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一、填空题(第1~11题每空1分,第12、13题,每空2分,共33分)
1. 发现并提出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过科学探究,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和有关的一些基本技能,还要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 和在研究工作中表现出的崇高科学精神。
2. 给下列数据添上适当的单位:
物理课本中一页纸的厚度约100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
3. 物理学中计算或表述问题时,一般要求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单位间的正确转换很重要。请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一节课45min,合 h;
一架客机的飞行速度为900km/h,合 m/s。
4. 通过电视转播,我们看到“神舟五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宇航员杨利伟拿着一支铅笔,当他松手后,笔“悬”在空中。相对于 ,这支笔是静止的;相对于 ,这支笔是运动的。
5. 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1 图2 图3
6. 如图2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2乙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
7. 如图3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 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
8. 在雅典奥运会上,男子110m跨栏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冠军,众人瞩目。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刘翔最快,裁判则依据到达终点计时少而判定他跑得最快。观众与裁判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相同时间比较 的方法;而裁判的判定,是用 的方法。 9.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__________中的速度最大,是__________m/s。 10. 我们可以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照射在黑板上发生了 反射。坐在教室前排两侧的同学,常看不清楚另一侧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照射在黑板上发生了 反射。(选填“漫”或“镜面”)。
11. 某同学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12. 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4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4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甲
图4
乙
图5
13. 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5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请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依据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最符合....
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选择题答题表内。 题号 答案
14. 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A.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 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
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 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15.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改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6. 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17.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18. 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点处发出的起跑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实际时间应为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19. 张华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由于没有找到圆形的锥子,就用剪刀将小孔做成了三角形。则他在纸屏上看到烛焰的像
A.倒立的,像的形状接近三角形 B.倒立的,像的形状与烛焰相同 C.倒立的,像的形状接近圆形 D.正立的,像的形状接近三角形
20. 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6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图6
21. 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
A.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B.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D.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22. 图7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 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三、作图题(第23题2分,第24题4分,共6分)
23. 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8 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4. 如图9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四、探究与实验(第25题4分,第26题8分,第27题6分,共18分)
25. 在如图10所示的“研究声音传播”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很难将玻璃瓶内抽成真空状态,需要你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观察到的实验事实是:
图10
图8
图9
图7
。
(2)你通过推理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 26. 如图1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º,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1 2 3 入射光线 AO CO EO 入射角 反射角 图11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 __。 2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跳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2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 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
五、计算与简答(第28题2分,第29题4分,第30题10分,共16分)计算要求写出主要的计算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简答要求表述简洁准确
28. 一次, 国王要阿凡提当着群臣面说出眼前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桶水。阿凡提回答说: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内就只有一桶水,若桶只有池塘十分之一大,那就有十桶水……。从物理量的测量角度看,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
图12
29. 电视台在转播刘翔参加的110米栏比赛时,让摄像机跟随刘翔一起运动(在跑道旁专门安装了一条轨道,轨道上有一个小车,可以在轨道上高速运动,摄像机固定在小车上),进行跟随拍摄;我们通过电视观看比赛,看到刘翔始终处在电视屏幕的中央。 (1)相对于摄像机,刘翔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从电视画面上看,刘翔始终在屏幕的中央,但是我们却感觉他跑得飞快。这是为什么?
30. 下面是上海至乌鲁木齐的T52/T5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其中从常州和乌鲁木齐之间的部分被略去(未印出)。假设列车在每个车站都能准时达到,准点开出。 车次:T52/T53 停靠站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 乌鲁木齐 到达时刻 ---- 21:25 21:52 22:21 … 19:51 开车时刻 20:38 21:29 21:56 22:25 … --- 里程 0 84 126 165 … 4077 (1) 求列车在苏州和常州之间运行的平均速度。
(2) 请利用这份不完整的时刻表,通过估算说明:如果列车11月13日晚从上海开出,将
于几月几日到达乌鲁木齐站?假定列车正点到达。
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试卷中很多试题的答案并非唯一,其它合理答案同样可以得满分。
一、填空题(第1~11题每空1分,第12、13题,每空2分,共33分)
1.问题,方法;2.μm,km/h;3.0.75,250;4.神舟五号,地球;5.A,1mm,2.22;6.振动,水(或玻璃);7.频率,音色;8.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9.真空,3.0×108;10.漫,镜面;11.1.7m,1.5 m,0.5 m,1.7m;12.80,0.5h;13.折射光消失(答光线全部反射回水中或折射角等于90°或折射光线沿水面前进者不扣分),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或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先达到90°)。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题号 答案 14 A 15 D 16 D 17 C 18 C 19 B 20 C 21 A 22 D 三、作图题:(第23题3分,第24题4分,共6分) 23.2分,图略。
24.如图所示。分析: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规律中,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四、探究与实验(第25题4分,第26题8分,第27题6分,第22题6分,共18分) 25.(1)抽出的空气越多,听到的音乐声就越小; (2)如果玻璃瓶中的空气全部被抽出(真空),将听不到
“音乐芯片”发出的音乐声(即真空不能传声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6.50º,50º;40º,40º;20º,20º(6分);结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分)。 27.(1)竖直;(2)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3)在像所在位置放置白纸(光屏),白纸上不能呈接到像, 虚(反过来,说“白纸上能呈接到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也可得满分);(4)不。
五、计算与简答(第28题2分,第29题4分,第30题10分,共16分) 28.这则故事说明,测量必须有统一的单位(或测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29.(1)相对于摄像机,刘翔是静止的。因为刘翔相对于摄像机的位置没有改变。(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满分)
(2)虽然刘翔始终位于电视机屏幕的中央(不动),但是屏幕上他周围的其它物体,如跑道、观众等,在快速的向后退去,我们据此判断他跑得飞快。 (2分) 30.(1)苏州和常州间的路程:S=165km-84km=81km…………1分
列车从苏州站驶往常州所用时间:t=22h25min-21h29min=56min=0.93h…………2分 列车的速度:V=S/t=81km/0.93h=75.3km/h…………………2分 (2)列车跑完全程大约需要:
T=S/V=4077/75.3h=54.1h=2.26d(天)…………………3分
即列车跑完全程大约需要2天的时间,所以11月13日从上海开出的列车,正常情况下,将于11月15日晚达到乌鲁木齐。…………………2分 (其他合理的解题过程也可得满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