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设施葡萄栽培

来源:六九路网
设施葡萄栽培

一、设施葡萄栽培的意义与类型二、与设施栽培有关的特性

三、葡萄的促成栽培四、设施栽培新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果树学重点学科

一、设施葡萄栽培的意义与类型

(一)葡萄设施栽培的意义➢人为调节控制葡萄果实成熟期

➢早结果、早丰产➢一年多次结果➢经济效益高

(二)葡萄设施栽培的类型

因栽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避雨栽培和防雹栽培等。在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是促成栽培,即通过设施提早葡萄的成熟采收时期。

二、与设施栽培有关的特性

多年生落叶藤本果树,蔓生,需用架材支撑,生产上常用篱架、棚架。

枝蔓易产生不定根,故多用扦插繁殖。

开花前后开始花芽分化(上年贮存营养充足,花芽分化好,对光照要求较高,故在保护地条件下不易成花)。花芽为腋花芽,较旺的长势不影响花芽的形成(与其它树种不同)。

葡萄多为自花授粉,不必考虑授粉品种的搭配。风对传粉作用不大,昆虫有一定作用。花期阴雨天、低温,对授粉受精不利,有闭花受精现象。

•大多数栽培品种抗病性较差(栽培性越好的抗病性越差),特别是: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比较严重,应注意防治。

黑痘病白粉病

霜霉病炭疽病

三、葡萄的促成栽培

(一)葡萄的促成栽培类型

•早促成栽培型:是指在葡萄还没解除休眠或休眠趋于

结束的早些时候即开始升温催芽。

•标准促成栽培型:是指在葡萄休眠结束后才开始升温催芽。

•一般促成栽培型:则是指葡萄休眠结束后的晚些时候再进行升温催芽。

(二)适宜的棚式

•塑料薄膜温室(冬暖式)薄膜温室(即日光温室)

•塑料大棚(春暖式)塑料大棚保温性能不及日光温室,

可分为加温薄膜温室和不加温

昼夜温差较大,月春季地温回升缓慢,因而在进行果树栽培时,其生长的日期与薄膜温室相比要延后很多。

(三)品种选择

1、选择的原则

•有较好的成花能力,坐果率高;果粒整齐、中大~大,穗形完整,质优色艳,无特殊的不良性状,如裂果、小粒、易脱粒等。耐贮运。•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强。(大棚内湿度大、无风,更易染病)

•选择早熟性状好、品质优良、耐弱光、耐潮湿、低温需求量小(一般800-1400小时)、生理休眠期短的品种。•延迟栽培的成熟晚,易形成二次果的品种。

•生长中庸,成花易,花芽着生节位低,早果性强,丰产稳产。•每棚1-2个品种,便于管理。不必考虑授粉树的选择和搭配。

2、适于在设施中栽培的葡萄品种

2.1 主要无核鲜食品种

无核葡萄品种引进

先后引种栽培的具体品种:希姆劳德(Himerode)、香甜翠玉(无核4号)、夏黑(Summer Black)、优无核(Superior Seedless,超级无核)、无核白鸡心(Centennial Seedless,森田尼无核)、奇妙无核(Fantasy Seedless)、金星(Venus,维纳斯)、8611(无核早红)、8612、奥迪亚无核(Otilia Seedless)、红光(Flame Seedless,火焰无核)、布朗

(Brons Seedless)、莫莉莎无核(Melissa Seedless)、康能、黎明、雷蒙、红脸(Blush Seedless)、皇家秋天(Autumn Royal)、红宝石无核(Ruby Seedless)、克瑞森(Crimson Seedless)等20多个。

引进品种栽培地点:六安市果树研究所、宿州市农业技术示范园、马鞍山市向山区示范户、合肥鸣东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宣城市泾县基地。

