(带液压锤)联合拆除方案。此方案的优点是减少对地基的扰动。
采用液压锤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拆除。
液压锤在凿除混凝土时,必须有安全人员在现场监视,以防钢筋脆断而发生混凝土块坠落,伤及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
在拆除过程中,由于拆除的块体较大,在短时间内,拆掉的混凝土块体就将洞身的下半部分埋住了,这给剩余洞身拆除带来了困难。因此,将拆掉的混凝土块及时清理并运走。在运混凝土块时,需将块体之间的钢筋割除,并用液压锤将大块体破解成小块体便于装车。
浆砌石的拆除采用液压锤配合挖掘机施工,挖掘机装车自卸车运渣料的办法。 4.3、拆除渣料和构件的处理
有用构件:拆除的有用构件归发包人所有,拆除后运到发包人指定的位置堆放。
拆除渣料:拆除的混凝土废渣,堆放在指定的堆渣场,并保证与两侧河坡相顺接。堆渣范围和高程严格按施工图纸和监理人指示实施。
4.5、拆除安全
1、拆除区域内周围设立围栏,挂警示牌,并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逗留。
2、在采用高空拆除时,设置流放槽,拆除较大物品时用吊车配合,严禁向下抛丢物品。
3、遇到大风和阴雨天气,严禁进行拆除。 4、拆除时指派专人指挥。
5、工程危险部位拆除前查阅原施工图组织技术人员分析其受力情况,确定拆除顺序和方案,确保拆除能够顺利进行。
4.6、拆除环保技术措施
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有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过程中都要执行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有关防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采取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3、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集中堆放或者掩埋。
4、细颗粉状材料,应存放在固定容器(散灰罐)内,没有固定容器时,应设封闭式专库存放,并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
5、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等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6、 施工中的弃方集中堆放到指定地点。不能随意破坏绿色植被。
5、拆除安全保证措施
5.1、挂好施工安全生产牌和文明施工牌,做好拆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围护。在拆除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施工标志牌、安全警示标志牌,采取可靠防护措施,实行封闭施工。
5.2、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或拆除方案实施拆除施工作业。拆除通常应按自上而下、对称顺序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拆除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不得冒险作业。
5.3、制定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1、清运渣土的车辆应封闭或覆盖,出入现场时应有专人指挥。清运渣土的作业时间应遵守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
2、拆除工程施工时,应有防止扬尘和降低噪声的措施。 3、拆除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将渣土清运出场。 5.4、拆除安全技术管理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①安全生产目标
达到四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
②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③安全和文明施工目标: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力争达到安全生产工地。 ④安全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负责人,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分为施工管理、安全教育、机械设备、现场维护及日常生活5大部分,各部分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将安全小组的决定落实并向各施工班组安全小组交底并监督。做到安全落实到人,专人专项,职权分明。
⑤安全教育制度
按照单位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各班组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在每道
施工工序进行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2、一般规定与注意事项
①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防护镜、反光背心、安全鞋。高度1.8米以上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牢靠。如系安全带确有困难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确保安全的其他防护措施,不得冒险作业。
②拆房施工作业时严禁向下抛掷,拆卸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别堆放在指定场所。施工现场应做到材料堆放整齐。
③遇有风力在六级以上、暴雪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拆除作业。
④当日拆除施工结束后,所有机械设备应停放在远离被拆除建筑的地方。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与被拆除建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⑤拆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从业人员办理相关手续,签订劳务合同,进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其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必须符合要求,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设专用接地线。从配电房到现场的主线一律采用质量合格的电缆,并要正确架设。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一切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小型手持电动工具时均使用带漏电保护的闸箱。
⑦机械车辆不得带“病”作业,每次要检查绳索及各部件牢固情况。 ⑧要设置门卫;场内设置保安人员经常巡逻,防止发生治安事故,防止无关人员进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