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来源:六九路网


邻近国庆节,由51手抄报网为你提供2013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内容包括了“国庆节的来历”、“国庆节节日的意义”、“国庆节诗歌之国庆颂”和其它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资料。 一、国庆节的来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记念日。这里应当说明一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在,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实在不正确。由于,1949年10月1日在***广场举行的仪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公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预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而至的开幕词中就已公布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末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样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心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二、国庆节节日意义: 1、国家意味 国庆记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点,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其重要。它成为一个自主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功能体现 国庆这类特殊记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情势,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范围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基本特点 显示气力、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