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在一个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值为x的元素时,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即x同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等)为 C 。
A.n B.n/2 C.(n+1)/2 D.(n-1)/2
2.在一个带附加表头的单链表HL中,若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点,则执行 D 。
A.HL=p;p->next=HL; B.p->next=HL;HL=p;
C.p->next=HL;p=HL; D.p->next=HL->next;HL->next=p; 3.若让元素A,B,C,D依次入栈,则出栈次序不可能出现 D 种情况。 A.D,C,B,A B.A,D,C,B C.B,A,D,C D.D,A,B,C 4.从一个顺序队列删除元素时,首先需要 B 。
A.前移一位队首指针 B.后移一位队首指针
C.取出队首指针所指位置上的元素 D.取出队尾指针所指位置上的元素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 集合 、 线性 、 树型 、 图形 四种。 2.函数重载要求 参数个数 、 参数类型 或 参数次序 有所不同。
3.在带附加表头的循环双向链表中, 表头附加结点 的 左 指针域指向最后一个结点,最后一个结点的 右 指针域指向 表头附加 结点。
4.在以HL为表头指针的带附加结点的单链表和循环单链表中,链表为空的条件分别为 HL->next==NULL 和 HL==HL->next 。
5.在由数组a中元素结点构成的单链表中,删除下标为i的结点后,需要把该结点插入到空闲表的表头,具体操作为 a[i].next=a[1].next 、 a[1].next=i 。
6.在由数组a中元素结点构成的单链表中,删除下标为i的结点的后继结点并将被删除结点的下标赋给i时,所进行的操作(需要用一个临时变量p)描述为 p=a[i].next 和 a[i].next=a[p].next;i=p 。
7.在稀疏矩阵的十字链接存储中,每个结点的down指针域指向 列号 相同的下一个结点,right指针域指向 行号 相同的下一个结点。
8.一个广义表中的元素分为 单 元素和 表 元素两类。 9.广义表A=((a,(b,(),c),((d),e)))的长度为 1 ,深度为 4 。
10.向一个顺序栈插入一个元素时,首先应 top++ ,然后再将待插入元素 放入栈顶位置 。 11.对于队列,应在 队尾 进行插入,在 队首 进行删除。 12.中缀表达式2+7/(4-1)所对应的后缀表达式为 2 7 4 1 - / + @ 。 13.后缀表达式“10 3 5 4 - * - 1 + 3 2 + -”的值为 3 。
14.一棵二叉树的广义表表示为a(b(c,d),e(f(,g))),则e结点的双亲结点为 a ,孩子结点为 f ,树的深度为 4 。 三、运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假定线性表L=(33,69,78,22,44,88),i=3,x=34,y=22,则对L进行下列一组操作` ListEmpty(L); false GetElem(L,i); 78 InsertFront(L,x); (34 33 69 78 22 44 88) InsertRear(L,x); (34 33 69 78 22 44 88 34) DeleteFront(L); (33 69 78 22 44 88 34) Delete(L,y); (33 69 78 44 88 34)
Sort(L); (33 34 44 69 78 88) Insert(L,66); (33 34 44 66 69 78 88) 请写出每步操作后的结果。
2.假定线性表L=(33,85,21,56,30,63,42,91,76),调用顺序表的排序算法 void Sort(List& L)对此表进行排序,请写出排序过程。(将每一步结果写出) (1)[ 33 85 ] 21 56 30 63 42 91 76 (2)[ 21 33 85 ] 56 30 63 42 91 76 (3)[ 21 33 56 85 ] 30 63 42 91 76 (4)[ 21 30 33 56 85 ] 63 42 91 76 (5)[ 21 30 33 56 63 85 ] 42 91 76 (6)[ 21 30 33 42 56 63 85 ] 91 76 (7)[ 21 30 33 42 56 63 85 91 ] 76 (8)[ 21 30 33 42 56 63 76 85 91 ]
3.已知一个中缀表达式为:10-3*(2+1)+(3-1)/2@,请画出其转换为后缀表达式过程中S2及R栈的变化。
S 1 0 3 2 1 R @ - * ( +
S 1 0 3 2 1 + R@ - *
S 1 0 3 2 1 + * - 3 1 R@ + ( -
S 1 0 3 2 1 + * - 3 1 - 2 R@ + /
S 1 0 3 2 1 + * - 3 1 - 2 / + R
S 1 0 3 2 1 + * - 3 1 - 2 / + @ \\0 R
四、 阅读算法,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Void MADE(Lnode * & H1) 2.Void AE(Stack& S) { {
Lnode *p; InitStack(S); p=H1; Push(S,30); H1=NULL; Push(S,40); while(p!=NULL) Push(S,50);
{ int x=Pop(S)+2*Pop(S); lnode *q=p; Push(S,x);
p=p->next; int i,a[4]={5,8,12,15}; q->next=h1; for(i=0;i<4;i++) H1=q; Push(S,a[i]);
} while(!StackEmpty(S))
} cout< 将原链表逆序 15 12 8 5 130 30 五、 算法填空,在画有横线的地方填写合适的内容(10分)。 删除带附加表头的单链表上第pos个元素的算法。 Void Del(LNode * & HL,int pos) { if(pos<1){ cerr<<”pos is out range!”< Lnode *p, *q; q=HL ; p=HL->next ; int i=1 ; while( p!=NULL ){ if (i= =pos) break; else{ q=p ; p=p->next ; i++ ; } if(p!=NULL){ q->next=p->next ; delete p ; } else{ cerr<<”pos is out range!”< 写出向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元素的非递归算法。 Void insert(BtreeNode * BST, const ElemType & item) { BtreeNode *t=BST, *parent=NULL; While(t!=NULL){ Parent=t; If(item Else t=t->right; } BtreeNode *p=newBtreeNode; p->data=item; p->left=p->right=NULL; if(parent= =NULL) BST=p; else if(item } parent->left=p;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