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陶艺是我国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艺术,数千年前便领先于世界艺术,比如秦代“兵马俑”,令世界叹为观止。
而现代陶艺则使得艺术这门门槛被大大降低,并且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使得创造不再成为陶艺家们的专属。
“玩泥”,这是儿童的本性,也是人们最为自然的事情,陶艺则是有着深刻内涵且容易把握和推广的艺术形式之一。
如此单纯的活动反而激发了幼儿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形成了幼儿一种受用一生的崇高志趣,使幼儿开始认识美的事物,并开始热爱艺术。
幼儿期开展陶艺教育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还是幼儿愉悦的媒介,因此陶泥就是幼儿玩耍时的珍品。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指导孩子们学会鉴赏精美的陶艺作品,使孩子们能感受到陶艺的神奇之处,同时配合课件用陶艺品进行部分展示,开拓孩子们的想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3。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陶泥,陶艺课件,陶艺实物,陶艺工具数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孩子们听着音乐走进活动室。
二、老师一一展示课件,孩子们赞赏和发散性思考。 1、出示课件1
小朋友,你看到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课件二
如今它是怎样的? (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课件3 如今有成为什么? (幼儿自由解答) 它饰于哪些对象? (陶罐上面) 那么,罐口是什么? 就是罐脖子长; 大;或小?
教师总结:噢,原来陶罐也能点缀出如此美丽的图案呀! 三、指导孩子们学会鉴赏精美陶艺作品、体会陶艺魅力。 1、展示一些陶艺实物供孩子们观赏; 到接触;欣赏。
小朋友,你瞧这里陶艺作品真不少,大家快来看看吧。 师:您喜欢哪一种工作? 是什么样子呢?
(指导幼儿在形状、花纹等方面进行观察、鉴赏) 2。出示陶艺课件,幼儿欣赏精美的陶艺作品。 你看我这里陶艺作品比较丰富。 (教师介绍个别作品)
四,儿童对陶艺作品的创造性装饰(加上背景音乐)等
1、老师:我还有很多未竟之作,现在请大家加以修饰,使之更加美丽! 2、孩子们分组合作进行陶艺装饰,老师鼓励他们使用陶艺工具。 五、事件过去了
你真了不起,你的工作真漂亮!
现在我们就把自己的作品拿来,让别的小朋友欣赏一下吧! 自评: 优点:
1。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幼儿们在本活动中能尽情地想象、
猜测、描述、表达。
2。本活动的各环节都很清晰,层层递进,让幼儿们从欣赏图片到欣赏事物到欣赏大师作品再到动手操作。
陶艺所具有的魅力一直在影响着孩子们,也因此培养孩子们喜爱陶文。 3.课堂气氛比较良好,幼儿,教师和陶文自然而又和谐地融为一体。 不足之处:
1。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将欣赏大师作品这一环节漏掉了,所以只能将它移到最后一环节。
2。大师作品的图片不够丰富与美观。 3。 建议:
可以采集制作陶罐的工艺并结合鉴赏陶艺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儿童对周围常见事物与现象的特征,变化规律感兴趣,并有探索的愿望,这样才能拉近儿童与大自然的距离,重视自然资源,成为热爱生活的人。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更加要重视启发,召唤,激发孩子们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