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倍 D.1.3倍
2、按桩长分类,超长桩一般指桩长范围为: 。
A.L≤10m B .10m< L
C.50m< L D.50m< L、L/D≥50
3、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 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
行验收检测;
A.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 B.地质条件简单、桩施工质量可靠 C.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D.挤土单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4、某工程桩直径800mm,设计时锚桩与试桩间距为 较合适。
A.2m B.4m C.10m D.3m
5、某工程共设计3组抗压桩静载试验以确定布桩数量,预估极限承载力为280 kN,施加荷载达到308 kN时,千斤顶已达到最大行程,下列 处理是正确的。
A.停止试验,因最终加载量已超出280kN B.停止试验,桩基承载力大于308kN C.停止试验,桩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54kN D.更换(或调整)千斤顶,继续试验
6、某工程共设计5组抗压桩静载试验,现场试验桩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0kN(锚桩上拔量过大故停止加荷而卸载),120kN,140kN,130kN,160kN检测结论可为: 。
A .承载力特征值63kN B.承载力特征值68kN; C.承载力极限值137kN D.将单桩承载力分别列出; 7、桩基抗拔承载力试验,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传感器安放 符合试验要求。
A.千斤顶侧壁 B.桩顶钢护筒上 C.桩顶受拉钢筋上 D.反力钢梁上
8、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桩基抗拔承载力试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每级荷载施加后按15min间隔测读桩顶沉降量,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B.每一小时内的桩顶上拔量不超过0.1 mm,1.5h内连续出现两次,则可加下一级荷载 C.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上拔量,维持时间为3h
D.按分级加荷量和油压表读数分级加载,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9、单位工程同条件下,3根试桩的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分别为350kN,400 kN,450kN,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桩不允许开裂,请问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多少(依据JGJ106-2003)?
A.400kN B.350 kN C.320 kN D.不能确定
10、单桩水平承载力试验,基准桩设置应: 。
A打设基准桩,基准桩宜打设在试桩侧面靠位移的方向 B与试桩的净距不少于3倍试桩直径
C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不应受试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准点应设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平行且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
D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应小于1倍桩径且不宜小于2m
11、一混凝土桩,分别采用高应变法、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其中以 测出的桩身波速最小。
A.高应变法 B.低应变法 C.声波透射法 D.不能确定
12、高应变动力检测,采用CASE法分析承载力,只限于 直径桩。
A.小 B.中、小 C.大、中 D.大
13、高应变动力检测,CASE法承载力计算下列哪种桩型较为合适? A.大直径嵌岩钻孔桩 B.超长钢管桩
C.中小直径预制桩 D.清孔彻底的大直径灌注桩
14、高应变检测时,自由落锤要求 。
A.锤重要轻 B.落距要大
C.高径比不得小于1 D.单击贯入度不得大于6mm
15、高应变动力检测用仪器的系统动态范围不应低于 。
A.40dB B.50dB C.66dB D.80dB
16、“严重锤击偏心”是指两侧力信号之一与力的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平均值的 。
A.20% B.25% C.30% D.33%
17、高应变测桩时,若测出的力-时间曲线出现高频振荡波,这说明: 。
A.桩顶有塑性变形 B.传感器松动 C.桩身断裂 D.附近震荡干扰
18、高应变动力检测,实测曲线拟合法中,桩的力学模型一般为一维杆件模型,单元划分采用 。
A.等时单元 B.等长单元 C.等质单元 D.等体单元
19、有一桩径800mm,壁厚100mm的离心管桩,已知桩身截面积A=2199cm2,波速c=4200m/s,弹性模量E=3.82
×10E4Mpa。高应变测得t1时刻的F1=8000kN,V1=4m/s;F2=3500kN,V2=-0.7m/s。试分别计算t1、t2时刻的上行力波和下行力波 kN。
A.0,0 B.8000,0 C.6000,6000 D.0,8000 20、接上题,t2时刻的上行力波和下行力波 kN 。
A.2450,1050 B.8000,0 C.3000,6000 D.2500,850 21、下列指标中属于岩石的力学指标的有: 。
A.密度 B.吸水率 C.抗拉强度 D.厚度
22、下列哪种原状土可能直接作为天然地基使用?
A.新近沉积土 B.软弱土 C.膨胀土 D.老沉积土 23、属于振密、挤密法加固形成的复合地基有: 。
A.挤於置换地基、振冲置换地基 B.强夯置换地基、砂石桩地基
C.真空预压地基、真空预压与堆载联合法地基
D.土桩、灰土桩法地基
2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规范要求进行深宽修正,假定条形基础尺寸2.5m,埋深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宽度修正 B.进行深度修正 C不需修正 D.进行深、宽修正
25、在压缩性较大的松砂、软土地基或基础埋深较大时相对容易发生 破坏。
A.整体剪切破坏 B.局部剪切破坏 C.冲切剪切破坏 D.弹塑性破坏
26、同条件下单桩复合地基与三桩复合地基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试验中单桩复合地基单位面积试验值大 B.试验Q-S曲线相同 C.承载力相同
D.两种试验中多桩复合地基单位面积试验值大
27、对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井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井直径应大于承压板直径 B.试井直径应等于承压板直径 C.试井直径应小于承压板直径 D.无要求 28、钻芯法的钻进方法为( )。
A.冲击钻进 B.螺旋钻进 C.回转钻进 D.振动钻进
29、若桩身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35mm,钻取混凝土芯样的直径最小应为 mm。
A.50 B.100 C.120 D.80
30、当桩长大于30m,混凝土芯样试件的取样数量不少于 组。
A. 1 B. 2 C. 3 D. 4
31、钻芯法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芯样高度、直径均为100mm,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150mm立方体抗压强
度的 倍。
A.1/0.88 B.0.88 C.1.0 D.1.05
32、钻芯法检测,局部混凝土破碎,无法取样或无法加工成试件,一般应判定为几类桩?
