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仔细阅读下面语句,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②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③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④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⑤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A.④⑤③①② B.②①⑤③④ C.⑤③①②④ D.③①②④⑤ 2.(题文)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 避邪 蹬堂入室 祸不单行 B.星辰 谋面 连绵不断 夷为平地 C.遵循 露出 触目伤怀 张目接舌 D.渴望 稳定 一事无成 深受讫害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笼罩 轰鸣声 风平浪静 沉静自若 B.遗嘱 一刹那 惮精竭虑 如梦初醒 C.颁发 舰载机 丰度优雅 一丝不苟 D.桅干 阻拦索 无怨无悔 惊心动魄
4.下列对《相见欢》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提取主干是“材料迷住他们”。 B.“失掉”是动词,“柔情”是名词。 C.“这个”是代词,“是”是副词。
D.“比埃尔和玛丽”是并列短语,“迷住了他们”是动宾短语。 二、名句默写
6.(9分)名句默写(8分)
(1) ,带月荷锄归。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4) ,死而后已。
(5)《登岳阳楼》中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是 , 。 (6)《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
是: ,
。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们(liàn)______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lòu)______。
(2)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zhā)______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léi)______。 (3)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lǒng)(zhào)____________着极大的宁静。 (4)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lǐng)(yù)____________吸引住了。 四、诗歌鉴赏 8.营州歌 [唐] 高 适
营州少年厌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 ①营州:古地名,治所在今辽宁朝阳。②厌: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于的意思。 1)本诗描绘了“营州少年”怎样的形象? 2)简要分析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责安能诿乎
盖闻里中有病脚疮者,痛不可忍,谓家人曰:“尔为我凿壁为穴。”穴成,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家人曰:“此何意?”答曰:“凭他去邻家痛,无与我事。”又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③,深入膜④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
噫,脚入邻家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乃隔一壁,辄思委脚,隔一膜辄欲分科。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今日当事诸公,见事之不可为,而但因循苟安,以遗来者,亦若诿痛于邻家,推责于内科之意。
(选自《雪涛小说·任事》,有删改)
(注释)①里中:乡里。②裨将:副将。③流矢:乱箭。④膜:皮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里中有病脚疮者 .②延使治 .③跪而请谢 .④以遗来者 .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用“/”标出。
脚 入 邻 家 然 犹 我 之 脚 也 镞 在 膜 内 然 亦 医 者 之 事 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②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 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0.(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②
①①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无违夫子 (____) ..(2)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子/未学礼/乎 B.一怒而/诸侯惧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入/则无法家拂士
4)请用乙文所述事例和观点来解释甲文中的“贫贱不能移”。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画面 刘墉
(1)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32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我甚至觉得父亲成为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2)记得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⑶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我记得很清楚,那里面有着银白色的长毛,很软,也很暖,尤其是他抱着我来回走动的时候,使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一生中真正有“独子”的感觉,就是在那个时候。
⑷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制的内衣。当父亲看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⑸母亲一直到今天,还常说我小时候会装,她只要轻轻打我一下,我就抽搐个不停,且装作上不来气的样子,害得父亲跟她大吵。
⑹我爱夜晚的角铃,在淡淡姜花的香气中,随着沁凉的晚风,轻轻叩响。那时风吹过长长的钓丝,加上粼粼水波震动所发出的吟唱;似乎很近,又像是从遥远的水面传来。尤其当我躲在父亲怀里将睡未睡之际,那幽幽的鱼铃,是催眠的歌声。
(7)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8)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海外买回一大箱立
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虽然这些书随着我13岁时的一场火灾烧了,我却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9)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这类的话,还买了成叠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有个父亲的人影,站在我的身后……
(10)父亲有我时已经是40多岁,但是一直到他51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82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什么样子!”
