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评价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城中学 郑晓英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文的写作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并且对该作文进行多次评价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体验,初中英语作文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及英语作文多次评价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二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文;评价
一、初中英语写作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 (一)首批要详
明确圈出语句、词汇错误之处,让学生明白其写作中存在的错误。
1常见错误
(1)人称代词错误:人称单复数,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
代词错误。(2)主谓不一致。(3)内容不连贯:不会用关联词,语序混乱。读起来相当不顺畅。(4)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缺少冠词或用错。(5)时态混乱,前后不搭或根本不考虑该用何种时态。
教师应将自己对这篇习作的情感与感受融于评价语中。对于学生习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总以正面评价或否定态度加以一概论之。
2及时反馈及订正
(1)反馈时间:教师应尽快完成首次批改,不能拖得太晚,否则会影响再次批改及评价的进度。(2)反馈内容:选择优秀篇幅进行朗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这些学生的信心与强烈的荣誉感,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集中性错误加以集中讲评及订正。通过教师的及时讲解,可以化解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疑惑,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同时能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后反思工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学生订正完以后卷面不太清晰的文章需要抄写清楚。英语作文一般都不会太长,错误太多的作文学生自己看了都会心生厌恶,抄写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积极订正错误的信心,为减少文中的错误而开展认真的订正工作,而卷面比较整洁的学生同样受到了鼓励。
(二)复批要简
在复批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是否将发生的错误订正完毕。订正全对的作文与有错的作文需要分开摆放,然后在班内宣读完全正确的学生名单,给予激励。有错的作文需要进行再次订正。
(三)多批要细
选取典型错误有针对地进行讲解分析。再次与学生一起订正集中性错误。开展学生互批。让已经全对的学生对这些仍然有错的文章进行批改。毕竟学生批改的作业不可能都全对,需要教师进行把关核实。在重新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对顽固错误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可以做到适时加以总结再进行反馈。三次批改后对少数仍存在错误的文章进行再次批改,采取面批方式开展。这样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求知欲,有利于“转差防差”,从而避免大面积的两极分化。
(四)展示评价成果
展示评价成果(学生作品)是初中英语作文多次评价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多次评价的过程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挑战,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来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注意事项
(1)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短。间隔太短,教师无法精心准备;间隔太长,复批效果大打折扣。每周进行一次展示,将学生习作从雏形——成品的过程一一展示出来。(2)最好用实物投影仪,如果资源有限,也可利用小黑板进行展出。(3)选取的展出文章一般以前后对比明显的文章为主。(4)每次挑选5篇左右。(5)选取文采比较突出的学生作品印好发给每位学生,供其欣赏和学习。
2常用方法
(1)举行“五彩”写作比赛,五彩缤纷中感受写作的另类乐趣。从初一开始起,笔者就经常举行“五彩”写作原创比赛:既集绘画、写作于一身的作文比赛。如教师选定“Myfamily”这个题目,学生可以动手绘画家庭成员的图片,也可以采用家人照片与其作品匹配。图片之下为学生的习作文章。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充满爱心、新意、五彩斑斓的作品,喜悦之情不溢言表。同学间互相交换欣赏,增加了写作比赛的乐趣。教师组织学生评委对原创作品进行评比,将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展台面前是一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种让学生即能自己动手制作又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的比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2)制作优秀作文集锦。教师将优美文章打印成册,制成班级特刊供学生浏览。
(3)举行形式不限的演讲比赛。学生可以个人参加,也可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参加稿件必须是亲手书写。这类演讲比赛的宗旨是“人人都能参加”,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欲。
(4)开展书写比赛。此类比赛比较容易操作,特别适合初期的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清爽干净的卷面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多次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的意义
(1)在对学生作文多次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强调语言的准确性,注重学生习作中的变化,关注学生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积极进取、不断改进的精神风貌。
(2)学生通过多次的自我改正与不断提高,最终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欢喜之情油然而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能得到培养与增强。
(3)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 (4)对于词汇、语句等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帮助。每周成文一篇对于所学内容进行概括与及时复习。同时对作文多次评价的过程与新授课的过程穿插在一起,避免学生喜新厌旧。忘记了“老朋友”,对于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的运用都能起到良好作用。
(5)降低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程度,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多次评价的运用使得“写作的征程”并不是那么单调、枯燥、晦涩。征服“写作”的过程在老师、同学的陪同之下平添了许多的乐趣。学生爱上写作,爱用写作表达其内心想法,在纸上,他们可以尽情流露心声,与老师沟通其内心想法,如最喜欢的歌曲、歌手、自己思想上的变化、兴趣爱好、在学习方面成功
(下转第23页)
134
·小学教学·
班主任的谈话技巧
贵州省大方县瓢井镇瓢井小学 姚丽红
开展班级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育,班主任经常运用的方法就是谈话。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情感,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班主任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学习,我总结出了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大致遵循一下的几点要求:
一、谈话要以理服人
当今社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任性、傲慢的“小皇帝”们是时代造就的,他们本身没有过错。然而,这一事实却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心理脆弱、受不得批评,教师稍有言辞触动,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教师;他们缺少责任心,很难理解教师的苦心。“要知道孩子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教育者硬认为孩子有这种意图而蓄意干不良行为,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这样在教师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时,把所有的根都砍掉了。结果使童年时代生机勃勃的幼芽枯萎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个班主任深思。因此,班主任与他们谈话时,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话要入情入理。唯有入情,方能动人,唯有入理,方能服人。学生是通情达理的,关键看老师是否运用情和理。你有情他就通情,你有理他就达理。下面的几句话看似有理,老师常常挂在嘴边,其实想想完全不合情理,是老师的忌语:
1,我这样做都是你们好!(越这样说,学生越反感,似乎他们要感谢你的恩赐,他们会讨厌你!