A.III或IV B.II或III
C.III D.IV
33、当芯样试件高度任意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超过( )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A.1mm B.0.5mm C.1.5mm D.2.0mm
34、芯样在强度试验前应对几何尺寸进行测量,对平均直径,应在 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取测量的
平均值,精确到0.5mm。
A.芯样中部 B.芯样最细处 C.芯样最粗处 D.规范无规定 35、钻芯法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时,芯样受压前应 。
A.室内干燥3d
B.标准条件下清水中浸泡40~48h C.维持与桩基自然条件一致 D.可立即进行强度试验
36、应取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 )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
度代表值。
A.平均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 D.统计值
37、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
数的 ,宜在未检测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A.10% B.20% C.30% D.50%
38、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波形呈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描述的是 桩的时域信号
特征。
A.III类或IV类 B.IV类 C.III类 D.可能II类
39、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频域曲线为接近c/(2L)的单一频率,则桩身 。
A.浅部有严重缺陷 B.中部有严重缺陷 C.端部有严重缺陷 D.完整桩
40、分别用铝、尼龙和硬橡胶三种材料的锤头在同一根桩上敲击,得到脉冲力的力谱宽度依次是 。
A.铝头最宽,尼龙次之,硬橡胶头最窄
B.硬橡胶头最宽,尼龙次之,铝头最窄 C.尼龙头最宽,铝头次之,硬橡胶头最窄 D.铝头最宽,硬橡胶头次之,尼龙头最窄
41、某工地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桩身波速平均值4000m/s,现有一试桩,缺陷处反射时间为4.5
×103μs,计算缺陷距桩顶的距离。
A.7m B.8m C.9m D.10m
42、某模型桩长4m,截面200mm×200mm。入射峰对应时刻t=0.358ms,桩底反射峰对应时刻t=2.309ms。
计算桩身波速。
A.4100m/s B.4200m/s C.4500m/s D.3900m/s 43、接上题,计算频域分析时相邻波峰之间的频差。
A.505.0Hz B.512.5Hz C.526.5Hz D.530Hz
44、已知桩截面A=0.25m,桩身材料重度24.5kN/m,实测应力波速c=4000m/s,该桩的弹性模量E 为 ×
104Mpa。
A.4.05 B.4.00 C.3.92 D.3.95
45、接上题,计算桩身的力学阻抗Z为 ×104N.s/m。
A.250 B.255 C.260 D.245 46、一般桩土体系的自振频率为 。
A.20~50Hz B.20~80Hz C.30~50Hz D.50~80Hz 47、声波检测仪的声时测量分辨力应优于或等于 。
A.0.1μs B.0.5μs C.1μs D.10μs 48、桩径D=2000mm,应埋设 声测管。
A.不少于2根 B.不少于3根 C.不少于4根 D.不少于5根
49、实现电能与声能相互转换的装置叫做 。
A.发射器 B.辐射器 C.转换器 D.换能器 50、声波投射法中, 频率的探头可获得最佳分辨率。
A.20Hz B.30Hz C.40Hz D.50Hz 51、声波投射法中,换能器在声测管内一般用 耦合。
A.空气 B.黄油 C.泥浆 D.清水 52、超声容易探测到得缺陷尺寸一般不小于( )。
A.0.5倍波长 B.1倍波长 C.0.25倍波长 D.2倍波长 53
、
某
工
程
桩
各
测
点
声
速
值
按
大
小
排
列
:
4.51
,
4.50,4.50,4.49,4.48,4.46,4.45,4.44,4.44,4.43,4.41,4.40,4.39,4.37,4.05,4.00,3.95,3.90(单位:km/s),请判断异常值。 A.4.05,4.00,3.95,3.90 B.4.51,4.50,4.50,4.49 C.3.95,3.90 D.4.00,3.95,3.90
54、根据CECS22:2005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 倍。
A.0.7 B.0.8 C.0.9 D.1.0
55、永久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 倍。
A.1.0 B.1.2 C.1.5 D.2.0
56、锚杆验收试验不合格,应增加锚杆试件数量。增加的锚杆试件应为不合格锚杆的 倍。
A.1 B.2 C.3 D.4
57、某二级基坑工程设计锚杆水平拉力设计值280kN,采用HRB400级钢筋,锚杆倾角15°,试计算采用的
钢筋下列哪种钢筋直径较合适。
A.25 B.28 C.32 D.20
58、接上题,依据 JGJ120-99,验收试验时的最大试验荷载应为 kN。
A.224 B.290 C.336 D.420
59、接57题,依据 JGJ120-99,基本试验时的最大试验荷载应为 kN。
A.196 B.290 C.328 D.365 60、基本试验中,锚杆承载力取 。
A.试验最终荷载值 B.设计荷载值
C.破坏荷载值 D.破坏荷载值的前一级荷载 1、关于桩基试验检测时间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检桩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设计强度
B.饱和砂性土休止时间7d C.干燥粘性土休止时间15d D.饱和粉土休止时间10d E.饱和粘性土休止时间25d
2、按承载性状分类,基桩可分为:
A.摩擦桩 B.端承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摩擦桩 E.抗拔桩
3、按成桩方法分类,下列方法属挤土桩的有:
A.沉管灌注桩 B.沉管夯(挤)扩灌注桩 C.打入预制桩 D.静压预制桩 E.闭口钢管桩
4、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
A.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值 B.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这一级荷载值
C.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取前一级荷载值
D.对于缓变型Q-s曲线,直径小于800mm的桩,宜取s= 40mm对应的荷载值
E.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取本级荷载值
5、抗拔桩试验前期准备应注意以下问题: 。
A.对混凝土灌注桩、有接头的预制桩,宜在拔桩试验前采用低应变法检测受检桩的桩身完整性 B.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抗拔灌注桩施工时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测,发现桩身中、下部位有明显扩径的桩不宜作为抗拔试验桩
C.对有接头的预制桩,应验算接头强度 D.抗拔桩主筋应在下料前进行钢筋强度检验 E.灌注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6、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A.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
B.设计要求的水平允许位移所对应的水平荷载,并与水平临界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C.桩在长期荷载下允许开裂时取临界值的0.9倍 D.取水平承载力平均值
E.以上均可作为确定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条件 7、高应变试打桩的过程监测可达到 目的。
A.控制打桩过程中的桩身应力 B.选择沉桩设备
C.选择桩端持力层或入土深度 D.减少桩的破损率、提高效率 E.选择沉桩工艺参数
8、高应变动力检测中,ASE法检测承载力,适用于 .
