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据标准:
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
砌砖墙试验方法:GB/T2542-2003 二、检验原理:
通过对试样的加工处理,对其大面进行加压,得出破坏荷载,求出抗压强度值,可知其承受荷载的能力。 三、适用范围:
用于检测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多孔砖。
四、仪器设备:
1、砖用卡尺,分度值为0.5mm;
2、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其下加压板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在量程的20%-80%之间。
3、低温箱,-20°C;
4、水槽,水温10°C-20°C; 5、台秤,分度值5g; 6、蒸煮箱,0-100°C; 7、鼓风干燥箱,0-110°C; 五、取样规定:
每3.5万-15万块为一批,不足3.5万块按一批计。抽样数量按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检样项目 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 强度等级 泛霜 石灰爆裂 抗风化性能 冻融 抽样数量(块) 50 20 10 5 5 5 5 六、试样准备与制备: 随机抽取30块试样。 七、环境要求:
试验要求环境温度为16°C-32°C,相对湿度35%-60%; 八、试验步骤:
1、尺寸偏差
a、长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大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 b、宽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 c、高度测量时在砖的两个条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
当被测处有缺陷或凸出时,可在砖的旁边部位测量,但要选择不利的一测。精确至0.5mm。
2、外观质量 2.1缺损
a、缺棱掉角在砖上造成的破损程度,以破损部分对长、宽、高三个棱边的投影尺寸来
度量,叫破坏尺寸。
b、缺损造成的破坏面,系指缺损部分对条、顶面的投影面积。 2.2裂纹
a、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到其它面上时,则累计它的投影长度。
b、多孔砖的孔洞与裂纹相通时,要将孔洞包括在裂纹内一并测量。 c、裂纹长度以在三个方向上分别测得的最长裂纹作为测量结果。 2.3弯曲
a、弯曲分别在大面和条面上测量,用砖用卡尺的两支脚沿棱边两端防好,选择弯曲最大的地方将垂直尺推至砖面,但不要将因杂质或碰伤造成的凹处计算在内。
b、以弯曲中测得的较大者作为测量结果。 2.4杂质凸出高度
杂质在砖面上造成的凸出高度,以杂质距砖面的最大距离表示。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脚放在测量凸出两边的砖平面上,用垂直尺测量。
2.5色差
把装饰面朝上随机的分两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离砖样2m处目测。 3、抗压强度 3.1多孔砖
试件制作用坐浆法。先把试样在水中浸泡10min-20min后,拿出放在钢丝网架上滴水3min-5min,同时将玻璃板放在试样制备平台上,在上面铺一张湿的垫纸,纸上铺一层厚度不超过5mm的用强度等级32.5的 普通硅酸盐水泥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把试样受压面平稳地坐放在水泥浆上,在另一受压面上稍加压力,使整个水泥层与砖受压面相互粘结,砖的侧面要垂直于玻璃板。待水泥浆适当凝固后,连同玻璃板翻放在另一铺纸放好浆的玻璃板上,再进行坐浆,要使砖平行于玻璃板。
3.2试样养护
3.2.1普通制样法制成的抹面试样要放在不低于10°C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 3.3试样抗压
a、首先测量每个试样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b、将试样平放在夹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匀平稳,不能有冲击或振动。加荷速度是4KN/s,直到试样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4、冻融
a、首先用毛刷将试样表面清理干净,将试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 105°C±5°C下干燥至恒重(在干燥过程中,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2%,前后两次称量时间间隔为2h),称其质量G0,并检查外观,将缺棱掉角和裂纹处作标记。
b、把试样浸在10°C-20°C的水中,24h后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分,放在预先降温至-15°C以下的冷冻箱中,大面侧向立放,间隔是20mm。
