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ShenyangCollegeofEducationVol.9No.3Jun.2007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张雪扬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论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包括内容与手段。认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知识结构优化。教学手段的改革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多媒体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7)03-0031-03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而深化课程改革是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证。要加强课程建设,应高扬创新旗帜,努力深化课程教学的改革。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是一个研究队伍庞大,研究领域广阔的成熟学科。然而,与学术研究的红火相反,课程的教学研究一直相当冷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观念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等问题十分突出,加上社会上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等特点,应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文学史的阐释,又包括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主要课程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组成。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早的专业课程,也是当今各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教学时间长,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因
此该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从时间跨度上看,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它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开阔的知识视野,又能获得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直以来,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讲授的基本线索,以作品阅读分析为主体教学内容,以选修课为重要的补充,全方位打好学生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思路,笔者认为这是不应改变的。教师需要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及如何科学地传授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改革的关键。
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两个层面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结合,笔者认为关键是课程设置及处理好基础必修课和选修
收稿日期:2007-03-14
作者简介:张雪扬(1967-),女,辽宁康平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
-31-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课之间的关系。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选修课则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如以先秦文学史为例,在基础课中,着重讲先秦文学的基本特质、发展概《诗经》史诗作品貌、阶段特点、嬗变逻辑;而其中“的民族性特征”等带有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则在选修课《先秦诗歌研究》中加以重点讨论。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基础课着重于“面”的拓展,选修课则主要是探究性学习,二者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点带面,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等以教为主,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则以自学为主。作品阅读与分析点面结合,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在知识优化的同时,又进行了训练思维,培养了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
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应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应该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都缘整合,这对打牢基础、
是必须的;还应强调关于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的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还要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因为对教师来说,若不收集完备的资料则根本没有发言权;同时要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在新世纪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并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学中还应注重当代意识与古典领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及历史变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目前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也与教学方法陈旧有一定关系。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手段单调,教学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师生之间沟形式单一,以“
通不够,相互启发、促进不够。对于教学方法改革,多年来,高校及广大教师重视也不够,始终认为,教学关键在于学术性,至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教
学方法如何,无足轻重。然而,作为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应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1],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良好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改革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设计,提倡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采用讨论法教学,推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师生形成对话格局。关于讨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一些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可以布置课堂讲授的一般性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评述各家观点,有根有据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动手动脑,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当今社会是否存在神话”讲授上古神话时,可以把“
等论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并布置小论文课后完成。初见这个题目,学生会茫然无措,不得不努力思考,并去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之后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笔者本人的经验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出色地完成作业,收到很好的效果。
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目前学校教学的新要求。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以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自然亲近古代文学,可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营造的“幻象”世界[2]。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的“幻象”就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能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另外,它左传》中的战还可以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如《
争描写,双方的作战态势、作战过程,虽然语言简短,但叙述起来则比较复杂,运用投影仪或电脑课件,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的叙述。这不仅对于一般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行之有效,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也同样实用。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也能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
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准备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资料的选取要科学、朴素,以扩大学生文学视野,形象说明
-32-
张雪扬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理论问题为原则,忌喧宾夺主,忌俗用滥用。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也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不应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向学生单向灌输,使学生目不暇接、被动接受。再有,根据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文献检索和搜集学术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课件,把图书馆电子检索手段与传统的古文学文献查阅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取了更多学术信息,为古代文学学习打下了厚实基础,也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积极性。另外,古代文学的许多名诗词、名小说、名戏曲都已经谱成歌曲、拍成电影电视,我们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愉悦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和影响。但这种形式不宜过多,不要产生依赖性,毕竟它不是教学目的的本身,而
参考文献:
只是解决教学任务的手段之一[3]。对于原著与影视改编的关系,教师要做好引导,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原文作品,更深刻地体会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教学手段的改革还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网上教学,这是一个创新。搭建网上教学辅助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个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教学辅导站,上传相关的电子教案,发布课程公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通过上网学习,可以在任意地点下载教师的教案进行学习,并且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版提出,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
深化教学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是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办学旺盛生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扎实苦干的精神,克服不足,致力改革,推进改革,开创教学改革新局面。
[1]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340.[2]刘雨.艺术经验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
[3][苏]巴拉诺夫.教育学[M].李子卓,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79.
ReforminEducationofChineseClassicLiterature
ZHANGXue-yang
(SchoolofCultureandMassMedium,ShenyangUniversity,Shenyang110016,China)
Abstract:ThereformineducationofChineseclassicliteratureincludestworespectsofcontentandmeans.Thereformofthecontenthelpstrainingthestudents’thinkingandability,andmakestheknowledgestructurepronetooptimizing.Thereformoftheteachingmeanscangivefullplaytostudents’subjectiveinitiative,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study,andmakestudentsrealizetheartisticcharmofancientliteraturemoredeeply,especiallyutilizingthemodernizedteachingmeans.
Keywords:reformineducation;curriculum;multimediateaching
(责任编辑王立坤)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