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新闻媒体论文

来源:六九路网
一 现代新闻媒体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新闻媒体文化。新闻媒体文化对人的心理特征、行为结构、态度倾向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影响,使得当代人的生活形式、内容乃至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新闻媒体传播时代的深入,大众媒体在当代社会不仅发挥着传递信息、提供娱乐等社会功能,还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塑造着社会公共生活,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并创造了极具大众化色彩的媒体话语系统,媒体文本也日益成为现代人精神消费的重要形式。由此,新闻媒体以其对社会覆盖面之大,对人影响力之巨而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存在方式。新闻媒体文化就是指以大众媒体为载体,以媒体表达方式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二 新闻媒体对人意识的影响

新闻媒体报告中所蕴含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理念、个人性格气质等新闻元素对人情感的影响和控制越发显现。譬如媒体对特定地域人群和事件的报道和影视内容的传播,由于只重过程或现象而不注重其本质,住住会加深人们对这类人和事物的误解,把这些人和事件的倾向加以渲染,从而对公众产生消极的影响:不仅会影响群体的情感,而且影响着人们对这事物的定位。譬如拉萨“3?14”事件发生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网站及一些西方媒体对此进行了歪曲事实的报道,引起海内外民众的广泛谴责和抨击。西方媒体不恪守职业道德,把报道事实真相放在一边,而把造谣和进行别有用心的新闻炒作作为生存手段,执意报道对中国的偏见,虽然不排除西方反华势力从中破坏,但是这些歪曲的报道已经影响西方人民对中国西藏事件的看法,从而导致一些十分不愉快的事情出现--"奥运火炬事件",这对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来讲都是不能接受的,之后更是引发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最终自食其果,不仅伤害了我国人民的感情,更因这次事件产生中国人对西方的不信任甚至仇视,这是一时半会是消磨不去的。

不难看到,由于从事新闻调查的各个记者遇到的情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风俗不同,甚至政治立场不同,所以很难制定一套适用于所有场合的规则。不过,有些标准是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记者新闻报导所涉及的法律后果要远比道德问题来得明确。道德问题涉及到区分对与错,涉及到用理念来确定某一行动的这合理性。任何抉择都可以被说成是合乎道德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做依据、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为基准。记者和编辑需要决定的是,这样的报导对“谁”有好处。 看西藏历史,从元朝西藏就正式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下了,到今西藏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鼓吹的民主,自由,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怎么会答应,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怎不会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看多了网络上的言论,西方多大多数媒体由于文化,政治的不同,加上从来就没有认真去了解过中国,就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帜对中国内部事务横加干扰,指手画脚。这使得中国人民与西方人民之间的误解更加加深,中国的国际压力加大。但是他们忘了,新闻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在中国新闻媒体用事实强力反击下,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下,他们不得不做出道歉,最终后果是导致14亿人包括国外有识之士对西方媒体的不信任,国家的威信扫地,某些政治人物惨淡失败,但我们因该看到,西方新闻媒体已经给西方人民种下了这种反华意识。

所有的这些无不是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不真实的负面报道造成的。新闻媒体长期反面的报道,会给人心理强加一个反面意识,在遇到新事物时,首先是加与抵

触。从古代神邪之说开始,舆论就在慢慢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道德伦理,科学文化的每次进步都在与当时的强大舆论激烈搏斗后才证实它的正确。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后,才为人们所接受,其中包括他本人被活活烧死。造成这样的损失,不能不否认当时宗教舆论影响之大,也证明新闻媒体舆论对人意识影响之深。

特别是现代新闻媒体已经不再停留在白纸黑字上,更多的是以可视动态形式展现在人民面前,接收的人群已经不分男女老幼,学者文盲,从而新闻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全面扩大,具有全球效应。新闻媒体所拨报语言,文字,内容,影视荧屏画面,从报纸到电视,到网络时时刻刻影响着各类人群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很容易在人民当中产生一个心理意识,慢慢被接受,固定下来。从国内火热的“圣诞节”到“新新人类”,再到QQ聊天里的符号文和网络语言,以及曾经影响很多青少年的“古惑崽”,不能不说传媒的威力小,特别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成人可以从中进行判断,但有些权威政治思想主导言论对成人的影响不可忽视,谁也不能保证都是正确的。

刚才所说新闻媒体的影响是把双刃剑,怎样用好这把剑而不伤害到自己,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的作用,所有的意识形态无不是在信息传播中形成的。 三 正确看待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的作用

