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提纲及练习(供参考)
9.利用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 此类反应在DMSO中进行,反应速度比在甲醇中快107倍。为什么?
CH3I+F―CH3F+I―
答: 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Fˉ+CH3—IFCH3IFCH3+I£此反应是一个双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或离子)的亲核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
--
快。甲醇是质子传递性溶剂,是氢键给体,F离子能与醇中的氢形成氢键,由于F离子的
-
电荷密度大,因此溶剂化的作用很强,因而在甲醇中F的亲核能力很弱。在DMSO中,DMSO是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它可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而不能使负离子专一性溶剂
-
化,负离子成为活泼的“裸负离子”,因此以DMSO为溶剂的F离子的亲核能力很强。因此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在DMSO中进行比在甲醇中快很多。 10.2-萘酚与苄基溴反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得到的产物不同。
DMFCH2BrONa+H2OOCH2CH2ONa+NaBr+NaBr答:在二甲基酰胺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由于溶剂对负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很小,得到的主要产物为O-烷基化产物;而在质子溶剂(H2O)中,由于萘酚负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牢固的氢键,使氧的反应中心受到溶剂的屏蔽,而主要以C-烷化产物为优势。
11.已知下列负离子的电荷密度大小顺序为:F>C>PhO>Br>I>CN,试讨论说明它们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和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亲核活性次序。
答: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子可与溶剂的质子形成氢键,即溶剂化。负离子的电荷密度越大,则溶剂化能力越强,因而其亲核活性越小,因此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子的亲核活性次序为F < Cl < PhO< Br < I <CN
在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溶剂可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而不能使负离子专一性溶剂化,负离子成为“裸负离子”,因此负离子的电荷密度越大,则其亲核能力越强。所以在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负离子的亲核活性次序为F>Cl>PhO>Br>I>CN
5.卤素对双键进行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的机理;卤化氢对双键进行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的机理(只能是HBr);加成的定位规律;次氯酸与丙烯进行亲电加成的机理。
–
–
–
–
–
–
–
–
–
–
–
–
–
l–
–
–
–
–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8.写出以FeCl3为催化剂时,下面反应的反应机理:
ArH + Cl23.试写出下面反应的机理:
AlCl + HClRR + RCH = CH2AlCl3RCHCH3C2H5 + HClR + C2H5Cl + R—ClAlCl3AlCl34.下面反应:
当R分别是OC2H5、CH3、Cl时,反应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试用反应机理加以说明。
5.为什么芳烃(ArH)C-酰化制芳酮时,芳环上存在有给电子基时对反应有利,而芳环有吸电子对反应不利?试用机理说明。 选择题
1.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是 4 (1)煤、石油、天然气; (2)石油、煤; (3)石油、天然气;
(4)煤、石油、天然气、农林副产品。
2.探测到某地的天然气为湿气,则可推测到它的主要成分是 4
(1)CH4; (2)CH4、C6H6; (3)CH4、CO; (4)CH4、C2H6、C3H6。 3.对于一个复杂的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3 (1)可以采用同一原料,不同的单元反应来完成; (2)可以采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单元反应来完成; (3)只能采用一种合成路线来完成; (4)可以采用不同的合成路线来完成。 4.动植物油脂水解可得到: 4 (1)葡萄糖和果糖;
