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来源:六九路网
浅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冯志欣

(中铁大桥局武康二线指挥部,湖北谷城441700)

;日裔要】本文结合武康二线襄胡段02标DYl(19+478~DⅥ(20+31)o段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士路基的沉降观测

.,‘进行分祈和评价。为了保证琴段欺蝴&基的工程质量、有效控静】工后沉降、提高设计质量,在DYKl9+400一DYK20+300段900m布设观

测断面17处,并进行重点观测。在本段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软王路基进行沉降观测统计分析表踞,通过砖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tt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至4预期目标的。本文介绍了软基施工观测的教术要求。

i.,{关键诃l载土路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观测,,一

,.

’t

4,’,Jr,/7J,.,J

’,

^一,,…,o,/,j,‘,

1工程概况

堤身的沉降变形以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与沉降。本阶段沉降观测应与施

本施工段位于北鄢中积平原区,海拔高程87—89m。地势平坦开

阔,阡陌纵横,水塘、水田较多。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士、淤泥质粉质黏土、圆砾土及泥岩。由于水塘、软土地基承载力很低,为确保路基稳定,故对地基采用施打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沉降。

2观测桩的技术要求及观测要求…

Z1技术要求

Z”观测断面设置情况

1)在软土地段区间每隔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2)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地面设~个观测沉降板,在两侧路肩各设一个观测桩(巾40mm钢钎,长1.0m),在两侧路堤坡脚外1.0-2.0m及10-12m处各设—个观测边桩,各聊测桩及沉降板在同一断面上。见下图

器譬西秭啊醑衢再黾己躔

2.12边桩材料

采用150号砼预制,断面为15cmXl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

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213边桩埋设

埋设深度在地表以下不,J吁1.4m,桩项露出地面不应大于o.1m,

埋设方法采用洛阳铲打^设计深度,将预制桩放入孔内,桩周围以150

号砼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稳定。

2.14沉降板的组成使用方法

由钢底板、金属测杆(巾40mm厚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

径不小于巾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钢底板尺

寸为50cmx50cm,厚1cm;具体按设计图样焊接组装。沉降板应埋

八原地面以下1O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

直,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避免填科落入管内而影响测下沉自由度,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

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用水平仪按测量埋设就位的

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

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

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

连接。

22观测要求

1)用于观测位移及沉降的基桩,必须置于不受填土荷载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基桩及位移观测桩在观测期间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路基填筑施工期间的观测,主要观测路基填土施工期间地基与

2009年12月(下)

2—3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3)观测控制标准:路基中心线地面沉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4)测量精度按lJ级水准测量。沉降观测采用S1、S3型水准仪,mm,并定期核正基点高程。采用全站仪观测边桩位移o

3施工观测的

3.1以麓矛上群

设计通过沉降计算可以估算施工期间因地基的沉降而增加的土石3.2从施.工方面讲

路堤填筑前按设计要求,具体部署了填土速率以便使填筑产生的

4断面观测成果统计(部分)

霞蜘

壤±赢

位筘疆

檐*

fc一,

霉耐.

tⅣj

工磋鳃2稍鹾售堇

D毋ip秭

巧l,

5a0.r6,7.盛D’t甜侧

槲%183

6d5.O,2767i

3m-.曩赶匕腩亍碗轻奎一篡熟口z鲥}、草廛

细,I薹,D船0始

匾甄±t婷商于襞元最搿螽耙£Z

∞57阱,0.蒋l8.下.譬震l一5吒。誊,镥%,-∞0

岿Ov虹扣拍0

“2,

632

0,

嚣1.

