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方向)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教学大纲
(本大纲根据中央电大教学大纲修订)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林小宁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的必修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常用的编程指令及其编程方法、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与系统调试方法。结合工程实际,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有关电气控制应用方面的一般工程控制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和硬件结构,主要性能指标,循环控制原理及特点。以及可编程控制器与其它工业控制装置的区别。
2、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特性及I/O地址设置,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指标参数,重点掌握典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数字/模拟模板I/O地址分配及规则。
3、了解可编程指令结构以及编程的基本原则。掌握位逻辑指令、定时指令、计数及比较指令、数据块及数据传送指令的功能及应用。理解移位/循环、转换以及数学运算指令的功能及数据格式。
4、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合理选用PLC的各种模板,掌握程序设计与现场调试的常用方法。
5、了解典型 PLC系统的模板特性,掌握PLC系统的硬件组态及I/O扩展,理解MPI网,PROFIBUS-DP网以及工业以太网的结构和参数设计方法。
6、了解典型可编程控制器模板的特点、技术参数及工作方式, 编程元件及输入/输出编址,掌握常用指令的特点及应用。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的先修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课。与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课程紧密相连。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
本课程教学要求中,所列内容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基本层次要求。 了解:对教学内容达到一般认知的要求。
理解: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设计分析方法达到领会的要求。 掌握: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技能达到运用的要求。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时数和学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为54学时,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媒体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由文字教材、录像课(IP课)和CAI课件组成。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媒体,为适应电大远程开放办学的需要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文字教材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1)本教材在借鉴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专科学生的特点和现状,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实践培训贯穿始终;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2)本教材打破了大部分PLC教材所采用的课程模式,突出当代最先进的典型机型,建立了PLC配置、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及故障诊断、PLC工业网络为主的新课程体系。针对目前专科学生的特点及现状,每个章节都配有大量的实践练习。
(3)本教材淡化理论,全部教学内容都经过实践检验,为体现实用性,本书为每个教学单元配备相关实训练习,详细阐明PLC系统的综合设计与调试原理和方法。 2、录像(IP课)
根据教学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章节的学习目标,讲授重点、难点。对于综合性的典型习题给予详细的解析。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衔接并突出技能训练的重要地位。 3、CAI课件
根据模块内容各自的特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述教学内容,包括重点知识内容多角度分析与细化的讲解、实验与实训的模拟演示以及自我检测等。其目的是配合文字教材的阅读,为学生开展个体化,交互式学习提供帮助。 三、考核说明
2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重要验收方式之一。学生必须完成必做作业和实验后,才能参加考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按照“可编程控制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 考核要求在网上公布。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章节
课程内容
课内实践教学
课时
备注
小计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
课时数 课时数
手段 手段 2 4 4 6 12 10 2 40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2 4 4 4 14
实验 习题课 习题、实
验 习题课
1 概述 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
2 4 6 10 16 14 2 54
3 典型可编程控制器 4 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 5 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6 可编程控制器的典型应用
机动 总计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教学内容:
1、PLC的产生、定义、分类及应用 2、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3、PLC的编程语言 4、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3
5、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1、了解PLC的产生、定义、分类及应用 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3、了解PLC的编程语言 4、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5、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教学内容:
1、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2、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 3、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功能 教学要求:
1、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 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功能
第三章 典型可编程控制器
教学内容:
1、可编程控制器的典型机型及特点 2、S7-200、S7300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3、其他典型机型简介 教学要求:
1、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典型机型及特点
2、掌握S7-200、S7300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 3、了解其他典型机型的功能、性能特点
4
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及其编程
教学内容:
1、PLC的数据类型和指令结构 2、PLC的寻址方式 3、位逻辑指令 4、数据传送与转换指令 5、运算指令 6、移位指令 7、控制指令
8、参数/变量声明及应用
9、累加器操作和地址寄存器操作指令 10、其他功能指令 教学要求:
1、了解PLC的数据类型和指令结构 2、掌握PLC的寻址方式 3、掌握位逻辑指令的功能及用法 4、掌握数据传送与转换指令的功能及用法 5、掌握运算指令的功能及用法 6、掌握移位指令的功能及用法 7、掌握控制指令的功能及用法 8、掌握参数/变量声明及应用
9、掌握累加器操作和地址寄存器操作指令的用法 10、了解典型PLC的其他功能指令
第五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
1、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开发工具 2、梯形图的概念
5
3、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典型控制程序设计实例 教学要求:
1、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开发工具,能够正确地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程序开发与调试 2、理解梯形图的概念 3、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能够编制典型控制程序
第六章 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中的典型应用
教学内容:
1、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3、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4、系统调试方法 5、典型应用实例 教学要求:
1、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4、掌握系统调试方法
5、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并能够独立进行简单控制系统的系统设计(系统配置及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系统的I/O接线图、系统的流程图、控制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