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课教案15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系 专业 年级 班 课程名称 篮球运动 课程类型 授课形式 周次/课专业基础课 技术讲授与练习 授课内容 复习已经学习过的攻防技术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次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本课的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 教学目的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已学习过技术的熟练性和规范性。 任 务 3.通过对抗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技术的能力,体会如何运用技术。 4.加强严格要求,注意进行职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等) 课的部分 时间 开始部分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备注 3’ 1.班长整队,师生互相问好。 2.查点人数,进行考勤登记。 3.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教学任务与要求:同课的任务。 4.安排见习生,要求随堂听课,管理器材,适当协助练习。 基本技术的规范和运用 准备部分 17’ 传接球练习与传接球游戏 目的: 1.通过练习,提高注意力,活动身体,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和练习做好身体与精神上的准备。 2.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一些篮球准备活动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动作,提高基本功,发展身体素质。 3.通过练习,学习篮球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传接球练习:两人一组用一个球,进行练习。 单人左右移动传接球急停(三威胁)→双人左右移动传接球→弧线移动传接球→前后移动传接球(向前接球)→前后移动传接球(向后接球)→不定方向移动传接球(人到球到) 要求:传出的球落点要准确,力量要适中,便于接球。 传接球游戏:传接球捉人。 全体学生徒手分散在场地内,由两名同学传接球的同时,用球去接触其他同学,若被触到(或跑出界外),即加入传接球的行列,直到全部人被捉到,游戏结束。 规则:传球者只准通过传接球去捉人,不许运球;只有在不走步违例的情况下用球触到人才有效,球离手打到人无效。 1
一、全场运球上篮练习 基本部分 65’ (10) 练习目的:提高运球上篮的熟练性。 练习方法: 1.全场直线运球上篮:运球不许超过4次。 课的部分 时间 (15) (10) (10) (10) (10)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备注 2.全场变向运球上篮:注意变向的方法要正确。 3.全场切三圆运球上篮:注意不要穿过圆圈。 要求:每个练习都要注意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全场一对一运球攻防练习 练习目的: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和防守运球的能力。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用一个球,在全场范围内进行一对一攻防。 开始练习时采用有规律的运球变向,逐渐过渡到正常攻防。 要求:认真进行练习,进攻人突破后要停下来反复练习,直至最后攻击。 三、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练习目的:提高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规范和命中率。 练习方法:每人用一个球,分别用各个球篮,连续投中两个球为1分,投中8分。 要求:严格注意技术规范,注意动作放松。 四、跳投练习 练习目的:提高跳投技术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命中 率。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用一个球,一人负责捡球并传球,另一人投篮,投10次后交换。完成三组。 要求:第一组采用接球原地跳投,后两组采用接球急停跳投。注意严格按跳投的技术规范进行练习。 五、全场传接球练习 练习目的:提高行进间传接球的能力。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用一个球,在全场范围内进行传接球上篮。练习采用四次传球、三次传球和插中接应等方式。 要求:练习采用中速进行,尽量减少传接球失误,上篮投中。 六、全场三对三攻防练习 练习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练习运用各种攻防动作的方法和变化。 练习方法:三人一组,在全场内进行三对三攻防,进攻投中或失球后立即转入防守,完成三次往返后换下一组练习。 要求:认真练习,注意正确运用技术。练习中可以考虑落位的问题。 2
结束部分 5’ 一、放松整理活动:集体进行。 二、教师讲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 三、布置课下作业和练习:复习课堂上所讲技术概念和技 术规范;练习所学技术,提高规范性和熟练性。下次课提问,边做边讲。 四、布置回收器械。 运动负荷 运动量及运动负荷均为中等,预计最高心率为160次。 (量、强度) 场地器材 课后 小结
篮球场地一块,篮球每人一个。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