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uāi jiāo( ) zhí zi( ) bān shǒu( )

hóu lóng( ) nán kān( ) shén shèng( )

qī zhà( ) bāo fu( )

二、给加点字注音。(12分)

圈:项圈( ) 圈养( ) ..挑:挑灯( ) 挑选( ) ..别:别人( ) 别扭( ) ..屏:屏气( ) 屏障( ) ..三、按要求选填四字词语。(6分)

目不转睛 心急如焚 闭月羞花 抓耳挠腮 眉开眼笑 挤眉弄眼 心花怒放 眉清目秀 目瞪口呆 心猿意马 文质彬彬 东张西望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 四、选词填空。(6分)

居然 果然 竟然

1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了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看到。

2.严监生都快死了,( )还惦记着那两茎灯草,怕费了油。 3.嘎子太轻敌、太沉不住气了,( )输给了小胖墩儿。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摔跤》选自电影剧本《 》,作者是 。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是 、 。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小说《 》,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 》等。

3.《刷子李》选自 的《 》。文章赞扬了刷子李 。 六、课内阅读。(16分)

两 茎 灯 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2

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1)再不回头: (2)一声不倒一声: 2.用“ ”画出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动作和神态的句子。(3分) 3.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说说他会想些什么。(3分)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 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小说的作者是 。这个片段中他通过 、 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6分) 七、课外阅读。(11分)

缴电话费的老人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很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 营业员问老妇人 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

3

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儿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号码,人老,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有。”“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缴费(jiǎo) 步履(lǔ) B.歉意(qiàn) 喳喳(zā) C.犹豫(yóu) 磕绊(kē) D.年逾(yù) 骚动(sāo) 2.补全第2自然段空缺的标点。(3分)

3.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3分)

4

4.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 ”形成对比。(填文中词) (1分)

5.在文中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1分)

6.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以“我 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运用本单元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出他(她)某方面的特点。字迹清楚,400字以上。

5

第五单元提升练习答案

一、摔跤 喉咙 欺诈 侄子 难堪 包袱 扳手 神圣 二、quān juàn tiǎo tiāo bié biè bǐng píng

三、外貌:闭月羞花、眉清目秀、文质彬彬 动作:抓耳挠腮、挤眉弄眼、东张西望 神态:目不转睛、眉开眼笑、目瞪口呆 心理:心急如焚、心花怒放、心猿意马 四、1.居然 2.竟然 3.果然

五、1.小兵张嘎 徐光耀 争强好胜 富有心计 2.骆驼祥子 老舍 母鸡 猫

3.冯骥才 俗世奇人 刷墙的技艺高超 六、1.(1)再不好转 (2)一声连着一声

2.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3.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那两茎灯草都燃着,多浪费油啊!这么浪费,我怎么能放心地走呢?

4.讽刺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动作 神态 吝啬、守财奴 七、1.C 2.“ 。” 。 3.外貌 语言 神态

4.脱口而出 5.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6.一位老人熟记儿女们的电话号码,却忘记了自家的电话号码。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那么的无私和忘我。

八、提示:画横线部分可以填“熟悉的、喜欢的、敬佩的”等词语。一定要抓住人物特点来写,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6

第五单元训练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揩眼泪(jiē kāi) 扳不动(bān bǎn) 揪住(qiū jiū) 发怔(zhèng zhēng) 刷浆(jiǎng jiāng) 露馅儿(xiàn xiān) 二、根据拼音写生字。

1.弟弟喜欢摔jiāo( ),经常 lǒu( )着一个大大的木桩练习,有一次不小心受伤,sāi( )上留下了一道伤bā( )。

2.中国士兵是神shèng( )不可侵fàn( )的。 三、词语连连看。 仿佛 尴尬 淘气 好像 难堪 规则

规矩 调皮 结实 沙哑 慌忙 单薄 清脆 从容 雪白 乌黑

1.我发现了第一组词语是 词,我还能写出两组: ( )——( ) ( )——( ) 2.我发现了第二组词语是 词,我还能写出两组: ( )——( ) ( )——( ) 四、读一读,根据意思写成语。

1.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 2.精神振作,表现出旺盛的活力。( ) 3.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 ) 4.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 )

5.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 6.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 五、读一读,连一连。

小嘎子 《三国演义》 徐光耀 严监生 《骆驼祥子》 吴敬梓 祥子 《儒林外史》 罗贯中 诸葛亮 《小兵张嘎》 老舍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2.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改为反问句)

3.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去。(改为比喻句)

4.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

1.《摔跤》一文通过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小嘎子形象。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他”指的是 ,作者通过对他的 描写,表现了他 的特点。

3.《两茎灯草》的主人公是 ,作者通过对他的 和 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 形象。 八、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两 茎 灯 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再不回头: (2)一声不倒一声:

2.用“ ”画出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3.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说说他在赵氏挑掉一茎灯草前会想些什么。

(二)课外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还发怔”,后来“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8

3.这里写 和 有意拿 取乐,目的是要讨好 ,让大家开心。 九、习作。

生活中,父母之爱无处不在,那一杯浓浓的牛奶,那温馨的叮嘱,那深情的眼神……无不表达了父母之爱。请你选择其中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 考 答 案 第五单元训练

一、kāi√ bān√ jiū√ zhèng√ jiāng√ xiàn√

二、1.跤 搂 腮 疤 2.圣 犯 三、

1.近义 美丽 漂亮 尊敬 敬爱 2.反义 高大 矮小 寒冷 炎热 四、1.手疾眼快 2.精神抖擞 3.劲头十足 4.仰面朝天 5.天衣无缝 6.半信半疑 五、

六、1.他觉得衣服有种威严。

2.你不就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吗? 3.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4.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都不能一滴不掉。 七、1.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2.祥子 外貌 身强体壮,纯朴、自信、乐观,精气神十足,充满生气 3.严监生 动作 神态 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八、(一)1.(1)病情再不见轻。 (2)一声连着一声。

2.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示例:你们这些人也太不会过日子了,点两茎灯草,多浪费油啊!快挑掉一茎灯草! (二)1.B

2.因为众人刚开始不明白刘姥姥的话是什么意思,怔了一下之后才明白“老刘”指的是刘姥姥自己,于是大笑起来。

3.凤姐 鸳鸯 刘姥姥 贾母 九、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