无核葡萄品种筛选

平均穗重 表1-1 无核葡萄果实经济性状观测结果 粒重 (g) 7.0 8.0 6.0 3.5 4.5 7.0 6.0 6.5 5.5 7.5 7.5 4.0 固形物 贮运性 (g) 奥迪亚无核 早甜 甜香翠玉 夏黑 无核早红 无核白鸡心 优无核 569 575 711 517 326 750 503 404 750 591 550 510 (%) 16.5 16.0 15.0 17.0 14.5 15.0 14.5 16.5 16.5 18.5 16.5 19.0 弱 弱 弱 中 中 中 中 中 弱 强 弱 强 蓝黒 紫黒 绿色 紫黒 鲜红 黄绿 黄绿 紫黒 黄绿 紫黒 黄绿 鲜红 椭圆 椭圆 鸡心形 圆形 卵圆 鸡心形 卵圆 椭圆 椭圆 椭圆 椭圆 椭圆 果皮色 果形 •由于各品种在我省的栽培适应性不同、各试验基地的管理技术差异,引种栽培最终开花结果成功的品种只有12个。其中早熟品种6个、中熟品种3

品种 奇妙无核 莫莉莎无核 皇家秋天 翠峰 克瑞森 个、晚熟品种3个。

•根据物候期观察、生长结果习性及抗性研究、果实经济性状分析,早熟品种中欧亚种的京玉、奥古斯特与维多利亚;欧美杂交种的夏黑、紫珍香与京亚生长结果习性及抗性相对较好;中熟品种无核白鸡心(森田尼无核)综合性状突出;晚熟品种莫莉莎无核、红地球、红高与红罗莎里奥表现更佳。

•因此,确定京玉、奥古斯特、维多利亚、夏黑、无核白鸡心、莫莉莎无核、红地球、红高、红罗莎里奥为安徽省无核葡萄避雨栽培适宜品种。

左:宿州市无核白鸡心露地栽培右:六安市连栋大棚栽培无核白鸡心

左:宣城市泾县引种克瑞森无核右:六安市连栋大棚栽培克瑞森无核

夏黑

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红罗莎里奥

红地球红高

无核白鸡心(Centenialseedless) ➢欧亚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姆教授培育,1981年发表。➢果粒长卵形、略呈鸡心形,黄绿色,平均粒重6g左右,在无核品种中属罕见的大粒品种,果皮薄,品质佳。➢该品种在安徽地区8月上旬成熟。

➢它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早熟、大粒、优质、丰产的无核品种。

金星无核(Venusseedless)➢欧美杂种,美国阿肯色州农业试验站培育,1977年发表。➢果粒近圆形,平均粒重4.4g,果皮蓝黑色,品质中上。➢该品种能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8月上中旬成熟。是一个适应性强的优良的早熟无核品种。

无核早红

➢欧美杂交种,系河北昌黎用郑州早红与巨峰杂交培育的三倍体无核品种。➢果粒重4.5g。果皮为粉红色或紫红色,果粒着色均匀一致,色泽鲜艳。

➢在安徽7月中旬成熟。在温室中6月上中旬即可成熟上市,属早熟品种。

京早晶

➢欧亚种,1960年由北京植物园以葡萄园皇后和无核白杂交培育而成。

➢果粒中等大,平均重2.9~

3.3g,卵圆或椭圆形,绿黄色,透明美观。

➢果皮薄,果肉脆甜,含糖量20%左右,品质上。属早熟品种。

2.2 主要优良有核鲜食品种

葡萄温室栽培有核品种筛选

•2003~2005年,10月30日开始每隔2天1次,采集带有花芽的枝条各10条,去掉叶片,剪平枝条基部,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立刻移入人工气候室中水培。控制培养条件:温度(昼/夜)25/15 ℃,光照强度800~1200μmo1.m -2.s-1,昼/夜14/10小时;空气湿度50%~65%。每隔5天换1次水,连续培养30天后,分别统计萌芽率。萌芽率超过50%,则认为已满足低温需求量,芽已通过自然休眠。观察期间,利用LI-1000田间数据自动记录仪连续记录采样地域的气温变化。

•采用Utah加权模型,测定品种类型低温需求量,并结合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筛选出适合温室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

表1-2 皖北温室设施栽培葡萄品种需冷量(C.U)估算结果 品种 乍娜 紫玉 京秀 京亚 紫珍香 无核白 8611 矢富罗莎 2003年 990 1220 910 960 930 1170 980 960 2004年 1020 1280 940 1040 970 1210 1020 980 2005年 1020 1300 940 1050 980 1220 1040 1010 平均需冷量 差异显著性 1010.0 1266.7 930.0 1016.7 960.0 1200.0 1013.3 983.3 b d a b ab c b ab •试验结果表明,葡萄不同品种低温需求量不同,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其需冷量也不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温室设施栽培葡萄,适宜选择成熟较早、需冷量较低的京秀、紫珍香、矢富罗莎,商品性好,经济价值高。