A.人工挖孔桩 B.摩擦型中小直径桩 C.摩擦型截面均匀的灌注桩 D.扩底灌注桩 E.多支盘挤扩桩
9、动荷载作用下,桩体要产生运动必须克服 。
A.静阻力 B.动阻力 C.惯性力 D.粘聚力 E 桩身内应力
10、高应变动力检测中,下列关于贯入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单击贯入度宜在2~6mm之间 B.减少锤重使单击贯入度不超过6mm
C.贯入度过大,承载力拟合结果可能明显低于静载结果 D.贯入度小,动、静比误差显著,统计结果离散型大 E.贯入度小于2mm,动、静比误差小,统计结果离散型小 11、下列哪些情况,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的依据? 。
A.力实测曲线呈双峰 B.导杆式柴油锤锤击采集信号 C.桩头击碎,一侧力信号呈受拉 D.桩中、上部强烈反弹 E.一只传感器损坏
12、平板载荷试验主要依据标准有: 。
A.GB50007 B.JGJ79 C.GB50021 D.JGJ106 E.JGJ120
13、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一般都由地基土 引起。
A.劈裂破坏 B.整体剪切破坏 C.局部剪切破坏 D.冲切剪切破坏 E.震动液化
14、下列关于钻芯法检测开始时间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受检混凝土龄期28d
B.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C.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小于15Mpa
D.预留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 E.混凝土终凝后即可检测
15、下列哪些芯样不可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A.芯样内含有纵向钢筋 B.试样存有纵向裂缝
C.试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1mm D.试样断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为0.4°
E.平均直径小于2倍表观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
16、低应变检测桩身缺陷需考虑位置及程度外,还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检测设备 B.设计条件 C.施工情况 D.当地经验 E.地质条件
17、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导纳几何平均值Nm高于正常值,说明桩可能 。
A.扩径 B.加泥 C.缩颈 D.离析 E.断桩
18、声波透射法检测中,欲增加声波的传播距离,可采取 。
A.增大发射功率 B.减低换能器的发射频率 C.减低声波脉冲发射频率 D.减小发射电压 E.增加声波脉冲发射频率
19、声波透射法检测中,声波透射检测对声测管的要求有 。
A.水密性良好,不漏浆
B.与混凝土粘结良好,不产生剥离缝 C.管内无异物,保证畅通 D.管与管之间相互平行 E.接口连接平滑通畅
20、锚杆极限抗拔试验出现下列 情况之一时,可判断锚杆破坏。
A.后一级产生的锚头位移量为前一级的2倍 B.锚头位移持续增长 C.达到设计值的1.5倍 D.锚杆体拉断 E.达到设计值的1.2倍
1、饱和粘性土中的施工的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必须在成桩28天后进行。( A ) 2、如受检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时,受检桩与锚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2.5倍扩大端直径。(A )
3、当桩长大于25 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但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对应的总沉降量不得大于60mm。
( )
4、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施加荷载未达到最大试验荷载,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而
被迫终止加载时,试验结果不得作为验收依据,应重新进行试验。( )
5、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当加荷程序执行完成后,加载转为卸载。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两倍,每级
卸荷维持时间为lh。(A )
6、某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500mm×500mm),桩长36m。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拟定最大加载量
6000kN。试验加载需采用型号、规格相同的320t千斤顶2台。( )
7、高应变动力检测中,为了提高频域分析精度,提高频率分辨率,可提高采样频率。( ) 8、速度型传感器的灵敏度一般用mv/cm/s表示,加速度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可用PC/g表示。(A ) 9、桩顶受锤击时,应力波沿桩身下行,遇到桩身阻抗增大,会产生上行的压缩波;遇到桩身阻抗减小,则
产生上行的拉伸波。(A )
10、桩身内阻尼,混凝土桩大于钢桩。(A ) 11、动静对比试验宜“动在先,静在后”。 (A )
12、岩石原位测试包括现场波速测试、现场剪切试验和载荷试验等。(A )
13、复合地基承载力用于工程验收时,特别是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承压板尺寸一般0.25~0.5m2。( ) 14、对灰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A ) 15、基桩钻芯法检测属非破损方法( )。
16、钻芯孔为2个或2个以上时,应按单孔进行评定。( ) 17、钻取的混凝土芯样应在饱和状态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A ) 18、超声波在混凝土内部得衰减程度与其频率大小成正比。( )
19、在保证一定的辐射能量前提下,换能器工作长度越小,测点间距越小,对缺陷纵向尺寸的检测精度就
越高。(A )
20、基本试验对锚杆施加循环荷载是为了区分锚杆在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弹性位移和塑性位移,以判断锚
杆的合理性和极限拉力。(A )
2、当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荷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需分析原因,并 。
A.对同一棵试桩进行钻芯法验证 B.对同一棵试桩进行低应变法检测 C.对同一棵试桩进行高应变法检测 D.确认后扩大抽检
3、荷载测量仪表:荷重传感器、千斤顶、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不应大于最大试验荷载的 倍,也
不应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 倍。
A.2倍、1.2倍 B.1.5倍、1.5倍 C.1.2倍、1.2倍 D.2.5倍、1.2倍
4、某单桩抗拔载荷试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000kN。采用试桩两侧的地基土作反力,钢筋混凝土反力板
对称布置。已知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100kPa,请问压力板取多大面积最为合适?
A.4m2 B.5m2 C.6m2 D.7m2 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
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 。 A.±5% B.±10% C.±15% D.±20%
6、单桩水平试验下列属于慢速维持加载方式的是: 。
A.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可测读水平位移 B.每级荷载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 C.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D.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相同 7、某工程场地为高灵敏性饱和粘性土,设计桩型为泥浆护壁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C30。为抢
工期,建设方施工时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成桩后15天后同条件试块强度C35,建设方要求尽快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作为检测方,你认为该试验 天后开始比较合理? A.25 B.10 C.28 D.15
8、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可按以下方法中的 确定。
A.同条件受检桩数不小于3根时,进行单位工程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计算 B.同条件参加统计的受检桩试验结果,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C.同条件参加统计的受检桩试验结果,取其最小值为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D.对柱下承台桩基,应取最小值
9、抗拔试验时,当出现下列情况 时,可终止加载:
A.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上拔量的2倍
B.当达不到极限荷载,已达到最大试验荷载,桩顶上拔量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C.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 70倍 D.己达加载反力装置的最大试验荷载
10、某工程桩直径800mm,桩长23m,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6000kN,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判
断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荷载0 0 1200 2.01 1800 5.20 2400 9.54 3000 15.68 3600 23.56 4200 31.30 4800 41.66 5400 64.55(24h未稳(kN) 沉降(mm) A.5400KN B.2700kN C.4800kN D.4700kN 11、接9题,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 。
A.2700KN B.1350kN C.2400kN D.2350kN 12、对于锤击桩锤击应力应小于 桩身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A.0.9倍 B.1.0倍 C.1.1倍 D.1.2倍 定) 13、实测曲线拟合法,对于柴油锤打桩信号,曲线拟合时间长度在t1+2L/c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
A.10ms B.20ms
C.30ms D.50ms
14、混凝土灌注桩,桩长21m,其中: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弹性模量2.94×10E4Mpa,质量密度为2.40
×10E3kg/m3,传感器安装在桩顶以下1.5m处。进行高应变检测,请输入仪器的弹性波速c应取多大?