(11)是的,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32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清晰晰地看见他左臂上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1)文章描绘了多幅“父亲的画面”,请选出给你印象最深的四幅加以概括。 2)从第十段划线句写的都是母亲的话,你认为有必要吗,请说出理由。
3)第四段中“当父亲看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得劲的样子。”属于什么描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在第十段中,母亲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什么样子!”你同不同意母亲的话?请简要说明理由。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作者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说说黄胄先生 韩天衡
与黄胄先生相识是在1963年。当时黄胄先生还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创作员。由于不用坐班,白天我便经常去他家里学习。他的家在羊坊店,极普通的公房,印象中是二楼。
一位出色的画家,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黄胄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勤奋。我曾开玩笑说,他除了睡觉之外,手里永远离不开竹子,吃饭时是一双筷子,其余的时间是抓着一支毛笔。手不离笔,是他日常的状态。无论什么朋友来看望他,甚至是他的长辈画家、领导来看望他,他都只顾画画,头也不抬,只是说:“你好啊!来啦!”从不放下画笔,更不起身倒茶。解放初,二十出头的黄胄先生从新疆调到了北京,向时任中央美院院长的徐悲鸿先生提出了去美院学习的想法。然而,徐悲鸿先生敏锐地看到了黄胄超人的天分,对这个画坛晚辈已经形成的风格暗自欣赏,而学院派的条条框框或许会限制了他的艺术创作,便善意地婉拒了他。我以为,悲鸿先生邀齐白石到中央美院当教授,他是伯乐;拒绝黄胄先生入院学习的请求,同样,也是伯乐。
黄胄先生画毛驴堪称一绝。一个大的清水笔洗,一支干净的大羊毫笔,就这么在水里蘸几下,饱含清水以后,濡一点淡墨,然后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或大或小地一个块面一个块面地往宣纸上垛。这个过程,黄胄先生熟练到不需要看画面,可以随心地和你相视聊天。而宣纸的特点使每一块面间按下之后会产生水痕,当那些大大小小的块面堆垛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他才把目光移回纸上,根据画面上种种形态的浅墨块面,用焦墨点上驴眼,驴嘴上牵绳子,再将驴蹄一勾,简单几笔,匹匹生动的毛驴跃然纸上,站着的、躺着的、跪着的,一群栩栩如生的毛驴就呈现了出来。画毛驴,他像个魔术师,实在是神奇得很!还记得有一次,一位首长拿着一本吴昌硕的册页来找黄胄先生。册页经装裱后反面是空白的,首长有意让先生在空白之处作画,他也欣然应允。12张的册页,黄胄先生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且张张精彩非凡。现在想来,就是这特异的禀赋和勤奋,才造就了这样一位画坛天才!
黄胄先生一生惊险跌宕,像坐过山车一般,但他始终怀有一颗乡土气十足的朴质之心。曾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陌生人来找他,进门就跪下,说:请您无论如何帮帮忙,家里老人死了,买不起棺材。先生二话不说,便拿给对方两幅画:“到荣宝斋去换钱吧。”
如此可爱、可敬的艺术家,无论他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如何,他留给我的都是无比丰饶的精神财富,让我知道,做人要真诚,搞艺术要勤奋!先生过世近20年,但他始终是我学习的典范,是我不能忘怀的一位恩师!
1)本文叙写了关于黄胄先生的四件小事,请分别概括一下。 2)徐悲鸿先生为什么拒绝黄胄先生入美院学习? 3)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无论什么朋友来看望他,甚至是他的长辈画家、领导来看望他,他都只顾画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张的册页,黄胄先生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且张张精彩非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七、语言表达
1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大脑中负责视觉、听觉的相关神经细胞的工作原理,据此来研发未来的计算机,促进计算机视觉和声音处理功能的进步,这意味着未来的计算机或许能够“察言观色”,而不只是依从传感器发来的指令。 八、作文
14.题目:品它千遍也不厌倦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A B C 二、名句默写 6.晨兴理荒秽 沉舟侧畔千帆过 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字词书写
7. 炼 陋 渣 镭 笼罩 领域 四、诗歌鉴赏
8.1)本诗描绘了自幼受到牧猎骑射风气的熏陶,好酒习饮,身穿狐裘,纵马驰骋的勇武剽悍的营州少年形象。
2)①白描。全诗抓住营州少年骑马打猎的生活场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营州少年的形象。②直抒胸臆。“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营州少年的赞美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9.1) 1)①患病、生病 ②邀请 ③辞别 ④留 2) 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镞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
3) ①(医生)就拿出一把并州剪,把在皮肉外的箭秆给剪掉,然后跪下来告辞。 ②既然这样,那么疼痛哪里能停止,责任哪里能推诿呢?
