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0 小班社会活动:做个轻轻的宝宝 口郭文霞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声音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但 是刚人园的他们,对常规不熟悉,经常不分场合、 不顾及别人感受而随意说笑或哭闹,表现在午休时 不断喧哗.在图书馆大声说话。甚至在进餐时用力 敲碗等。那么,如何让小班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音 量,引导他们尽快学会遵守常规呢?在我园开展 “好听的声音”主题活动的背景下,结合音乐活动 中幼儿对声音的轻重已有一定的感知.我设计了本 次社会活动“做个轻轻的宝宝”。活动从幼儿的社 会学习特点出发,设置三种真实或仿真的生活情境 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如何轻声表达;并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在情境教育中提 供多种机会让幼儿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引导幼 儿遵守一定的常规,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 体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了解生活中一些场合需要遵 守“保持安静”等行为规则,在提示下尝试做到轻 声说话。不打扰别人。 2.能根据常规要求自主调整说话的音量,萌发 一定的规则意识。 3.体验与人和谐相处的愉悦感.感受遵守规则 的重要性和舒适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小猫小猫你别吵》的歌 表演经验 2.材料准备: “小猫走路”的录像片段,一段 节奏比较强劲的音乐,录音机,固定音量的教师讲 话录像。幼儿收集好的公共场所图片若干。 3.场地准备:和大班教师沟通.预定在大班幼 儿阅读时间段带领小班幼JLN图书馆实地体验。 活动过程 1.歌表演导人,引起幼儿对轻声说话的兴趣 (1)播放《小猫小猫你别吵》的歌曲,让幼儿 回想歌词的内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导入语: “听,这是什么歌?哪个小动物来我 们班做客啦?” (2)师幼听音乐,自由进行歌表演。 (3)师幼谈话,巩固音乐活动中幼儿所积累的 对音量大小的经验,强调小猫保持安静的原因。 指导语: “小猫是怎么叫的?为什么小猫不能 太吵?” 2.营造“声音的秘密”游戏体验情境.让幼儿 初步体验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情境体验游戏1:感知声音会“变小”的 现象,了解在喧闹的场合听话很吃力 ①问题: “老师要送一句好听的话给你们,听 听我说了什么话?” ②要求:小朋友只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听, 不能走上来,听清楚老师的话就举手回答。如果听 不清楚不要着急,先坐在椅子上等会儿再告诉老师。 ③老师播放讲话录像,同时播放一段响亮的快 节奏音乐。幼儿试听。 ④关掉录像,集中交流,引发幼儿表达或讨 论,激发再次体验的愿望。 A.鼓励幼儿交流听录音的感受 B.帮助幼儿总结体验感受:因为录像中的音 乐声太大,所以听不清楚老师说的话。 C.启发提问: “说一说,怎样才能听到老师 说话的声音?” (2)情境体验游戏2:感知老师讲话声音“变 大”的现象,了解在比较轻的声音背景下容易听清 4l 0 0 0 0 0 别人说的话,体验成功的乐趣。 师说的话。” 忙,走路的时候要学小猫轻轻的样子。” ①指导语: “试试关掉音乐.看能不能听到老 5.实地体验:图书馆里的轻轻的宝宝 幼儿现场参观图书馆。感受图书馆的安静氛 ②要求:尝试听清楚老师说的话,把听到的话 围,认识图书馆常见规则标志.学会遵守“安静阅 (1)提出活动要求: “在图书馆里,有大班的 说给同伴听,尝试用一个完整句式对同伴说: “我 读”等规则 听到了XXXXX。”也可以说: “我听到了XXX说的话是 XXXXX。’’ 哥哥姐姐在看书。我们需要轻轻地走路,也可以用 ③教师播放讲话录像,同时降低音乐的声音。 很轻的、礼貌的话和他们打招呼。” 幼儿试听 提醒幼儿注意听录音之前.先集中注意力:提 醒听清楚老师说话的幼儿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别人 听。 ④关掉录像、音乐,集体交流感受。认知同样 大小的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变小”了,什么情况下 “变大”了。 ⑤总结体验感受:帮助幼儿认识在比较安静的 情况下可以听到老师说话,在喧闹的环境下就听不 清楚。初步了解集体生活中轻声说话的重要性 3.技巧训练:谁是轻轻走路的小猫 (1)经验迁移: “你在看书或者休息时,愿意 不愿意听到吵闹声呢?” (2)播放“小猫走路”的录像,配有《小猫小 猫你别吵》的音乐。 指导语: “除了轻声说话,小猫还告诉我们要 怎么做一个轻轻的宝宝?” (3)带领幼儿一起玩“轻轻的小猫”的游戏. 鼓励幼儿模仿出小猫的走路姿势,知道自己也能做 到轻轻走路。 (4)师: “想一想,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 需要我们保持安静呢?” 启发幼儿调动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大胆讲述。 对于一些创新想法给予肯定 (5)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归纳,拿出幼儿收集 的公共场所的图片进一步说明,在许多地方保持安 静,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 4.仿真情境体验:睡室里的轻轻的宝宝 (1)播放一段幼儿午睡的片段,师幼共同感受 午睡时的安静温馨氛围。了解午睡的基本规则 (2)到班级睡室,幼儿分两组,一组先扮演正 在午睡的宝宝。另一组体验午睡时要喝水或上厕所 时应该如何轻声走动。然后,两组交换角色体验 (3)小结: “在午睡时间里,尽量不要说话。 如果要上厕所,可以用轻轻的、礼貌的话请老师帮 (2)根据书架上的图书馆规则标志进行介绍, 让幼儿了解阅读的基本常规是“安静看书”: “轻 轻走动,轻轻取放书本”。 (3)幼儿排着队轻轻走过阅读厅。教师提醒幼 儿仔细观察,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图书馆是什么样子 的。 (4)巩固所学:参观后。幼儿回到本班活动 室,交流在图书馆做轻轻的宝宝的感受。 活动延伸 1.在班级阅读区中,让幼儿自主巩固运用“安 静阅读”、 “轻轻取放书本”等规则。 2.在每天的午休环节,适时对幼儿是否成为 “轻轻的宝宝”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1.以一日生活的常规问题为设计源头.活动内 容源自生活,活动所学能直接用于生活。不仅易于 幼儿接受,也凸显了社会教育“渗透性”的特点。 2.创设支持幼儿体验规则的多层次教育情境, 寓教于乐。一是游戏情境的创设。巧妙利用了幼儿 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创设了“体验声音变小、 变大现象”两次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探索中对比结 果的不同,初步感知集体规则的重要性。二是仿真 和真实情境的体验,加深了幼儿对规则的理解,从 活动后幼儿午睡等环节的表现来看,本次活动达到 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3.整合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多元化。这次活 动过程贯穿倾听、表达、交往等多方面的训练。既 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发展了幼儿倾听、表达 等多种能力。 专家点评(点评专家:张福娟,华东师范大 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小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在小班进行 0 0 9 0 0 混龄体育活动:蚂蚁运粮食 口郑鸿辉 设计意图 动中,有一个户外观察蚂蚁的科学活动。小龄组幼 近期,我们班结合“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 儿通过观察,感知蚂蚁的身体特征;中龄组幼儿通 开展了“宝贵的粮食”主题活动,教育幼儿珍惜来 过观察,了解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大龄组幼儿通过 之不易的粮食。在主题活动中,从幼儿喜欢玩绳子 观察,探究蚂蚁喜欢吃的粮食种类和更多的生活习 类民间游戏这一兴趣出发,我们开展了此次混龄体 性。 (2)幼儿在之前的活动中已经玩过几种绳子 育活动。以绳子为载体。设计蚂蚁运粮食的系列游 类的民间游戏。 戏,让三个年龄段的孩子练习不同层次的爬行动 2.材料准备:彩色麻绳每人1条、帽子2O顶、 作.锻炼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并学会珍 彩色大筐6个、积木和泡沫玩具若干(含玉米粒、 惜粮食。同时,让幼儿在混龄活动中增强合作能力 小饼干等形状的玩具)、小筐12个、录音机。 和交往技能,体验混龄班所特有的大家庭的感觉 活动过程 洁 目标 1.热身运动“玩绳子” 1.小龄组幼儿学习手脚着地的爬行方法,并能 导人语: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绳子 根据自身能力挑战不同的爬行难度:初步萌发合作 给大家玩游戏。听,音乐开始了,每人请拿一条绳 意识。 子,一起来做热身运动吧!” 2.中龄组幼儿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手脚着地的爬 三个年龄段幼儿人手一条绳子,自由分散站立 行方法进行游戏,能积极与简易材料互动,拓展思 在教师面前。师幼一齐拿着绳子,随着音乐做热身 维,探索多种游戏玩法,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 运动(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 3.大龄组幼儿能灵活运用手脚着地的爬行方法 动、整理运动) 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能从爬行动作和材料建构 2.游戏“蚂蚁修路” 等方面发挥对小龄幼儿的引导作用。 (1)进入蚂蚁修路的游戏情境。 指导语1: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活动准备 (秋天。)是啊,秋天过去后,冬天就到了。还记得 1.经验准备: (1)在“宝贵的粮食”主题活 上次的科学活动中我们观察过的小动物吗? (蚂 有效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教育非常重要。本次 猫动作的理解并自觉调整自身的行为。而且,活动 “做个轻轻的宝宝”社会活动,针对小班幼儿一日 中的情景体验游戏也极具特色.它让幼儿通过对无 活动中存在的社会适应问题,紧扣小班幼儿的年龄 规则情景的体验加深对规则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这 特点进行,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 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尤其是最后的环节.教 本次活动通过动作模仿、情景体验、实地观 师通过实地体验,引导幼儿将所学及时运用到一日 察、情景支持,多维度地让幼儿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中,巩固了幼儿对规则的理解。总之,整个活 以及如何遵守规则,其最大亮点就是教师从情感人 动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师幼互动合理 手,把幼儿喜欢的小猫形象和典型动作融人活动. 有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行为和小猫的行为之间建立联 (郭文霞:上海市嘉定区黄渡幼儿园 上海 系,这种方法有助于让幼儿在模仿表演中加深对小 201804责任编辑:郭卉菁)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