京秀紫珍香矢富罗莎

京秀

欧亚种,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杂交育成,1994年通过品种审定。果粒椭圆形,平均粒重6.3g果皮玫瑰红或紫红色,果肉脆,味甜,品质上。抗病力中等,易染炭疽病。早熟品种,安徽地区7月下旬果实成熟。

紫珍香

欧美杂种,四倍体,辽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杂交育成,1992年通过品种审定。

果粒长圆形,平均粒重9g。果皮紫黑色,肉软多汁,具有玫瑰香味,品质上。较抗病。早熟品种,安徽地区8月中旬果实成熟。

矢富罗莎(Yatomi Rosa)➢又名:粉红亚都蜜、早红提。是日本杂交培育的欧亚种品种。➢果粒呈长椭圆形,平均拉重9~12克,杲粒前端稍尖。果皮呈红色至紫红色,上色整齐,果皮薄,果肉较柔软,多汁。➢抗病性较强。在安徽地区7月中旬成熟,早熟品种。

京亚

欧美杂种,四倍体,北京植物园从黑奥林实生苗中选育的新品种,1992年通过品种审定。果粒短椭圆形,平均粒重9克。果皮紫黑色,果肉较软,汁多味酸甜,品质中上等。安徽7月上旬成熟。抗病性强,早果丰产性好。

里查马特

原产格鲁吉亚,是世界上著名的二倍体大粒葡萄品种之一。果粒长椭圆形或长圆柱形,平均粒重10.2~12.0g,外观艳丽。皮薄肉脆,味甜,清香,口感好。抗病性较弱,极易感染黑痘病、霜霉病。早熟品种,最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

蜜莉

欧美杂交种。

果粒大,平均粒重约11克,圆球形或扁圆形,具美丽的鲜艳红色,品质上。抗病能力强于巨峰,同时较耐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在江苏8月中旬成熟,比巨峰早熟。

巨峰

欧美杂交种。

大粒康拜尔×森田尼,四倍体中熟品种,原产日本,在我国南北已进行广泛的栽培。果粒近圆形,紫黑色,肉质肥厚,汁多味甜而清香,平均重9克,品质上。浆果在我省8月初成熟。

藤稔(Fujiminori)

欧美杂交种,四倍体,日本神奈川县青木一直以井川682与先锋杂交育成。果粒特大,平均粒重15~18g,经严格疏粒、疏穗后,最大果粒可达39~50g,俗称乒乓葡萄。

果皮紫红至紫黑色,皮薄肉厚,不易脱粒,味甜,品质中上。中熟品种,安徽地区8月初果实成熟。抗病力强。

(四)园地选择

•保护设施要建在背风向阳,东、西、南三面没有高大遮光物体的开阔地段,以便得到充足的阳光; •应靠近村庄、住宅;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临近大城市的郊区、交通方便;

•栽培设施宜建在有地热、工厂余热可以利用的地方。

(五)栽植

1、栽植制式

•一年一栽制:有些品种的新梢在大棚条件下不成花,难管理,结果部位外移,要采用此方式。

特点:高栽植密度1000株以上,篱架栽培,控制株高容易,成花易(露天,光照充足),坐果率高,易获高产、管理容易(每株留一个梢),施肥易。但每年更换,需自备苗木,成本高,栽植费工。

•多年一栽制:节省苗木投资。但有些品种难控制,如:巨峰,更新枝留不好。不易成花。适用于易成花的品种和春暖式大棚,秋延迟栽培。

2、栽植密度

•决定密度的因素:

(1)栽植制式:一年一栽密,多年一栽稀。(2)品种生长势:旺的稀点,弱的密点。

(3)架式与整形方式:篱架密;棚架稀。

原则:

(1)棚内有适宜的叶面积系数:3.5~4;(2)枝叶受光良好(3)高产优质。

•栽植密度:

(1)冬暖式、单篱架、一年一栽制:

栽植行向以南北为宜,宜密植。单行栽植:株行距为0.5m×0.5m;

宽窄行:宽行1~2m(也有0.9m)、窄行0.5~0.6m(0.4-0.5m),株距0.5m(0.3~0.4m)的大小行定植。亩栽1000株以上,密的可达3000株以上。极端现象有亩栽6000株以上。(2)春暖式大棚、一般为多年一栽制:

①单篱架:1.5~2×0.5~1m

②棚架:株距0.5~1m,栽在棚的两侧,棚下可种菜。

(六)设施葡萄的整形修剪(生长期)

➢葡萄是藤本植物,茎蔓柔软,必须设立支架,以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目的。➢适宜的架式、良好的树形、合理的修剪可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葡萄生产可采用的树形很多,究竟以何种树形为好,不能一概而论。树形的选择应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环境条件、架式为依据。➢葡萄的架式和整形之间密切相关,一定的架式适合于一定树形,二者协调,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设施葡萄来说,夏季修剪的重要性绝不次于冬季修剪。

夏季修剪的目的在于调节水分、养分的运转和分配,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提高产量,增进品质。

葡萄夏季修剪的内容包括:抹芽、疏梢、疏花穗、主梢摘心、副梢处理、除卷须、绑缚、摘叶和剪梢等。

1、抹芽

葡萄萌芽后,对芽的优劣进行选择,留下健壮,位置好的,将无用的芽用于除掉,称谓抹芽。

进入初夏,应及时将萄萄主芽旁边萌生的副芽和隐芽全

部抹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避免枝叶重叠,密集、互相遮荫。

抹芽时间多在新梢开始伸长至展叶之前进行。

第一次在芽萌动后10~15天进行。这次抹芽应首先去掉明显的无用芽。对于结果母枝上的芽,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留两头去中间,或留基部去先端。为了防止风折、人为碰伤等,第一次抹芽时,要多保留30%无用芽。经验:留稀不留密(稀的部位多留芽,密的地方多去

芽);留强不留弱(健壮芽、饱满芽留下,弱芽不留)。

•第二次抹芽在前次抹芽后10天左右进行,也可以和定枝同时进行。即除去第一次多留的芽及后萌发的无用芽,这时对留下的新梢已经显穗,生长发育情况看得很清楚,•经验:留花不留空(有花留下,无花抹去);留大不留小(留花序大的,疏花序小的)。但有利用价值的弱芽应尽

量保留,如瞎芽部位萌生的弱芽应保留培养成新的结果母枝。

结果母枝抹芽定梢

•2、疏枝

•新梢萌发后,应根据长势的强弱与花序好坏,将多余无果穗的发育枝、隐芽柱,以及过弱过密的嫩枝及时

摘除;

•疏枝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疏除后,留少量多余枝,第

二次再将多余枝疏除干净。

疏枝(1)——细弱枝

疏枝(2)——过密枝

疏枝(3)——萌蘖枝

3、摘心

•葡萄摘心要看生长相,当年新梢长到6~7片叶时留3~4片叶摘心。葡萄延长枝一般在12~18芽摘心。结果中庸枝应在开花前3~5天,在花序上留3~5片叶摘心。•摘心目的就是对新梢和副梢严格控制,调节叶片合理留量,利于通风透光,有目的控制营养分配和流向,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一致,以求优质丰产。•通过摘心,人为中止新梢延长生长,便营养集中供给花序,保证开花座果,以期提高座果率

4、副梢处理

•随着新梢的加长生长,新梢叶腋中的夏芽从下而上陆续萌发成为副梢,如不加以控制,不但造成架面郁闭,影响通风透光,而且浪费树体养分。

•控制副梢的方式:(1)结果枝上只保留顶端一个副梢,其余的均及时抹去,留下的副梢每次留2~3叶反复摘心。(2)花序以下的副梢抹去,花序以上的副梢(包括花序对面的副梢)每次留1~2叶反复摘心。

•对巨峰、红地球等大穗、大粒鲜食葡萄品种,对副梢留4~6片叶摘心,如此反复摘心处理,保留较多的叶片。

•对酿酒葡萄皮品种多采用此法。

•对大穗、大粒品种,果穗以下的副梢应全部抹去,其果穗以上的副梢,可留1~2片叶后摘心,同时将副梢腋芽间的夏芽和冬芽全部抹去。

•为了减少以后对副梢的摘心次数,也有在第一次副梢摘心时,随手

用指甲轻轻将副梢叶腋中的冬芽与夏芽扣掉,以后即不再萌发二次副梢。

•在开花前,结果枝中下部的副梢已开始萌发,故在结果枝摘心的同时,对己萌发的副梢也一并加以处理,一般在一年内需要进行3~5次副梢处理或摘心工作。

利用副梢培养骨干枝,加速成形

利用副梢二次结果

•多次结果能力强的早、中熟品种上应用,如玫瑰香和巨峰等品种。

5、剪梢

•将新梢顶端剪去30厘米以上的较长部分称为剪梢。一般在浆果即将着色时进行、其目的在于改善植株内部和下部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以促进浆果和新梢更快、更好地成熟。•对于树势较弱或植株通风透光基本良好时,则不必进行剪梢。

