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游明月山

来源:六九路网


游明月山

明月山,单听这三个字,就已经让人心旷神怡了。

明月山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距城西南31公里处(宜春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城市),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景区。明月山以“奇峰险壑、温泉飞瀑、珍稀动植物和禅宗文化”为主要特色,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去明月山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究“明月”的来历,原来,明月山主要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仰山等十几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因整个山势呈半圆形,恰似半轮明月,故称明月山。一座大山,再赋予一个饶有情趣的名字,给大山凭添了无尽的明净和透彻,难怪,宜春又被称为是“月亮之都”。在去的路上,我的心情是特别激动的,神奇的,满足的。我要去真真切切地亲临明月山,体验明月的柔情和美丽。入山后,是一条干净的游览路。再看远处,群山巍峨壮观,千姿百态,有的以雄秀见长;有的以险峰争奇;有的以幽静取胜,游人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我们来到咏月碑林,凭着对唐诗宋词的喜爱,我读完了每一首雕刻在巨石上的咏月诗。读后突发奇想:在一个皎洁的夜晚,我和李白,杜甫,黄庭坚等大师,端坐月下,听丝竹,吹横笛,弹古筝,品茶对诗,对月吟诗, ,该是一件多么

美妙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走到朱熹诗亭,我又挪不动步子了。南宋大理学家朱熹赞美明月山,作诗曰\"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可见,在他眼里,原生态的明月山景色,也是贵在天然。在茫茫云海,在山野天池,有\"绝壁惊人,怪石争奇,苍松斗妍,山花织锦\"四绝,境内层峦叠嶂,怪石林立;山花吐艳,苍松傲然。处处飞禽走兽,花香鸟语;满目石径苍苔,流泉飞瀑,身临其境,如入仙境,有\"酷似黄山\"的美称。难怪多少名人雅士都在明月山留下了传奇逸事和珍贵的墨宝。

穿过一片竹林,就听到山泉轰轰作响,让人不由的放快了步子,去探究泉的源头,身边的沟壑里,湿湿的石头上布满了青苔,或黄或紫的小花探出头来,又让人觉得明月山是细腻的,柔美的,温婉的。过了一个简易的竹桥,我们来到了五显灵官庙。此庙占地面积不足两平方米,据立在庙外的一个简易的标牌上写的,这可是世界上最小的庙,看来,这个袖珍的小庙,又会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生根发芽了。

来明月山之前,我就在网上查到,明月山最好看的景点就是云谷飞瀑。云谷飞瀑在海拔1735米的太平山上,因“瀑布常在烟霞中,水花总与云霓游”而得名。瀑布从山顶泻落,涌雪溅玉,轰然雷鸣,游人在瀑布前留影。我仰面闭目,心无旁婺,让丝丝清凉的飞瀑沁入我的发髻,滋润我的周身,与大自然来个全方位的水乳交融。顿时,心旷神怡,觉得这里的瀑布,这里的山花,这里的苍松翠柏,这里的鸟鸣,这里的碧竹,这里的红豆衫,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是因我而存在,这里的天造地设的风景,都是因我而美丽的。

明月山的瀑布,有名字的有云谷飞瀑、玲珑瀑、鱼鳞瀑、玉龙瀑、飞练瀑和七彩瀑,没有名字的瀑布有无数。目前,明月山旅游以月亮文化为载体,人们在明月广场相遇;在竹林月影相约;在晃月桥上相牵;在抱月亭中相恋……所以说,明月山是秀美的、湿润的,旖旎的、温婉的、多情的。

在每一个景点,都有老表在叫卖当地的土特产:鲜嫩滴翠的小黄瓜、光洁的凉薯、奇巧的鸡脚果、野生的猕猴桃、野生的毛栗子等等,老乡们较为朴实,游客选好了需要的水果,她们会立马到旁边的山泉里洗干净,必恭必敬地送到客人的手上。值得一提的是“鸡脚果”,它的果子像一个个鸡脚,颜色和猕猴桃差不多,因为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野果子,非常地好奇,小心地试着掰一点,放在嘴里,顿时满口留香。有上海来的朋友问,有没有冬笋卖,老表们抱歉地说;现在,政府禁止挖笋了,去年的雪灾,竹子也受损不少。看得出,当地老表的环保意识还挺强的,原生态的明月山,靠我们大家的精心呵护啊!

登上更高的石级,眺看更美的景致,移步换景,景景入胜。火红的枫叶在冬日的阳光下,似要点燃一般,古树上的藤蔓,就像一件件精美的木雕,金黄的野菊花一大片一大片,散发着缕缕清香,瀑布边的芦苇,自由地摇摆着……我们计算着台阶,来到明月山中段时,刚好是3400级,当我们登上3400级台阶的时候,真正理解了毛主席的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

吹着凉丝丝的山风,在山上稍作休息,我们又要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了看更美更新的景致,我们决定从另一条山路下

山。那知,这条路更加的崎岖,每走一步,腿就发抖,我在旁边找了根木棍,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拄着木棍,生怕迷了路。不一会儿,就听到轰轰的泉水声了,有听到游人的惊讶声,心里才安稳下来。在这条下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惟妙惟肖的“风帆石”和“海狮望月”两个景点。抚摸着憨态可掬的大海狮,刚才的紧张、惊吓和劳累就荡然无存了。 有缆车可坐,滑竿可乘。 我们一行选择了乘缆车而上, 缆车缓缓上升,从车厢里往缆车运行到山顶,极目远处,奇峰怪石渐多,山峦间云雾缭绕,若人间仙境。此时放眼山下,云雾已经淡了些。 淡淡的云雾中可见青绿的树冠,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花儿都在雾气中显得特别的美。再从山顶下到山腰,我们开始徒步下山了。 时间紧迫,脚步匆匆,大家都盯着脚下的石阶,扶着栏杆,步步艰难地前行,气吁吁而汗涔涔,正疲惫间,忽豁然开朗,一道山崖如天然屏障,雄踞眼前,崖上玉虹高悬,长瀑如练,奔泻而下。此即“千丈崖”乎?非也!乃宜春自古八大景之一,云谷飞瀑。因\"瀑布常在烟霞中,水花总与云霓游\"而名。瀑高一百余米,泻落时涌雪溅玉, 轰然雷鸣,声闻远处,蔚为壮观。有诗为证:\"彩虹晴日映瀑潭,迷雾雨天漫青山\"。瀑下有潭,潭中一巨石,刻有“我欲振衣千仞上,饱餐灵液涤尘嚣”,为清代江为龙之名作。瀑之飞流,若银河坠人间,溅起万千碎珠,轰鸣若雷声然。伫看台观之,如烟、如雾、似云、似雨,翻飞折叠,跌宕生姿,生起清风阵阵,伴水沫袭人肌肤,始有“餐灵液”而“涤尘嚣”之感。臵身天然氧吧,吾扶栏久伫,不忍离去。转过林来,忽见一座悬索桥立于山谷之上,其下三十余米,溪水奔流,

其声甚大。行于桥上,人摇桥也摇,桥晃人亦晃也。至桥之中,下望山谷溪流,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拾石阶下山,两畔竹林之内, 鸟鸣啾啾,山涧之中,溪水丁冬。下到山底,累得腿脚酸痛,大概是平日缺乏锻炼,可是我的心中有无限惬意。

明月山,令人留恋忘返的山,下次,我还会再来看你,我要在你的怀抱里安静而自由地宿上一晚,真真切切地体验一下“山在月中明,月在山中行”的意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