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首件施工目的、范围和内容 ............................... 1 3.1首件施工目的 ......................................... 1 3.2首件施工范围 ......................................... 1 3.3首件试验内容 ......................................... 1 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 ............. 2 4.1人员情况 ............................................. 2 4.2投入首件施工的机械设备 ................................ 2 4.3测量、检测仪器 ....................................... 3 5.首件施工工艺 ........................................... 4 5.1施工准备阶段 ......................................... 4 5.2施工阶段 ............................................. 4 5.3质量检测标准 ......................................... 6 6.试验成果分析整理 ....................................... 6 7.雨季施工措施 ........................................... 6 8.质量保证措施 ........................................... 7 9.安全、环保措施 ......................................... 7
4%水泥土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方案
为了优质高效的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一标段,我项目部在K26+500~K26+700段做原地面4%水泥土处理首件施工,用以确定各种施工工艺参数,指导大面积原地面处理施工。
1.编制依据
1)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4)临海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技术指南;
5)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
2.工程概况
本标段路线起与海安如东交界,项目起迄里程为K3+298~K28+387,线路全长25.089km,其中:新建路基20.795km,利用路段3.47km,桥梁12座0.824km,箱涵3座167.3m,圆管涵46道。
3.首件施工目的、范围和内容 3.1首件施工目的
通过原地面处理首件的施工,针对所用的路基填料、压实机具,来确定相应的碾压遍数和施工组织等施工工艺参数,指导今后大面积原地面处理的施工。
3.2首件施工范围
为达到原地面首件施工从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施工难度均具有代表性的目的,试验段拟选在K26+500~K26+700位置处,共200m。本段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26m。根据设计图纵、横断面显示本段K26+500~K26+700填方高度1.66~2.278m路基填高H>1.66m的路段,采用的原地面处理方案为清表15cm后,路基底部翻拌20cm掺4%水泥,压实度不小于90%。
3.3首件试验内容
1)、用于路基填筑材料的质量;
2)、路基填筑材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具;
3)、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
4)、整平和整形合适的机具和工艺方法;
5)、压实机具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6)、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7)、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
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 4.1人员情况
进行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前,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组织框图见图1。
4.2投入首件施工的机械设备
表2 主要机械设备表
机械名称 振动压路机 装载机 推土机 平地机 挖掘机 铧犁 自卸车 旋耕机 洒水车 三轮压路机 规格/规号 柳工180 LG952 SD16L PY180G SH200-3 东方红 东风12T 750A 3Y18/21 数量 1 1 1 1 1 2 5 2 1 2 功能 压实 材料装运 摊铺、初平 平整 材料装运 翻拌 材料运输 水泥土拌合 洒水 水泥土碾压
项目经理:童守胜总工程师:姜 武项目副经理:董绪博安全负责人:董绪博工程部:路喜文安质部:吴心国合同部:夏福华综合办公室:石清物资部:周文玉财务部:韩淑静试验室:荆涛首件班组管理员
图
1 项目部组织框图
4.3测量、检测仪器
表3测量、检测仪器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设备名称 全站仪 水准仪 直尺 钢尺 灌砂筒 重型击实仪 灰剂量测定设备 规格型号 拓普康332N 苏光DSZ-2 2.5m 50m 单位 台 台 把 把 个 套 套 数量 1 1 2 1 2 1 1 检测状态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备注
5.首件施工工艺
首先划分作业区段,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翻拌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5.1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前,现场调查地下管线和用电线路情况,并对其进行改移。 2)根据设计图纸和原地面高程计算出清表宽度,放出边桩,确定清表边界;清除表土15cm,用推土机推至路基范围外。
3)清表完成后,对首件施工段按施工图测量放线,每20m横断面放设中桩及左右边桩。对于反开挖段,根据设计图纸、路基边坡坡比和原地面高程计算出挖方段开挖宽度,放出开挖边桩后进行开挖,同时在路基填筑范围外挖排水沟,作为施工排水用。
4)各种施工机械要全部到位。
5)对进场的水泥,首先进行自检,质量符合标准。合格后上报监理组抽检,在监理抽检合格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5.2施工阶段
5.2.1原地面整平
采用推土机配合人工整平并调整出2%的路拱。清表后的原地面含水量如果偏大,需先进行翻晒。最后用压路机对清表后的原地面进行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5.2.2 水泥土施工 1)材料规格
采用P.O 42.5海胜牌水泥,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备料、铺水泥:备水泥前根据水泥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干容重及水泥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平方米的水泥用量。铺水泥前以路基中线为界,在线路左右两侧打方格网,方格网的尺寸为6.5m*10m,用装载机将每格需要的水泥运输至方格内,然后人工配合将水泥均匀地铺撒在方格内。
3)4%水泥土拌和
采用旋耕机进行路拌法施工,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翻拌。
如果土的含水量偏小,应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水泥置于中、下层,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如果土的含水量偏大,用铧犁进行翻拌凉晒。
拌和时要指派施工员吕泽成跟机进行挖验,翻拌深度为25cm。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均匀,拌合深度是否足够。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拌合均匀后由试验员汪檀林取样进行水泥剂量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整平
人工配合平地机整平。
