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1】节俭能培养人的品德。 【相关论据】
1、毛主席的俭朴生活:毛主席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大大小小共16块。毛主席一双旧拖鞋,穿了许多年,鞋底磨出了洞,鞋帮都开线了,仍不让扔掉,缝补好再穿。1939年在延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和大家一样,搞生产,种蔬菜。解放后,在3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给自己规定不吃猪肉和鸡,给大家很大鼓舞。
2、爱因斯坦生活俭朴: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节俭朴素也是世人皆知的。他在柏林居住的寓所是两间小屋,屋内陈设家具极其简陋:床、床头柜、椅子、一把躺椅、一个书架和一张桌子,没有桌布,没有地毯。他通常是穿一件简单的羊毛套衫,有时,穿着运动衫和凉鞋在柏林大学讲课,甚至当日内瓦大学决定给他颁发荣誉博士学位,仪式十分隆重,参加者都穿华贵燕尾服,头戴平顶丝织黑礼帽,而爱因斯坦却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套平时上街时穿的普通衣服,登台领取了博士证书。
3、周总理的衬衣:周恩来同志非常注意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他规定自己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双布鞋底磨穿了3次,还要缝起再穿。他用的牙刷只剩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毛巾也补上补丁。有一次,周恩来同志的警卫员拿了一件旧衬衣去请服务员缝补,衬衣上已经有好几层补丁,服务员手拿着这件衬衣,眼里滚动着激动的泪花。
4、朱总司令的“家当”: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同志担任18集团军的总司令,有一次要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准备了车辆,准备隆重欢迎。当朱德同志到达时,只见他的警卫员手里拿着一床军毯,肩上挂着一个包袱,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大家感到奇怪,而朱总司令却笑着说:“我这样很好,白天行李放在马上,晚上包袱当枕头。”当同志们看见小包袱里只有一套军装和内衣,还有一双新布鞋时,很受教育。
5、茅盾的无私捐献:茅盾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他生活的节俭是人们难以想到的。他写字作文用的桌子,破得快散架了,在别人的催促下才买了一张旧的桌子。买来的桌子腿还不牢,他就把桌子腿拴在暖气片上。他不吸烟,不喝酒,穿的内衣总是补了又补。他吃苹果,每次吃半个„„对家庭成员他也是这样要求的。在他临终前,他真诚地道出自己的心愿:将自己的全部稿费收入共计25万元巨款捐献给国家,用于发展文艺事业。
【名言警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节俭朴素,人之美德。(程颐)
3、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4、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德。(爱默生)
5、朴素,这便是我所希望的比其他一切更重要的品格。(托尔斯泰) 【论点2】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关论据】
1、季文子奉行克俭:季文子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他的家人穿粗布衣服,他的马不喂粮食,喂杂草。有人对他说:“你是鲁国最高行政长官,你这样做,人家要说你吝啬,而且也不能使国家荣耀。”季文子回答说:“我国百姓中吃不好穿不好的人多着呢,我怎么能让家里人穿好,让马吃好呢?一国的荣耀是在于道德,而不在于我的家人穿好和我的马吃好的。”
2、汉文帝不造露台: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很节俭。他曾打算建造一个观赏游乐用的露台,令工匠合计后,要用百金。文帝就说,百金相当于中等富裕人家十家的财产了,我住着先帝的宫室,已感到羞愧,怎能再造露台呢?汉文帝穿的是黑色粗布衣服,
第1/5页
www.xkb123.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蚊帐也不绣花,生前建造的陵墓也不许用金银铜锡来装饰,临终前还叮嘱不准用珍宝陪葬。这样以德教化百姓,终于形成海内殷富,民讲礼仪,几乎无狱讼案件的盛世。
3、杨绾刮节俭之风:唐朝的杨绾以品德高尚著称于世,为官一贯廉洁,所用车马服饰很俭朴。他任宰相后朝野之风也为之一变。御史中丞崔宽很富,皇城的南边有他的别墅,楼台亭榭,华丽无比,杨绾任宰相的当天他就暗暗拆毁了。中书令郭子仪在行营中,听到杨绾当宰相的消息,将他的乐队撤了大半。京兆尹黎干当时正得皇上赏识,每次出入百余辆车马,也立即减到10辆。在杨绾拜相后刮起的节俭旋风中,从奢侈变为俭朴的人,不计其数。
4、范仲淹拒罗帐:范仲淹崇尚节俭,从严治家。他的儿子结婚,新娘子还未进门,有人就夸赞新娘子的嫁妆怎么怎么好。范仲淹听了很不高兴,对家人说:“嫁妆的幌帐用绫罗做太奢侈了,我家一向俭朴,不能让这顶绫罗帐坏了我的家风。如果把这东西带到我家,我就在院子里把它烧掉!”
