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单选题] *
C、我国古代的计D、古人以九为
B、山东省别称
量单位有阳。九月初九有两
“齐”“鲁”是春秋时
“仞”“钧”“樽”等。个九,所以叫重
期的两个诸侯国。
(正确答案) 阳。
答案解析:盛装名酒的专用木容器”。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2. 下面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B.古代男子到二十
C.“四书”指的是D.月望总在农历每
A.“至和元年”中“至岁行冠礼,后人常
《诗经》《尚书》月初十前后,因
和”是宋神宗的年用“加冠”表示男子
《春秋》《周此,常称农历初十
号。 已成年。(正确答
易》。 为\"望日\"。
案)
答案解析:A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C《大学》、《中庸》、《论语》和《孟
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D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
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B.在古代宴席的四C.《四库全书》是D.我国古代思想家个座位中,以东向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用“五行”来说明世为最尊,次向为的大型综合丛书,界万物的起源,南,再次向为西按经史子集四大部“五行”指的是金、向,北向是侍坐。分分别编列,所以木、水、火、土五(正确答案) 称“四库”。 种物质。
答案解析: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4. 下列关于戏剧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A.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
B、《窦娥冤》是一出元杂剧,全名
C.元曲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艺
D.京剧已经同国画、中医一起,并
蹈、美术和其他造《感天动地窦娥术宝库的明珠,包称我国的三大国型成分等艺术手冤》,是元代著名括杂剧和正剧两部粹。 段,由演员扮演角戏剧家关汉卿的代分。(正确答案) 色,在舞台上当众表作之一。 表演的综合性艺术。
答案解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正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又称为悲喜剧。
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称,称呼别人的父母则为“尊”。
C.“金榜”是指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
D.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A.五谷是指:稷、麦、黍、麻、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豆改为菽
6.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C.我国的四大古典
B.“赤字”原指原初小说名著是指《红D.《诗经》是我国
A.三教九流中的
生的婴儿,后多用楼梦》《三国演第一部诗歌总集,
“三教”是指儒教、
于比喻怀有一颗纯义》《儒林外史》也是我国现实主义
道教、佛教。
洁的爱国心的人。 《西游记》。(正诗歌的源头。
确答案)
答案解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礼》已经失传,其他五部称“五经”。(正确答案)
B.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C.“邹忌修八尺有
D.六书是专指汉字
余”中的“尺”比现
的六种造字法。
在的“尺”要短些。
答案解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经》、《周易》和《春秋》。
8.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B.《孙子兵法》是D.古代贫民百姓多
C.“三五月明之夜”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穿戴麻布服饰,所
是指农历八月十
书,为战国时孙膑以“布衣”成为平民
五。
所著。(正确答案) 百姓的代名词。
答案解析:A崤山以东的地区C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夜D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并非贫民白子百姓。
9. 常识的连线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是指太行山以东。
C、贾谊-----------D、莫泊桑--------西汉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六国论》(正
-------《项链》
确答案)
答案解析: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和苏洵的《六国论》,堪称史论双壁。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郁达夫--------原名郁文--------《故都的秋》
B、柳永--------宋朝著名词人---------《雨霖铃》
A、月亮(正确答案)
B、姻缘
11.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什么 [单选题] * A、新婚
C、妻子生了个男孩(正确答案)
B、搬家 D、考试通过
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苏州
B、房屋
C、酒(正确答案)
D、庄稼
13.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单选题] * A、左手在外(正确答案)
B、右手在外
14.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单选题] * A、忠耿正直(正确答案)
B、刚愎自用
15.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浑水摸鱼 C、笑里藏刀
B、反戈一击(正确答案) D、反客为主
16.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正确答案)
17.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胡适之(正确答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案)
18.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单选题] * A、中秋节
B、元宵节(正确答案)
C、端午节
D、七夕节
19.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单选题]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正确答案)
20.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单选题] * A、落霞与孤鹜齐C、孤舟蓑笠翁,
B、返景入深林,
飞,秋水共长天一独钓寒江雪(正确
复照青苔上
色 答案)
21.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单选题] *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正确答案)
22.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单选题] * A、乌
B、巫
C、肖(正确答案)
D、萧
23.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什么 [单选题] * A、男角(正确答案)
B、女角
24.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正确答案)
B、十八种武术动作
25.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单选题] * A、50元
B、100元(正确答案)
C、200元
26.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单选题] * A、戊(正确答案)
B、戍
C、戌
27.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单选题] *
A、“白马非马”(正确答案)
B、“指鹿为马”
28.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单选题] * A、早上
B、中午
C、傍晚(正确答案)
2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单选题]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正确答案)
C、公生明,偏生暗
3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单选题] *
A、《孟子》(正确答案)
B、《庄子》
31.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单选题] * A、欧阳修
B、欧阳洵(正确答案)
32.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单选题] * A、李贺
B、李商隐(正确答案)
33.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单选题]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正确答案)
34.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什么: [单选题] * A、左雄右雌(正确答案)
35.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单选题] *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正确答案)
B、左雌右雄
36. “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单选题] *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正确答案)
D、美丽的地方
37.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什么: [单选题] * A、玄奘(正确答案)
B、鉴真
38. 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什么: [单选题] *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正确答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案)
39.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单选题] * A、十个(正确答案)
B、十二个
40. 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颐和园
B、圆明园(正确答案)
41. “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单选题] * A、象形字(正确答案)
B、表意字
42.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文章
B、画作
C、乐曲(正确答案)
43. 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单选题] * A、《桃花扇》
B、《长生殿》(正确答案)
C、《牡丹亭》
D、《南柯梦》
44. 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单选题] *
A、文景之治(正确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答案)
45. 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单选题]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开无盛世
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正确答案)
46. 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单选题] * A、大都
B、中都
C、上都(正确答案)
D、南京
47. “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单选题] * A、齐桓公
B、蔡桓公(正确答案)
4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单选题] * A、杜甫
B、李白(正确答案)
49. 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单选题] *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正确答案)
50.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单选题]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正确答案)
C、班彪、班固、班超
51.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单选题] *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正确答案)
C、道法自然
52. 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单选题] *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正确答案)
53. 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单选题] * A、画饼充饥
54. 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单选题] *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正确答案) B、望梅止渴(正确答案)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55.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单选题] *
A、儒家(正确答
B、法家 C、道家
案)
56.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单选题] *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正确答案)
D、名家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7. 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单选题] * A、鹤
B、鹅(正确答案)
C、鸡
D、鱼
58. “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 [单选题] *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正确答案)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59. 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0. 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单选题] * A、范仲淹
B、文天祥(正确答案) B、文、行、忠、信(正确答案)
61. 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单选题] * A、干(正确答案)
B、戈
62. 《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单选题] * A、花旦
B、青衣(正确答案)
63. 《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单选题] * A、上古(正确答案)
B、崇尚
C、官名
6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单选题] *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正确答案)
D、周瑜
65. 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单选题] *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正确答案)
66. 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单选题] * A、孔子和孟子(正确答案)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67.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单选题] * A、天文、地理、文学 C、孔子、孟子、老子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正确答案)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6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单选题] *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
69.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单选题] * A、老子
B、荀子(正确答案)
70. 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什么 [单选题] * A、阴文印(正确答案)
B、阳文印
71.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单选题] *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正确答案)
72. “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单选题] *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正确答案)
73. 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单选题] * A、王维
B、王勃(正确答案)
74.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士撤退时要敲击 [单选题] * A、鼓
