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淮北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来源:六九路网
淮北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近年来,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不断降低。图1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与GDP变化,图2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煤炭和石油碳排放构成。完成23-24题。

23.图中

A.GDP增速低于碳排放量增速 B.a表示碳排放量 C.c表示石油 D.能源消费总量几乎不变 24.为降低碳排放强度,安徽省应着力

①加强皖北水能的开发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发展节能技术 ⑤提高皖南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我国北方地区初次霜冻(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出现的早晚对粮食产量影响极大。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近30年来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图”,图4为“近30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玉米亩产与初霜冻日期关系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读图3

可知图示地区初霜冻日期

A.总体趋势西早东晚,北早南晚 B.季风区早,非季风区晚

C.东南部因海陆位置影响等值线呈东西走向 D.西南部因冬季风影响等值线密集 26.黑龙江省初霜冻日期

A.变化对玉米亩产影响更大

B. 提前的年份可通过营造防护林减轻农业损失

C.推迟的年份,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较强 D.推迟的年份,水稻生长期延长,亩产高

2014年2月8日,继长城站、中山站(76°23′E,69°22′S)、昆仑站(77°7′E,80°25′S)之后,我国在南极建立了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76°58′E,73°51′S)。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据图完成27~29题。

27.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中

①环形结构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 ②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防飓风侵袭

③高架设计可有效预防融雪洪水 ④高架设计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附近积雪,避免 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泰山站

A.位于昆仑站东北方向 B.距中山站约985公里

C.位于南极圈内,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D.可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发电来提供能量 29.近年来,南极冰川大量融化

A.反映了日地距离缩短 B.反映了全球植被覆盖率上升 C.可能导致全球海岸线缩短 D.可能导致全球淡水资源增加

图6为欧洲、北美、中国三地区域电网实时负荷率变化曲线。负荷率是指用电量与发电厂的设计最大供电量的比值。读图完成第30-31题。

30.a、b、c分别表示

A.欧洲、北美、中国 B.北美、欧洲、中国 C.欧洲、中国、北美 D.中国、北美、欧洲 31.图中三大区域电网

A.负荷曲线日变化与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一致 B.负荷曲线之间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 C.负荷总值在世界时20时达到最大 D.互联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

“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农产品是虚拟水的主要研究对象。读“我国农产品区域间虚拟水流向关系图”,完成32-33题。

32.读图可

知虚拟水

A.调出量最多的是东北 B.调入量最多的是西北 C.国际调入量小于调出量 D.全国范围内西“水”东调 33.从全国水资源管理角度分析

A.减少华北地区虚拟水调出,会加大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 B.华南地区大量调入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水资源不足 C.西北地区可以通过加大虚拟水的调入,改善生态环境 D.当前我国的虚拟水跨区域调配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二.综合题

34、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8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图9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

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指出乙处发育的典型河流地貌,并说明其形成过程。(8分)

(2)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12分)

(3)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12分)

35.(28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7月23日至8月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维持晴热高温天气,武汉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数历史同期最多。

材料二 近年来,武汉市新洲区积极承接国内纺织产业转移,倡导本土创业,扎堆发展医用纺织业。生产的医用纱布等产品已占据全国1/4以上的份额,年消耗皮棉2.5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用纱布加工基地。

(1)分析2013年7月底至

8月初武汉市持续高温天气形成的原因。(10分)

(2)医用纺织业落户武汉新洲区对当地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影响?(14分)

2014届淮北市二模地理答案解析 【答案】23B

【解析】安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导,故C错误;伴随GDP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应该不断增加,D错误;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碳排放量增速减缓,GDP增速大于碳排放量增速,B正确 【答案】24B

【解析】皖北水能资源贫乏,①错误;提高皖南植被覆盖率增加碳吸收,不能降低碳排放强度 ,⑤错误 【答案】25A

【解析】西南部因地形影响等值线密集 【答案】26D

【解析】营造防护林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当年防治霜冻作用不大 【答案】27C

【解析】飓风出现在中低纬度,南极大陆终年低温,没有融雪洪水 【答案】28 D

【解析】南极点才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答案】29C

【解析】南极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缩短;冰川融化,淡水资源减少

【答案】30A

【解析】下半夜用电量最少,根据电网负荷率低值出现的时差确定地区 【答案】31D

【解析】负荷曲线之间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转; 【答案】32 A 【答案】33C

【解析】减少华北地区虚拟水调出,会降低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华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当前我国的虚拟水跨区域调配状况会加剧北方水资源的短缺,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34.(32分)(1)(8分)冲积扇(洪积扇)(2分)在甲河段,地势陡峭,流速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2分);当水流流到乙河段,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2分),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冲(洪)积扇(2分)。

(2)(12分)M河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乙、丁河段径流量较大(2分);冬季气温低,河流径流量小(2分),乙河段因位于冲积扇上,下渗量大,导致断流,成为时令河(2分);丁河段因地处河流下游,下渗、蒸发严重(2分),加上中、上游地区过度引水(2分),导致河流断流,成为时令河。

(3)(12分)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减少土壤侵蚀;保留冬季积雪,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减轻春季冻害;抑制土壤盐碱化发展;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每点3分,任答四点)

35.(24分)(1)(10分)副热带高压强度大,持续控制的时间较正常年份偏长(2分),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2分);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较长(2分);城市规模大,人口集聚,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热多,热岛效应明显(2分);地处河谷地区,散热较慢(2分)。 (2)(14分)医用纺织业落户武汉新洲区,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2分),城镇规模扩大(2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分);扩大农产品市场,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综合开发)(2分);会侵占农业耕地(2分),污染耕地和灌溉水源扩大农。(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