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年春季《行政组织理论》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来源:六九路网
2024年春季《行政组织理论》全国自考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直接为行政首长服务的辅助机关是() (A)卫生局 (B)办公室 (C)公安局 (D)工商局

2、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 (A)职能管理 (B)机构管理 (C)部门管理 (D)人员编制管理

3、既是行政人员的载体,又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指的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编制 D.行政结构

4、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具有内聚力的关键是 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B.相互了解、和睦相处的关系 C.行政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D.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5、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属

于()

(A)沟通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市场型管理 (D)规制型管理

6、通常,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 (A)职能管理 (B)机构编制管理 (C)职务管理 (D)人员编制管理

7、下列组织中属于狭义行政组织的是() (A)广东省人民政府 (B)吉林省人大常委会 (C)天津市政协 (D)浙江省行政学院 8、街道办事处的性质是() (A)派出机关 (B)分支机关 (C)辅助机关 (D)临时机关

9、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的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体 D.政体

10、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 (A)统率机关与被统率机关 (B)业务机关与辅助机关 (C)常设机关与临时机关

(D)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11、既是行政人员的载体,又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指的是()(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编制 (D)行政结构

12、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超人的意志,这种观念属于() (A)血统论的行政文化 (B)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 (C)法治论的行政文化 (D)民主论的行政文化

13、直接决定着一国行政组织阶级性质的是() (A)国体 (B)政体 (C)政党制度 (D)文化制度

14、行政组织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是()

(A)组织成员 (B)制度 (C)经费 (D)目标

15、崇尚“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荀子 (D)孔子

16、孔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礼 D.法

17、美国的总统制属于行政组织体制中的() (A)委员会制 (B)首长制 (C)混合制 (D)合议制

18、把行政组织分为统率机关和被统率机关,其标准是() (A)行政活动程序 (B)行政层级 (C)行政组织的特殊性

(D)行政职权大小

19、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 (A)层级制 (B)职能制 (C)集权制 (D)完整制

20、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元老院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十将军委员会

21、国家机关中最庞大的组织编制是() (A)立法机关编制 (B)行政组织编制 (C)临时机关编制 (D)司法组织编制

22、第一次提出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区别的学者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维利 (D)密尔

23、孔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礼 (D)法

24、在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方面,孙中山主张() (A)集权制 (B)分权制 (C)联合制 (D)均权制

25、发放一些统计表格让组织成员自己评估目标实现的效果,在目标评估方法中属于A.数据分析 B.现场评估 C.自我评估 D.内部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26、正确处理组织摩擦的方法有() (A)订立平衡的目标 (B)增加沟通的机会

(C)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 (D)满足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利益诉求

(E)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27、行政组织要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必须() (A)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 (B)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

(C)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科学的微观控制机制 (E)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

28、马基雅维利提出,行政组织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 (A)人与组织平衡的原则 (B)组织内聚力原则

(C)组织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原则 (D)持续存在下去原则 (E)群众支持原则

29、下列属于当代西方行政组织改革主要内容的有 A.重新界定政府职能 B.重塑政府形象 C.增加政府回应性 D.再造政府流程 E.改革人事制度

30、当前我国省级地方行政组织包括 A.省 B.自治区 C.经济特区 D.直辖市 E.特别行政区 三、简答题

31、简述行政组织目标执行的前提条件。

32、简述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__________ 33、简述合理的组织结构应具备的条件。

34、简述行政组织设置的系统原则的要求。__________ 35、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缺点。__________ 36、简述墨子行政组织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37、结合实际,分析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8、试述当代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述。_________ 五、案例分析题

39、结合案例,分析行政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趋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试题解析】辅助机关是指活动内容直接为行政首长和业务机关服务、间接为实现整个行政组织目标服务的机关。如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法制办、信息中心、政策研究室、人事局、统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2、D

【试题解析】编制管理的内容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和人员编制管理三个方面,其中人员编制管理是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3、B