(2)可以得到脂肪醇和甘油; (3)可以得到乙醇和丙酮;
(4)可以得到各种脂肪酸和甘油。
5.关于芳香族的络合物与络合物,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 (1)络合物是亲电试剂已与芳环上的某一碳原子形成了键; (2)络合物是亲电试剂已与芳环上的某一碳原子形成了键; (3)络合物是生成络合物的过渡态,它们之间存在平衡; (4)络合物在溶液中可导电。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6.关于下面的亲电取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CH3+E+CH3E+CH3+E(b)CH3(a)E(c)(1)亲电试剂E+极活泼,生成的产物选择性好;
(2)亲电试剂E+极活泼,生成的产物a、b、c数量相当; (3)亲电试剂E+极不活泼,生成的产物选择性差; (4)亲电试剂E+极不活泼,几乎不生成a和c。 7.某一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历程可表示如下:1
慢R+X-R+快R-+XR+Nu:Nu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它是一个二步反应,属于单分子反应历程; (2)它是一个二步反应,属于双分子反应历程; (3)第一步是控制步骤,反应速度=k[RX][Nu:] (4)第二步是控制步骤,反应速度=k[RX]。 8.某一卤代烷发生水解反应
RX+HOHROH+HX下面说法正确的是2
(1)当R-X为CH3-X时,属于SN1反应; (2)当R-X为(CH3)3-X时,属于SN1反应;
(3)当R-X为(CH3)3-X时,介于SN1和SN2之间的反应 (4)当R-X为CH3-X时,属于SN2反应。 9.对于下面两个反应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2
abC2H5O+CH2CH3BrC2H5OCH2CH3+BrC2H5O+HCH2CH2BrC2H5OH+CH2=CH2+Br(1)a为E2,b为SN2; (2)a为SN2,b为E2;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3)a、b都为SN2; (4)a、b都为E2
10.下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1
BrH3CH2CCCHCH3CH3CH3NaOHHCHCCCCH+HCHCC32323-HBrH3CCHCH33CHCH3CH3(a)+H3CH2CCCHCH3CH2CH3(b)(c)(1)a (2)b (3)c (4)a,b,c
11.一个游离基反应的完成,可以下几个阶段来描述 1 (1)游离基的生成、反应链的传递、反应链的终止; (2)反应链的传递、反应链的终止、游离基的生成; (3)反应链的终止、游离基的生成、反应链的传递;
(4)光照产生游离基、产生的游离基在受热下反应、游离基相互碰撞而终止反应。 12.一种化工产品的合成路线,指的是 1
(1)选用什么原料,经由哪几步单元反应来制备; (2)原料的预处理和反应物的后处理; (3)采用间歇式操作还是采用连续式操作;
(4)反应物的分子比,主要反应物的转化率以及反应过程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 13.关于间歇式操作,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4
(1)是将各种反应原料按一定的顺序加到反应器中,并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经过一定时间完成特定的反应,然后将反应好的物料从反应器中放出; (2)反应物的组成随时间而改变;
(3)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力也可以随时间而改变; (4)间歇式操作仅适于反应时间要求很长的反应。 14.关于连续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3
(1)连续操作是将各种反应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恒定的速度不断地加入到反应器中,并且从反应器中以恒定的速度不断地排出反应物;
(2)对于连续操作,在常操作的条件下,反应器中某一特定部位的反应物料组成、温度和压力原则上是不变的;
(3)在连续操作过程中,无法实现传质与传热。
(4)相对于间歇式操作而言,连续操作容易实现高度自动控制,而且也容易实现节能。 15.对于理想混合型反应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 (1)反应器中各处的物料组成、温度相同;
(2)流出物料的组成、温度与反应器中的物料组成和温度不相同; (3)不具有返混;
(4)各物料质点的停留时间相同。 16.对于理想置换型反应器,说法错误的是 2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1)在垂直于物料流向的任何一个截面上,所有的物系参数都相同(组成、温度、压力、流速);
(2)适合于间歇操作; (3)不具有返混;
(4)各物料质点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相同。