新闻信息传播不仅有服务经济政治,服务社会生活的功能,更有大众参与的功能。如果新闻媒体用不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人们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在新闻媒体播撒什么样的种子,那么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如果新闻媒体真实友善,那么也会得到人们的善意回报。这些取决于新闻媒体的态度和事实公开化的多少。

举列:看报纸得到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既作了报道;52分钟后,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国家主席和总理先后到达灾区组织救灾和慰问灾民。新华社,人民日报,四川电视台,英国,法国,美国等一大批中外记者或同时或陆续赶赴灾区,以客观,高效,透明的报道在第一时间筑起抢救生命的热线,把抢救生命的壮举告诉全世界人民,获得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地震第二天,部分主要媒体和网络各大网站就向全国各地民众发出行动起来,支援灾区的号召,不仅起到舆论动员作用,也发挥了强大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动员作用。其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这次全天候的,真实的灾情报道,大大提高了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体在世界的公信力,大大增强了在全球人民中的影响力,显示了我国新闻媒体权威性的空前提高,也必将培植今后人民群众获取信息依赖主流媒体的心理,让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起来,这是中国新闻媒体的进步,更是中国社会的进步。而这次中国人民对外国媒体和人民的友善,也表示了深深感谢,就连一向被中国人民记恨的日本在派出救援队后,网络上中国人民普遍的感谢之语,让日本大和报都惊乎中国人民态度之转变。

这次抗震救灾中新闻媒体尊重了新闻事实的客观性,最大限度保证了信息的透明和流动,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然后是报道时效性,媒体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提高有效的支持了援助工作的效率;信息透明程度,主要是发布权威信息,起到稳定秩序、调节情绪、澄清谣言的作用;舆论引导和宣传,起到激励、鼓舞和抚慰公众情绪的作用。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联络协调,组织动员,对抗震救灾中以最快速度整合分配救援资源提供了有利调教,党通过新闻媒体充分调动了全国人民投

入到抗震救灾中的积极性,使全世界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在一起。另外,媒体发挥了反映灾区现实情况的“晴雨表”,对救灾物资的使用分配进行舆论监督等等。 从上我们看到,新闻报导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够帮助提高政府处理问题的能力--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军队行动的迅速,受灾地区政府官员奋不顾身投入到抗震救灾中等。我们看到,只要新闻媒体为读者提供行动的途径,他们将会行动起来--全国各地响影支援灾区的捐款,物资,声援等等。 我们看到,新闻媒体所做出的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读者对具体问题的了解--抗震救灾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看到,新闻媒体所做出的努力使公众对媒体的看法出现了积极转变--全国全世界人民对中国政府,人民,媒体的一致好评。 我们开始看到,由于参与新闻媒体的活动,许多从未想过加入新闻行业的人在做着和新闻媒体一样的事--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支援活动,爱心活动,热论等。 对新闻业而言: 我们看到,对事件问题做出真诚响应的深度报导,而不是仅仅把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罗列一下了事--就以央视推出的专题《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为最好榜样。 我们看到,记者重新认识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打破了某些成见--西方媒体和西方民众从新认识中国。

我们看到我国在抗震救灾中,新闻媒体能发挥出它的信息传播作用,从信息发送到信息接收,从舆论造势激发民众爱国团结热情,再到引导群众提供支援渠道,最后展开舆论监督,无不展示了现代媒体的最大特点-快速高效。 现在全国各类新闻传播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各县都有自己的新闻媒体机构)新闻媒体机构的类型也由过去单一的报刊机构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报刊机构、通讯社、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站等连通全球、覆盖天地之间的网络体系。人们的思想、行为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得到规范和进步,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大众传播媒体不仅是传达政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信息、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娱乐、使大众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大众传播媒体成了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了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建设富强祖国的工具。媒体自身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都有自己的新闻传播机构,各行业各部门也有自己的行业部门传媒,从中央台到县级台,从党政机关报刊台到专业报刊台应有尽有,真可谓“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国际间传媒的相互交流也日益频繁 ,各类新闻机构的驻外站点遍及全球,国际上瞬间发生的新闻事件也可通过遍及全球的网络在我国的各新闻媒体及时甚至同步播出。

现代人们普遍漫骂新闻媒体报喜布报忧,这是新闻媒体在我国这种国情下所必须承受的,新闻媒体的改变真正还是由大多数人民素质提高,更理性对待各种问题时才会有改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