水泥土拌和符合要求后,先用振动压路机稳压1遍,再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对于反开挖段要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并进行高程测量及放样。
利用控制桩挂线放样,石灰粉作出标记。 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 5)碾压
整平后,当水泥土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首件施工的碾压机械组合工艺分2种组合如下:
组合1: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再用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直到表面无明显轮迹痕迹方可;最后采用震动压路机碾压1遍收面,表面光洁无痕迹为宜。
组合2: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再用三轮压路机碾压1遍,直到表面无明显轮迹痕迹方可;最后采用震动压路机碾压1遍收面,表面光洁无痕迹为宜。
K26+500~K26+60段采用组合1进行碾压,K26+60~K26+700段采用组合2进行碾压,最后根据试验数据选择最佳的碾压工艺。
道路两边要多压两边,碾压时重叠1/3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段实际情况确定。碾压至规定
的压实度为止,碾压速度在1.5-2km/h为宜。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
6)检测:
碾压完成后由试验室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5.3质量检测标准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项次 压实度(%) 检查项目 水泥土 原地面 ≥90 50 按JTG F80/1-2004附录B检查,密度法:每1000m2每压实层测3处 经纬仪:每200m测8点弯道加HY,YH两点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2 3 4 5 6 中线偏位(mm) 宽度(mm) 纵断高程(mm) 平整度(mm) 横坡(%)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量;每200m测8处 +10,-15 15 ±0.3 经纬仪:每200m测8断面 3m直尺;每200m测8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8个断面 6.试验成果分析整理 1)对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最优碾压遍数和最佳的机具组合。
2)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站和业主审核批准。
7.雨季施工措施
7.1沿路基坡脚外1m线挖出1m*1m的排水沟,作为降水和雨季排水用。必要时施工段路基表面可采用彩条布覆盖,以利于加快雨后的复工。
7.2严禁雨天进行路基填筑施工。雨季高填土路堤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须做成4%的横向排水横坡,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毕。
7.3雨季施工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合理安排工作面轮流作业,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
7.4雨后的路基面必须晾晒、刮除表面浮土和复压处理,并经抽检合格后才能
继续施工。
8.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试验段所得各项数据全面、准确,真正达到试验目的,除满足一般施工要求外,尚应着重加强以下措施;
8.1成立试验段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质量责任。
8.2开工前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 《原地面4%水泥土处理首件施工方案》的讲解,领会首件目的,明确首件工作程序,掌握需控制的标准,从而将各阶段的质量责任分解到各具体人员或班组。
8.3各种检测、测量仪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在首件施工期间,保证同一测试项目的仪器不得中途更换。
8.4施工机具的性能应保持良好,进场前应向监理报验。
8.5坐标和水准基点位置必须牢固可靠,数据可信,并请监理复核认可。 8.6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三级质量检查监督制。 8.7应在专门的记录表格上,及时、准确做好施工记录。
8.8在大于1:5的斜坡上填筑路基时,必须挖台阶,且台阶水平宽度不小于1.0m,自下而上进行,随开挖随填筑压实。当天开挖的台阶在当天完成填筑,不得过夜。
8.9路堤填土应先填边后填心,推土机摊铺整平后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8.10每层填料应在当天完成碾压,碾压后的横坡不小于2%。路基面不允许积水。
9.安全、环保措施
9.1推土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大型机械驾驶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边坡、沟边高填方段作业时,应与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
9.2各机在同一作业面施工,前后两机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9.3机械夜间进行作业时,施工段应有照明设施。
9.4进入作业区必须按标准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9.5经常检查工具材料、物件的堆码垛情况,防止松动倒塌伤人。 9.6各种机械、工具必须有结合实际的操作规程。
9.7各种机械、器具必须有轮有罩、有套有轴、防护装置齐全、良好,严禁超负荷或带病运转。
9.8严禁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进行修理或保养工作。
9.9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创建文明工地,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
二通:施工现场人员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畅通。 三无: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道。
五必须: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工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每道工序应做到现场落手清,加快施工进展,做到工完场清,不留尾巴。
9.10施工机动车辆在国道或地方道路上行驶,要遵守地方政府及交通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公安部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保证运输畅通。
9.11施工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采取措施不压缩、不侵占、不污染河道,保护水源、灌渠,保护树木、植被。
9.12土方挖运避免扬尘,施工中及时安排洒水车对沿线运输道路、便道等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防尘,防止污染环境。
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如东段一标
K3+298至K28+387
4%水泥土原地面处理
首件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一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4%水泥土原地面处理首件施工进度计划
工作内容 施工准备 清表 基底处理 分格布灰 翻拌平整 碾压夯实 路基整形 检验报检 进度计划(天) 1 1 1 1 1 1 1 1 1
4%水泥土原地面处理工艺流程图施工前准备测量放样清理场地场地平整压实 原地面处理(4%水泥土) 实测压实度合格 挂线、划石灰格不合格采取处理措施不合格合格检验进料 平整(中线、高程控制)测含水量翻松晾晒或洒水 压实不合格废弃含水量问题土质分析原因问题检验合格 验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