17.对于下面的放射性标记碘负离子I–与碘甲烷之间的碘交换反应,分别选择水和DMF(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介质,其反应速度 3
I+CH3Ik220℃- ICH3I- ICH3+I(1)在两种溶剂中的反应速度相同; (2)在水中反应速度快; (3)在DMF中反应速度快;
(4)由于这两种介质是非极性溶剂,所以反应不能发生。 18.质子传递型溶剂一定是 1 (1)极性溶剂; (2)非极性溶剂; (3)水;
(4)无机化合物。
19.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 3 (1)能起氢键给体作用;
(2)使负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 (3)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 (4)是电子对受体溶剂。 2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
(1)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溶剂的溶剂化能力越强;
(2)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使离子对离解为独立离子的能力越强; (3)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溶剂的酸性越强; (4)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其导电能力越强。 21.水常常作为离子型反应的溶剂,这是因为 1 (1)水的介电常数特别高(=78.4),使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降低,从而使离子对完全离解;
(2)水既是氢键给体,又是氢键受体; (3)水能溶解大多数离子体化合物; (4)水无色无味无毒,价格低廉。
–
22.(C4H9)4N+·HSO4是季铵盐,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使用。(C4H9)4N+通常被认为是较软
––––
的正离子,若水溶液中同时有F、Cl、Br、I几种负离子存在,则这几种负离子被季铵正离子提取到非极性溶剂中的容易程度是:2
––––
(1)F> Cl> Br> I;
––––
(2)F< Cl< Br< I;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3)F= Cl= Br= I; (4)无法比较。
2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3
(1)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固定在反应床层上,反应进行时,催化剂是固定的; (2)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进行时,催化剂处于流态化,漂浮在气体中做不规则运动; (3)在气固相接触催化反应中,催化剂是气体,反应原料是固体;
(4)在气固相接触催化反应中,催化剂是固体,反应原料是气体。反应原料气态混合物在一定温度、压力下通过固体催化剂来完成反应。
24.关于催化剂具有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1)产生中间产物,改变反应途径,因而降低反应活化能和加速反应速率; (2)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和反应热,催化剂同时加速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 (3)具有选择性,可使化学反应朝所期望的方向进行,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 (4)在反应过程中不参与中间反应,但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 25.固体催化剂通常由下面几部分构成: 1 (1)催化活性物质、助催化剂和载体; (2)固体和气体;
(3)能加速正反应而不能加速副反应的固体物质及能起粘结作用的载体; (4)能产生活性中心的固体物质及比表面积很大的毒物。 26.催化剂的选择性是指: 1
(1)催化剂专门对某一化学反应起加速作用的性能; (2)催化剂能加速所有的化学反应;
(3)用少量的催化剂就可生成大量的目的产物;
(4)催化剂在加速一个化学反应的同时,还必须抑制另一个反应。 27.催化剂中毒的原因不是因为 3
(1)原料中有可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而使催化剂中毒;
(2)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带入了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而使催化剂中毒; (3)由于大量的反应原料气体包覆了催化剂; (4)毒物破坏或遮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2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不是因为 2
(1)由于毒物的存在使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 (2)由于使用的时间太长;
