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衢州市供水工程输水管道工程,管道采用PCCP管,其中管道桩号P10—P12段,管道中性线水平投影长度为425m,拟建场地主要为水田,地势较平坦、地下水丰富。 二、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岩土地质勘察报告,水文条件为勘察地地下水类型简单,为第四系孔隙性潜水,微具承压性,粉质黏土层属相对隔水层,砂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受大气降水及侧向渗流补给。因地势较高,未测得地下水。据区域水质分析资料,管线附近地下水没有受到污染,对砼不具侵蚀性。 管道桩号P10—P12段地质条件为:上层为素(杂)填土层,层厚0.7m,底面高程为81.5m:第二层为粘质粉土层,层厚为0.6m,底面高程为80.8m:第三层为中细砂层,层厚为1.2m,底面高程为80.2m;第四层为卵石层层厚为3.0m,底面高程79.00m;
P10—P12段PCCP管道沟槽底高程为P10(80.92m)—P12(80.3m) ,穿过地层为中细砂层与卵石层。但经现场勘测与沟槽试开挖,杂填土层与粘质粉土层滞水严重,地下水位高程均在细砂层与卵石层间,并且地下水流量较大,流砂现象严重,沟槽边开挖边坍塌难以成形.-。
鉴于以上水文地质情况,对此段需进行降排水施工,以确保沟槽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 三、 降水方案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降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降水达到预期目标。对于降水方案
的选择,我们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进行选择: 1)确保降水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2)降水方案切实可行,材料采购方便。 3)降水施工、运行费用最优。 4)满足沟槽开挖的工期要求。
目前,一般常用的基坑降水施工方法有直接排水法和间接排水法二类。直接排水法系在基坑内挖明沟排水,集水井用水泵直接排水;间接排水法是沿基坑外围以适当的距离设置一定数量的各种井点进行间接排水,即俗称的井点降水。
明沟排水方法简单,费用低廉,但仅适用于基坑土质为粘性土,边坡稳定性较好,基坑来水量较小的情况,本工程由于基坑内来水量较大,明沟排水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该工程降水要以井点降水为主,根据基坑不同部位的不同情况可以辅以明沟降水。
井点降水方法的种类有:单层轻型井点、多层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无砂混凝土管井井点以及小沉井井点等。可根据土的种类、透水层位置、厚度、土层的渗透系数;水的补给源、井点布置形式、要求降水深度以及邻近建筑管线情况、工程特点、场地及设备条件、施工技术水平等情况,作出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选用一种或二种, 或井点与明排综合使用。
各种井点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和降水深度情况如下: 序号 1 井点类别 单层轻型井点 土层渗透系数(m/d) 降低水位深度(m) 0.5~50 3~6 2 3 4 5 6 多层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 电渗井点 管井井点 深井井点 0.5~50 0.1~2 <0.1 20~200 5~250 6~12 8~20 根据选用井点确定 3~5 〉15 本工程沟槽开挖深度2.5m-3.5m,水位降至基坑下1.0m,降水深度4.5m 。考虑到技术经济性及工期要求本工程拟采用管井井点施工方案。
四、施工方案
根据给排水工程施工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前需将给排水工程施工范围内地下水位降至PCCP管道沟槽下1米才能进行管道施工。
按给排水工程施工降水相关技术规范规定要求,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以往类似给排水工程降水施工经验,计划采取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法,降水井井位沿PCCP管沟槽西外侧1-1.5m排列,每施工段两端各外延一个井距,以保证降水质量。相邻降水井井距5M,管井井径r=300mm。
㈠降水施工试验段安排
经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协商决定在桩号P10—P10+100段PCCP管道沟槽进行降水试验段施工,根据试验段降水效果再确定降水施工。 1、降水试验段降水方案: (1)、降水井定位
井点布置:沿沟槽西侧采用管井井点降水,井深选定为8M,井间距5M,降水井中心距沟槽中4M,降水深度4.5m,共22座管井。
(2)井点管用Ф300 UPVC管制成,每根6m,一端制成锥型封闭,下部1.5m长为滤管,设间距30mm一个Φ12圆孔,用18#铁线绑扎后,外用70目尼龙网包两层,用22#铁线绑牢。
(3)打井管用Φ57钢管制成长8m,一端制成锥型锯齿形状,用水带与高压水泵连接。
(4)成孔:采用冲沉法布管,打井管埋入地下1m,由打井管向地下注入
高压水,将打井管对准点位垂直插入井点孔,边冲边拔边旋转并保持打井管垂直,调整水压和沉入速度,保证冲孔直径达到要求,冲水压力可逐渐加压,待冲沉至设计底标高下0.5m时,打井管停止冲沉,再冲洗片刻将底部泥浆随水冲出,切断水源后,迅速垂直拨出打井管,随即将井点管对准井孔中心垂直插入,当井点管达到设计高程后,将井点管固定并将井点管管顶临时封堵。在井点管四周均匀分层填灌粗砂,填至地下水位以上0.5m处,改填普通土捣实。
(5)降水:降水井各井由于渗透系数较大,水流较快,可采用泵量偏大同时不停抽水法,下入1.1KW潜水泵实施抽降水。水泵安放前检查潜水泵转向、连接电缆、排水胶管、吊泵绳索,安全下放。泵体下放及起吊采用人工手摇辘轳,吊泵绳索采用6mm2的钢丝绳。
安装完毕后放水泵至水面以下2m开始试抽水。抽水过程中定时测定抽水量、水位等值,做好记录。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抽水。
工程降水控制排水量由小渐大,水泵随水位降低逐渐下移,以确保施工面无水。
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严禁降水期间随意停抽。降水全部采用1.1KW 潜水泵抽水,为了确保降水作业的连续性,还需准备2台200KW的发电机及10台7.5KW的4寸深井潜水泵,以备用。 (6)降水电路
