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道县四中 唐顺学
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行辈(háng) 怠慢(dài) 怅惘(cháng) 窈窕淑女(yǎo) ....B、亢奋(kàng) 晦暗(huì) 农谚(yán) 黄发垂髫(tiáo) ...C、劫难(jié) 趋势(qū) 雾霭(ái) 佁然不动(dài) ....D、迁徙(xǐ) 凋零(diāo) 譬如(pì) 参差披拂(c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震憾 沉溺 枯躁 人情事故 B.山麓 暄嚷 次第 装模做样 C.燥热 皎洁 搏击 叹为观止 D.褪色 油馍 斡旋 消声匿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B.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 哗众取宠,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1
B、《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C、《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D、《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清澈,笔法妙极。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缘溪行(沿着,顺着) B.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C.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而且)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中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事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农历五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正是农忙时节。
B.古人称自己或家人时常常会用谦逊的态度,如 “鄙人”“家父”,称呼他人时,为了表示尊重,往往会使用尊称,如“令堂”“贤侄”。
C.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D.十二生肖为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
8.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 项是( )
A.“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C.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9.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2) ,悠悠我心。 (3)微君之躬, ?
(4)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 ”。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2
10.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 的
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汇编成书,就是《 》。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傅敏。
11.(6分)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
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1)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帮助他设计几个栏目。(2分,每设计一个栏目得1分。)
栏目一: 栏目二:
(2)某校八年级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②作为班长,你向同学们提出哪些建议,以实现“低碳生活”? (2分,每条建议得1分,最多得2分。)
建议一: 建议二: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乃记之而去( ) (4)以其境过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珮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写出了环境的喧闹。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5.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3
分)
(二) 阅读《蒹葭》,回答下列问题(5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6.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渲染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下文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B.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地点的转换。 C.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又或许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的幻觉。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显示出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7.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述。(2 分)
(三)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4
(2)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3)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4)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5)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6)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7)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亮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8)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9)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10)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11)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8.下列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斯石英是苏联科学家 S.M 斯季绍夫发现的。 B.斯石英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C.巨大的撞击可能产生斯石英。
D.在高温状态下斯石英会变成普通沙子。
19.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作比较)
5
B.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做诠释)
C.如果在 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渺子。(夸张)
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举例子)
20.选文第(7)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3分)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21、第四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 )(3分)
A.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说明金刚石的珍贵,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D.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22、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3分)
答: 。 (四) 阅读史铁生的《我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13分)
①也许是因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吧,我的两条腿虽动都不能动,却是个体育迷。我不光喜欢看足球、篮球等各种球类比赛,也喜欢看田径、游泳、拳击、滑冰、滑雪、自行车和汽车比赛,总之我是个全能体育迷。当然都是从电视里看,体育馆场门前都有很高的台阶,我上不去。如果这一天电视里有精彩的体育节目,好了,我早晨一睁眼就觉得像过节一般,一天当中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想着它,一分一秒都过得愉快。有时我也怕很多重大比赛集中在一天或几天(譬如刚刚闭幕的奥运会),那样我会把其他要紧的事都耽误掉。
②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我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多少,是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长还是短。譬如说男子跳远纪录是由比蒙保持的,20年了还没有人能破,不过这事不大公平,比蒙是在地处高原的墨西哥城跳出这八米九零的,而刘易斯在平原跳出的八米七二事实上比前者还要伟大,但却不能算世界纪录。这些纪录是我顺便记住的,田径运动的魅力不在于记录,人反正是干不过上帝;但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却能从那奔跑与跳跃中得以充分展现,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它比任何舞蹈都好看,任何舞蹈跟它比起来都显得矫揉造作甚至故弄玄虚。也许是我见过的舞蹈太少了。而你看刘易斯或者摩西跑起来,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③我最喜欢并且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随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内,随便一跳就在八米开外,而且在最重要的比赛中他的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绝不像流行歌星们的唱歌,唱到最后总让人怀疑这到底是要干什么。不怕读者诸君笑话,我常暗自祈祷上苍,
6