(3)由于积炭、焦油物等物质将催化剂的孔道堵塞而使催化剂失去活性; (4)由于热的作用,使催化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29.催化剂的优劣主要采用下面哪几个指标来评价? 1 (1)选择性、活性、稳定性;
(2)机械强度、比表面积、稳定性; (3)活性、比表面积、稳定性; (4)选择性、活性、比表面积。
30.固体催化剂中的助催化剂的作用是 2 (1)对目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
–
–
–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2)本身没有催化活性或催化活性很小,但是能提高催化活性物质的活性、选择性或稳定性;
(3)是催化活性物质的支持物、粘结物或分散体; (4)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31.溴化氢在光照条件下与丙烯发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 1
(1)(2)H3CCH2H3CCHBrCH2BrCH3(3)(4)H3CCHCHBrCH2BrH2CCH
32.下面反应,溶剂极性增加,预计反应速度会: 3
H3CCH2Br+NaOHH3CCH2OH+NaBr(1)不变; (2)加快; (3)减慢;
(4)先减慢,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加快。 33.下面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是 1
CH3+Cl2FeCl3光照,加引发剂ClabCH3Cl+CH3CH2Cl(1)a; (2)b; (3)a和b; (4)都没有。
34.下面几种烯烃与卤化氢在AlCl3的作用下进行加成,烯烃的反应能力的大小顺序是:4
RCHCH2aH2CCH2H2CCHClcRCHdCHRb(1)a>b>c>d; (2)b>c>d>a; (3)c>b>a>d; (4)d>a>b>c。
35.利用单质溴使芳环溴化的过程中,一般向体系中加入氧化剂,其目的是:1 (1)将生成的HBr氧化成Br2,以充分利用溴素; (2)氧化参加反应的Br2;
(3)因为溴化是一个可逆反应,加入氧化剂可使反应进行彻底; (4)氧化剂是作为溴化反应的催化剂。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36.利用单质碘使芳环直接碘化的过程中,一般向体系中加入氧化剂,其目的是:3 (1)作为反应的助催化剂; (2)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3)因为碘化是一个可逆反应,加入氧化剂可使反应进行彻底;
(4)生成的HI是强酸,会影响芳环的碘化,加入氧化剂以破坏HI的强酸性。 37.对于下面的反应,氯化深度是指:3 (1)该反应属于连串反应;
C6H6+Cl2k1k2k3C6H5Cl+HClHClHClC6H5Cl+Cl2C6H4Cl2+Cl2C6H4Cl2+C6H4Cl3+(2)反应中k1<k2<k3;
(3)每摩尔苯所消耗的氯气量(摩尔); (4)生成产物的酸强度。
38.工业硫酸有以下几种规格 1 (1)92.5% H2SO4和98% H2SO4; (2)20% H2SO4和65% H2SO4;
(3)92.5% H2SO4、98% H2SO4和104.5% H2SO4; (4)65% H2SO4和98% H2SO4。 39.工业发烟硫酸有以下几种规格 2 (1)92.5% H2SO4和98% H2SO4; (2)20% H2SO4和65% H2SO4;
(3)92.5% H2SO4、98% H2SO4和104.5% H2SO4; (4)65% H2SO4和98% H2SO4。
40.当以浓H2SO4或发烟为磺化剂时,磺化反应的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SOk[ArH]31
[H2O]2式中ArH表示被磺化的芳烃,则此式说明了: 2
(1)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有关,水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2)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有关,水越少,反应速度越快; (3)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无关;
(4)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的关系不明确。 41.磺化反应过程中,为了为避免磺化剂浓度局部过高和可能发生局部过热现象而导致副反应,可采取下列措施:1
(1)搅拌; (2)加热; (3)冷却; (4)加入水。 42.在溶剂中用SO3磺化时,溶剂的目的是2 (1)作为冷却剂;
(2)稀释反应物,控制反应速度,抑制副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3)作为反应物;
(4)稀释反应中生成的水。
43.下列几种磺化剂:SO3、Cl-SO3H、H2SO4·SO3、H2SO4,它们的磺化能力大小顺序是1 (1)SO3>Cl-SO3H>H2SO4·SO3>H2SO4; (2)Cl-SO3H>SO3>H2SO4·SO3>H2SO4; (3)SO3>H2SO4·SO3>H2SO4>Cl-SO3H; (4)H2SO4>H2SO4·SO3>SO3>Cl-SO3H。 44.用混酸硝化芳烃,混酸是指 1 (1)硝酸与硫酸的混合物; (2)硝酸与盐酸的混合物; (3)硝酸与磷酸的混合物; (4)硫酸与盐酸的混合物。