抽水电路的布设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
(一)现场供电是由甲方变压器引出三相四线,引至配电室后,将N线按现行规范要求接地后,从接地的接线板上引出施工现场的N线和PE线,改造成为“TN—S”系统。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地保护。同时,设置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二)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必须采用5*35mm²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1、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的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上或脚手架上。
2、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相序间距、导线颜色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
3、架空线一般离地5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4、电杆间距30—40m。
(三)施工机具、外架、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四)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 (五)凡在一般场所采用220V电源照明的,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特殊场所必须按国家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六)在各井点应设置单独用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以期达到安全用电和停泵与开泵的用电的要求。配电柜和每个操作箱都配有漏电保护。电缆走向沿井位和排水管方向布设。每台泵配置一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组装箱,必要时在电路内连接水位自动控制器,以防止泵体空转烧坏电机。严格按照配电原则进行铺设。 (7)观测孔施工
井径300mm,井深8m,安装直径48mm塑料花管,打眼、包网、缠丝,环状间隙内填入1—3mm石英砂砾料。成孔后要求换浆彻底,对水位下降反应灵敏。
(8)沟槽内集水坑降水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降水效果的可靠性,阻断沟槽上、下游水的渗透,在管道桩号P10—P10+100沟槽两侧分别设置一集水坑,综合此两段沟槽的原始地表高程、水位高程、沟槽高程及上、下游的水量考虑,集水坑的尺寸设计为:下开口尺寸为:2m*2m,深度为6m,坡度为1:1。
每集水坑安排3台4寸深井潜水泵实施抽降水。抽水管接头连接一定要牢固、严密、防止漏水,以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在集水坑应设置单独用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以期达到安全用电和停泵与开泵的用电的要求。集水坑的排水途径与管井排水途径相同。 9、 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基坑降水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由于本工程场地周围目前无建筑物,无人居住,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四、降水监测与管理
1、降排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0天内,要求每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2、对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值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与流量变化,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根据实际抽水情况,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整措施:查明抽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组织排除。
3、对抽水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4、抽出的水应排至降水区以外,不应产生回渗。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
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 五、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组成
项目经理:郑早锋 技术总负责:龚永庆 质检负责: 苏杭 安全负责:罗晓敏
各个岗位均选派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有工作经验的,近年来有突出业绩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上岗。现场主要工序负责人及劳动力安排。
主要工序负责人及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表1
人员数量序号 1 2 4 5 6 7 六、施工机械
根据本工程工作量、工期要求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精心组织、
岗位 (人) 技术组 质检组 测量组 降水井施工 降水施工 安全员 2 4 3 20 16 2 备注 科学管理,进行人机优化,既能保证工期的需要又能发挥各施工机械的施工效率,避免交叉作业相互影响,科学合理地组织流水施工作业。进场前组织人员对机械和配套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并进行试运行和验收;提前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机械设备易损件,以备施工中换用。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
