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今天我们由责任护士黄庆霞来介绍一下47床患者金鑫的情况。
患者、男性、64岁因“血便一月余伴大便形状改变”于2014-07-05 07:34入院。入院诊断为结肠肿瘤。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始出现血便,为鲜血便,附于大便表面,大便次数增多,每月达三次,且有里急后重感,无腹痛腹胀,无胃寒发热,开始未予重视,三天前症状加重,且有大便形状变细,病程中患者无体重下降,无暧气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无吞咽困难,无胸痛、咳嗽、气喘,无腰疼,无尿频、尿急及肉眼血尿,否认有肝炎、结核、病史,有高血压病多年,自服药物,血压控制可,否认有重大外伤手术史。患者入院时T 36.6c P 72次/分 R 18次/分 Bp 136/80mmHg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安静面容,自动体位,检查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无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鼻中隔居中,鼻腔无出血及异常分泌物,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对称,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 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无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未扪及肿块,左中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音,肛门指诊未及异常。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电子肠镜 结肠肿瘤 胃镜 慢性萎缩性糜烂性胃炎,胃粘膜病变?
患者于2014-07-15上午在全麻下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术毕于12:16返防。患者神志清,切口敷料干,胃管置入60厘米,腹腔引流管接负压球外露55cm 尿管在位畅术后予一级护理、禁食,心电监护,吸氧补液抗炎等处理。下面我们根据这个患者的病情来制定一下护理诊断及措施。
P1恐惧/焦虑: 与对癌症、手术的恐惧有关。 I:1)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
•2)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诉说对癌症、即将接受治疗的感受,并发泄不良情绪,尽量
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
•3)指导病人及家属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进展,以树立与病魔
做斗争的勇气及信心。
O:病人焦虑程度明显减轻,表现为情绪较稳定,睡眠改善。
•4)让病人了解真实的病情,以其他病友为例,说明结肠癌的预后一般是比较好的,使病
人树立信心,安心接受治疗。
•5)帮助病人寻找可靠的心理支持系统。
P2知识缺乏 有关肠道手术的注意事项及护理知识、综合治疗的意义不明确和对医学信息的曲解有关。
I: 1)向病人介绍手术前有关检查项目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讲解手术方式,术后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
•3)告诉病人结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治疗方法。
•4)让病人有充分的时间询问问题,澄清其错误的观念,促进病人适应性反应。
•5)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①皮肤准备;②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③练习床上大
小便等。
O:病人经上述措施后,理解结肠癌治疗的方法,能主动配合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于入院后第5天顺利进行手术。
•6)做好肠道准备:术前2-3日进流质饮食,静脉补液;术前2-3日口服缓泻剂,术前1日
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术前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同时肌注维生素K1。 术后护理诊断
•P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中失血、术后手术也可能有出血倾向和伤口引流量多有关。 •P2.疼痛 与手术所致的组织创伤、腹部手术切口疼痛、导尿管的移动和牵拉有关。 •P3.自立缺陷 与病人接受腹部大手术、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有关。 •P4.有感染的危险 与腹部伤口、腹部引流管、留置尿管有关。 •P5.康复知识缺乏 与病人未经历过手术,没有获得相关知识有关。
P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中失血、术后手术也可能有出血倾向和伤口引流量多有关。
•I: 1)评估病人体液状况及术后有无出血,包括监测病人面色、皮肤弹性、口干情况,血
压和心率,出入水量,伤口敷料及其引流量等。
• 2)病人术后若有出血倾向,应及时通知医生,共同处理。
O:病人保持体液量平衡,表现为血压和心率平稳,尿量>30ml/h.
•3)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或输血,并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追加液体输入量。
P2.疼痛 与手术所致的组织创伤、腹部手术切口疼痛、导尿管的移动和牵拉有关。
•I:1)协助病人采取相对舒适的半卧位。
•2)术后早期通过镇痛泵止痛,剂量根据病人个体耐受力而定。
•3)再进行加重疼痛的操作,如换药前可适量增加镇痛药剂量,以减轻病人的疼痛。
•4)病人咳嗽排痰时,应协助用双手按压伤口,避免伤口震动引起疼痛。
• 5)妥善固定导尿管及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移动、牵拉所引起的疼痛。 •6)注意引流的色泽、性质和引流量,并正确记录。
O:病人术后经镇痛泵止痛后,疼痛明显减轻。
•7)密切观察病人肛门排气情况,注意腹胀有无好转。
•8)观察病人使用镇痛剂的效果,其次是镇痛剂所带来的副作用,如呼吸、循环的抑制。
P3.自立缺陷 与病人接受腹部大手术、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有关。
•I:1) 注意病人的生活照料,加强头发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给予雾化吸入,协助咳
嗽排痰等,以防止术后并发症。
•2)留置导尿管期间,做好导尿管的护理,防止逆行性感染。
O:病人术后得到悉心护理,自理能力逐步恢复,术后第3d开始下床活动,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3)加强病情观察,以早期发现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4)鼓励并协助病人早期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
P4.有感染的危险 与腹部伤口、腹部引流管、留置尿管有关。
•I:1)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 •2)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3)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4)每天2次做好导尿管护理,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
P5.康复知识缺乏 与病人未经历过手术,没有获得相关知识有关。
•I:1)指导病人注意休息,适当的户外活动,劳逸结合,逐渐恢复体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
•2)指导病人合理进食,摄入含足够能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
初起少量多餐,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
•3)擦浴时注意伤口局部保护。 •4)如再次出现腰痛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5) 绝对卧床3天,3天后下床功能锻炼.
•下面我们有请陆永丽护士长来补充一下有关结肠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恢复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 •2调节饮食,宜低脂、适当蛋白质及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术后1~3个月勿参加重体力劳动,避免腹压上升。
•4每3~6个月定期门诊复查 行化、放疗的病人,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当出现白细胞和血
小板计数减少时,应及时暂停化、放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