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六九路网
2019年1月第4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Jan.2019NO.4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郑州大学

张大龙,韩刚涛*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一种新型研究生教育方式,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今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新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227-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主要面向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强调学生独立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新的社会形势下,随着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的工作岗位由科研、教育更多地转向各类专业应用岗位。因此,原有的硕士生教育模式使得部分硕士生难以适应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的需要,还需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才能担当新的工作。为了适应“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的发展趋势[1],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在原有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招生计划。学术型硕士生培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而专业型硕士生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培养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此条件下,有必要在原有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重点和特点,借鉴现有学术型硕士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索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培养相互借鉴,相辅相成的新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早,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符合各自发展国情,面向市场和社会职业培养的需要,形成了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美国为例,它是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最发达的国家。专业研究生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其比例已占整个研究生人数的70%。西方国家对专业硕士培养方面研究主要包括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研究、选定区域研究、国别比较和学校个案研究等方面。如文献[2]比较了美、英、德、法等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其研究生教育体制的基本特征、科研基础和培养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国内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以前。我国从1991年开始进行专业硕士生培养,主要以在职学习为主,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仅限于MBA、法律硕士等少数几个专业;第二阶段是2010年至今。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全日制专业硕士持续扩招,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重视。文献[3]分别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展望;文献[4]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实际,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培养环节和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献[5]分别采用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比研究了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培养模式上的差异。

三、存在的几点问题

1.专业选择机制存在缺陷。研究生培养重在学术素养的养成,强调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在填报研究生志愿时,通常会受针对专业学位的传统错误观念影响,并不认真分析自身特点,而仅以考试成绩区分是否攻读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导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通过自身学术和社会经验可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特点,但此时学生的专业已定,在现行制度下难以更改。基于上述原因,目前的

收稿日期:2018-04-18

作者简介:张大龙(1976-),男(汉族),开封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系统。通讯作者:韩刚涛(1986-),男(汉族),开封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系统及信号处理。

-227-

2019年1月第4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Jan.2019NO.4专业选择机制缺乏灵活性,难以结合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培养方向。

2.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比例不合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占全国研究生报考总人数的10%。到2012年度全国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占全国研究生报考总人数的26.4%,相比2010年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上述比例与人才的实际需求比例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2010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研究生中,在各类企业中就业的比例高达76%,而继续深造或者从事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比例为18%。浙大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布2013届毕业生升学就业白皮书中指出,2013年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生中,69.75%的学生进入各类企业,进入科研机构和机关的分别占4.92%和3.73%,在高校中任职的占3.21%。由此可见,现阶段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比例约为2:1。与此相适应,在校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2:1较为合理。

3.培养模式缺乏协作机制。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刚刚起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院校仅仅强调了借鉴,忽视了两种培养模式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时,没有注意到在体现两者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特点的同时,加强两类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应利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指导过程,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和谐发展。

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几点思考1.区分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方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做到结合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应适当增加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使得导师可对学生的进步学术素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掌握。同时,学生的具体培养方向,应在导师和学生充分互动的基础上,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确认,而不应在学生入学时即确定。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选拔甚至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础上,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可由院校、导师和学生三方共同确认。但是,为不影响研究生的正常培

养过程,上述周期不宜过长,应在学生入学后6-8个

月内实施为宜。

2.启动培养过程中专业调整机制。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在今后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将占研究生总人数的70%,其培养工作将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建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是对少部分具备较高科研素养研究生的重点培养。因此,应启动培养过程中的专业调整机制,逐步发现其适合攻读的类型并及时调整,这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3.探索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协同培养新模式。两种硕士生都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都是为了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在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尝试将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1∶2或1∶3的比例混合编组,共同完成同一科研任务。这样做既可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又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理论研究有所涉猎,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互补。

五、结论综上所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归纳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可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1号.

[2]BurtonClark.TheResearchFoundationsofGraduateEduca-tion[M].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3]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4]王颖.以就业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BIT为例[D].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刘若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ReflectionsontheCultivationofFull-time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

ZHANGDa-long,HANGang-tao

(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01,China)

Abstract:Thetrainingofmasterdegreegraduatestudentsoffull-timeprofessionaldegreeisanewtypeofpostgraduateeducationinChina.Itisorientedbyprofessionalpracticeandaimsatcultivatinghighlevelappliedtalentswithgoodprofessionalaccomplishment.Itisthefocusofpostgraduateeducationinthefuture.Thispapersummarizesthenecessityofstrengtheningthetrainingoffull-time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students,analyzessomeproblemsinthetrainingprocessofthefull-timeMasterdegreegraduatestudents,andputsforwardsomethoughtsontheaboveproblems,whichprovidesreferencefortheexplorationofthecultivationmodelofthefull-time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students.

Keywords:graduateeducation;full-timegraduatestudent;professionaldegreeandacademicdegreetrainingpattern

-2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