c、当箱内温度再降至-15时开始计时,在-15°C-20°C下冰冻3h;然后取出放入10°C-20°C的水中融化;要不少于2h,这样为一次冻融循环。
d、每5次冻融循环,检查一次冻融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情况,如冻裂、缺棱、掉角、剥落等。
e、冻融过程中,发现试样的冻坏超过外观规定时,要继续试验至15次冻融循环结束为止。
f、15次冻融循环后,检查并记录试样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裂长度,缺棱掉角和剥落等破
坏情况。
g、经15次冻融循环后的试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其质量G1。烧结砖如果未发现冻冻坏现象,就不进行干燥称量。
h、将干燥后的试样,按8.3.1的规定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5、石灰爆裂
5.1试样要用未经雨淋或浸过水,且近期生产的砖样。用半砖即可。 5.2试验步骤
a、将试样平行侧立放在蒸煮箱内的篦子板上,试样间隔不能小于50mm,箱内水面要低于篦上板40mm。
b、加盖蒸6h后取出。
c、检查每块试样上因石灰爆裂(含试验前已出现的爆裂)而造成的外观缺陷,记录下尺寸。 8.6泛霜
a、首先清理试样表面,然后放入105°C±5°C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取出冷却到常温。
b、将试样顶面或有孔洞的面朝上分别放在浅盘中,往浅盘中注入蒸馏水,水面高度不低于20mm。用透明材料覆盖在浅盘上,把试样暴露在外面,记录时间。
c、试样浸在盘中的时间为7d,开始2d内经常加水以保持盘内水面高度,以后就保持浸在水中就可以了。
d、7d后取出试样,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放置4d。然后在105°C ±5°C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取出冷却到常温。记录干燥后的泛霜程度。
e、7d后开始记录泛霜情况,每天一次。 7、抗风化性能
7.1试样可以采用半砖。 7.2试验步骤
a、首先清理试样表面,然后放在105°C±5°C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除去 粉尘后,称出它的干质量G0。
b、把干燥后的试样浸水24h,水温为10°C-30°C。
c、取出试样,用湿毛巾擦干表面水份,立即称量,称量时试样表面毛细孔渗出在称盘中水的质量也要计入吸水质量中,此为浸泡24h的湿质量G24。
d、将浸泡24h后的湿试样侧立放入蒸煮箱的篦子板上,试样间距不能小于10mm,望里注入清水,箱内水面要高于试样表面50mm,加热到沸腾,沸煮3h,饱和系数试验沸煮5h,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e、按第c条规定称量沸煮3h的湿质量G3,饱和系数试验称量沸煮5h的湿质量G5。 九、结果评定
1、尺寸
每一方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mm。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优等品 尺寸 290、240 190、180、175、140、115 样本平均偏差 ±2.0 ±1.5 样本极差≤ 6 5 一等品 样本平均偏差 ±2.5 ±2.0 样本极差≤ 7 6 合格品 样本平均偏差 ±3.0 ±2.5 样本极差≤ 8 7 90 ±1.5 4 ±1.7 5 ±2.0 6 2、外观质量 外观测量以毫米为单位,不足的1mm,按1mm计算。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
项 目 1.颜色(一条面) 2.完整面 不得少 3.缺棱掉角的三个破坏尺寸不得同时大于 4.裂纹长度 不大于 a.大面上深入孔壁15mm以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到条面的长度 b.大面上深入孔壁15mm以上长度方向及其延伸到顶面的长度 c.条顶面上的水平裂纹 5.杂质在砖面上造成的凸出高度 不大于 优等品 一致 一条面 和一顶面 15 60 60 80 3 一等品 基本一致一条面和一顶面 20 80 100 100 4 合格品 -- -- 30 100 120 120 5 注: 1为装饰而施加的色差、凹凸纹、拉毛、压花等不算缺陷。 2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能称为完整面: a)缺损在条面或顶面上造成的破坏面尺寸同时大于20mm×30mm。 b)条面或顶面上裂纹宽度大于1mm,其长度超过70mm。 c)压陷、焦花、粘底在条面或顶面上的凹陷或凸出超过2mm,区域尺寸同时大于20mm×30mm。 3抗压强度 a、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RP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1MPa。 RP=P/LB
式中: RP——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