B、锣(正确答案)
75. 下列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驸马都尉:汉武帝时始置,掌副车之马。设置之初即为帝婿称号,也简称驸马,汉代称恶妇。(正确答案)
B.左驿:官吏被贬降级。如白居易有诗云:“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C.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D.赠:这是封建社会的封赠现象,封建王朝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或先人,对于死者城赠。
76. 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童龀是指10岁以下的儿童,也有说成“髫龀”的。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正确答案)
B.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位即君位。儿子除了有长幼之分外,还有嫡庶之分,一般是传嫡不传庶。 C.草昧之臣指开国之臣。草昧即蒙昧,未开化;在这里引申为草创,创始。 D.乞骸又作“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77. 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正确答案)
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
78.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 “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B.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6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正确答案)
C.“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79. 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0. 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1.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2. 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3.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4. 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5.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6. 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7. 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8.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9. 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0.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1. “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2.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3.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4. 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5.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6. 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7. “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8.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9. 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0. 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01. 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2. 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3. 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04. 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05. 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06.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7. 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08. 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9.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10.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11. 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12. 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13. 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14.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15. 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16. 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17.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18. “出”在古代一般是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19. 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20.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21.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22.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写于中秋之夜。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23.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家的尊敬。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24. 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25.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26.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一天或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27. 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28. 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29.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30. 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31. 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32. 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33. 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34. 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35. 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36.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37. 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38. 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39. 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40. 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41.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42.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录。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43. 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44. 赐姓: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天子的姓氏以示褒宠。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45. 冠族是指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46. 象笏:用大象的脚趾甲做的笏。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可以做备忘记事。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47. 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48. 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49. 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50.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51. 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52. 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53. 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54.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55. 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56. 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57. 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58. 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如文帝、武帝等属于褒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59. “风骚”:风,《诗经》里的“国风”;骚,《楚辞》里的“离骚”。后来用“风骚”借指文采。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6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61.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左传》。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62.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63.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64.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65. 《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合称为“乐府双璧”。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66.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67. 《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68.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69. 按照一般说法,“五谷”是指稷(小米)、黍(黍子)、麦(大麦小麦)、菽(豆)、麻(大麻子)。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70. 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71. 棺是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椁是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72. “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73. “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74. “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75. 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76. 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77. 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78.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179.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经)
180. “天下第一关”指(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海关)
181. “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陆机)
182. “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雀东南飞)
183. “三玄”指《 》、《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周易)
184. “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 》、《公羊传》、《穀梁传》。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左传|左氏春秋传)
185. “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燧人)
186. “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门下省)
187. “岁寒三友”指松、竹、(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梅)
188.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骆宾王)
189. “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 )、郑光祖。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马致远)
190. “四书”指《大学》《 》《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的主要经典。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中庸)
191. “花中四君子”指梅、( )、竹、菊。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兰)
192. “中医四诊”指望、闻、问、(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切)
193. “京剧四行”指生、旦、( )、丑。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净)
194. 我国古代“祥瑞四灵”指龙、凤、( )、龟。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麒麟)
195. “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 )、虞舜。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唐尧)
196. “五经”指《诗》、《书》、《礼》、《 》、《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易)
19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 )、宋襄公和楚庄王。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穆公)
198. “五谷”通常是指稻、黍、( )、麦、菽。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稷)
199. “五行”指( )、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金)
200. “五音”,亦称“五声”,指我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 )、羽五个音级。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