45.某芳烃用混酸硝化,考察其动力学过程,属于动力学型,这说明 2 (1)芳烃与混酸硝化反应的速度很快;
(2)芳烃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反应的数量远远少于芳烃扩散到酸相中发生反应的数量; (3)芳烃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反应的数量远远大于芳烃扩散到酸相中发生反应的数量; (4)反应在两相的界面上发生。
46.甲苯在66.6% ~ 71.6% H2SO4中硝化,其动力学特征是慢速传质型,此时反应速度受传质的控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甲苯硝化发生在有机相中;
B. 反应主要在酸膜中或两相的边界层上进行; C. 甲苯与混酸硝化反应的速度很慢;
D. 甲苯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反应的数量远远少于甲苯扩散到酸相中发生反应的数量。
47.在间歇硝化过程中,反应的开始阶段,突然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桨叶脱落而导致搅拌失效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 1
(1)停止搅拌,两相很快分层,大量活泼的硝化剂在酸相中积累,若再次开动搅拌,将会突然发生激烈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热,温度失去控制,因而发生事故; (2)硝酸将会分解而发生爆炸;
(3)停止搅拌会使反应物的粘度增加很快; (4)反应中生成的热量无法及时移走。 48.硝化反应中的相比是指 2 (1)硝酸和被硝化物的分子比; (2)混酸与被硝化物的重量比; (3)混酸和被硝化物的摩尔比; (4)混酸中硝酸与硫酸的分子比。
49.烷基苯或多烷基苯用混酸硝化时,若硝化条件不适宜,硝化液会发黑变暗,其原因是1 (1)硝化过程中硝酸用量不足; (2)硝化过程中硝酸用量过量; (3)硝化过程中硫酸用量不足;
(4)硝化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NO2。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50.关于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
(1)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2)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氢化是还原反应的一种形式;
(4)有机化合物从电解槽的阳极上获得电子而完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51.关于Raney Ni,下面说法正确的是:2 (1)Raney Ni由Al-Ni合金构成;
(2)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的、外观为灰黑色粉末状的、可作为催化氢化催化剂的骨架镍。 (3)可保存在空气中; (4)属于载体型催化剂。
52.关于液相催化氢化,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1
(1)氢化在液相介质中进行,是气-液-固多相反应; (2)氢化在液相介质中进行,是气-液相反应; (3)氢化在液相介质中进行,是液-液相反应; (4)其基本过程是吸附-反应-再吸附。
53.在催化氢化反应中,氢气的来源不可以是:4 (1)将氯化钠的水溶液电解; (2)将天然气转化; (3)水煤气净化; (4)将空气深冷分离。
54.用铁屑还原硝基化合物,向体系中加入电解质,其目的是1 (1)增加介质的导电能力,加快反应速度; (2)电解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必须加入; (3)电解质可起到盐析作用,使产物分离; (4)加入的电解质本身就是还原剂。
55.用铁屑还原硝基化合物时,铸铁作为还原剂的效果比熟铁粉要好,这是因为1 (1)铸铁中含有的杂质多,可形成微电池,所以效果好; (2)熟铁粉中含有太多的杂质,所以效果不好; (3)铸铁本身可起到电解质的作用,所以效果好; (4)因为熟铁粉无法进行铁的预蚀,所以效果不好。
56.某人用锌粉还原硝基苯希望得到苯胺,可他得到的是氢化偶氮苯,这可能是因为3 (1)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 (2)反应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的; (3)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 (4)锌粉中含有杂质铁。
57.有人想将间二硝基苯还原为间硝基苯胺,你认为他可以采用哪种还原剂?3 (1)铁屑; (2)锌粉; (3)二硫化钠; (4)铝氢化锂。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58.脂肪族伯胺与亚硝酸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的重氮盐不会1 (1)分解而放出N2;
