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年上半年行政组织理论自考试题含解析

来源:六九路网
2024年上半年行政组织理论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特别注重使用激励、沟通、参与和协调等方法的是() (A)权威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市场化管理 (D)规制型管理

2、提出“节用”“非乐”的组织经济原则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3、在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组织团结与否的最终反映是() (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B)行政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C)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D)行政人员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4、魏晋至隋唐的三省中,负责决策的是()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

5、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行政组织的()

(A)法制化 (B)权力分配关系 (C)纵向结构 (D)横向结构

6、体现一个单位或一个行政首长能有效管理的下层单位或人数的是() (A)管理权限 (B)管理层级 (C)管理手段 (D)管理幅度

7、由一级行政组织保留,暂不分给所属单位,以备今后急需增加编制之用的是 A.专项编制 B.单列编制 C.临时编制 D.机动编制

8、在行政组织的研究方法中,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制约的关系中来把握行政组织的整体的是 A.系统分析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静态的研究方法 D.纵向的研究方法

9、防御外来入侵属于行政组织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10、在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方面,孙中山主张那站市词中 A.集权制 B.分权制 C.联合制 D.均权制

11、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 (A)层级制 (B)职能制 (C)集权制 (D)完整制

12、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的精髓是() (A)革命 (B)改良 (C)改革 (D)建设

13、崇尚“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荀子 (D)孔子

14、下列属于行政组织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且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深层

环境的是() (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国际环境 (D)文化环境

15、孟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A)义 (B)礼 (C)法 (D)仁政

1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表明物资设备制约着行政组织的() (A)生存及适应 (B)结构及功能 (C)活动及效率 (D)稳定及发展

17、最先运用生态理论来研究政府行政现象的学者是() (A)高斯 (B)巴纳德 (C)西蒙 (D)雷格斯

18、既是行政人员的载体,又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指的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编制 (D)行政结构

19、设置行政组织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进行专业化分工、简化办事程序,这体现的是 A.法治原则 B.统一原则 C.系统原则 D.效能原则

20、行政组织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是() (A)组织成员 (B)制度 (C)经费 (D)目标

21、发放一些统计表格让组织成员自己评估目标实现的效果,在目标评估方法中属于 A.数据分析 B.现场评估 C.自我评估 D.内部评估

22、 “不管工作量是增多还是减少,行政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组织内低效、无能根源于自发的嫉妒病”,这被称为 A.“帕金森现象” B.“雷格斯现象” C.“霍桑效应”

D.“彼得现象”

23、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元老院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十将军委员会

24、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 A.层级制 B.职能制 C.集权制 D.完整制

25、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孙中山主张() (A)中央集权制 (B)均权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二、多项选择题

26、行政组织要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必须() (A)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 (B)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 (C)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科学的微观控制机制 (E)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

27、行政组织编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A)职能决定原则 (B)依法管理原则 (C)协调平衡原则 (D)动态调整原则 (E)服务原则

28、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合理确定取决于() (A)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 (B)领导者的领导水平与能力 (C)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 (D)集权、分权与授权程度

(E)下级单位所在地的集中程度及交通信息传递状况 29、下列属于当代西方行政组织改革主要内容的有 A.重新界定政府职能 B.重塑政府形象 C.增加政府回应性 D.再造政府流程 E.改革人事制度

30、根据同一层级各部门所隶属领导的不同,可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 (A)完整制 (B)集权制 (C)分离制 (D)分权制

(E)混合制 三、简答题

31、简述邓小平有关行政组织的思想。 32、简述行政组织设置的系统原则的要求。 33、简述合理的组织结构应具备的条件。

34、 (1)注重结果的实现和管理者个人的责任,组织、人事、任期更具灵活性。(2)明确规定组织和人事目标,以便用明确的绩效指标来衡量工作业绩。(3)公共管理人员更具政治色彩,而不是政治中立或无党派立场。(4)政府职能更有可能受市场检验,应将“掌舵与划桨分开”。(5)通过民营化或市场检验以及合同外包等方式减少政府职能。 35、简述行政组织设置的系统原则的要求。__________ 36、简述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职能决定原则。 四、论述题