5、宋庆龄服饰简朴:宋庆龄的服饰非常简朴。她头上经常佩带的黑发卡,并不是什么乌黑金之类的珍贵之物,而是几分钱一个的钢发卡。她一直使用到逝世的一套梳妆用具,那是结婚时的嫁妆。宋庆龄穿衣服,讲究整洁。她喜欢自己设计具有我国传统特点的服饰。自己绘草图,与工作人员一起缝制。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发胖,她就把原来的衣服从腋下开个缝,接个边,加加肥,照样穿着。有一次,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见她常常深夜工作,提出要给她做一件御寒的宵衣,她同意了。但没有拿出现成的布料做,而是翻找出一些零零碎碎的普通布料和绸缎边角,用26块布拼凑了一件风衣。工作人员看着这五颜六色的风衣,风趣地称它为“八卦衣”。
【名言警句】
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庐) 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朱德)
4、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5、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论点3】节俭是反腐倡廉的保证。 【相关论据】
1、俭以养廉:明代清官海瑞,常以“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自勉,认为这两句话是治国安民之“要道”。他平时着旧袍,鞋修补多次仍穿在脚上,有客来访以蔬菜招待,为母做寿才买两斤肉。时人称赞“海公清苦之行,举朝不能堪,亦举朝不能及”。他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在场同僚无不为之恸哭,万民为之送葬。
2、被“挡驾”的常委夏家骏: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夏家骏教授因为不坐小车、穿着老旧而常被警卫“挡驾”。夏老去人大会堂开会经常是挤公共汽车去的,有一次开六天会竟被拦住五次。还有一次他好不容易进了门,坐电梯时又被服务员拦住了。因为这是首长专用的。夏老问:“谁是首长?”服务员说:“常委。”夏老说:“我就是常委。”服务员才半信半疑地让开。而夏老在甘肃考察时的遭遇则更具“幽默”色彩:一位服务员始终没有想到他会是贵宾,一直不给他上茶,弄得前来迎接的副省长十分尴尬。
3、陈嘉庚崇尚俭朴:1940年,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问团对重庆和延安进行访问,回到海外后,他说:“在重庆,国民党花了800元,大办酒席欢迎我。在延安,共产党就是发一份二角钱的普通干部‘客膳’给我。800元的酒席我实在咽不下;二角钱的菜我吃得香。一个浪费财力物力,一个节约财力物力,两方面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真有天渊之别!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和毛主席身上!”陈老有一把从南洋带回来的旧布伞,到他逝世时,已经用了20年,1952年,伞布破了,他请侄媳缝补;1956年,伞布又破得厉害,侄媳说不能再补了,他请弟媳买了块新布更换。亲人们觉得换得不像样,他笑
第2/5页
www.xkb123.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着说:“能用就行了。”陈老生前用的那个“蜡烛台”,是捡来的一只断了提钩的破瓷杯倒置而成的。那时电厂晚上10点钟就停止供电。熄灯后,陈老便点燃蜡烛,继续伏案工作。有人建议他买个像样的烛台,他不许,并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4、邓小平的一日三餐:邓小平同志的生活是恬静的,一日三餐也是相当简单。通常,邓小平每天清晨6时半起床,8时许吃早餐。早餐多是喝豆浆,吃油饼或馒头,与普通的北京市民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邓小平通常在12点吃午饭。午饭通常是四个菜,因为邓小平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爱吃辣椒,所以,特意为他多准备一碟盐渍辣椒(四川泡菜)。而晚饭一般在6点半开饭。邓小平要求晚餐一定要家人到齐才开饭。晚饭有17—18人,一般有一个汤,一碟炸花生、黄豆、蚕豆、杂果仁。晚饭时,邓小平习惯喝两小杯用中药浸泡的补酒。节日时,煮饭烧菜的任务就由邓小平夫人卓琳和女儿担任。吃饭时,邓小平每次总要为夫人和女儿倒上一杯葡萄酒,说:“辛苦了,节日的厨师,我来敬你们一杯。”