(2)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伯醇;
(3)发生重排和加成等副反应生成仲醇、卤代烷和烯烃化合物; (4)稳定地存在。
59.芳香族伯胺进行重氮化反应时,反应体系中必须1 (1)亚硝酸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2)亚硝酸不能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3)体系呈弱酸性;
(4)用盐酸作为酸性物质。
60.重氮化反应进行时,反应体系中的亚硝酸始终是过量的,过量的亚硝酸可用下面的方法来检测。1
(1)用碘化钾淀粉试纸; (2)用酚酞变色; (3)用甲基橙色; (4)通过尝味道。
61.重氮化反应进行时,反应完成后,体系中过量的亚硝酸可用下面的方法来除掉:1 (1)加入尿素或氨基磺酸分解亚硝酸; (2)加热分解; (3)将它过滤; (4)进行减压蒸馏。
62.下面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是1
NH2NHCH2CF3NHCF2CH2BrBr-CH2-CF3(NaOH)ab(1)a; (2)b; (3)a和b; (4)都没有。
63.下面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是1
NH2+H2CCHCNNHCH2CH2CNCH3HNCHCNab(1)a; (2)b; (3)a和b; (4)都没有。 64.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这二种化学试剂,1 (1)是非常强烈的烷基化试剂,但是有剧毒; (2)是非常强烈的烷基化试剂,而且没有毒性;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3)烷基化的能力非常弱; (4)没有烷基化能力。
65.关于平平加O或匀染剂O,下面说法错误的是:4 (1)它高碳伯醇的聚氧乙烯醚; (2)它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它是由高碳伯醇与环氧乙烷反应而成; (4)它由高碳伯醇与亚硝酸重氮化得到的。 66.关于Friedel-Crafs反应,指的是3
(1)N-烃化; (2)O-烃化; (3)C-烃化; (4)S-烃化。 67.关于三氯化铝(AlCl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2
(1)在一般使用温度是二聚体,二聚体失去缺电子性,所以二聚体对于付-克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2)它的价格很贵,而且其催化活性不是很高,所以在付-克反应中很少用它作催化剂; (3)它既可作为卤代烃,又可作为烯烃烷基化的催化剂; (4)它在一定的温度下会升华。
68.羧酸与醇的酯化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破坏平衡,使反应朝右进行,哪种措施是无效4 (1)采用过量的醇或酸; (2)从酯化混合物中蒸出酯;
(3)用带水剂从酯化混合物中蒸出生成的水; (4)采用酯化催化剂。
69.用酰氯与芳烃反应制备芳酮,采用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则每摩尔酰氯消耗的三氯化铝摩尔数为?1
(1)0mol; (2)1mol; (3)2mol; (4)3mol。 70.自动氧化是指1
(1)某些有机物在室温遇到空气所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 (2)在空气中用氧化剂氧化某些有机物; (3)氧气与有机物发生的游离基反应; (4)凡是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的氧化反应。
71.将油脂置于空气中,油脂会逐渐酸败,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1 (1)油脂的自动氧化;
(2)油脂中存在微生物,会使油脂分解; (3)油脂中含有发臭的物质; (4)由于光照的结果。
72.自动氧化反应过程中,所谓“自阻现象”是指2
(1)反应体系中存在有能与游离基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物质; (2)在氧化反应过程中,会有阻化剂生成; (3)生成的目的产物会分解;
(4)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有机过氧化氢物。 73.氨氧化是指1
(1)将带有甲基的有机物与氨和空气的气态混合物在高温下通过固体催化剂制取腈类的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反应;
(2)有机物在有氨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3)是指将邻二甲苯氧化制备邻苯二甲酸酐的反应; (4)是指氨与氧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74.浓HNO3和稀HNO3都可作为氧化剂,1
稀HNO3浓HNO3NO3ˉ+4H++3eNO2NH2NO+2H2ONH2E0 = 0.96VNH2SO3HE0 =0.80VNO3ˉ+2H++eNO2+SO3HH2O由此可得出结论:
(1)稀HNO3氧化性比浓HNO3弱; (2)稀HNO3氧化性比浓HNO3强;
(3)稀HNO3氧化性与浓HNO3氧化性相同; (4)稀HNO3与浓HNO3都不具备氧化性。
75.在中性或碱性水介质中可发生如下氧化反应, 2
SO3HR-CH2Br+K2CrO4冠醚R-CHO冠醚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 (1)溶剂;
(2)相转移催化剂;
(3)可与卤代烷完全互溶; (4)液-固相非均相催化剂。
1、蒽醌在发烟硫酸中磺化,为了使生成的产物以α-蒽醌磺酸为主,则要在反应液中需加下列哪种定位催化剂?( a )
A、汞盐 B、铜盐 C、AlCl3 D、HF
2、对于苯的一磺化反应,当苯环上存在下列哪种取代基时,将不利于磺化反应的进行?( a )
A、-Br B、-OH、 C、-CH3 D、-NH2 3、写出以下磺化反应的方法和大致反应条件。
答(1)用烘焙磺化法。大致反应条件:邻二氯苯为介质,约180℃,18h,收率93% (2)过量发烟硫酸磺化法。大致反应条件:约30℃,4h,收率89%
4、写出由苯制苯胺—2,4—二磺酸的合成路线、各步反应的名称、磺化反应的详细名称和磺化的大致反应条件。
答:苯经混酸一硝化、硝基还原得苯胺,后者在邻二氯苯中用理论量浓硫酸在180℃左右进行烘焙磺化得对氨基苯磺酸,最后再用过量发烟硫酸进行二磺化,即得到苯胺-2,4-磺酸。其合成路线如下:
NH2NH2NH2NH2第三章14.KMnO1在室温下不反应,若加入少量季铵盐,则立刻4中性水溶液与癸烯-SO激烈反应。试解释原因并说明原理。 3H(1)(2)SO3HOCH3OCH3OC2H5OC2H5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CH3(CH2)7CH=CH2KMnO4(C8H17)3NCH3·Clˉ25℃+CH3(CH2)7COOH
-
答:KMnO4中性水溶液与癸烯-1在室温下不反应,是因为KMnO4水溶液中的MnO4与癸烯-1处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分子间不能发生碰撞,因而反应不能发生。向体系中加
-
入少量季铵盐,季铵盐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离子交换季铵盐将MnO4带入有机相癸烯-1中,即发生相转移催化反应,所以反应很快发生。反应原理可表示如下: 水相Q+X-季胺盐界面有机相+KMnO4氧化剂阴离子交换K+X-+Q+MnO4-相 转 移相 转 移氧化反应QY+-+CH3(CH2)7COOH目的产物CH3(CH2)7CH=CH2+Q+MnO4-有机反应物
第四章11题试说明为何当丙烯与次氯酸进行加成反应时,得到的产物1-氯-2-丙醇和2-氯-1-丙醇的比例为9︰1。
答:丙烯与次氯酸加成过程可表示如下:
HOCl+ H+H2OClH3CCH+H2+OClCl+ + H2OH3CCHCla H2OCHCl1CH2+OHH3CbCH2+慢CH2+Cl+ +H3CCH+CH2ClH3CCHOH9CH2Cl丙烯与次氯酸加成是一个亲电加成的过程,得到的中间体a较中间体b不稳定,因此中间体b更容易生成,因而得到的产物1-氯-2-丙醇和2-氯-1-丙醇的比例为9︰1。 第四章13题试预测下列各烯烃与溴进行加成溴化时相对速度的大小 :
CH2=CH2CH2=CHCNCH3CH=CH2(CH3)2C=CH2HOOCCH=CHCOOH(CH3)2C=CHCH3答: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HOOCCH=CHCOOH<CH2=CHCN<CH2=CH2<CH3CH=CH2<(CH3)2C=CH2<(CH3)2C=CHCH3
第五章第7.配制10Kg 10.5%的发烟H2SO4,分别需要98% 的浓H2SO4和20%的发烟H2SO4多少?
解:设分别需要98% 的浓H2SO4和20%的发烟H2SO4为x、y克 10.5%的发烟H2SO4和20%的发烟H2SO4换算为硫酸浓度分别为w1、w2 则
w1100%0.22510.5%102.36%w2100%0.22520%104.5%
于是有:x+y=10, 0.98x+1.045y=10×1.0236 则:x=3.29;y=6.71 答:
第六章6.如何计算D.V.S和F.N.A?硫酸脱水值与混酸硝化能力有何关系?试计算下述体系的D.V.S值,设HNO3的浓度为65%, H2SO4的浓度为96%。 解:(1)D.V.S和F.N.A可分别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D.V.S废酸中含硫酸质量混酸中含硫酸质量
废酸中含水质量混酸中含水质量硝化生成的水质量F.N.A.废酸中含硫酸质量
废酸质量混酸的硫酸脱水值越大,则混酸的硝化能力越强。 (2)对于第一种混酸,
混酸中所含硫酸质量为:275×1.84×96%=485.76 混酸中含水的质量为:275×1.84×(1-96%)+275×1.42×(1-65%)=156.915 硝化时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代入计算式得:
2751.4265%1872.52
63D.V.S混酸中含硫酸质量485.762.12
混酸中含水质量硝化生成的水质量156.91572.52(3)对于第二种混酸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D.V.S混酸中含硫酸质量混酸中含水质量硝化生成的水质量2751.8496%1251.4265%2751.84(196%)1251.42(165%)18634.21
第六章7.怎样分离邻二硝基苯(或对二硝基苯)与间二硝基苯的混合物?