4) ①做事要敢于负责,不能互相推诿。②不要转嫁问题,要自己动手解决。③做事不能做表面文
章,要肯下苦功夫。(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10.1)指丈夫 兴起,指被任用
2)(1)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2)(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能。 3)B
4)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出身贫贱,处于忧患之中,但没有动摇其信心,经过努力,终成大器。所以他们可称之为“大丈夫”。 六、现代文阅读
11.1)①父亲是我的溜滑梯 ②父亲的怀抱是我的游乐场③父亲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汗衫 ④父亲常带我狂街,为我买玩具 ⑤父亲常用自行车带我去钓鱼 ⑥父亲为我讲故事 ⑦父亲为我买图书⑧父亲手把手教我写字⑨父亲教我唱戏 ⑩父亲为我“打蚊子(任选四件就可)
2)写母亲,也是为了突出“我”与父亲关系的亲密无间。侧面表现父亲对我的爱(言之有理即可) 3)细节描写,善解人意又淘气(或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达聪明又淘气)能理解父亲对“我”的心疼、关爱。
4)不同意。因为从文中来看,爸爸虽然非常宠“我”,但他并不只是在物质上满足“我”,更不是纵容“我”的坏习惯,他陪“我”玩,带“我”垂钓,给“我”讲故事、买书等,让“我”享受到童年的幸福、阅读的快乐,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对父亲的怀念(或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
12.1)黄胄先生手不离笔,客人来了也如此;黄胄先生想进美院,被悲鸿先生拒绝;黄胄先生画一本册页仅用半小时;黄胄先生义助陌生人。
2)因为悲鸿先生发现黄胄有超人的天分,生怕学院派的条条框框限制了他的艺术创作,因此才善意拒绝的。
3)“无论”和“甚至”的使用,突出表现了黄胄先生笔不离手,异常勤奋的特点。“12张”与“半个小时”两者间的巨大反差,突出表现了黄胄先生特异的禀赋与高超的艺术才能。 4)表达了作者对黄胄先生品德与艺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黄胄先生的怀念之情。 七、语言表达
13.示例:未来计算机或能“察言观色”。 八、作文
14.品它千遍也不厌倦
初读雪莱的诗,当然是译本,江枫译的。书面很是白净,雪莱的名字,也是如此纯净,当我读在了他的诗里,起初觉得用词很多,多到我想说一句眼花缭乱。有点看不懂为什么,很久以后却常常回想起,却又仿佛被那曾经读过的文字浸染了自己的心灵。有一种久久的音没有逝去。岁月里太多的繁华,当初的怦然心动却从来没有改变。当离开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止不住的去寻找的,像是自己的一个希望一样。城市里塞满风的惆怅,我却在这个诗里,体会着这个人生,它是如此的不真实,他纯净的水晶也是也没有如此透亮。他是如此的真实,因为我哭了,因为我一直在希望,希望在他的身边的风,刮走了一重又一重不愿,我想回到一份最开始的心,像是知道自己的样子一样。我还在读着他的诗,我学会了落泪,手有时止不住的在颤抖。我有时变得冷寂,沉在一份怀念里,我有时心里很空净,静的就是秋天的林野,沙沙声摩挲过我的呼唤。
我有时学着关爱,我寻着一份真情的触感,慢慢的放在心里体会,体会着一种得到。我也有一种向往,不羁在天空的束缚,想要去飞得很高,想要脱离,脱离后才能得到一份沉静。有时我在他的诗里寻找一个恋人,她是那么的可爱,她的心灵或许已经本尘世遗忘,她却总是在众人被忘却后,又重新走了回来,安抚了每一处伤痕。我唯一的痛恨,就是自己的无能为力,在诗里疗养了自己的伤疤。有时被痛苦撕裂的时候,抚摸的文字像是最理解自己的可爱的人儿,我就像一份秋叶,沉浸了秋天里所有的悲伤,沉浸了秋天了所有的清冷,也沉浸了一点收获。可是却无法被听到,外界太过杂乱,我只能在离开后才
能静静的听着。
雪莱的诗集,或许已经被我翻了很多遍,可是即使是一个曾经不断留恋的字,我也没有感觉到厌烦,像是在听着自己的声音,在这里流淌,我无处可去,就这样被埋葬在那一个世界里。或许是一个流浪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