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矿开采复习题

来源:六九路网
煤矿开采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直接顶按岩石单向抗压强度、节理裂隙间距和分层厚度以及初次垮落步距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坚硬顶板四类。

2、基本顶强度按直接顶厚度与采高比值及基本初次采压,分为不明显、明显、强烈、极强烈。

3、根据岩层移动特征,可将煤层上覆岩层分为冒落带、裂缝带、弯曲下沉带。 4、支撑压力的显现特征可用支撑压力分布范围、峰值的位置、应力集中系数表示。

5、采煤工作面前后方支撑压力分布与采空区处理方法有关,前方支撑压力峰值深入煤体内2—10m。

6、采煤工作面前后方支撑压力分布应力增高区、应力降低区、应力不变区。

7、在煤层底板中布置表面应避开应力增高区、同时采用控制煤层底板的垂直距离和巷道离煤柱边界的水平距离两个因素的方法。

8、按采区开采方式,分为上山采区和下山采区。

9、按采区上(下)山的布置位置,采区分为单翼采区和双翼采区。 10、按煤层开采的联系方式,采区分为单层准备和 11、运输上山的运输方式有轨道、输送机、溜槽。 12、区段参数主要是指区段走向程度和区段斜长。

13、区段煤柱宽度,一般为8—15m,厚煤层约为30m左右。 14、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有双巷布置和单巷布置。 15、区段无煤柱护巷技术有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 16、沿空留巷的方法有砌柱矿石带、支架密集支柱或 17、厚煤层倾斜分层,同一区段内上,下分层的开采方式有分层分采和分层同采两种。 18、厚煤层倾斜分层开采时,根据煤层倾角的大小和分层层数,各分层平巷的相互位置有水平式布置、倾斜式布置和垂直式布置三种基本布置形式。

19、厚煤层倾斜分层开采时,分层平巷和区段集中平巷的联系方式有石门、斜巷和主眼三种基本方式。

20、厚煤层倾斜分层开采时,常用的人工假顶有荆笆假顶、金属网假顶、塑料网假顶三种。 21多煤层联合开采分为采区集中上(下)联合布置和采区集中上(下)山区段集中平巷联合布置。

22、根据采区车场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上部、中部、下部。 23、采区上部的基本形式有平车场、甩车场、转盘车场三种。 24、采区上部平车场是将采区绞车房布置在阶段回风水平。 25、采区上部车场可分为顺向车场和逆向车场。

26、采区上部甩车场是将采取绞车场布置在阶段回风水平以上的位置。 27、采区上部甩车场,按甩车方向可分为单向和双向。

28、采区中部车场一般为甩车场,按甩入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平巷式、石门式、流通式。 29、为适应煤层厚度的变化,采煤机最大与最小采高必应为1.6—2.0。 30、液压支架的支护方式分为及时支护和滞后支护。

31、液压支架的移驾方式分为单架依次顺序式、分组间隔交错式、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32、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顺序可分为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

33、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循环方式、作业方式、工序安排及劳动组织。 34、采煤工作面劳动组织形式追机作业、分段作业、分段接力追机作业、分段综合作业。

35、液压支架的支撑高度容裕量为200mm支柱伸缩余量50mm。

36、综采工作面人行道宽度为≥700mm,人行道位置可在前后柱之间也可在前柱与输送机之间。

37、采煤机选型的主要依据是煤层采高、_______、地质构造发育程度。主要应确定的参数是采高、牵引速度、电机功率。 二、名词解释

1、矿山压力:由于井下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中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把存在于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

2、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围岩和支架所表现出来的力学宏观现象,如围岩变形、离层破坏和冒落,支架受力变化和折损,煤岩突出,充填物产生压缩和地面塌陷等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3、矿山压力控制:把所有认为的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的各种技术措施,叫做矿山压力控制,简称矿压控制。

4、直接顶的初次垮落:当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一段距离后,直接顶悬露达到一定跨度,采空区进行初次放顶使直接顶垮落下来,这一过程称作直接顶的初次垮落。 5、基本顶的初次垮落:基本顶在采空区的第一次垮落称为基本顶的初次垮落。

6、基本顶的初次来压:通常煤壁片帮严重,顶板产生裂缝或掉渣,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明显增加,支架载荷迅速增高,这种现象称为基本顶的初次来压。

7、基本顶的周期来压: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老顶周而复始的垮落现象给工作面造成压力增大的现象称为老顶周期来压。