L——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B——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b、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或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到0.1MPa。强度等级应符合下表: 强度等级 MU30 MU25 MU20 MU15 MU10 抗压强度平均值f≥ 30.0 25.0 20.0 15.0 10.0 变异系数δ≤0.21 强度标准值fk≥ 22.0 18.0 14.0 10.0 6.5 变异系数δ>0.21 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min≥ 25.0 22.0 16.0 12.0 7.5 4、冻融 a、外观结果:15次冻融循环后,检查并记录试样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裂长度、缺棱掉角和剥落等破坏情况。
b、强度损失率(Pm)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Pm=P0-P1/P0×100
式中:Pm—强度损失率,%;
P0——试样冻融前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1—试样冻融后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c、质量损失率(Gm)按下式计算,0.1%。 Gm=G0-G1/G0
式中:Gm—质量损失率,%;
G0———试样冻融前干质量,单位为克(g); G1——试样冻融后干质量,单位为克(g);
d、 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损失率、外观质量或质量损失率表示与评定。 5、石灰爆裂
以试样石灰爆裂区域的尺寸最大者表示,精确至1mm。 6、泛霜
a、泛霜程度根据记录以最严重者表示。 b、程度划分如下:
无泛霜:试样表面的盐析几乎看不到。
轻微泛霜:试样部分表面出现一层细小明显的霜膜,但试样表面依然清晰。 中等泛霜:试样部分表面出现或棱角出现明显霜层。 严重泛霜:试样部分表面出现起砖粉、掉角及脱皮现象。 7、抗风化性能 7.1评定方法
a、常温浸泡24h试样吸水率(W24)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W24=G24-G0/G0*100
式中:
W24—常温水浸泡24h试样吸水率,%。 G24—试样干质量,单位为克(g);
G0—试样浸水24h湿质量,单位为克(g);
b、试样沸煮3h吸水率(W3)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W3=G3-G0/G0*100
式中:
W3—试样沸煮3h吸水率,%;
G3—试样沸煮3h湿质量,单位为克(g); G0—试样干质量,单位为克(g)。
c、每块试样的饱和系数(K)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01。
K=G24-G0/G5-G0
式中:
K——试样的饱和系数,
G24—常温水浸泡24h试样湿质量,单位为克(g); G0——试样干质量,单位为克(g); G5—试样沸煮5h湿质量,单位为克(g)。
d、吸水率以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饱和系数以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
7.2风化区的划分见附表。
7.3严重风化区中的1、2、3、4、5地区的砖必须进行冻融试验,其他地区砖的抗风化性能符合下表规定时可不做冻融试验,否则必须进行冻融试验。 项目 砖种类 平均值 严重风化区 5h沸煮吸水率/%≤ 单块最大值 饱和系数≤ 平均值 单块最大值 平均值 非严重风化区 5h沸煮吸水率/%≤ 单块最大值 饱和系数≤ 平均值 单块最大值 粘土砖 粉煤灰砖 页岩砖 煤矸石砖 21 23 16 19 23 25 18 21 0.85 0.74 0.87 0.77 23 30 18 21 25 32 20 23 0.88 0.78 0.90 0.80 注:粉煤灰掺入(体积比)小于30%时,按粘土砖规定判定。 附录: 1、风化区用风化指数进行划分。
2、风化指数是指日气温正温降至负温或从负温升至正温的每年平均天数与每年从霜冻之日起至消失霜冻之日止这一期间降雨总量(以mm计)的平均值的成绩。
3、风化指数大于等于12700为严重风化区,风化指数小于12700为非严重风化区。全国风化区划分见下表。
4、各地如有可靠数据,也可按计算的风化指数划分本地区的风化区。 严重风化区 1.黑龙江 2.吉林省 3.辽宁省 4.内蒙古自治区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宁夏回族自治区 7.甘肃省 8.青海省 9.陕西省 10.山西省
11.河北省 12.北京市 13.天津市 1.山东省 2.河南省 3.安徽省 4.江苏省 5.湖北省 6.江西省 7.浙江省 8.四川省 9.贵州省 10.湖南省 非严重风化区 11.福建省 12.台湾省 13.广东省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15.海南省 16.云南省 17.西藏自治区 18.上海市 19.重庆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