A.3500m/s B.4200 m/s
C.4000 m/s D.3600 m/s
15、已知一根截面尺寸500mm×500mm的预制桩,实测力与速度曲线如下图,其中E=3.12×10E4Mpa,
c=3900m/s,Jc=0.3,试用CASE法计算该桩承载力。
A.8025 kN B.7635 kN C.8615 kN D.8785 kN
16、高应变的抽检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的 ,且不得少于 。
A.1%,3 B.5%,5 C.10%,10 D.30%,3
18、高应变法动力检测,预估最大冲击力为10000~15000m/s2,加速度计的量程宜为 。
A.10000~15000m/s2 B.10000~20000m/s2 C.15000~30000m/s2 D.20000~30000m/s2 19、高应变检测时桩头顶部的桩垫厚度宜为 。
A.5~10mm B.10~20mm C.20~30mm D.10~30mm
20、高应变动力检测时必须在桩身同一截面处,安装二只加速度传感器和二个应变传感器,主要目的
是 。
A.避免其中一只损坏,而采集不到数据
B.减小锤击偏心的影响 C.避免单只传感器处的桩身质量而影响结果 D.相互验证,校核结果的可靠性
21、规范规定浅层平板和复合地基试验分级不应少于 级。
A.10 B.8 C.12 D.7 22、CFG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发挥由 构成。
A.CFG桩承担全部荷载 B.CFG桩承担全部荷载的50%,基础底土承担50%
C.桩、土共同承担 D.CFG桩承担全部荷载的80%,基础底土承担20%
23、土层预估极限承载力80kN,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选用哪种尺寸合适?
A.0.07m B.0.25m C.0.30m D.0.50m 24、复合地基平板试验,现场对安装要求: 。
A.砂垫层要厚些,一般取20~30 mm B.试验平面无需整平,铺厚沙即可
22
2
2C.增强体形心与上部施荷设备中心对齐 D.按方便试验为原则进行安装
25、JGJ79-2002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规定: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要求取值
时: 。
A.当以粘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0所对应的压力 B.当以粘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 C.当以粉土或砂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
D.当以粉土或砂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0所对应的压力 26、进行加载分级要求,要进行承载力预估,下列土层预估值那个较为合理? A.流塑粘性土,松散砂土:200kPa B.粉土,稍密砂土:150kPa C.坚硬粘性土,粉土:200kPa D.碎石土,软岩石:1500kPa 27、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终止加载条件,下列 说法错误。
A.沉降急剧增大,且沉降量超过0.10倍压板宽度或直径 B.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稳定 C.本级沉降量大于前级的5倍
D.坚硬持力层,最大加载量超过设计要求的2倍
28、JGJ79-2002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规定:对土挤密桩、石灰桩或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可取:
A.s/b或s/d等于0.012所对应的压力 B.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 C.s/b或s/d等于0.010所对应的压力 D.可取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压力
29、下列关于桩身混凝土抗压芯样取样位置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桩顶位置轴力最大,只需在桩顶附近取样 B.桩底位置受力最小,且可能有沉渣,应在桩底取
C.桩顶、桩底及中部都需取样 D.桩中上部易取,只需在中上部取样
30、芯样试件高度分别为0.95d、1.05d,抗压强度折算系数ζ分别易取为 。
A.大于1、小于1 B.小于1、大于1
C.等于1、等于1 D.大于1、大于1
31、对于带有明显缺陷的或加工不合格的芯样 作为混凝土强度检测用的芯样试件。
A.可以 C.可以,但要乘以大于1的折减系数
B.不可以 D.可以,但要乘以小于1的折减系数
3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块的尺寸为: 。
A.100mm×100mm×100mm B.150mm×150mm×150mm C.150mm×150mm×300mm D.200mm×200mm×200mm
33、钻芯孔数为3个,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局部破碎,无法加工成试件,宜判定为: 。
A.III类或IV类 B.II类或III类 C.III类 D.IV类
34、单节混凝土预制桩,低应变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且不应少于 。
A.10%、10根 B.10%、20根
C.20%、10根 D.20%、20根
35、低应变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 。
A.5ms B.10ms
C.20ms D.100ms
36、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10根桩,完整性类别均为I类桩,桩身波速为3800m/s、3600m/s、
3700m/s、3950m/s、3900m/s、4000m/s、3750m/s、4050m/s、3900m/s、3950m/s,桩身波速平均值为: 。 A.3900 m/s B.3889 m/s C.3885 m/s D.3905 m/s
37、用声波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8.7ms接收到第一次反射波,9.3ms接收到第二次反射波,已知声波在桩
底沉渣的波速1000 m/s,桩底沉渣厚度为 。 A.0.5m B.0.2m C.0.6m D.0.3m 38、已知某方桩的质量密度为2450kg/m,桩长20m,截面尺寸450mm×450mm,实测波速c=4000m/s,广义
波阻抗(Z=ρcA)为 kN.s/m。
3
A.1984.5 B.2013.2
C.1750.5 D.1894.5 39、接38题,弹性模量E为 ×10MPa。
A.2.58 B.4.00
4
C.3.92 D.4.05
40、接38题,第一次、第二次桩底反射时间为 。
A.15ms,25ms B.10ms,25ms C.15ms,20ms D.10ms,20ms 41、接38题,两端自由时的一阶、二阶基频为 Hz。
A.150 B.200 C.175 D.250
42、下列关于反射波法低应变检测中传感器的说法中,那一项是错误的?
A.加速度计的安装方式不同会改变使用频响 B.对于长桩桩底反射波的提取,应选用高灵敏度角速度计
C.诊断桩身上部缺陷,应考虑传感器频响是否能达到要求 D.加速度计的重量、灵敏度与使用频率成反比 43、低通滤波的上限一般不应低于 。
A.1000Hz B.1500Hz
C.2000Hz D.2500Hz
44、加速度计按下列方式安装时,哪种方式的安装谐振频率最高?
A.钢质螺钉安装 B.502胶粘结
C.磁铁吸附安装 D.橡皮泥安装
45、低应变时域信号,2L/c时刻前出现缺陷反射,有桩底反射波,则宜判为 桩。
A.I类 B.II类 C.III类 D.I类或II类
46、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发射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宜为 。
A.50Hz或100Hz B.50Hz~100Hz C.50Hz~200Hz D.30Hz~50Hz 47、声波透射法所用换能器的振动类型是 。
A.厚度振动 B.径向振动 C.纵向长度振动 D.横向长度振动 48、桩径800mm的桩,应埋设不少于 根声测管。
A.2 B.3
C.1 D.4
49、声波透射法检测中,接收换能器接收到得声波是 。
A.反射波 B.透射波 C.散射波 D.折射波 50、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那一项是正确的?
