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

来源:六九路网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维持性血透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死亡率。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年龄大、病情重、以多发胃、十二指肠糜烂性病变为主。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其自身特点,需加强对该类患者的针对性綜合护理。

标签:血液透析;上消化道出血;综合护理

多种原因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dialysis,MHD)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者也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研究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底行MHD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6例临床及护理资料,对照研究分析其胃镜表现和临床特征,并总结分析针对性护理工作对策。

1.对象与方法

收集本院肾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终末期肾脏病接受MHD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6例次为病例组,622例同期本院上消化道出血但无急慢性肾损害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及护理资料。

1.1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非甾体类/甾体类药物服药史、血小板浓度、入院3天内血红蛋白下降速率、胃镜检查结果、出血停止时间、死亡等指标差异。其中入院3天内血红蛋白下降速率指的是入院3天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数值/入院时血红蛋白浓度。

终末期肾脏病诊断标准(依据K/DOQI指南和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分册):内生肌酐清除率0.05);两组患者两组病人的胃镜诊断情况见附表,其急性出血性胃、食管粘膜病变是病例组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变,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对照组中的常见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胃溃疡。

表1 两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项目 病例组(n=106) 对照组(n=622)

男性占比 66.04% 64.79%##

年龄 55.32±10.12 43.44±11.18#

饮酒史 2(0.19%) 146(23.47%)*

非甾体类/甾体类药物服药史 14(13.21%) 75(11.41)##

血小板浓度(*109/L) 85 168*

入院3天内血红蛋白下降程度 38.5% 22.6%#

胃镜结果

多发性糜烂

上消化道溃疡

上消化道肿瘤

其他

80(75.47%)

21(19.81%)

0(0.00%)

5(4.72%)

147(23.63%)*

318(51.13%)*

36(4.18%)*

121(19.45%)*

出血停止时间(天) 11.20±3.54 6.75±2.12*

死亡率 11(10.48%) 12(1.93%)*

与病例组相比,##:P>0.05,#:P<0.05,*:P<0.01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可能达到一般人群的50倍,除了透析应用抗凝剂引起凝血功能下降之外,尿毒症本身就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高浓度血尿素水平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同时致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增高;患者血

小板功能较差及酸中毒造成毛细血管脆性增加[2]。相比普通上消化道出血,MHD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主要体现在:①患者年龄大,本组平均(55.32±10.12)岁高于对照组的(43.44±11.18)岁,提示随着年龄增大,MHD患者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两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未提示统计学差异。②由于血透医务人员的宣教,MHD组患者饮酒者少,这与普通消化道出血明显不同,也提示两者病因上的差异,但两组患者非甾体类/甾体类药物服药史统计无差异。③MHD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病情较普通消化道出血严重,入院3天内血红蛋白下降程度达38.5% VS 22.6%,出血停止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④胃镜提示MHD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多发性糜烂,占到75.47%,此与普通上消化道出血显著不同,这是否与该类患者出血难控制、易复发等特点有关,值得研究。

针对MHD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其自身临床特点,我们体会可采取以下综合护理措施:①对于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其血透方式一律以无肝素抗凝方式进行,血透过程中以生理盐水200ml每半小时冲洗血路一次,密切观察血路凝血情况,血流量≥250-300ml/min,且不在透析器前输入血液和肠外营养液,以减少血路凝血可能[3]。②有人认为,老年人肌肉量少、基础代谢率低,血透充分性可以降低要求,本研究发现MHD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年龄较大,从而从一个角度说明,老年MHD患者同样需要充分透析[4];对于MHD患者平时血透时肝素用量应个体化、最优化,尤其对于老年患者。③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时,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严防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严重者予心电监护、供氧、备血;当出现血压下降,呼吸频快时,积极向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患者绝对静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④生活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常规禁食多日,在此期间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营养供给,同时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避免口腔炎及口唇干裂;患者可进食后,告之少量递增进食,避免再次出血。忌食生冷、过硬、刺激性食物。⑤出院后指导患者平素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坚持少量多餐原则,规律饮食,忌食过硬、刺激性食物,避免各种感染,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并做好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洪大情,何强,蒲蕾,等.2011年度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0):575-578.

[2]霍惠峰.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8例临床分析[J].上海交通医学杂志,2004,18(3):274-275.

[3]李铁舒 周晓敏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00-202.

[4]焦春红.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0,8(3):16-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