机械 名称 功率吨厂牌及出位容积场时间 等 数量 合计 其中 新购 90 90 100 100 100 新旧程度(%) 自有 租赁 4台 自有 4台 自有 泥浆泵 15 KW 杭州2010 污水泵 1.1KW 杭州2010 潜水泵 1.1KW 上海2011 30台 自有 200KW 租赁 济南 6台 发电机 配电柜 济南 20个 自有
七、施工计划
7.1进度计划
降水井施工计划工期10天,设备、机械进场调试安装试,材料进场送检等前期准备工作1天;
集水井开挖3天,与降水井施工交叉进行; 共计13天。 7.2保证工期的措施 7.2.1 组织措施
(1)由实践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管理生产,协调各工序、各专业的工作关系。
(2)人力资源按三班轮换作业配置,昼夜不停施工,充分利用有效工作时间。
(3)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100%的完好率。
(4)切实落实施工材料计划,责任到人,确保施工材料满足施工要求。 (5)加强安全检查,消除事故稳患,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7.2.2 技术措施
(1)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加快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进展情况总结经验,调整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2)用针对性强的钻孔设备,简便的成孔工艺。 (3)加强质量管理,杜绝不合格品。
(4)定期检查,收集信息进行统计总结,找出影响进度原因并加以改进完善。 7.2.3 经济措施
(1)强工程财务管理,制定严格的进度计划和资金保证措施,确保资金按时到位。
(2) 确所有人员岗位责任,严格奖罚制度,内部实行竞争机制, 提高员工责任心,调动其劳动积极性。 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1安全保证措施
8.1.1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施工组织设计。
8.1.2 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
8.1.3 加强对现场治安、环卫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8.1.4 场供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合理、牢固,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工员负责,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推、拉闸刀。
8.1.5 续照明电灯必须用低压供电,严禁使用220V 交流电手灯。 8.1.6 高压线正下方严禁施工,在其下方两侧施工时,与高压线距离不得小5m。
8.1.7 坑上口按安全要求搭设基坑围栏。 8.2安全文明措施
8.2.1 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出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 8.2.2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责任人,实行 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8.2.3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
8.2.4 施工现场临时水点应由专人管理,不得有常流水常明灯。
8.2.5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民用用房、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及照明动力线路,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及施工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整齐。
8.2.6 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
8.2.7 泥浆在运输过程中,不洒、不漏,丢洒在路上的泥浆及时清理。 8.2.8 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监时堆放点,并定
期清运或外运渣上、垃圾及流体物品,并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
8.2.9 在钢筋制作场地、钻孔施工场地等处设置告示板,注明主要施工数据,以便于监督和检查。
8.2.10 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做到鼓舞土气,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8.2.11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胸卡和安全帽,严格穿插鞋、凉鞋、高根鞋及带钉后根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8.2.12 现场使用的钻机、钢筋加工机等应按平面图位置摆放,遵守机械安全技术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8.2.13 清洁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8.2.14 所有机械必须根据的性能,分期分阶段定期检修、保养,并记录备案。 8.2.15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证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奖罚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