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行政组织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属于行政组织物质要素的是(D) A、目标 C、人际关系
2、下列属于行政组织动态研究内容的是(D) A、行政组织的目标 C、行政组织的体制
3、现代英国实际上的最高行政机关是(C) A、枢密院 C、内阁
4、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B) A、考试院 C、监察院
B、行政院 D、立法院 B、议会 D、御前会议 B、行政组织的结构 D、行政组织的变革 B、权责结构 D、经费
5、韦伯认为,建立在特别神圣、个人英雄主义和非凡品质、规范模式或规定秩序的信念基础之上的合法性权威是(A) A、魅力权威 C、传统权威
6、下列属于传统型组织基本特征的是(B) A、以法律制度作为维系组织的基础 C、组织内部管理的非专业化
B、统治者和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某些天然的亲缘关系 D、以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为基础 B、法理权威 D、非正式权威
7、主持过著名的“霍桑实验”,并创立人际关系学说的西方学者是(B) A、巴纳德
B、梅奥
C、西蒙
8、下列属于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的是(D) A、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C、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
9、下列属于网络型组织有形要素的是(A) A、网络结点 C、网络组织文化
D、马斯洛
B、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D、阿吉里斯的人性与组织理论
B、管理运行机制 D、网络战略目标
10、将网络型政府组织分为服务合同式、供应链式、专门类型式等类型,其分类标准是(A) A、政府的参与程度 C、集成者由谁担任
B、社会的民主程度 D、公民的协同程度
11、渐进式地制定目标,在实现组织发展的同时又尽可能地回避风险,在过去信息的基础上逐渐改变现状、实现组织的未来目标,这是组织制定目标方法中的(B) A、目标综合法 C、环境适用法
B、目标滚动法 D、资源规划法
12、对外商投资的审批业务,主要考察审批的准确性、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这体现的是目标评估标准中的(D) A、成本标准 C、数量标准
B、回应性标准 D、质量标准
13、组织中,人、目标、权责这三者的最初结合,构成(A) A、职位 C、结构
B、职能 D、目标
14、下列表述中,属于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优点的是(B) A、符合行政分工专业化的原则 C、容易避免犯地方主义的错误
B、能发挥各个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 D、容易避免信息传递失真
15、行政组织的事权一部分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另一部分由行政首长个人决定,这种行政组织体制是(B) A、委员会制
B、混合制
C、首长制 D、合议制
16、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D) A、综合管理机关与专门管理机关 B、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C、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咨询机关、信息机关和监察机关 D、统率机关与被统率机关
17、下列属于传统理论时期行政组织设置原则的是(D) A、人与组织平衡的原则 C、参与、沟通、激励的原则
B、系统的原则 D、权责相称原则
18、在行政组织中有选择性地增加情感投入,满足组织成员的感情和心理需要:以提高组织绩效水平,这种管理方法是(A) A、情感型管理 C、规制型管理
19、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B) A、归因理论 C、双因素理论
20、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观点,正确的是(C) A、应以负强化方式为主
C、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
B、负强化比正强化更有效
D、经过强化的行为可以避免重复发生 B、期望理论 D、成就需要理论 B、市场化管理 D、网络型管理
21、《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认为,建立与发展学习型组织的第一项修炼是(A) A、自我超越 C、共同愿景
B、改变心智模式 D、团队学习
22、“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系统动力学家(D) A、彼得·圣吉 C、马克斯·韦伯
B、大卫·加尔文 D、杰伊·福里斯特
23、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创始人是(D) A、哈默、古德赛尔和达文波特 C、奥斯本、钱皮和达文波特
24、下列属于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基本内涵的是(B) A、以科层制组织模式为目标 C、以政府需要为出发点
B、以流程为中心 D、以结果为导向 B、哈默、钱皮和盖布勒 D、哈默、钱皮和达文波特
25、20世纪90年代,以放松规制为行政组织改革突出特点的国家是(A) A、美国 C、英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下列属于政府流程再造特点的有(BCD) A、强调对工作流程的简化或重组 C、强调政府绩效和服务质量的显著提高 E、崇尚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
27、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包括(ABCD) A、强化中央集权 C、结构严谨、分工精细 E、法治化程度高,依法行政
28、根据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不同,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ACE) A、集权制 C、分权制 E、均权制
29、我国行政组织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E)
B、复合制 D、分离制
B、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演变 D、宗法色彩强烈 B、是多向互动的系统工程
D、强调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B、日本 D、中国
A、统一原则 C、系统原则 E、法治原则
30、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种类包括(ABDE) A、按业务性质分工 C、按层级关系分工 E、按地区分工
31、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包括(BCDE) A、非强制性 C、和谐性 E、服务性
B、职能原则 D、服务原则
B、按管理程序分工 D、按管理对象分工
B、动态性 D、复杂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简述网络型组织的治理机制。 答:
(1)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1分)
(2)简单灵活且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1分) (3)介于自动调解和强制调解之间;(2分) (4)重视隐含契约在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分)