A.用声波检测仪测得的声速与测距无关 B.用声波检测仪测得的声速与声波频率无关
C.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是声能的传播速度 D.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是支点的运动速度
51、调试声波检测仪时,测得t0=5μs,已知测点声距40cm,仪器显示声时为105μs,则超声波在混凝土中
传播的声速为 。
A.3636m/s B.3810m/s
C.4000m/s D.3000m/s
52、声波透射法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
A.200mm B.250mm C.350mm D.50mm 53、当声测管 ,声能量的总透过系数较大。
A.材料声阻抗介于水和混凝土之间时 B.材料声阻抗大于混凝土时 C.采用钢管或钢质波纹管时 D.材料强度大于混凝土时
54、由于声波的衰减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因此在脉冲超声波传播时由于衰减将引起主频率向底频侧的漂移,即所谓 。
A.频漂 B.频散
C.零漂 D.温漂
55、当进行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试验时,锚固段长度应取设计长度的 倍。
A.0.8 B.0.9 C.1.2 D.1.0 56、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锚杆基本试验中,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变形计算值
的 。
A.80% B.90%
C.100% D.110%
57、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锚杆基本试验中,当锚杆试验数量为3根,各根极限承载力值
最大差值小于30%时,取 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A.平均值 B.统计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58、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永久性锚杆验收检测,锚杆杆体材料为直径18mm的HRB400钢
筋,锚杆的试验荷载值为 kN。 A.100 B.99 C.92 D.69 59、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接上题,若试验锚杆为临时性锚杆,锚杆的试验荷载值为 kN。
A.85 B.99
C.80 D.92
60、若某工程锚杆验收试验,发现测得的弹性位移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弹性理论伸长值,
则 。
B.锚杆体强度不足 C.锚杆成孔孔径较小
D.锚固体周围岩土层提供了较高的摩阻力
1、进行桩基静载荷承载力检测,可依据的标准规范有: 。
A.JGJ 106—2003 B.GB50007-2002
C.GB50123-1999 D.JGJ94-94 E.B50011-2001 2、按成桩方法分类,下列方法属部分挤土桩的有: 。
A.干作业挖孔灌注桩 B.套管护壁法钻孔灌注桩 C.冲孔灌注桩 D.钻孔挤扩灌注桩 E.H型钢桩
3、基桩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方法按加载方式分类,主要有: 。
A.慢速维持荷载法 B.快速维持荷载法 C.单循环法 D.多循环法 E.以上均正确
4、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终止加载条件: 。
A.桩身折断 B.水平位移超过20mm(软土取40mm ) C.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D.加载量已达到加载设备量程
E.工程桩最大加载量已达到设计要求值
5、受检桩的设计施工资料需表现在检测报告中,包括: 。
A.混凝土强度 B.桩长、桩径 C.承载力特征值 D.桩身配筋
A.锚固段注浆体与杆体的粘结已破坏 E.地质柱状图
6、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检测数据整理时,应附的图表有:。
A.H-t-Yo曲线 B.H-Yo曲线
C.1g U-lgδ曲线 D.H-ΔYo∕ΔH曲线 E.S-lgt曲线
7、高应变检测方法应用方便快捷,在工程桩抽检验收检测中可以做到: 。
A.判定桩身缺陷及其位置 B.确定桩身缺陷的类别 C.分析桩端、桩侧阻力 D.判定桩基承载力 E.确定桩身混凝土的强度
8、高应变检测时,出现哪些情况应采用静载法进行验证 。
A.桩身存在缺陷,无法判定桩的承载力 B.桩身缺陷对水平承载力有影响
C.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反射峰较宽,侧阻力波、端阻力波较弱 D.嵌岩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在时间2L/c后无明显端阻力反射 E .以上情况均需静载法进行验证
9、如何判定高应变检测时所采集信号的优质信号? 。
A.力和速度曲线的时程波形终线归零
B.波形平滑,无明显高频干扰杂波,对摩擦桩桩底反射明确 C.贯入度适中,一般单击贯入度不宜小于2mm,也不宜大于6mm D.力和速度的时程一致,上升峰值前二者重合,峰值后二者协调 E.触变效应的影响,预制桩在多次锤击下承载力下降
10、哪种情况会导致高应变实测力和速度信号第一峰比例失调。
A.输入的传感器灵敏度不正确 B.弹性波速不合理 C.桩上部存在缺陷 D.上部土层阻力大 E.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1、下列哪些选项不可作为高应变法的锤击设备? A.强夯锤 B.液压锤
C.导杆式柴油锤 D.单动筒式液压锤 E.自由落锤
12、实测曲线拟合法可选择实测 作为拟合边界条件。
A.力曲线Fm(t) B.速度曲线Vm(t) C.上行波W D.下行波W E.贯入度
13、岩石的物理指标有: 。
A.密度 B.吸水率
C.抗压强度 D.弹性模量和抗力系数 E.抗拉强度
14、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有 。
A.换填垫层的厚度 B.原土体强度、类别 C.增强体强度、类别 D.复合地基类型 E.竖向增强体的面积置换率
15、钻芯法检测目的包括: 。
A. 检测灌注桩桩长 B. 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 C. 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D. 判定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 E.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16、下列关于钻孔灌注桩低应变检测开始时间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 混凝土龄期需达到28d
B. 预留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C. 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应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 D. 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15Mpa E. 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25Mpa
17、抗压强度检测时对芯样的几何尺寸应做 测量。
A. 平均直径 B. 芯样高度 C. 垂直度 D. 平整度 E. 以上均应测量
18、当有下列哪些情况时,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宜结合其它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A.超过有效检测范围的超长桩
B.检测推算桩长与实际成桩桩长资料明显不符 C.桩身截面多变或渐变的桩
D.实测时域信号复杂且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可靠的桩身完整性判别 E.形成群锚效应,提供抗剪强度
19、低应变检测中应力波反射法所采集的较好的波形应该是 。
A.多次锤击的波形重复性好 B.波形真实反映桩的实际情况
C.波形光滑、不含毛刺或振荡波形 D.波形最终回归基线 E.完好桩应有明显的桩底反射
20、声波透射法检测,下列哪些选项是IV类桩的特征? A.某一检测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异常 B.桩身混凝土声速普遍低于限值异常
C.无法检测首波 D.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 E.桩身混凝土均质性评价为D级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
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A )
