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调查报告
据调查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即将破碎的恋情。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我校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由于时间有限学院有限 有些学院的男女比例太大接受问卷调查的只有60人其中包括男生30人女生30人而且正在谈恋爱的人和没有在谈恋爱的人在思想上是有差别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必须身临其境才有答案。不过我们相信此次调查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1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爱观
调查数据如下:
第 1 页 共 12 页
总人数 60人 正在谈恋爱的 正在追求的
没有想过恋爱 的了解爱情的确切含义的 男生 30 人 10 15 5 6
女生 人30 21 3 6 9
一、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 学习资料 恋爱现状
悲剧爱情不断增加 开恋爱观念日趋于 放
恋爱人数增多而且十分投入与 公开 恋爱成功率低
第 2 页 共 12 页
恋爱的低龄化
恋爱随意性大于男生的主动性高 女生 恋爱出发点盲目 女生的恋爱比例比男生高
1.恋爱人数增多且十分投入与公开 2.恋爱的低年化 恋爱出发点盲目3.)为爱而爱。这部分同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1(“寂寞梧桐”则犹如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爱的心声在召唤般从心底发出幸福的回应。他们的信仰是“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只注重恋爱的过程或者是“只求曾经拥有更求物质占有”拥有” 而不考虑恋爱过后能得到什么。)为满足虚荣心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没人追(2求或追求不到对象则是自身价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产生才能显示出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或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 高出他们一等。)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读书是苦3(行僧非常寂寞孤独只有谈了恋爱才能解决临时的困难。这种恋 。爱被称之为“寂寞期恋爱”)为追求金钱、名誉、地位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市场(4只要能换取金钱、爱情也只不过是一种商品而已经济社会里青春、名誉、地位爱情就可以付出。只讲感情不讲条件那是在真空中生 活爱的感情里还应该有面包和咖啡因此各种畸形爱情频频产生。)为做试验而爱。这部分同学在校谈恋爱好比是做试验、5( .
学习资料
第 3 页 共 12 页
种试验田取得第一手资料成功则已不成功则取得经验。他们认为趁现在年轻不学几招将来到社会上翻了船可不得了。
4.女生的恋爱比例高于男生 5.男生主动性高于女生 6.恋爱随意性大 7.恋爱成功率低 8.恋爱观念日趋开放
二、大学生恋爱的几大特点:理想比赶流而 恋爱中浪漫化
大学生恋爱特点恋重注过爱轻程恋爱中片爱视恋面化 结果程恋爱过 简单化
1、相互攀比赶潮流而行。有些同学谈恋爱不是为了寻觅知音而纯粹是从众的结果。
2、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就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
3、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社会在快节奏的生活大学生的恋爱也开始简单化从思想上没有了以前固有的“审时度势”恋爱观简单了起来。男生们已经不喜欢欲 .
学习资料
第 4 页 共 12 页
言又止欲进又退的恋爱花招他们想爱就爱、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说行为却很直接遇到心仪的女孩他们就会很快表示自己的爱意。
4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在一时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有的同学则认为学习不紧张、空闲时间多找个伴玩玩;有的大学生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则羡慕不已自己也要寻求一份爱情但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计较后果的心态。
5、恋爱中浪漫化。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互相送礼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
6、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用爱情转移思想上的空虚。 2、恋爱观上表现出择偶动机不纯。
第 5 页 共 12 页
3、思想上不成熟、不稳定出现矛盾冲突。 4、只在乎爱的过程。
四、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普遍存在这无需回避那么我们说大学生恋爱现状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冷静的分析其原因。
. 学习资料 1、主观原因
1. 大学生生理上的原因
大学生在校的年龄一般都在17~24岁之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已跨过青春期而进入成熟期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敏感、简单、易冲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异性的吸引、彼此有好感的情况下产生“恋爱滋情感润心细无声”的身心需求大学生心田萌发爱情蓓蕾是正常的。
(1) 大学生心理上的原因
恋爱观的排他性。恋爱观的排他性表现在对恋人的控制和占有上两个人在相处的日子里在思想上、意识上排斥一切与对象相接触的事物尤其是接触恋人的异性不允许自己的恋人与异性单独的接触和交往。
第 6 页 共 12 页
恋爱观的冲动性。恋爱观的冲动性表现在两个人交往之间“性”问题和感情出现问题时的心理冲动。在情欲高涨和性爱激发时恋爱观又会冲破一切。冲动的发生越轨行为而不考虑后果。恋爱观波动性。恋爱观的波动性表现在交往两个人思想上的波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上比较孤傲和脆弱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别人分担表现出极端和消极。冲动性较大恋爱观的波动性使当代大学生在恋爱中表现出极其不稳定的状态。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有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尤其感情脆弱的青年们容易出现自杀、他杀等伤亡的后果。
(2) 情感需求比较强烈