5、朱德的俭朴晚年:中南海朱德同志的卧室,是一间不宽敞的平房,里面仅仅摆着一张棕绷床、一个床头柜、一张木桌、一个旧衣柜、一个旧沙发,床上的被褥都打着补丁。他每天吃的饭菜也很普通:一盘素菜、一点泡菜、一小碗汤,很少吃荤菜。有一次,厨师给他做的荤菜多了些,他开玩笑地问:“你是不是资本家出身的?”厨师赶忙回答:“我是贫农”。朱德同志说:“既是贫农,为什么菜里放这么多的肉呀!”厨师恍然大悟说:“今后一定注意。”每年野菜旺生季节,朱德同志总要吃上几次野菜。他常说:“我们这些人是吃红薯、南瓜、野菜长大的,可不能忘本呵!”他穿的衣服,领口、袖口、肘部、膝盖等处磨破了,补了又补。平时,一碗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滴牙膏、一支铅笔,都不浪费。他告诫家人说:“建设社会主义,靠增产节约。光增产,不节约,等于没增产。”
【名言警句】
1、挥霍无度的人,等于将自己的前途抵押出去。(富兰克林) 2、要养成节俭的习惯,以免放荡的罪恶临到我们身上。(马尔顿)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5、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晋书》) 【论点4】节俭是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关论据】
1、百万富翁挑大粪:河南商丘农民张金宝,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成为“百万富翁”后,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家没有新潮的物件,朴素里透着困窘。可是,乡村修路、通电、建敬老院、开办公益事业,他全额资助。北京办亚运,安徽抗洪灾,他慷慨捐献。令人称奇的是,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张金宝竟投资了300万,建起一所可容纳2000名学生的“金宝小学”,他自己却担当起学校的义务清洁工。每天都忙着清扫,还要挑20多桶大粪到田里。
2、范仲淹贵而能俭: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但仍保持着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他崇高俭朴,与当时朝中竞相奢靡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范仲淹薪俸虽厚,却多半用来周济乡亲,帮扶穷苦文士。家里平日都是粗茶淡饭,只有招待客人时才准备少量酒肉,妻子儿女的衣物也极为朴素,即使是打了补丁也不丢弃。在他的影响下,全家上下都养成了俭朴的习惯。
3、毛泽东教子: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时,毛主席在中南海给他们开了两桌饭。毛主席拿出一件棉大衣说:“我没有东西送给你们,这件棉大衣,跟我转战南北,现在送给你们作为新婚贺礼,白天岸英可以穿穿,晚上你们盖在被上压压风。”婚礼后,他们就离开中南海回到他们的新房。新房是一间土平房,室内仅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和一条棉军被。
第3/5页
www.xkb123.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4、一条裤子穿了三代:1961年7月,周恩来的侄子周尔辉在北京结婚。伯父周恩来准备的礼物很简单:一床用过的床单,一件周恩来穿过的短衬衫,一条周恩来穿过的裤子。伯父笑着说:“都是些旧的,不要嫌不好。”穿着伯父穿过的衣服举行婚礼,周尔辉心里特别温暖。婚后他回到淮安,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伯父给的旧呢裤,他穿了好多年,破了,补了又补,一直到不能再补时,就拆了给孩子缝了条小裤子。一次,周尔辉带了孩子去看望伯父伯母。孩子的呢裤,被奶奶发现了,觉得奇怪,忙问:“小孩子怎么穿呢裤呢?”弄清原委后,两位老人都很高兴,说:“好!一条裤子穿了三代!”