•对于剪梢的时期、程度需要注意,剪梢过早、过重反而会引起新梢再次生长,过迟则效果不明显。

•剪除枝叶过多或次数过于频繁会降低浆果品质,甚至延迟成熟,故剪梢后每一结果枝上仍需要保留维持正常生

长和结果所要求的叶片数。

6、除卷须与新梢引缚

•葡萄的卷须,消耗养分很大。所以,在葡萄的整个生长季节,要及时除去刚刚伸展的卷须,减少养分消耗,防止到处乱缠。•当新梢生长到30~40厘米左右时,要牢固而不伤枝蔓地将其绑在架面上,防止风吹折断。为充分利用空间,可留1/3不绑,任其向上自由生长,绑时,要将枝蔓在架面上摆布均匀。随着新梢不断的生长,要绑缚3~4次。•对于上强下部光秃枝蔓,需要把光秃部位绑成弓形,使其形成花芽,促其结果。

7、剪枯技

•这项工作应在伤流停止以后进行,对因防寒埋土造成芽眼损伤、枯干的枝条,结果母枝先端的芽未萌发的枝段,多年生干枯的结果枝组,定枝后多余的无梢结果母枝等都应疏除。

•剪枯枝的作用是:减少养分、水分消耗;有利通风

透光;避免病虫危害和隐藏。

8、打枝叶

•葡萄圃在前期由于某些原因管理不善时,到盛夏季节,

枝叶旺长,架下形成郁闭状态,地面无花影,通常称“盖被”。

•发现树体郁闭时,应立即疏枝,摘除一部分叶片,以使阳光透过架面,在地面形成筛子眼状,则有利于后期树体生长发育,促进枝条成熟和果实着色。

9、疏花疏果

•由于葡萄花多果多,对于生食品种必须进行疏花疏果,以达到增产优质、壮树的目的。

•葡萄的疏花疏果包括疏花序,掐花序尖,掐副花序,疏花蕾和幼果等。疏花序在开花前半月左右进行。据

群众经验,玫瑰香生食品种结果蔓第4~5节间粗度在0.7cm左右时可留一个花序,粗度超过0.9cm时可留两个花序,但最好要根据产量指标控制架面的花序数。

•掐花序尖和疏花序同时进行,一般掐去花序末端1/5~1/3,并把分化不良的花序掐去。疏花蕾是在开花前5~10天左右进行,用手轻掐花序,使部分花蕾脱落。疏幼果是在

着果后进行,用手轻掐果穗,使部分幼果脱落。

10、套袋

•果穗套袋是为防止外界自然灾害、农药污染;如冰雹、日烧、鸟害、病害、虫害等而采取的保护果实的特殊措施,提高果实品质。

•套袋时间:一般在葡萄生理落果(坐果后15~20天)后进行套袋。

•摘袋时间:红色葡萄在采收前1~2周摘袋,以促进浆果着色,其余葡萄采收前不去袋。

葡萄日烧病

(七)扣棚后的管理

1、扣棚时间

•早春的封闭式覆膜是大棚升温的重要措施。安徽地区大棚促成的覆膜时间应在1月上旬至2月初。

•此时当地外界气温平均大致稳定在5℃以上。一些试验表明,过早覆膜虽可提早萌芽,但早熟效果并不显著,而且过早萌芽还会遇到晚霜冻害。

2、需冷量与打破休眠

➢葡萄在7.2℃以下经历1000~1200小时,即可通过休眠。但因品种、年份、环境等条件有所差异。在安徽通过休眠的时期在1月上旬至2月上旬。

➢低温调控是强迫解除休眠促进发芽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在棚上盖草帘遮光,却开启棚的通风口,使成低温昏暗的环境,强迫解除休眠。