假若人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我还设想,那时的人又会普遍比现在高了,因此我至少要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那时的百米速度也会普遍比现在快,所以我不能只跑九秒九几。作小说的人多是白日梦患者。好在这白日梦并不令我沮丧,我是因为现实的这个史铁生太令人沮丧,才想出这法子来给他宽慰与向往。我对刘易斯的喜爱和崇拜与日俱增。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想若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变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天这一身残病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够的报偿。
④奥运会上,约翰逊战胜刘易斯的那个中午我难过极了,心里别别扭扭别别扭扭的一直到晚上,夜里也没睡好觉。眼前老翻腾着中午的场面:所有的人都在向约翰逊欢呼,所有的旗帜与鲜花都向约翰逊挥舞,浪潮般的记者们簇拥着约翰逊走出比赛场,而刘易斯被冷落在一旁。刘易斯当时那茫然若失的目光就像个可怜的孩子,让我一阵阵的心疼。一连几天我都闷闷不乐,总想着刘易斯此刻会怎样痛苦;不愿意再看电视里重播那个中午的比赛,不愿意听别人谈论这件事,甚至替刘易斯嫉妒着约翰逊,在心里找很多理由向自己说明还是刘易斯最棒;自然这全无济于事,我竟似比刘易斯还败得惨,还迷失得深重。这岂不是怪事么?在外人看来这岂不是精神病么?我慢慢去想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一个美的偶像被打破了么?如果仅仅是这样,我完全可以惋惜一阵再去竖立起约翰逊嘛,约翰逊的雄姿并不比刘易斯逊色。是因为我这人太恋旧,骨子里太保守吗?可是我非常明白,后来者居上是最应该庆祝的事。或者是刘易斯没跑好让我遗憾?可是九秒九二是他最好的成绩。到底为什么呢?最后我知道了: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了继而粉碎了。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假若刘易斯不能懂得这些事,我相信,在前述那个中午,他一定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⑤在百米决赛后的第二天,刘易斯在跳远比赛中跳出了八米七二,他是个好样的。看来他懂,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我不敢说刘易斯就是这样,但我希望刘易斯是这样,我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
⑥这样,我的白日梦就需要重新设计一番了。至少我不再愿意用我领悟到的这一切,仅仅去换一个健美的躯体,去换一米九以上的身高和九秒七九乃至九秒六九的速度,原因很简单,我不想在来世的某一个中午成为最不幸的人;即使人可以跑出九秒五九,也仍然意味着局限。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
7
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批我的白日梦到底该怎样设计呢?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来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⑦后来知道,约翰逊跑出了九秒七九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23.作者双腿瘫痪却是个“全能体育迷”,且“第一喜欢田径”,这是什么原
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刘易斯输掉比赛后,作者难过极了,其中真正的原因是( )。 (3分)
A.是因为一个美的偶像被打破了。
B.是因为作者对“最幸福”的定义动摇了继而粉碎了。 C.是因为作者这人太恋旧,骨子里太保守。 D.是因为刘易斯没跑好让作者遗憾。
25.第⑤段中“我不敢说刘易斯就是这样,但我希望刘易斯是这样”一句中的
“这样”是指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作者为什么说见到了“‘最幸福的人’的不幸”?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7.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题一: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有时我们也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很多很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得抄袭。
题二:请以“这件事我做对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
③写出我对这件事的认识、判断、决定的过程;④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答 卷
选择题(请将所有的选择题都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1 14 2 16 3 18 4 19 5 20 6 21 7 24 8 一、积累与运用(除选择题外,共19分) 9.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10.(3分) 11.(6分)(1) (2分,每设计一个栏目得1分。)
栏目一: 栏目二: (2)① ②(2分,每条建议得1分,最多得2分。)
建议一: 建议二:
9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除选择题外,共11分) 12. (4分)(1) ( ) (2) ( )
(3) ( ) (4) ( )
13. (4分)(1)
(2)
15.(3分)
(二) 阅读《蒹葭》,回答下列问题(除选择题外,共2分)
17.(2 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下列问题:(除选择题外,共3分)
22、 (3分)
(四) 阅读史铁生的《我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除选择题外,共10分)
23. (4分)
25.(3分)
26.(3分)
10
11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12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1. D(3分)
点拨:A怅惘(chàng) B应为农谚(yàn)C应为雾霭(ǎi)怡然不动(yǐ) 2. C(3分)
点拨: A项“震憾”应为“震撼”,“枯躁”应为“枯燥”,“ 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 B项“ 暄嚷”应为“喧嚷”,“装模做样”应为“装模作样”; D项“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
3. D(3分)
点拨: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用词不当。B.天伦之乐,意思是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4.A
点拨:B 项,成分残缺, 可在句末加“的热情”; C 项搭配不当,“水平”和“培养”不能搭配,可以删去“和知识水平”,或改为“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D项,语序不当,把“许多”与“内地”位置互换。
5、C
点拨:应该是西北少数名族。 6.D(3分) 点拨:“而”表转折,“但是”“可是”的意思。 7.C (3分) 点拨:C错,“而立之年”是三十岁。 8.B(3分)
点拨:B项应更改为:“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9.(10分,每空1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青青子衿 (3)胡为乎泥中?
(4)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5)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6)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0.书信 傅雷家书 傅聪 11.(6分)
(1) (2分,每设计一个栏目得1分)
示例: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提低碳建议
栏目三:讲低碳故事 栏目四:画低碳图画 栏目五:过低碳生活 (2)① (2分)示例1: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示例2: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13
②(2分,每条建议得1分,最多得2分。)
示例1: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示例2: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
示例3: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洗机。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 (14分)
12.(4分) (1)大约。 (2)像狗的牙齿那样 (3) 离开 (4)因为 13.(4分) (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14.A(3分)
点拨:B.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C.此句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D.“斗折蛇行”对溪流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15.(3分)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
(二) (5分) 16.B (3分) 点拨:“地点的转换”错误,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17.(2分)这首诗抒发了求而不得的惆怅和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作 者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向往。(答到一方面,意对即可)
(三) (15分) 18.(3分) B
19.(3分) C 列数字 20.(3分) A 21.(3分) D 22.(3分) 能换。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加速分离”,这是事实。 (四) (13分) 23.(4分)一是因为人往往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史铁生双腿残疾,两条腿一动不能动,就更喜欢体育。二是因为作者深谙田径运动的魅力,即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能从那奔跑与跳跃中得以充分展现。(每答出一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
24.(3分)B 25.(3分)体育竞技比赛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26. (3分)因为作者的两条腿是残疾的,所以作者认为拥有健美躯体的刘易斯是最幸福的人。后来作者看到刘易斯在比赛中失败了,所以说作者见到了“‘最幸福的人’的不幸”。
三、作文(60分) 26.略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