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一、选择题〔一共10小题,每一小题2分,总分值是20分〕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以下典故主要表达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B.凿壁偷光C.悬梁刺股D.刻舟求剑 【答案】A
【解析】A、火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凿壁偷光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C、悬梁刺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刻舟求剑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A. 2.以下实验操作不会引起平安事故的是〔〕
A.点燃酒精灯B.
移走蒸发皿
C.【答案】C
闻气味D.
浓硫酸稀释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制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
3.以下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A.干冰﹣﹣CO2B.镁离子﹣﹣
2﹣
C.2个氮分子﹣﹣2ND.﹣2价的硫元素S 【答案】A
【解析】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应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
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应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应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
2+
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的硫元素可表示为4.1滴水中大约有1.67×10个水分子,这是因为〔〕
21
,应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应选:A.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可分为原子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B
【解析】1滴水中大约有1.67×10个水分子,这是因为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应选B.
21
5.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核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涂油和刷油漆能防止钢铁生锈 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PM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O2等 【答案】D
【解析】A、钢铁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氧气的反响,喷漆时是钢铁与它们隔绝,既美观又防止了钢铁生锈,故正确.B、
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C、为PM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正确;D、根据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CO、SO2、NO2、O3〔臭氧〕,不包括氧气,故说法错误.应选D. 6.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水溶液得到了尿素[CO(NH2)2],尿素[CO(NH2)2]属于〔〕 A.复料B.氮肥C.磷肥D.钾肥 【答案】B
【解析】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应选B. 7.小唐同学对所需知识进展了归纳,其中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KMnO4和MnO2都是氧化物
B.合金和合成材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过滤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D.实验室搜集O2和H2都可以使用排水法 【答案】D
【解析】A、高锰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氧
8.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少
多
B.弱
C.小
大
D.小【答案】C
大
【解析】A、空气中氮气含量约为78%,氧气含量约为21%,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3%,与数轴关系不一致,
9.为防止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其净化原理是
2NO+2COA.x=2
N2+xC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最终排放的汽车尾气是混合物 C.反响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D.该反响生成的N2和CO2的质量比为1:2 【答案】D
【解析】A、根据反响前后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x=2,故说法正确;B、反响的产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因此最终排放的汽车
尾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C、氧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那么可知,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反响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故说法正确;D、该反响生成的N2和CO2的质量比为28:〔44×2〕≠1:2,故说法错误.应选D.
10.如图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以下推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铜片外表上的黑色物质是CuO B.方法1发生的反响类型是置换反响
C.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D.假设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响,那么铜片A、B、C的质量相等 【答案】D
【解析】A、由于铜在空气中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响生成了氧化铜,所以,铜片外表上的黑色物质是CuO,故
D.
二、解答题〔一共5小题,总分值是30分〕 11.根据以下甲、乙图示和相关表达,答复以下问题: 〔1〕图甲中该元素原子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个电子.
〔2〕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选填“上层〞或者“下层〞〕蜡烛先熄灭,该实验都能得出CO2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
〔3〕最近,我国科学家宣布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持续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外观像冰,
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它主要以甲烷水合物〔CH4•8H2O〕的形式存在,其中它的主要可燃成分是〔填化学式〕.
【答案】〔1〕24〔2〕下层大〔3〕CH4 【解析】
12.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NH4Cl KNO3
110
根据上述数据,答复以下问题:
〔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g.
〔2〕NH4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
蒸发〕,那么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g.
〔5〕某同学欲验证NH4Cl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现象得以验证.
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 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答案】
〔2〕KNO3 〔3〕天平 〔5〕A 【解析】
〔1〕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4g;
13.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局部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完毕,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答复以下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以下说法:
①搜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响生成的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
A.只有①B.只有②C.是①和②
【答案】
〔1〕FeCO2+Ca〔OH〕2=CaCO3↓+H2O 〔2〕防止生成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B 【解析】
〔1〕A处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复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粉是黑色的,二氧化碳与
B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反响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填:Fe;CO2+Ca〔OH〕2=CaCO3↓+H2O;
〔2〕实验完毕以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到玻璃管冷却,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填:防止生成的铁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检验并吸收反响生成的CO2;故填:B.
1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复分解反响能否发生,进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物质
加稀硫酸后的现象
〔1〕实验②中的现象是.
①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② Na2CO3溶液
③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2〕小杨同学认为实验①不反响,小康同学不同意小杨同学的观点,认为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响. 经小组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响.
观察到上述实验试管中的现象〔选填“红色消失〞或者“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响,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响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
溶质〔除酚酞外〕是〔填化学式〕
【答案】
〔1〕有大量气泡产生
〔2〕红色消失2NaOH+H2SO4═Na2SO4+2H2O 〔3〕NaCl 【解析】
〔3〕反响后,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沉淀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碳酸钡,溶液呈紫
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或者中性,因此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氯化钠,故填:NaCl.
15.某学习小组欲测定刚配制的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取100gBaCl2溶液,参加适量的AgNO3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响,并测得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m1g; 方法2:取100gBaCl2溶液,参加m2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Na2SO4溶液,恰好使BaCl2溶液完全沉淀;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aCl2=208Na2SO4
〔1〕请任选一种方法计算该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假设采取上述两种方法,可推知a=〔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解析】
×100%或者×a%×m2×100%〔2〕
〔1〕设100g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BaCl2+Na2SO4=BaSO4↓+2NaCl 208142 xa%×m2g
=
x=×a%×m2g
该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a%×m2×100%
〔2〕假设采取上述两种方法,可推知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