➢涂石灰氮浓度是20%,即以500克石灰氮加温水2.5千克,经多次搅拌,提前1个月左右,处理适期应在11月下旬~12上旬。用毛刷在结果母枝上涂布,或是用喷雾器喷施全株。可以提早发芽2~3周,提早成熟一周左右。

➢注意:因石灰氮有毒,要防止粉末飞入人的眼、口中。沾在皮肤上,要及时洗净。

3、升温后的不同时期温湿度调控:

•升温后-萌芽前

一般不上架,在地面平放,盖地膜小拱棚催芽,发芽率高。

温度:白天15-20℃,夜间:7-10℃;

湿度:80-90%,湿度要大,促进发芽。发芽后上架,不可太晚以免蹭掉芽子。

在葡萄上架升温第一周,设施内白天应保持20℃左右,夜间10-15℃,以后逐渐提高,一直到萌芽时白天保持25-30℃,夜间15℃。

•萌芽展叶期:

先长梢,后开花,穗前长出10片叶以上。

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8℃;湿度70-80%。•新梢生长期:

温度:白天23-28℃,夜间:16-18℃;湿度60%左右。•开花期:

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湿度50%。•幼果膨大期:

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湿度60-70%。

•浆果着色期

坐果后为促进幼果迅速生长.应适当提高温度,白天保持25-28℃,夜间15-18℃:湿度:50-60%。

此期白天设施外温度较高,内部常出现高温现象,当温度超过35℃时要注意放风降温。当外界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设施内常出现40℃以上的高温、这时应及时揭除薄膜,再逐渐揭去顶幕,使葡萄在露地生长,以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使葡萄果良好成熟。

4、设施内葡萄土肥水管理(1)设施内土壤管理特点覆地膜,肥料很少有流失现象。(2)肥料管理

设施葡萄由于栽植密度大,第二年就大量结果。因此,营养条件要求较高,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3)水分管理

•萌芽期需水量较多,在葡萄升温催芽开始后,一定要灌一次透水•开花期要求适当干旱一些,暂时停止灌水,同时设施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座果后,新梢和幼果生长均需水分,可小水勤灌•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可灌1-2次透水

•果实开始着色成熟直到采收前,一般停止灌水,控制土壤水分,提高浆果含糖量,加速上色成熟,防止裂果•落叶修剪后,要灌一次充足的冬水

5、葡萄花果管理

加强果树的花期和果实管理,对提高果品的商品性状和价值,增加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花果管理,主要指直接用于花和果实上的各项技术措

施。

在生产实践中云既包括生长期中的花果管理技术,又包括果实采后的商品化处理。

合理负载早熟品种:1200Kg;中熟品种:2500Kg ;晚熟品种:3000Kg。(1)激素促进葡萄果实的增大

以CPPU等为主原料并辅以其它成分及营养元素等合成的“大果宝”,对增大藤稔、巨峰、京亚等巨峰系葡萄的果实效果明显。

处理时间:谢花着果后15~20天。

处理浓度:粉剂为1000~1200倍,水剂为30倍。

处理方法:用塑杯浸蘸幼果穗3-5秒或用微型喷雾器喷洒幼果穗,一次即可。

处理后效果:凡用大果宝的(处理)比不用的(对照)果粒明显增大。藤稔平均每粒增大4~8克以上。

(2)应用激素促进葡萄着色和提早成熟

对巨峰等葡萄果穗适时喷布乙烯利,可提高果实的着色度。处理时间:以果实着色初期、着色指数在2~3度最为适宜。

处理浓度:40%乙烯利1200~1600倍为宜,既有效又安全,提高浓度会引起落果、落叶;低于1700倍则效果不明显。处理方法:用微型喷雾器喷洒果穗。

处理效果:喷后9天可提高着色指数5.5度左右。而对照仅提高2.75度。

(3)应用激素促进葡萄无核化

喷施赤霉素加促生灵(PCPA),能够诱导巨峰等葡萄形成无籽果粒。

处理时间: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盛花前。

5~10天进行,第二次在盛花后10天进行。

处理浓度:第一次将20ppm赤霉素与15ppm促生灵混合;

