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有些青年人追求时尚,不谈政治, 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在哪里。”在此,我无意也不能成为那探出头来的人。但是我可 以在这里谈一谈我对政治的理解,以及他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我们在历史课上或课外书里经常被伟人们的事迹所震撼。不论是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还是,毛主席的“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壮志。抑或是巴顿将军“我不想享乐,只想成功。我宁愿辛勤工作一百年去赢得一场战争,也不愿碌碌无为地活一千年”的奋斗目标。这些人成功,都是因为树立了一个伟大的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努力。而这理想的树立,又和他们对政治的理解是分不开的。陈胜吴广,虽然是一介农夫,但是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于是他们的心中种下了反抗保证的信念。并在以后的起义中结出了果实。毛主席在青年时代,研读二十四史,对我国历史上的政治有了很详细的了解,而且也读过马克思的著作,并且结合当时的环境,树立了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理想,换了人间。巴顿将军,则是站在星条旗下,挥动着手中的皮鞭,无情的抽打着第三帝国高傲的身躯,实践者他儿时为国尽忠的抱负。无一例外的,他们理想的树立是与他们对当时社会政治情况的观察与理解是分不开的。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青年人一腔热血更当在前同学少年之时,
- 1 -
观察社会,了解政治。用兼济天下的信念灯塔,来指引我们的学习事业。用济世为民的信仰之光,为我们注入能量与活力。
世界上,尤其是在我们中国,不少人认为政治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甚至认为政治是一些人玩弄手段,欺骗人民的把戏。在老舍的文章《茶馆里》,就提到裕泰茶馆中挂着莫谈国事四个字。 姑且认为,这些人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明哲保身的避谈政治之举,而非麻木不仁。但是,我也对她们的这种做法颇有微词。在这里引出了我的又一个观点,政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
责任重于泰山,可见责任感之重要。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在所有的责任感中,又以对国家的责任感最为崇高。顾炎武提出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美国总统肯尼迪也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一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无论古今还是中外,无数仁人志士揭示了责任与政治的关系。正是因为他们对政治的研习,对前途命运的认识,从而肩负起了对民族对国家的使命。因此,他们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获得了有意义的人生,对国家民族做出了贡献。我们青年更应以此为榜样,这样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其次,政治帮助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政治里所包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都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原则。无数的先
- 2 -
烈与英雄,用壮烈的行动实践着他们的高尚情操。也影响着后人对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使我们深深地被先烈志士的精神所影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如何死,更是因为他们如何活。当然在和平时期,不需要我们付出血的代价,但是具有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情操,会使我们心灵得到清洗,自觉作出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的事情。
在政治学习中,不仅仅是国计民情,也有这些国计民情后所蕴含的人类社会规律。我们认识了这些规律,会使我们正确的分析与判断社会发展趋势,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无论我们今后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我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世界上的许多富豪,无一例外的都是对国家社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进而把握住机会,成就了一番事业。
在对这些规律的学习总结中,我们又培养了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这些政治规律与现象的观察中,也培养了我们观察力。在对政治发展形势的分析时,提高了我们判断力。这些能力,无论我们是否从事政治事业,也对我们的学习事业有重要益处。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