经过十年寒窗苦奋斗拼搏才有机会进入大学的青年男女一方面在中学时由于升学的沉重压力和父母、老师的严格监控而不得不压抑自己丰富的情感需要进入高校后心理压力减轻了周围环境的监控约束力减小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情感需求渴望得到满足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思想观念的相似。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问寒问暖、求医送药、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日有人送礼品真诚祝贺苦恼时有人劝说解闷平时有人陪伴呵护出门成双进门成对很容易使它们产生羡慕和向往之情促使他们跃跃欲试。
. 学习资料 (3) 逆反心理
第 7 页 共 12 页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除七七、七八两届大学生外我国高校一直规定且三申五令: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一旦发现将不得发展入党、不得评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不得发放奖学金。但是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停止过大学生恋爱现象。除了上述原因外逆反心理与从众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爱情本来对年轻人就有巨大的诱惑力禁之越强诱惑越大猎奇心理是人类的天性而一旦禁止不住从众者亦愈多
2、客观原因
(1) 社会文化环境的严重影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给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人生道德、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外开放在引起思想解放的同时多元化的文化冲突使原先高度一统的文化观、价值观分崩离析面对不健康的东西失去了理性批判的张力。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对性的渴望中找不到原则的归宿对爱的理解停留在文学作品的诠释中。以至于一些大学生把握不住自己盲目追求感性的体验和刺激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约会陶醉在对方的音容笑貌中徜徉在酒楼舞厅吃喝玩乐风花雪月“侃大山”经常熬夜甚至通宵达旦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学生。
(2)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的扩招就业难成为了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功利性、权利性的社会风气也进入了大学的校园。现在的大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把“现实”摆在首位。在谈恋爱的时候大
第 8 页 共 12 页
学生也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了自己寻找的“另一半”身上让自己少奋斗几十年。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性”是“恋爱”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既然爱了就一切都可以放弃不考虑后果和影响。有的女孩为了留住自己的爱人用贞操换永远。这样的结果只有枯涩和悔恨。用自己所谓的爱去换取物质这样的恋爱观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3) 学校。
校方对大学生恋爱的消极回避政策。很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平时默不做声只有当学生们犯下错误校方才加以介入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办法过于简单、消极一方面缺少平时的引导教育没有明确的态度学生们会错误的理解成学校的默 .
学习资料
许;另一方面当学生们一时冲动做出越轨的事情学校的处理又会令他们一生抱憾如果平时多一点叮咛和监督这样的悲剧是本可以避免
五、大学生恋爱的利弊:
有利的方面: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
第 9 页 共 12 页
大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
有弊的方面: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热恋与婚姻失运河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紧张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正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因此恋爱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失恋的青年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六、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解决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学业高于爱情主张学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爱认为爱情是学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学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 学习资料
第 10 页 共 12 页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要做到对别人的起码的尊重。
(3)信任能力。如果爱对方就应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对方。信任作为人际交往的前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不相信对方那怎么交往更不用说谈恋爱了。
(4)给对方以大度。正确处理恋爱排他性问题因为恋爱观排他性充分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3、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第 11 页 共 12 页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
4、端正恋爱动机。
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姜采英《分析大学生恋爱现状及特点加强恋爱观教育 . 学习资料 与指导》
贺淑曼《大学生心理优化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梅兰《大学生心理健康》南京大学出版社
黄希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田爱民《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理性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