第二次单用25ppm赤霉素。

处理方法:浸沾花序(第一次)、果穗(第二次)。处理后效果:无籽率达91.7%~99%,单粒重7~9克。

(4)葡萄的保鲜

在包装的水果箱中,加用一个聚乙烯薄膜袋,装进葡萄密封,以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硫保鲜片加入即可。然后将上述葡萄运往冷库贮藏。

•二氧化硫对葡萄能起防腐保鲜的作用,其原理是:

(1)可以降低葡萄果实的呼吸作用,从而降低葡萄体内糖分的消耗,以延长贮藏期。

(2)能杀灭寄生在葡萄表面的真菌孢子和微生物,特别能有效地抑制贮藏期间灰霉病,起灭菌作用。

(3)能保持果色,穗梗新鲜,达数月之久,可以大大减少落粒。

四、设施栽培新技术研究

•设施避雨的方式很多,有常规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拱棚等,可依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状况和生产目的选择使用。

(一)葡萄避雨设施类型1、日光温室

•葡萄日光温室栽培虽然比露地提早30~40 d左右成熟,但是,日光温室成本高、管理技术复杂,不易推广。

葡萄日光温室栽培密度与整形

•①株行距0.5m×1.5m ②花期生长表现

•③葡萄双主蔓Y形整枝④结果母枝沿行向Y形排列

日光温室葡萄植株结果表现(试验地点:宿州市科技示范园,2005年)

左:无核8611植株结果状,右:无核8611果穗着色状

2、连栋塑料大棚

•葡萄连栋大棚栽培避雨,通风、透光条件好,产量高、品质佳。但是一次性投资成本高。

3、拱形塑料大棚

•拱形大棚避雨栽培,通风透光条件较差。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避雨覆盖都显著削弱了大棚内的光合有效辐射(PFD),但对气温(Ta)、大气水汽压(Vp)和蒸腾速率(Tr)无明显影响。•净光合速率降低12.39%~35.16%。

•钢架塑料大棚菱镁塑料大棚

4、简易小拱棚避雨

•小拱棚避雨栽培,园内温湿度能够自然调节,有效地避免大棚夏季高温引起的日灼和温室、大棚高湿度导致的病虫严重发生。

•搭建避雨拱棚投资少、操作简单、易推广。•一般株行距为1.5m ×2.5 m,每666.7m2栽植178株。

•左:葡萄简易避雨小拱棚V形架右:葡萄简易避雨小拱棚T形架

5、改良型联体避雨拱棚

•改良型联体避雨拱棚,在棚架上方搭建拱形避雨棚。

•采用深沟、低架面、半封闭、联体塑料拱棚的栽培模式,适宜于现有露地棚架、篱架葡萄栽培向避雨栽培改造。•与常规避雨棚架相比,高度可降低0.5-1.0m,降低架材成本,有利于操作避雨材料;具有早春升温、夏季降低作用。

•左:葡萄改良型联体避雨拱棚T形架右:葡萄改良型联体避雨拱棚拱棚Y形架

(二)投资与效益分析

•在安徽省各地,若不搭建避雨棚,欧亚种葡萄几乎无收成。必须建避雨棚,并辅以套袋和地膜覆盖措施。•与露地葡萄栽培相比,建666.7m2避雨棚,约需2.2m 长拱片370根,拉丝880m、约34kg,2.2m 宽、3mm厚薄膜260m、约16 kg,竹(木)夹1500只,共增加投资600元。•钢绞丝可用5年以上,拱片用3年,两项年折旧150元;果实套袋按2000~3000个计算,每年约需300元;覆盖棚膜每年约需200元;每年铺地膜约需100元。•采用搭建避雨棚、果实套袋、地面覆膜三项措施后,每666.7m2增加投资750元左右。但是可确保无核葡萄年年高产。按每666.7m2产量1500kg,售价每6元/kg计,每666.7m2产值可达9000元。

•与露地栽培巨峰葡萄相比,每666.7m2产值提高约3250元。

(三)存在问题

1、主要问题

①气温偏高避雨栽培人为地改变了园地小气候,覆盖后园内气温偏高,虽有利于开花着果和果实发育,但也会使枝叶生长过旺;②通风透光性差,有利于红蜘蛛、灰霉病和穗轴褐腐病的流行;

③覆盖时间过长还会影响枝条的充实度。

2、生产注意事项

①必须注意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②加强夏季修剪,保持合理的枝叶密度;③并尽可能缩短避雨覆盖时间。

Thankyo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