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5期 成宁学院学报 Vo1.27,No.5 200 7年1 0月 Journal of Xianning College Oct.2007 文章编号:1006—5342(2007)05—0067—02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王思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随着金融一体化、金融市场化、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商业银行这个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也 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资本市场上来,于是,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问出现了相辅相成的格局。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 应该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功能。 同时,也要防止资本市场的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关系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一、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联系密切 和商业银行分享了有限的资金,但是资本市场可以给商业 商业银行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是间 银行起搭桥作用,为其解决一系列难题。.首先,对于我国商 接融资的主要渠道(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 业银行来说,在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并且可 接融资则是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获得资金,而不通过类似 以经营人民币业务,必然给中资银行带来压力。而根据《新 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 巴塞尔协议》,对于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 银行与资本市场具有相互竞争的一面。随着金融一体化、 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而中国很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 金融市场化、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 足,资本金不够,而银行改制也面临着资本金的问题。对于 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商业银 中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上市,或者说从资本市场融 行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更好的拓展自己的业务,实现金融创 资,是一种正当并且很好的渠道。虽然财政部,汇金公司不 新,规避利率、汇率风险。而资本市场也能影响银行的业务 断给银行注资,但这种以政府的投入和信誉充当资本金的 构成和资金流向。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自身发展需要 方法具有不稳定和不可持续的特点。所以,上市仍然是最 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开拓创新,充分发挥 佳的选择。我国商业银行的难点是资产质量差,筹集渠道 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功能。同时,也要防止资本市场 狭窄,盈利能力弱。在没有上市的情况下,依靠政府;在财 的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政困难的情况下,无法补充资本金。所以上市的方式是解 二、资本市场的完善能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决资本金的较优方式。可以看到工行、中行等原国有银行 (一)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着“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 纷纷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在国际舞台上融资。商业银行也 营”的问题 是企业,那么它们也可以象企业一样,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和 显然,“混业经营”更有利于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互 解决资金问题。国家开发行的融资就很好的利用了资本市 动。而我国目前虽然仍然以“分业经营”为主,但是新的 场。它的融资渠道是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这种模式,一方 《商业银行法》为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创新提供了发展 面为国开行融得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发展了中国的 空间,虽然短期内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仍然会沿袭“分业 债券市场。 经营”的道路,但“混业经营”将成为我们看得到的目标和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化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不 方向。而新的商业银行法为商业银行的混业发展提供了法 良贷款问题 律基础和动力。但是,“混业经营”也意味着带来了更多的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剥离不良资产的方式,建设银行采 人力、物力的投资以及来自银行经营和资本市场的风险。 用了这种方式化解不良资产。但是,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 在商业银行的分业向混业的发展中,应该缓慢的转换,经过 并不发达,贷款很难在二级市场买卖。同时银行与证券商 一定的过程逐步规避和处理混业带来的新的问题。混业是 市场缺乏衔接,以至于这种方式在资本市场上并不成功。 大势所趋,但是商业银行首先应解决组织结构的创新问题, 目前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在国家开发行。在债转股的方 以此为“混业经营”创造条件。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就是一 式中,商业银行更是“有苦难言”。债转股本来应该是市场 个较优的选择,同时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在存贷业务和投资 化的结果,但是,在中国,却是政府所迫,这是对中国信用体 银行业务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系的一次极大的破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债转股的过程 从另一个方面说,不考虑“混业经营”,资本市场虽然 中并没有退出机制。在西方,债转股一般是针对于朝阳行 ・收稿日期:2007-05-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成宁学院学报 业;但是,在中国却是针对夕阳企业,银行持股,迫于无奈, 而非看好这个企业,另外,资本市场的不发达,无法提供有 效的退出机制,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利用通过债转股的方式 在资本市场上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尤其是中国新一轮的 不良资产——消费信贷的发展。在中国股市走牛的这段时 间,大量的消费信贷投资于股市,这是具有极大的风险的。 放贷的量大,风险管理却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新的不良资 产。现在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银行却没有办法直接进人股 市和债券市场,居民可以进人股市,却没有资金;居民和银 第27卷 金融工具中选择,在资本市场上消化利率和汇率带来的负 面影响。尤其是,实现了利率和汇率的放开后,银行防范风 险,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同时,银行参与资本市 场,可以扩大自身的收人来源,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另外,银行在进行资本重组时,也需要借助股票市场等 资本的市场的帮助。 三、小结 银行是经济体系中的经济主体,它们同其他企业一样, 需要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和分散风险。同时,它们又是一种 行供求相符,于是大量的消费信贷投资于股市,给银行带来 了新的风险。中国政府并没有对消费信贷立法,因而银行 要加强对消费信贷的管理,控制股市的波动造成的银行业 务和风险的变化。目前股市的资金量大幅增加。股市的泡 沫在不断增长,其中一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体系。银行资 金对于股市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银行存款在股市走牛的大 背景下持续减少,银行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担心开始转变成 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了。 (三)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工具的发展将给商业银行规 避风险提供场所和工具 ’ 利率和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只能接受,不能改 变的状况。它们影响着银行的收人来源。利率的变化改变 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改变了银行的净值。而 涉及到国际业务上,汇率风险同样改变了银行资产和负债 的市场价值。那么,此时,除了银行自身对于利率和汇率风 险的控制和管理外,也需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作为基础。 这样,商业银行在承担业务,接受风险的同时,可以在各种 重要的金融主体,也可以为企业贷款。因此在融资上,同资 本市场存在着竞争关系。社会的总资金量在以银行体系为 代表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平衡。在银行混业经营的大 趋势下,银行渗透进人资本市场。比如,通过消费信贷的途 径把银行的资金投人股票市场。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相 互渗透对双方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商业银行不应该回避资本市场的问题,而应该充分运用资 本市场的优势,为自身创新业务和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和 资本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有利于中 国的金融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5. [2]胡婕.资本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市场业务创新研究 [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OO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