8、沿空留巷:是在采煤工作面采过之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

9、上山采区:位于开采水平标高以上的采区。 10、下山采区:指位于开采水平标高以下的采区。

11、倾斜分层:就是用平行与煤层顶板的分层面,按一定顺序把厚煤层分成若干个厚度全当与中厚煤层的分层每个分层分别进行回采。

12、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工序按照一定顺序完成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13、采煤工作面的工作形式:采煤工作面在一昼夜内生产班的相互配合关系。

14、采区车场:是采区山(下)山与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以及区段平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采区巷道布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分层同采:是在同一区段内上下分层之间保持一定错距条件下同时进行采煤的方式。 三、判断题 四、选择题

1、综采工作面长度一般为(A)

A、150—250m B、120—150m C、80—150m 2、(B)在同一区段内上下分层之间保持一定错距的条件下同时进行采煤方式。

A、分层分采 B、分层同采 C、放顶采煤 D、房柱采煤

3、在煤层倾角小于(C)度情况下,可利用水平大巷分别开采上山采区和下山采区。

A、12° B、14° C、16° D、18° 4、伪顶的厚度一般在(C)米以下

A、0.1—0.2 B、0.2—0.3 C、0.3—0.5 D、0.5—0.7 5、综采工作面风速不允许超过(B)m/s。

A、2m/s B、4m/s C、m/s D、8m/s 6、液压支架移驾中操作时间约占移驾总时间的(D)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7、滚筒采煤机按截割机构的数量可分为(B)采煤机。 A、可调高式和不可调高式 B、单滚筒和双滚筒 C、内牵引和外牵引 D、链牵引和无链牵引 五、简答题

1、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形式主要有那些? 答:工作面顶板下沉、支架变形与折损、顶板破碎或大面积冒落、煤壁片帮、支柱插入底板、底板膨胀鼓起等。

2、基本顶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载荷普遍增加,有时还可能引起煤壁片帮、支柱折损、顶板发生台阶状下沉等现象。 3、采区上下山布置方式有哪些? 答:(1)一煤一岩上(下)山(2)两条岩石上(下)山(3)两条煤层上(下)山(4)两岩一煤上(下)山(5)三条岩石上(下)山 4、沿空留巷的优点是?有哪几种方法?

答:优点是:少掘了一条巷道减少了区段煤柱损失,巷道压力小,易维护。

方法是:(1)砌柱矸石带(2)支架密集支柱或木垛(3)采用硬石膏充填带或混凝土充填带

5、自移式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有哪些? 答:(1)单架依次顺序式(2)分组间隔交错式(3)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6、沿空掘巷对时间和应用条件有什么要求?

答:时间要求:与上区段采煤工作面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通常为4~6个月,个别情况下要求8~10个月,坚硬顶板比软顶板所需间隔时间长一些。

应用条件:多用于开采缓倾斜、倾斜、中厚煤层和煤层厚度较大的情况。 7、选择适宜采区准备方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答:(1)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保证采(盘)区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2)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3)保证有完整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效能,并为采用新技术,发发展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4)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工作量,减少设备占用率和生产成本费用,便于(盘)区和工作面的正常接替;(5)煤炭损失少,有利于提高资源采出率。 |8、什么是人工假顶?常见的人工假顶有哪几种?

答:用人为的方法,使顶分层垮落的矸石与下分层的煤层相隔离,下分层回采在隔离层下进行这种隔离层称为人工假顶。 (1)荆(竹)笆假顶,(2)金属网假顶(3)塑料网假顶 9、采区车场根据车场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哪些? 答: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中部车场和采区下部车场。 10、综采工作面的配套设备大致有哪些?

答:它由双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自移式液压支架、转载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乳化液泵站和移动变电站等组成。 11、综采工作面中采煤机操作要求?

答:根据煤质软硬、顶板状况控制牵引速度,保持匀速牵引,避免忽走忽停;根据煤层变化掌握采高,防止飘刀、啃底;常检查、勤观察,确保机身稳定。

12、采煤工作面“三直一平”是指什么? 答:“三直”指煤壁直、输送机直、液压支架排列直,“一平”指输送机铺设平。“三直一平”是综采工作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必须常抓不懈。 13、液压支架的操作要求?

答:细、匀、净;快、够、正;严、紧、平。 14、液压支架选型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1)采高。(2)煤层倾角。(3)底板强度。(4)瓦斯含量。(5)地质构造。(6)对于特殊开采要求,应选用特殊支架。 15、影响移驾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移驾速度取决于泵站流量及阀组和管路的乳化液通过能力、支架所处状态及操作方便程度、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等因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