答:可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邻二硝基苯与对二硝基苯在碱性条件下磺化或水解变为可溶于水的化合物,但间二硝基苯不发生类似的反应,因而可将它们进行分离。
NO2NO2+或NO2NO2NO2+或NO2NO2NaOHPTCNO2Na2SO3NaOHNO2SO3Na+或NO2SO3NaNO2ONa+或ONaNO2
第七章13.某人用金属锌还原硝基苯,以期得到苯胺。可最后他得到的是氢化偶氮苯,请你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并用方程式加以说明。
答:主要是因为选择介质的pH值不正确。因为金属还原硝基苯,在不同的介质条件下,所得的产物不同:
在碱性条件下,硝基化合物用锌粉还原,由于发生双分子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氢化偶
Zn + H+NH2ArNO2NO2ArNOZn + OHˉArNHOHNHNH强 碱 性氢 化 偶 氮 苯Zn + H2OArNNHOH苯胲,苯基羟胺NArArNHNHAr氮苯,而不是苯胺,其还原过程可表示如下: 第10章第4题下面反应:
当R分别是OC2H5、CH3、Cl时,反应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试用反应机理
R + C2H5ClAlCl3RC2H5 + HCl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题
加以说明。 答:这是C-烷基化反应,其反应历程为亲电取代反应,反应历程可表示如下: HNO3H2H3CCHCH2CCH(CH3)2CHNH3AlClˉ24C2H5Cl+AlCl3+C2H5-Fe+ArHCl[AlCl3]HAr+BrMg(CH3)2CHCHOPBr3Br慢HCCHCHBrH3CCHCH2OH慢+Ar-H32CH2Cl2NaNO+H3PO2BrCHAlClˉC2H5+2+AlClCH……2CH25434ˉ3BrH+离子对或离子络合物H2SO4Br分子络合物NO2O慢C2H5H2OH2OArH3CN-Cl因为是亲电取代反应,所以当苯环上存在有推电子基时,推电子基使苯环活化,所以它的3AlCl4ˉCHCH2CHC2H5NH2OH快BrBrCrOAlCl3+HClArC2H5+3/PyH3CCH(CH3)3OHCHCH2+CCH(CH3)2 CH3CHO存在会有利于亲电取代反应的进行,反应速度加快;反之当苯环上有吸电子基时,由于吸O电子基会使苯环钝化,因此反应速度减慢。由于OCH3、CH3、ClHCHO CH3COClO的推电子能力逐渐减小,因此几种物质的反应速度大小顺序为: HN(CH3)2AlCl3ClONCH3OC2H5OCH3OH<NaBH4<OCHN3OOHOH CH3CH2MgBr OH1.用三个或三个碳以下的有机原料和适当的无机试剂合成: HCl/HCHO O2ClCH+ZnCl2OZn/H2OH 3BrCHO2.用四个或四个碳以下的有机原料和适当的无机试剂合成 H3CCHCH2CHCCH3H3COOCH3 OCH3BrCH3CH 3OHOCH3BrBrBrO6.用环己烯和二个碳的简单有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TsOHHNO3H2SO4Br2NO2OCH3PBr3FeCl3H2SO4Mg H2OH(CH3)2CHBr3CCHCH2CH2OHHO3SHOCHBr3SBr2Cl2 CH3H3O+ZnH+NO23.用苯和适当的无机试剂合成: NaOHNHNHBrOH H3CCHCH2CH2BrMgCH3COCH3H2OBrBrBrH3CCHCH2CH2CCH3 +CH3HNaNO2HOOHH2NNH2CH3CH34.用苯和二个或二个碳以下的有机原料和无机试剂合成: HClH2OBrBr BrBrBr+ HCH3IH3CCHCH2CHOCHC3CH3H3COK2, CO38.用苯三个或三个碳以下的有机原料和适当的无机试剂合成: CH3BrCH3 合成复习例题: HO, HO-22BnClB2H6+CrO3/PyNCH2ClCl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