8

啪。

。重点又见测断面

5典型断面(Dyk20+050)

“时间—填土高—沉降量”曲线圈

::::二二二::::一…一=:::二二二:::二二:.∞秭0f碎

未l

z::二===至三至量:至三--一一一一--:i。~…;妻萋至至;三三至三

-。一一一……一一。。沉

降量

6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

&1路基在填筑过程中有两次的时间间隔较长,发生少量的自然

I肇

沉降观测成果表随着路基填筑结束,虽然地基所受填土产生的土(行车、自然因素等)影响并通过实际(即地

工配合,每填筑一层应观测~次。路基填筑施工完成,自然沉落期的沉降观测,该阶段应对路基基床底层顶面的沉降及路基基底沉降进行系统

的观测,直到工后沉降评估可满足铺设轨道的要求为止。本阶段的沉降

观测频度为:在一次,观测后即时整理绘制“填土高一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工填筑,待观测恢复到限界以下再进行填钒

要求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应小于

1

方量,估计工程完成后剩余沉降量,以便确定预留高度及顶面加宽值。但由于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需在施工中根据现场观测资料及分析结果,对酾叶进行修正,提高设计质量。

动力增加量与路堤基底强度的增量相适应。在施工中动态观测的具体情

况加以调整,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确定路基的稳定安全,在填筑后能

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并能按期完成任务。

沉压力趋于稳定,但由于多种因素观测资料证明,路基在竣工后还不能立刻稳定下来,需要经过约一年时间,才能使路基逐渐趋于稳定。地基沉降与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工程技术

基剃立面积受力)有关。地质条件越好,填筑高良越低,沉降越小,反之,路基沉降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小,目路基填筑高度大,其地基虽经过碎石桩、碎石垫层加固处理但

并不能使其地质条件有根本的改善。路基沉降在路基填筑初始阶段与填

1)采用沉降板施工观测既可完善酾十,又可指导施工,原理简单

直接,便于操作。

2)软土路基处理效果与施工质量的控制密切相关;软土路基的监控,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对沉降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确定和优化施工参数,进行信息化施工,指导软土路基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

到预期目标的。

筑速度成正比,当路基填筑达到—定高度时,沉降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迅速增大,当路基填筑即将竣工和竣工后,路基沉降又呈缓慢增加形

式,直至路基完全稳定下来,路基在初始填筑过程中,由于原地基具有-定的承载力可以随_定高度填土产生的压力,在地基容许承载力范围内,地基沉降呈现出多纠以弹性变化的形式,即地基沉降随着填土高度的

3)地基处理不可能完全消除工后沉降,路堤高度、列车荷载是影响工后沉降的重要因素,地基条件是影响地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软土层厚度能打穿的情况下,应坚决打穿以充分发挥碎石桩的作用。

作者简介:冯志欣,中铁大桥局六公司武康铁路二线L穆指挥部。

而增加而增加。当填土增加到一定高度时,即土方填筑产生的医力等于

地基承载力地,地基受力处于极限状态。当填筑高度继续增加,地基承载力进入强化阶段,原地基土体结构被破坏,地基士颗粒在外力作用下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结构,使地基承载力得到增强。

渗考文献】、

,lll国家一、二等水准'坝4最规范(GBl2879—91).

62为确保路基蕾身不发生压缩沉降,路基施工时,宝选择低液限粘±或瓶液限粉士作为路基填料

填科要分层进行,每层压实擘度宜控制在30cm范围内。7结语

j【2】软士地基与地下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

,,,

..¨.

?

(上接第121页)

澡井和大口井来进r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和超越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师的研

究,就没有学生的研究。因此,历史教师的深入实践和反思对于研究性

学习的开展是极为重要的。

3.4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长效

为尽快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应采取“请进来、

送出去”的办法,对现有承包经营者加大培训力度,掌握侬村安全供

水手肪的技术标准要求,制定上岗细则,建立监督考核栅制,掌握生

产流程,要确保农村安全饮水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必要时可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以用水户代表为主体的水量、水质、水压、水价监督体系,确保这项利民的工程顺民心、台民意。

从专业发展来看,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般来讲,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

。‘

i,,C参考文献】

。。

二【1】I王铁牛.};I学规划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一在全省水

利工作会议上的讲l占田河南水利.2006

7【21邢宏.张清,金树华,胡长荣。胡颖.水处理工艺中杀灭浮游甲壳动物药剂的“,选配U】中国给水排水,2006.

,【3】周鸿.王占生,张晓谴.不同水处理工艺对可同化有韧碳(AOC)的去除特性。研究01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欠缺的则是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又需要教师

,。【4】癸舜泽,王宝贞.水中有机物和水处理工艺相关性分析Ⅱl略尔滨建筑大t掣学报.1999.、…。

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