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古代希腊罗马
一、熟记考点:
1、雅典的民主政治: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2、罗马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二、考情分析:近3年江苏高考试卷都有涉及。
1、(08年13题)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9年13题)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10年14题)“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4、(08年12题)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 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命题视角]
1.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着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源,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2.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3.纵观近几年高考,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都是重要的高考命题视角,仍有较大的命题空间,应特别关注。
三、重要知识点解读:(自主学习)
一、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形成背景 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⑴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重要、山多地少、海洋资源丰富
影响:形成发达的工商业,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活动 有利于形成 的社会环境,接受 的观念 有利于 的确立。
⑵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特点:(1)突出特点—— ,珍视独立自治但又保持密切联系。 (2)有健全的 ,公民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君主专制没有发展起来。 (3)经济: 发达。
1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4)文化:思想文化繁荣(城邦它积淀、吸纳、汇集古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文化资源,希腊人在此基础上施展才华,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⑶优秀素质的希腊公民
公民构成:是由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 (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不属于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核心力量。 公民权利:参加公共活动、参与行政与司法事务 公民素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 (二)、希腊民主政治确立完善过程
奠基—— ; 确立—— ;黄金时代—— 梭伦改革——奠基(参照改革史) 1、背景(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2、内容
(1)经济:①
②
(2)政治:①
② ③
3、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 4、特点:中庸性、革命性 5、意义:(1)政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乃至整个西方 的 基础。(2)经济: (3)局限:
克利斯提尼改——确立 1、内容:(1) (2) (3) 2、意义: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黄金时代
1、繁荣背景: 开启希腊的“古典时代”。 2、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1)各级官职,除 外,向 公民开放,并都以 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 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 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 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 ,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 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 。 (三)、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历史进步性(得)——雅典民主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岳麓版) ...
(1)开启了 的先河,在 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起较为健全
2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的 。(人民版)
(2)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本(主权在民、民主运作方式影响今天的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任期制度、司法制度等。)(人教版)
(3)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象版)。 2、历史局限性(失)——雅典民主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
(1)民主范围,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 专政基础上,众多 和 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民主性质,仅是一种原始的 ,只适用于 的城邦。 (3)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后来公民民主生活抛弃正义原则。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A、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内涵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B、智者运动(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1、背景:
①经济: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②政治:奴隶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研究对象:人和人类社会 3、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①思想观点: 。
②意义: ③局限: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但忽视了伦理道德。 C、苏格拉底 1、思想观点:
①
② ③尊重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普遍的理性。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D、影响
1、性质: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推动当时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产生反作用。
3、对思想发展: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二、罗马法
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贵族垄断着政治、经济大权。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B、罗马法的内容
3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一)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按形式分:习惯法和成文法 按适用对象分:公民法和万民法法律观念:自然法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习惯法(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
⑴含义: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形式。 ⑵问题: 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2、形成:《 》公元前449年颁布
⑴背景:①习惯法下,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②广大平民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保障利益。
⑵ 评价:进步性:①罗马第一部 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发展史的起点;②限制了 的专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③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局限性:①只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②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③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维护 利益而制定的。 3、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共和国向帝国过渡过程中)
(1)背景:由 国到 国的过程中,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各种新矛盾日益凸显。 (2)形成:以原有 法体系为基础,借鉴外邦人的法规,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 (3)比较: 时间 对象 内容 操作 公 民 法 建国-BC3中叶 专门适用于 万 民 法 向帝国过渡-灭亡 适用于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涉及私产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等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纠纷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简法灵活而有实用有效 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推动了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 以广泛的 和 ,较好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意义 4、成熟:自然法的形成(共和国晚期,自然法之父:西塞罗)
⑴含义: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是对具体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⑵内容: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即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
⑶特点: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⑷意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5、形成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的编纂(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 《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4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C、罗马法的评价:
(1)影响当时: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
安和繁荣进步。
(2)泽被后世: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A、它是古代世界上最早的一套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欧洲近现代法学的 和法律的 ,其中很多原则和制度影响了近代的欧美资产阶级和其他国家; B、所蕴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 ,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 。 2、局限:维护贵族的利益
四、主干知识提升
(一)、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中西方早期政治制度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的原因。 (1)不同的发展方向。
①中国:春秋战国,中国逐步由分裂走向统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方:希腊是小国寡民、城邦林立,城邦处于奴隶制强盛时期,实行公民民主政治。 (2)原因(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侧重于地理条件分析。)
①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平原多,易于交流,为形成统一提供了可能性。这一地理环境也为人们长期从事农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封建小农经济,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因此需要国家统一,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来维持社会的发展。
②希腊:山多、海多、港口多,这一地理环境适宜工商和航海业的发展,有利于希腊人形成平等、民主、协作的民族精神。这样的地理环境又把希腊人的居住地域分割开来,使希腊逐渐形成小国寡民的特点,所以希腊雅典选择了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 (二)、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都发生于公元前8世纪
B.都设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血缘部落
C.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 D.都打击了氏族部落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
2、《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 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 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
5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3、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 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按等级选出 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C.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 D.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 (三)、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完善的罗马法体系 1、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2、(山东潍坊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B卷)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
A.在处理个人财产上不够完善 B.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 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D.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 3.(2011江苏南京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4、(辽宁葫芦岛2010届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五)评价罗马法(作用和地位) 1、(江苏盐城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
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2、(山东临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
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6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五、学以致用
1、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 O个部落各 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一一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 材料二 所谓“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
材料三 2008年“两会”召开之际,CCTV新闻、新华网等连续第四年开设《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论坛,广大网友踊跃参与,总理则在记者招待会上深情回应网友们的提问:“我从群众的意见感受了大家对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 请回答:
(1)概述雅典民主政治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3分)
(2)有人认为“雅典式的民主政治是该城邦灭亡的祸端”,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理由是什么?(2分)依据教材所学,举一实例支撑他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指出二者在形式上的相似之处。(2分)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能够说明怎样的历史趋势?(2分)在这一趋势里,材料三给你以什么启迪?(2分) 2、(1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问题。
帕罗椰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
(1)公民大会的职责是什么?(2分)
帕罗椰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帕罗椰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在门口执勤的监察院看见帕罗椰夫妇,大声地冲着帕罗椰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2)帕罗椰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2分)
海伦怏怏地离开了会场,帕罗椰一个人进去后,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张,写下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帕罗椰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他也不知道。……
7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3)这项议程反映的民主制度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罗椰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罗椰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罗椰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邀怒了的帕罗椰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4)帕罗椰为什么可以审判苏格拉底?如果你是当时民主法庭上的一名审判员,你会投票允许苏格拉底申辩吗?(4分)
(5)你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30字以内)(2分) 3、
(1)图一与图二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从经济角度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美国政治体制是近代西方典型的代议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从图3中可以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8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1、参考答案(1)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3分)
(2)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不同素养的公民都可以参与政权,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使雅典政坛混乱动荡。(2分)苏格拉底之死(2分)。 (3)都是直接选举,透明度高,选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2分)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2分)网络媒体也是有力的民主工具;舆论监督能够加强民主政治。(任答1点,2分)
2.参考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根据规定,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3)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民权利维护民主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4)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要求,任何一个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民主机构的
9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公职人员;苏格拉底作为雅典公民在当时有言论自由权。 (5)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