2、在桩静载试验中,中途因故停止试验后,恢复试验时,应先加载至中断荷载,稳定后继续进行试验。( ) 3、与竖向抗压、抗拔桩不同,混凝土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一般为弯曲破坏,极限承载力由桩身
强度控制。(A )
4、高应变法可靠性的提高,通过足够数量的动静对比就可解决。( )
5、土与桩的阻力和桩的运动有关,决定静阻力的主要因素是桩的位移,决定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速度。(A ) 6、实测单击贯入度宜为2~6mm,长桩和摩擦桩取高值。(A )
7、高应变描述桩土体系模型的参数越多,拟合精度越高,拟合结果越接近实际。( ) 8、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验收检验,数量为3处。( ) 9、岩石原位测试包括现场波速测试、现场剪切试验和载荷试验等。(A ) 10、岩基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宜小于0.07m2。(A ) 11、基桩钻芯法检测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 12、钻芯法检测桩底沉渣厚度,在桩底应采用低速钻进。(A ) 13、钻芯孔可用桩身桩底高压灌浆加固补强孔。(A ) 14、动测法的仪器设备应每年至少标定一次。(A ) 15、低应变检测中,I、II类桩为合格桩。( )
16、粘性好、弹性差的橡皮泥可用作低应变检测时的耦合剂。(A ) 17、采用钢管作为声测管时可代替一部分主筋钢筋。(A ) 18、声波透射法扇形扫描时,波幅无可比性。(A )
19、在同一场地同一岩层中的岩石锚杆,试验数不得少于总锚杆的5%,且不应少于3根。( ) 20、将锚杆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即为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t。(A ) 1、当前进行基桩检测主要依据的标准为: 。
A.JGJ 106—2003 B.GB50009-2002 C.GB50025-2001 D.JGJ79-2002 2、预制桩饱和软粘土中成桩,受检桩周土的休止时间为: 。
A .7d B. 15d C. 10d D. 25d 3、中小直径桩一般指的桩径范围为:
A. d≤250mm B. d≤800mm C. 250≤d≤800mm D. 250mm≤d
4、试验用油泵、油管的工作压力,在试验荷载达到最大试验荷载时,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 。
A. 70% B. 80% C. 90% D. 100%
5、某工程共施工55根桩,基础形式均为5桩承台,采用静载荷试验需抽检 根桩。
A. 1 B. 2 C. 3 D. 5
6、某工程桩直径800mm,桩长18m,承载力设计特征值1500kN,抗压承载力试验时 的荷载分级较
为合适。
A. 8级,500kN/级 B. 10级,150kN/级 C. 10级,320kN/级 D. 11级,273kN/级
7、某工程共设计5组抗压桩静载试验,现场试验桩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0kN,120kN,140kN,130kN,160k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承载力特征值63kN B.承载力特征值68kN C.承载力极限值137kN
D.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8、某工程共施工51根抗拔桩,基础形式均为柱下3桩承台,抗拔试验极限承载力结果为:
115kN,140kN,135kN,检测结论取值为: 。
A.130kN B.140kN C.135kN D.115kN
9、某工程设计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嵌岩桩),桩长8m,桩径1000mm,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
强度设计值fc=14.3N/mm2)。桩端嵌入持力层为较完整的微风化石灰岩,岩基载荷试验测定承载力特征
值为30N/ mm2,忽略桩周侧摩阻力的影响。建设方要求测取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QqpaAp;
QApfcc)。若混凝土灌注桩的工作条件系数为0.7,请预估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 。
A.15716kN B.23550kN C.7858kN D.11775kN
10、接9题,按JGJ106-2003款4.3.4,根据预估极限值进行恰当的荷载试验分级,下列选项合适的有: 。
A. 1517.6 kN 10级 B. 2355 kN 10级 C. 785.8 kN 10级 D. 1177.5 kN 10级
11、接9题,若进行验收性检测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则下列哪种检测方法较为理想: 。
A.低应变法 B.高应变动力检测 C.取芯法 D.堆载法检测 12、一般认为,确定承载力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
A.机械阻抗法 B.CAPWAPC法 C.静载试验 D.静动法
13、深度x处的土阻力R,下行入射波通过X界面时,将在界面处产生幅值为R/2的 。
A.上行压力波和下行拉力波 B.上行拉力波和下行压力波 C.上行压力波和下行压力波 D.上行拉力波和下行拉力波 14、无任何修正的CASE法承载力计算公式最适用于 。
A.桩长较短的摩擦桩 B.桩长较短的端承桩 C.桩长较长的摩擦桩 D.桩长较长的端承桩 15、自由落锤锤击设备应 。
A.短距轻击 B.短距重击 C.长距轻击 D.长距重击 16、采用CASE法时,锤击落距一般不大于 。
A.1.0m B.1.5m C.2.5m D.3.5m
17、混凝土灌注桩桩长20m,桩端至桩中强度等级C25,弹性波速3600m/s,桩中至桩顶强度等级C30,弹
性波速3800m/s,进行高应变检测,仪器的弹性波速Ws和应力波速Wc 分别为 。 A.3600m/s,3700m/s B.3700m/s,3800m/s C.3800m/s,3700m/s D.3700m/s,3700m/s
18、高应变测桩时,桩头顶部的桩垫厚度宜为: 。
A.5~10mm B.10~20mm C.20~30mm D.10~30mm 19、高应变法检测两根桩的
值为0.95/0.80,则分别应判为 。
A.I类、II类 B.II类、II类 C.I类、I类 D.II类、III类
20、预制桩锤击法施工,桩尖穿过密实沙层进入粘土层,在穿透的瞬间桩身会出现 。
A.较大的拉应力 B.较大的压应力 C.速度为零 D.向上剧烈反弹 21、不同桩型材料质量密度大小排序一般是: 。
A.钢桩、混凝土预制桩、离心管桩、混凝土灌注桩 B.钢桩、混凝土灌注桩、离心管桩、混凝土预制桩 C.钢桩、离心管桩、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 D.钢桩、离心管桩、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灌注桩
22、岩体力学性质需要对岩石进行工程分类,下列哪种描述符合要求: 。
A.巨厚层、厚层 B.坚硬、较硬 C.强风化、中风化 D.质量等级Ⅰ~Ⅴ级 23、岩石单层厚度为 的称为中厚层岩石。
A.大于1.0米 B.0.5~1.0米 C.0.1~0.5米 D.小于0.1米
24、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类,正确的是: 。
A.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 B.柔性增强体与刚性增强体复合地基 C.换土地基和置换地基
D.加载预压法、换土垫层与置换地基
25、地表浅层地基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层进行的平板载荷试验称为 。
A.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B.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C.螺旋板载荷试验 D.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6、某岩石地基埋深10m,基础宽度4.5m,平板试验所得地基承载力 。
A.进行宽度修正 B.进行深度修正 C.不需修正 D.进行深、宽修正
27、某工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3m×3m。试验成果如下表,试
确定承载力特征值。 荷载64 6.78 96 9.51 128 13.12 160 17.34 192 21.83 224 27.17 256 33.38 288 40.51 320 48.65 (kPa) 沉降(mm) A. 180kPa B. 160 kPa C. ≥180 kPa D. ≥160 kPa
28、某19层商住楼,基础采用直径800mm人工挖孔桩,设计持力层为第4层中风化板岩,厚1.60~10.80m,