4、A 5、D 6、D

【试题解析】人员编制是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履行法定职能,经过被授权的机关批准而确定的单位内部人员数额、结构、领导职数、员工数额等,人员编制管理是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7、A

【试题解析】在我国,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系统。故选A。B、C、D三项均属于广义的行政组织。 8、A

【试题解析】派出机关是指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的需要,在其所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如我国的地区行政公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杌关,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政府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 9、D 10、A

【试题解析】行政机关是对某一具体的行政组织的称谓,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统率机关与被统率机关。在被统率机关内部,按照行政业务性质分类,行政机关分为业务机关与辅助机关;以行政层级分类,行政组织分为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以行政组织设置的时间分类,行政组织分为常设机关与临时机关。 11、B 12、B 13、A

【试题解析】行政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心脏,行政组织的性质由国家的性质所决定,故国

体直接决定着一国行政组织的阶级性质。 14、A

【试题解析】组织成员是行政组织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人的管理如何,将直接决定某一行政组织的兴衰。因此对组织成员的管理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关键,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第一要素。 15、B 16、C 17、B

【试题解析】首长制,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美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 18、D 19、A 20、C 21、B

【试题解析】我国行政编制具体管辖的类别有行政组织编制、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的编制,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的领导机关的编制,各民主党派的中央与地方的各级委员会的办事机关编制,各人民团体的领导机关编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的办事机关编制,特殊编制。其中,行政组织编制是人类社会中比较庞大的组织编制,是各国组织编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类,也是国家机关中最庞大的组织编制。 22、B

【试题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代表作《政治学》。在《政治学》里他第一次提出应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区别。 23、C

【试题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思想。 24、D

【试题解析】均权制是指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权力保持平衡,既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均权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体制,其理论依据在孙中山先生的“均权”学说中有明确的阐述。 25、C

二、多项选择题 26、A,B,C,E

【试题解析】解决组织摩擦的主要方法:(1)订立平衡目标。(2)增加沟通机会。(3)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4)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27、A,B,C,D,E 28、B,C,D,E

【试题解析】马基雅维利是行政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述过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的人。主要有四项原则:群众支持原则、组织内聚力原则,组织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原则,持续存在下去的原则。 29、ABCDE 30、ABDE 三、简答题

31、 (1)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2)组织认同感强。(3)组织目标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4)目标明确。

32、 (1)指出组织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个协作系统;(2)提出了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必须具备三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议员、信息;(3)提出了权威来自于下级接受的思想;(4)

提出了组织平衡的思想,(5)阐述了非正式组织理论

33、 (1)任务与组织平衡。(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34、 (1)保持整体功能。(2)坚持平衡。(3)坚持开放。(4)管理封闭回路。

35、 (1)容易偏重于短期目标。(2)设置目标存在困难。(3)管理权变性差。(4)容易导致管理缝隙。

36、 (1)提出了尚同的组织原则。(2)主张尚贤的用人原则。(3)强调组织中上下沟通的必要性。(4)认识到组织中参谋、智囊人员的重要性。(5)提出了“节用”“非乐”的组织经济原则。 四、论述题

37、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积极影响:(1)非正式群团能够帮助行政领导全面、及时地掌握信息。(2)非正式群团可以增强行政组织的内聚力。(3)非正式群团可以弥补正式群团的不足,促进行政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非正式群团对行政组织的消极影响:(1)抵制正式群团的目标和政策,妨碍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2)反对变革和创新,妨碍行政组织的自我发展与完善。(3)破坏行政组织内部的团结与纪律。

38、内容:放松国家规制,调整官民关系,缩减政府职能及机构;推动地方分权,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防止行政机构膨胀的机制;建立公务员交流制度,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评价:日本行政改革过程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注重依法改革;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主动地进行行政改革。 五、案例分析题

39、1.体现的原则:(1)职能决定原则;(2)协调平衡原则;(3)动态调整原则;(4)经济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