5、洛克菲勒住便宜旅馆:美国的约翰•洛克菲勒拥有亿万家产,是世界排得上号的大富翁,可是他平时的生活十分节俭,他因商务外出,总是投宿比较便宜的旅馆。一次,他到纽约,在某饭店住宿时选了间很便宜的房间。饭店经理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后,不解地问:“您的儿子到我这儿总要住最好的房间,而您怎么住这么便宜的房间?”洛克菲勒听后微微一笑,风趣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却不是。”
【名言警句】
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郭茂倩)
2、不知俭约,谁也发不了财;讲究节省,几乎没人会穷。(英国谚语) 3、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
4、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5、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大仲马) 【论点5】节俭是致富之道。 【相关论据】
1、陆纳待客: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将军谢安常欲到陆府拜访。陆纳的侄子陆椒见叔叔无所准备,便自作主张准备下一桌十来个人的酒馔。谢安到来,陆纳仅以几盘果品和茶水招待。陆椒怕慢待了贵宾,忙命人把早已备下的酒菜搬上来。当侄子的本来以为叔叔会夸他会办事,谁知客人走后,陆纳大怒,说:“你不能为我增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么还这样讲奢侈,玷污我一贯清操绝俗的素业呢?”于是当下把侄子打了40大板。可见,陆纳反对侄子摆酒请客,用茶水招待谢安并非吝啬,而是要表示提倡清操节俭。真是难能可贵。所以,当今接待之奢与古人之距相差甚远,吾辈当效古人勤俭风,以便有利于国人,造福于子孙。
2、不弃旧物:宋代以勤俭知名的官员很多。寇准在当了朝廷要员之后,仍然注意保持勤俭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居家过日子,非常节俭,卧室中的一顶青纱帐,用了20多年,时常有坏损之处,让人修补一下再用,不更换新的。有人曾以两汉公孙弘之事来嘲笑他,影射他是以公孙弘外宽内深之策,用俸禄供养宾客、故人,而自家人无所余来延揽贤士。寇准笑着说:“公孙弘的做法是欺诈的,而我是诚恳的,东西虽然破旧有什么妨碍?我是不忍心将长期使用过的东西,因为破旧就弃置不用。”
3、“小气”的张巨声:在人们的心目中,凡称得上老板的,均是财大气粗,出手大方的人。然而,美菱集团的张巨声作为一个日产值近千万元,总资产达26亿元的大企业的董事长,却“钱钱”计较,为企业打着小算盘。一次,他因公要去日本,属下已为他买好从上海飞往日本的机票,可从合肥到上海这段路怎么走才给公家节约开支呢?他煞费苦心,认真比较了四种走法。张巨声的这一小算盘也许在某些人看来不免有些“小气”,但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足以让那些大慷公家之慨的人自惭形秽。
4、俭朴的亿万富翁:前美国首富萨姆•沃尔顿,是美国庞大的超级市场连锁集团的创办人,有分店1334家,分布全美各地,财产高达90亿美元。但是,萨姆出城自驶一辆陈旧的小货车,其妻海伦开一辆米佳士拿旧车,常到丈夫开的超级市场购物,与其他顾客一样在收银机前静静地排队付账。海伦不爱化妆,不讲究衣着,只穿普通人的衣服。自己拣菜,洗碗碟。有人问她:“你这样一个腰缠万贯的富婆,为什么过这样简朴的生
第4/5页
www.xkb123.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活?”她说:“我只想过自己所喜欢的生活。在我生命中,丈夫、孩子、孙儿和朋友,占据重要位置,其他都无所谓。”沃尔顿夫妇有四个孩子,他们在父母的教育下,能吃苦耐劳,不讲派头,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
5、“吝啬鬼”比田光男:在日本福冈市区内,有一家上佳电器商社,会长叫比田光男。他经营的这家商社是日本最大的电器商社之一,年销售高达1000亿日元以上。这位企业家的经营思想总是把发展企业与勤俭节约联系起来。在这家公司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上佳公司的记事板上每天都记载着前一天公司所耗的电费和办公费,以此来提醒职工节约使用电力、自来水和办公用品。公司办公楼楼梯和楼道口的电灯,白天都不亮。办公室里的电灯,午休时一律关掉。外单位寄来的信函和信封都要翻过来在公司内部使用。为了节约时间,公司召开职工大会,都要在中午和吃饭时才进行,边吃边开。
【名言警句】
1、节俭本身就是一个财源。(辛尼加)
2、最富有的是节俭人,最贪穷的是守财奴。(桑费) 3、节制贵于黄金。(雨果)
4、金玉非宝,节俭乃宝。(朱元璋)
5、勤俭乃富贵之本,懒惰为贪败之源。(谚语) 【材料选用指导】
论证“俭以养德”这一论题,在选用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时,要扣紧“节俭”二字。凡是能体现节俭品行的材料均可选用。不过,选用的角度也不可忽视。要想达到从不同角度证明论题的目的,就必须在选用材料时兼顾到古今中外这四个方面。在选用“名言警句”作为论据材料时,要力求突出“精选”二字。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名句万万不可放过。
第5/5页
www.xkb123.com 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课标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