37、试述行政组织变革可能遭遇的阻力以及克服阻力的基本方法。 38、试述当代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述。_________ 五、案例分析题

39、结合案例,分析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试题解析】情感型管理是一种在行政组织中有选择性地增加情感投入,满足组织成员

的感情和心理需要,以提高组织绩效水平的管理方法。情感型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有激励、沟通、参与和协调。 2、B

【试题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内容有:(1)提出了尚同的组织原则。(2)主张尚贤的用人原则。(3)强调组织中上下沟通的必要性。(4)认识到组织中参谋、智囊人员的重要性。(5)提出了“节用”“非乐”的组织经济原则。 3、C

【试题解析】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从人员层次上可划分为三个方面:(1)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是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有内聚力的关键;(2)行政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决定一个行政组织团结或分裂的关键;(3)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是整个行政组织是否团结一致的最终反映。 4、B

【试题解析】从魏晋至隋、唐形成了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行政组织体制。三省职权划分明确,中书省取旨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承旨执行。 5、B

【试题解析】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的载体,而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则是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整个行政组织运行的动力。 6、D 7、D 8、A 9、A

【试题解析】行政组织的政治功能,指政府行政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防御外来的入侵与渗透,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制止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妥善处理

各个阶级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 10、D 11、A 12、C

【试题解析】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是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行政组织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基本的治国方略,同时改革也是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的精髓。 13、B 14、A

【试题解析】经济环境是行政组织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 15、D 16、C

【试题解析】物资设备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物资设备的有无直接制约着组织活动能否展开,还表现在物资设备的先进程度影响着组织活动效率的高低。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选C。 17、A 18、B 19、D 20、A

【试题解析】组织成员是行政组织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人的管理如何,将直接决定某一行政组织的兴衰。因此对组织成员的管理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关键,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第一要素。

21、C 22、A 23、C 24、A 25、B

二、多项选择题 26、A,B,C,D,E 27、A,B

【试题解析】行政组织编制设计应遵循职能决定原则、职位设置原则、协调平衡原则、动态调整原则、经济原则和依法管理原则等基本原则。 28、A,B,C,D,E

【试题解析】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合理确定取决于多个因素:(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有关。(2)下属工作性质及难易程度制约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3)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4)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也制约着管理幅度。(5)集权、分权和授权程度影响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6)下级单位所在地的集中程度及交通和信息传递状况影响着管理幅度。(7)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也制约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29、ABCDE 30、A,C 三、简答题

31、 (1)行政组织应以经济职能为中心。(2)行政组织必须进行改革。(3)行政组织必须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4)行政组织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32、 (1)保持整体功能。(2)坚持平衡。(3)坚持开放。(4)管理封闭回路。

33、 (1)任务与组织平衡。(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34、简述我国行政组织设置的效能原则。

35、 (1)保持整体功能。(2)坚持平衡。(3)坚持开放。(4)管理封闭回路。

36、 (1)根据行政组织职能设置相应的机构。(2)围绕组织职能确立组织结构。(3)根据职能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行政组织。 四、论述题

37、可能遭遇的阻力:(1)行政组织变革最大的阻力来自行政组织自身的“经济人”特征。(2)资历较高者、年长者的阻力。(3)人际关系的阻力。(4)对变革后科学、高效的新秩序和廉政、勤政的新作风不适应而产生的阻力。(5)对陌生事物的疑虑、对变革后果不了解而产生的阻力。克服阻力的基本方法:(1)克服利益本位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推进行政组织的变革。(2)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营造有利于变革的强大舆论声势。并有针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3)发动群众民主参与变革。(4)尽量减少损失和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5)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变革的高层次议事机构。

38、内容:放松国家规制,调整官民关系,缩减政府职能及机构;推动地方分权,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防止行政机构膨胀的机制;建立公务员交流制度,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评价:日本行政改革过程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注重依法改革;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主动地进行行政改革。 五、案例分析题

39、1.依法管理原则要求:编制应由法定机构依法定程序进行管理,编制调整也必须依据法定事由与程序进行,以杜绝随意性。为此:①需要有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②将编制当作法律来遵守,做到有法必依。③对违反编制法的行为应坚决依法处理。确立编制法规的权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