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试卷

来源:六九路网
一、判断题 (15 道)

1. 保密要害部门要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

正确 错误

2.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正确 错误

3. 除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保密工作,其他国家机关和单位无权管理保密工作。

正确 错误

4.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一旦确定不能变更。

正确 错误

5.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正确 错误

6.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正确 错误

7. 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

正确 错误

8. 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正确 错误

9. 机关、单位负责人是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正确 错误

10.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正确 错误

11.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

正确 错误

12. 不能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中传递国家秘密,但可以在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正确 错误

13. 机关、单位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正确 错误

14.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正确 错误

15. 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15 道)

1. 国家绝密级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不超过()年。

A. 40 B. 30

C. 20 D. 10

2.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

A. 重要程度 B. 实施时限 C. 性质和特点 D. 承担者的级别

3.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确定。

A.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 单位负责人

C. 本级政府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 上级政府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4. 下列关于涉密人员出境叙述正确的是()。

A. 涉密人员一律不能出境

B. 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C. 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本单位领导批准

D. 涉密人员只要签署了保密协议,其出境不再受限制

5. 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

A. 自行定密

B. 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

C. 在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权限之前,该事项不用采取保密措施 D. 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本级机关、单位确定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通过。

A. 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B.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C. 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D. 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7. 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是()。

A. 机关、单位负责人 B. 机关、单位纪检部门 C. 机关、单位党组织 D.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8. 机关、单位应当将()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A. 所有涉密的机构 B. 涉及绝密级的机构

C. 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 D. 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的机构

9. 国家机密级秘密的保密期限一般不超过()年。

A. 40 B. 30 C. 20 D. 10

10.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A. 如果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B. 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

C. 对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 D. 发现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直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1.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报()批准。

A. 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C. 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D. 本机关、单位负责人

12.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保密规章和国家保密标准。

A. 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 省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 地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3.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

A. 罚款 B. 销毁 C. 收缴 D. 处分

14.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起施行。

A. 2010年1月1日 B. 2010年7月1日 C. 2010年10月1日 D. 2011年1月1日

15.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国家秘密。

A. 绝密级 B. 机密级 C. 秘密级

D. 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

三、多选题 (10 道)

1. 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有()。

A. 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B. 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C. 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D. 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2. 国家秘密载体的(),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A. 制作和收发 B. 传递和使用 C. 复制和保存 D. 维修和销毁

3. 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的行为有()。

A. 编辑、出版、印制、发行报刊、图书

B. 编辑、出版、印制、发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C. 制作和播放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

D. 编辑、发布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息

4. 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或者扩大开放范围的有()。

A. 所有承担保密义务的单位 B. 军事禁区

C. 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场所 D. 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部位

5. 下列属于国家秘密的有()。

A. 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B. 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C. 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D. 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6. 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决定。

A. 原定密机关、单位 B. 原定密机关的上级机关 C. 机关、单位负责人

D. 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和原定密机关的上级机关共同

7.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

A. 密级 B. 保密手段 C. 知悉范围 D. 保密期限

8.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A. 经过保密教育培训 B. 掌握保密知识技能 C. 签订保密承诺书 D. 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

9. 机关、单位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不依法给予处分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议纠正,对拒不纠正的,提请其上一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依法予以处理。

A. 该机关主要负责人 B. 该机关 C. 直接责任人员

D. 单位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10. 下列关于涉密人员叙述正确的是()。

A. 涉密人员不实行分类管理

B.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C. 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D. 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