2,下不为例(说这句之前,一定要记录好犯错误的学生,一旦下次再犯错误,一定严惩不贷,否则你会失去威严和信任。)
3,你是班干部我不忍心惩罚你但必须惩罚你!(学生犯错误必须一视同仁,班干部也不例外,没必要解释。解释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表现。我们应该用行动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公正,而不是挂在嘴边!)
4,学习是为了你自己。(都知道现在学生的压力大,学习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激励学生的话很多,这句效果差!)
5,下次谁再犯错就停课。(对于管理学生来说,一刀切的纪律是行不通的,一视同仁,但是惩罚的手段和措施要因人而异。)
二、谈话要注意场合
作为班主任,经常要与学进行个别谈话,因此,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谈话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时间地点场合选择不好,有时谈话效果适得其反。在表扬学生时,特别
(上接第134页)
的体验等:或者倾诉内心的苦闷,如朋友的误会、父母的期望过高而实现不了等等,把作文本当作可倾诉内心烦恼的场所、当作最真心的朋友得以一诉衷肠。教师通过每周一次的作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对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多次评价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了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的进步,这种进步就在我的眼前,在一次次的发掘中茁壮成长,让你满心欢喜,就算“小
是一些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上稍有进步时,可在公开场合给予表扬激励,以唤起其自尊心、上进心。批评学生则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一儆百”,而要选择适当场合和时机单独谈话,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师批评。对一些在公众场合不得不制止的行为也千万要注意谈话委婉含蓄,或旁敲侧击、或巧妙暗示,既不伤其自尊又让其易于接受。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小的学生,在办公室里谈话效果可能不会太好,他们会非常紧张,可能根本不是在双方互动地“谈话”,而是他们在单向地“听话”。而对那些顽皮、经常在办公室挨训的学生,还在办公室里谈话,效果更差,任你“苦口婆心”,他总是这耳朵进,那耳朵出。对这些特殊个性的学生,最好先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或对抗心理,如先与他一起在操场上活动或玩耍,然后在路上或校园里与他做较随意的谈话,效果就会好得多。
三、谈话要善于捕捉时机
只有善于捕捉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才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发现学生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与其谈话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其总结经验、巩固优点。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刚刚露头时,也要紧紧抓住时机,及时找其谈话,进行明辨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遏制不良行为的发展;当学生被人误解受到委屈时,班主任要以理解、同情的态度帮助其分析前因后果,指导其言行并帮助挽回局面,使他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班主任要及时肯定其已付出了努力,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帮助其及时补救,鼓励其走出困境。
四、谈话要注意对象 俗话说“百人百性”,不同的家庭环境、各异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学生们不同的脾气性格。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进行教育,才能使谈话收到最佳效果。对于性格豪爽的学生,谈话宜直截了当,不必迂回周旋;对于性格内向而又自尊心强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委婉含蓄,不可疾风骤雨;对于有惰性、依赖心强的学生,语气可以较激烈些,但不可讽刺挖苦;对于盲目自大、自我觉悟性差的学生,谈话时宜采用参照对比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方式,指出其存在的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的学生,宜采用商讨式谈话法,营造一种友好、平等的谈话氛围。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讲究谈话的艺术。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树苗们”长得不是很直,也能让你看到他们清朗的未来,不禁心生期待与敬意。
【参考文献】
[1]董晓艳. 初中英语作文教学多次评价的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98+105.
[2]梁蓉. 初中英语作文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