设计承载力特征值fak=1.375 Mpa,勘查资料提供承载力值1.628Mpa。若选用承压板圆形300mm刚性板,试进行预加荷载预估。
A. 97 kN B. 194 kN C. 230 kN D. 345 kN
29、接28题,若每级加载35kN,试验中385kN级24h内未稳定,根据下表判定承载力特征值 。 荷载(kN) 70 沉降(mm) 0.5 105 0.8 140 1.3 175 1.8 210 2.3 245 4.5 280 6.8 315 9.0 350 15.65 385 21.56
A
. 3.30 Mpa B. 1.65 Mpa
C. 2.96 Mpa D. 5.43 Mpa 30、钻芯法检测时,应采用 。
A. 钢粒钻头 B. 硬质合金钻头 C. 金刚石钻头 D. 牙轮钻头 31、桩底岩心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芯样数量不应少于 个。
A.2 B.3 C.6 D.9
32、利用钻芯法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时,芯样垂直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A. 偏大 B. 偏小 C. 没影响 D. 都有可能
33、某混凝土灌注桩设计强度C20,钻心取样芯样强度如下表,试根据GBJ107-87,下列判断正确的选项
为 。 序号 强度 23.3 (MPa) A. 满足 B. 计算强度值19.6 Mpa,不满足 C. 离散性大,无法确定 D. 平均值19.6 Mpa,满足 34、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1组3块试件强度值的 确定。
A. 平均值 B. 最小值 C. 最大值 D. 统计值
35、钻芯法钻取的芯样高度应精确测量,其精度为 。
A.0.1mm B.0.2mm C.0.5mm D.1.0mm
36、采用钻芯法鉴别嵌岩桩的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时,钻孔孔深宜 。
A. 钻入持力层2倍桩径且不少于1m B.钻入持力层2倍桩径且不少于2m C.钻入持力层3倍桩径且不少于1.5m D.钻入持力层3倍桩径且不少于3m
37、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已知桩长20m,测得反射波至时间10ms,则波速为 。
A. 1500m/s B. 2000m/s C. 3000m/s D. 4000m/s
38、设计等级甲级,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钻孔灌注桩,总桩数为60根,低应变检测抽检
数量至少 根。
A. 10 B. 18 C. 20 D. 30
39、只考虑地区地质条件差异时,桩的有效检测桩长受 大小的控制。
A. 桩土刚度比 B. 桩的长径比 C. 桩周土刚度 D. 桩周土阻尼
40、桩长10m,c=4000m/s,两端自由,t=0时刻一端受半正弦力脉冲激励,持续时间1ms,则 时刻
桩任何位置受力均为零。
26.7 24.7 26.1 18.7 23.5 25.6 20.3 25.2 27.8 1 2 3 4 5 6 7 8 9 10 A. t=2.5ms B. t=3.0ms C. t=3.5ms D. t=4.0ms
41、低应变检测时,对原始速度波形进行平滑处理,相当于 。
A. 高通滤波 B. 低通滤波 C. 带通滤波 D. 带阻滤波
42、低应变检测时无桩身缺陷,且承载力满足要求,但桩长小于施工记录桩长,应判为 桩。
A. 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43、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缺陷位置的频域计算公式为 。
A. L=2c/Δf B. L=c/Δf C. L=4c/Δf D. L=c/(2Δf)
44、低应变动力检测,多次反射现象的出现,一般表明缺陷在 。
A. 较浅部位 B. 较深部位 C. 多个部位 D. 桩头破损
45、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采样间隔50μs,采样点数1024,FFT的频域分辨率为 。
A. 18Hz B. 19Hz C. 19.5Hz D. 20Hz
46、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低通滤波的频率上限一般不应低于 。
A. 1000Hz B. 1500Hz C. 2000Hz D. 2500Hz 47、声波检测仪的声时测量分辨力应优于或等于 。
A. 0.1μs B. 0.5μs C. 1μs D. 10μs
48、调试声波检测仪时,测得t0=5μs,已知某测点声距L=40cm,仪器显示声时为105μs,则超声波在混
凝土中传播的声速为 。
A. 3636m/s B. 3810m/s C. 4000m/s D. 3000m
49、声波透射法检测,对同一种混凝土,换能器的频率越高,超声波衰减 ,穿透距离越近。
A. 越小 B. 越大 C. 越近 D. 越远
50、声波透射法检测,接收换能器接受到的声波是 。
A. 反射波 B. 透射波 C. 散射波 D. 折射波
51、声波透射法检测,频率50kHz的声波在探测C25混凝土时波长为 ,声速4000m/s。
A. 10mm B. 20mm C. 40mm D. 80mm
52、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与波长相当的障碍物时,将发生 。
A. 只绕射,无反射 B.即绕射,又反射 C.无绕射,只反射 D.无绕射,无反射
53、锚杆体采用直径25的HRB400级钢筋,依据JGJ120-99,基本检测时可能的最大检测荷载为 。
A. 196kN B. 138kN C. 177kN D.159kN
54、依据CECS22:2005,验收检测时,临时性锚杆最大检测荷载为锚杆设计轴向拉力值的 倍。
A. 0.8 B. 1.0 C. 0.7 D. 1.2
55、依据CECS22:2005,锚杆蠕变试验加荷等级不应少于 级。
A. 6 B. 7 C. 8 D. 9
56、依据JGJ120-99,验收性试验锚杆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 ,且不得少于3根。
A. 10% B. 20% C. 5% D. 10%
57、某基坑支护工程锚杆注浆体设计水泥净浆强度20Mpa,依据JGJ120-99,进行锚杆试验时注浆体强度
应达到 Mpa。
A.20 B. 15 C.18 D. 10
58、依据JGJ120-99,在粘土层深度4m处设一排锚杆,土层锚杆设计时按构造要求进行,下列设计参数较
合理的为: 。
A.锚杆长10m,自由段长度5 m,孔径130mm B.锚杆长10m,自由段长度8 m,孔径300mm C.锚杆长10m,自由段长度3 m,孔径130mm
D.锚杆长10m,自由段长度3.5 m,孔径130mm 59、锚杆承载力取决于 。
A. 杆体材料强度 B. 砂浆与杆体握裹力 C. 土层与锚杆体的摩擦力 D. 以上三者中的最小值
60、依据JGJ120-99,基本试验中最大荷载下锚杆的弹性变形不应小于弹性变形计算值的 %。
A. 60 B. 70 C. 80 D. 90 1、下列哪种试验属桩基承载力检测: 。
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B.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 C.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 D.桩身混凝土强度钻心检测; E.超声波检测。
2、按成桩方法分类,下列方法属非挤土桩的有: 。
A.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 B.冲孔灌注桩
C.泥浆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 D.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 E.预钻孔打入(静压)预制桩
3、桩基静载荷试验对设备仪器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测量仪表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 01 mm;
B.荷重传感器、千斤顶、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不应大于最大试验荷载的2.5倍,也不应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 .2倍;
C.压力表的示值误差不大于0.4%;
D.一般要求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1%,压力量程一般为60MPa。
E.试验用油泵、油管的工作压力,在试验荷载达到最大试验荷载时,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80% 4、抗压桩静载荷试验终止加载条件为: 。
A.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 C.已达到极限荷载;
