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政府公信力
作者:金 英 翁汉林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16期
[摘 要]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又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三鹿”奶粉; 公共危机; 政府公信力; 评价标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16 . 027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0)16- 0071- 02
政府公信力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规范和网络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社会秩序。政府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执政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人民信赖和拥护的关键因素, 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
2008年9月11日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已闹得沸沸扬扬,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基本上没有回避和压制此次事件,公布了其他企业的检测名单,但通过举办奥运会所建立起来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度,就这样被三鹿事件破坏殆尽。
一、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1) 政府的诚信程度。信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品格,也是公务人员的政治品格和行政品格。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更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
(2) 政府的服务程度。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的行为不能违法,政府不能滥用权力,这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政府应当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做到依法行政,依据宪法和法律为人民服务,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如何在公共危机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1.政府信用关系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能力
“三鹿”奶粉事件中,河北省政府、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和媒体公布了相关的调查结果,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因为奶粉事件出现危机的政府公信力。因此,以公民为本位进行政府诚信的构建,首先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使政府成为透明的信息中心,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在此基础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将政府的行为、程序纳入制度化轨道。政府只能管理公共领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能将权力扩张到所有领域,成为无限的全能政府。政府信用是重新界定政府职责与权限、有效管理社会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社会交往的基本方式,契约的订立主要基于对方的信用能力。只有有信用的政府才能实现由行政向服务的转变,维持日常的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合法领域不被侵入。 2.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
要建立完善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有效制度安排,需要不断完善行政责任制度,使政府工作人员的权责明确,让问责制度成为政府工作的制度基础。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是政府加强自我监督的途径,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了内在的制度安排。
政府是社会需求的制度化满足机制,应当通过强有力的权责对应的机制,对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采取果断准确的措施。因此,需要建立权责对应、灵敏高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对社会公众通过媒体、信访以及群体行为等反映的问题、需求和建议等信息及时了解、分析和处理。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还包括加强基层政府与社会在公共危机、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和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以便把握控制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最佳时机。
3.社会参与和监督的制度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鹿”奶粉事件,在最初的时候就是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下才得以暴露。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单纯依靠政府是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要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政治、市场和社会领域的各种主体相互间的合作。
独立机构既能成为客观、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政府信息公布的参照物,又能为政府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建议,从而提高政府能力,增加公众的信任感。防止政府垄断信息,谋求自身利益,可以避免逆向选择,促进地区发展,实现公众利益。
不破不立,中国奶制品行业的公信力跌入谷底的时刻,也正是刮骨疗毒的时候。国家质检总局在敏感时刻,公布包括伊利、蒙牛等行业支柱在内的22家涉事企业名单,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不言而喻。“三鹿”奶粉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企业品牌危机,更多的是政府公信力的危机。幸好,这一全国性恶劣事件已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继2008年9月13日下午国务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之后,14号下午河北省政府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布置处置方案。这些措施,至少能避免或减少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对相关责任人的严肃处理,至少也能让那些受害者家属得到一点心理慰藉,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一定的维护。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秀华,等. 政府信用评价方法初探[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 裴乐,袁城. 危机后的政府信用重构[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1). [3] 李军鹏. 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