33、简述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
(1)组织的心理一一社会性;(1分) (2)组织是一个协作平衡系统;(1分) (3)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1分)
(4)组织的沟通:(1分) (5)组织的人格整合性。(1分)
34、简述科层制组织的实践困境。 答:
(1)形式主义导致的效率悖论;(1分) (2)压抑个性导致的创新缺失;(1分) (3)本位主义导致的合作意识缺乏;(1分) (4)文牍主义导致的积极性不足;(1分) (5)权利垄断导致的反民主性。(1分)
35、简述雅典行政组织的特点。 答:
(1)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1分) (2)强调依法行政;(1分)
(3)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2分) (4)行政职能简单。(1分)
36、简述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 答:
(1)任务与组织平衡;(1分)
(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2分)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1分)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7、试述组织激励的特质,并结合实际谈谈组织激励的功能。 答:
1、组织激励的特质:
(1)组织激励的层级性;(2分) (2)组织激励的互动性;(2分) (3)组织激励的多元性(2分) 2、组织激励的现实功能:
(1)激励能够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2分) (2)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能力;(2分)
(3)激励能提高个体的工作绩效,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增强组织的整体效能。(2分)
38、试述在政府中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和难点,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创建学习型政府组织。 答:
1、在政府中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与难点: (1)政府组织中的体制性障碍;(1分)
(2)政府组织成员的“自利经济人”倾向;(1分) (3)政府组织中的“官僚文化”;(1分) (4)政府组织中的技术障碍。(1分) 2、创建学习型政府组织的措施:
(1)改善政府心智模式,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坚实基础;(1分) (2)激励政府组织成员自我超越,形成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向上张力;(1分) (3)创建共同愿景,在改府组织成员中树立全局观念和打造团队精神;(1分) (4)建立良好的组织学习机制,促进政府组织的团队学习;(1分) (5)建立和完善政府学习机制的相关配套机制;(1分)
(6)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电子政府的建设,开展电子学习。(1分) (适当展开论述,2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4分。
39、2018年国务院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这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次机构改革的突出亮点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贯通”“五个打通”。 “一个贯通”就是: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联动贯通,做到治污减排与生态增容两手并重、同向发力,统筹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
“五个打通”就是:一是打通了地上和地下,主要表现为整合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二是打通了岸上和水里,主要表现为整合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三是打通了陆地和海洋,主要表现为整合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四是打通了城市和农村,主要表现为整合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资源污染治理职责;五是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统一了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应对,主要表现为整合国家发改委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
“五个打通”坚持了问题和目标导向。“通”不是“包办”“包揽”,要求通过“贯通”“打通”的“通”来实现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领域体制机制的“通则不痛”,通过改革过渡期的“阵痛”来实现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领域体制机制的“长通”,从根本上扭转污染防治领域的“九龙治水”局面,实现生态保护的统一监管执法,使得生态环境部门的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更加明晰。这有助于形成从山顶到海洋、从天上到地下所有环境要素的一体化、严格化监管,有利于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统筹协同,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驾护航,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问题:(l)从行政组织改革的具体内容来看,上述改革着重于理顺什么关系?(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务院组建生态环境部的原因。(8分) 答:
(l)从行政组织改革的具体内容来看,上述改革着重于理顺什么关系?(6分)
上述改革着重于行政组织内部的职能关系(2分),具体而言,就是理顺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农业部、发改委等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把涉及到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职能整合到生态环境部,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4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务院组建生态环境部的原因。(8分)
组建生态环境部,将过去分散于各个部门的污染防治职能整合起来,可以从根本上扭转污染防治领域的“九龙治水”局面;(3分)由“环境保护部”到“生态环境部”,加入了“生态”二字,不仅仅是在原来环保部门的基础上扩大了职责,更是融入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从根本上实现了生态保护的统一监管执法。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驾护航,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3分) (结合材料适当展开论述,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