D.已达到最大试验荷载,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收敛)标准; E.工程桩作锚桩,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5、抗拔桩试验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程序正确的为: 。
A.每级荷载施加1.5h后施加下一级荷载;
B.每级卸载后隔15 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15min再读一次; C.卸载至零后,维持时间为3h;
D.按分级加荷量和油压表读数分级加载,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E.以上均正确。
6、对于 ,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为设计提供依据。
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B.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C.采用新桩型、新工艺 D.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E.桩身完整性检测中的III类桩
7、高应变检测前桩头部位应铺设桩垫,可采用 等材质均匀的材料。
A.胶合板 B.钢板
C.木板 D.纤维板 E.黄砂 8、CASE法不可以得到下列结果? A.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 B.桩侧摩阻力分布
C.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 D.模拟的静荷载-沉降曲线 E.桩身应力分布
9、桩身完整性评价可采用β法,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当0.8≤β<1.0时为基本完整桩 B.当β≥1.0时为完整桩
C.当0.6<β<0.8时为严重缺陷桩 D.当β<0.6时为严重缺陷或断桩 E.当β=0.6时为III类桩
10、某工程2根PHC管桩的高应变动力检测,单桩预估承载力约3000kN。某检测机构在高应变检测时使用2t重锤。在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将实际实际使用重锤2t改为3t,而其高应变检测结果反映,该工程单桩极限承载力只达到设计值的约50%。后经其他检测单位对同2根桩高应变检测和静载试验,单桩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请问:该机构有哪些违规之处?
A.锤重不满足JGJ106规定单桩设计承载力极限值的1%~1.5%的要求 B.检测报告篡改设备记录,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C.复检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该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严重失实 D.不应使用高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应采用静载的试验方法进行复核 E.该检测结构动测设备未能出具有效检定证明 11、岩石的物理指标有: 。
A.密度 B.吸水率
C.抗压强度 D.弹性模量和抗力系数 E.抗拉强度
1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终止加载的条件为: 。
A.沉降急剧增大,p-s曲线出现陡降段,沉降量超过0.04倍压板宽度或直径 B.沉降量与压板宽度或直径比大于等于0.06 C.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稳定 D.本级沉降量大于前级的5倍 E.以上条件均正确
13、下述各种平板载荷试验对承压板尺寸的要求正确的是 。
A.可按土层厚度和试验目的确定承压板尺寸 B.原土试验用面积一般0.25~0.5m2
C.岩基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宜小于0.07m2 D.复合地基试验承压板尺寸要根据单位处理面积选择 E.真空预压地基验收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宜小于1.0m2 14、下列哪些选项是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IV桩的特征。
A.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连续
B.钻进困难 C.芯样松散
D.芯样加泥、分层 E.芯样局部破碎,长度9cm
15、低应变检测中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将产生衰减,衰减快慢同 有关。
A. 桩阻尼 B. 土阻尼
C. 激振能量 D. 应力波频率 E. 应力波幅
16、机械阻抗法中,根据Δf计算出的桩长与实际桩长差别较大或测不出Δf时,此时桩身可能出现 。
A. 断裂 B. 鼓肚
C. 严重离析 D. 缩颈 E. 缩颈 17、下列哪些桩型可采用反射波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A.C20的素混凝土桩 B.薄壁钢管桩
C.C30的挤扩多支盘桩 D.桩径1.42m、抗压强度5.8Mpa的高压旋喷桩 E.桩径1.0m、桩长12.3 m的人工挖孔桩 18、声波透射法开始检测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设计强度的70%
B.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15Mpa C.受检桩混凝土龄期至少28d D.预留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E.混凝土浇筑后10~15d 19、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 内容。
A.检测日期 B.地质条件
C.声波管布置图 D.缺陷分布图 E.混凝土均匀性评价等级 20、锚杆可能的组成部分为 。
A.杆体 B.注浆体
C.锚具 D.套管 E.锚杆钻机
1、在桩的静荷载试验中,每级荷载的桩顶沉降S<1mm/h时,可加下一级荷载。( )
2、对大直径桩静载试验,当基准梁长度达到12m或以上时,其基准桩与受检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边)
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对基准桩位移进行监测。(A )
3、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当加荷程序执行完成后,加载转为卸载。每级卸载 值为加载值的两倍,每
级卸荷维持时间为lh。(A )
4、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是对应于桩身折断或桩身钢筋应力达到屈服时的这级水平荷载。( )
5、JC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动力参数法、机械阻抗法测定桩的动刚度,可以确定单桩竖向
承载力可直接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
6、由于桩中应力波速度和混凝土强度密切相关,有定量关系,所以在基桩动测中可用应力波速度计算混凝
土强度。( )
7、高应变检测中,可采用加速度信号两次积分得到的最终位移作为实测贯入度。( )
8、在曲线拟合时,若得出的力-时间曲线在2L/c附近出现高频振荡,则说明拟合给定的阻尼系数偏小。(A ) 9、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埋深等于或小于3米)或地下水位以下地基土。( ) 10、土的变形模量E0是指土在三向受力、无侧限情况下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 11、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平均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12、当钻芯孔为1个时,宜在桩中心位置开孔。( ) 13、岩石芯样长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与截面相比要小。(A) 14、桩头疏松对低应变检测反射波曲线影响不大。( )
15、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质量密度越大,应力波传播速度越快。( ) 16、桩底反射清晰、明显的桩就是“好桩”。 ( ) 17、声波透射法常根据桩长选择超声波的发射频率。( )
18、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质量用的换能器水密性一定要好。(A) 19、岩石锚固用锚杆常为全粘结型锚杆。(A )
20、参加统计的检测锚杆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锚杆极限承载力。(A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