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三年级基础奥数及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小学初级奥数三年级基础奥数

三年级奥数初级

1. 有一列数 3,4, 8,3,4,8,3,4,8,……第25个数是几?这25个数的和是多少?

2. 政府为美化城市要在人行路上铺彩色地砖,按\"红、黄、绿、白\"的规律排列起来,请你算一算:第13 块路砖和第24 块路砖分别是什么颜色?

3. 往一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4分钟后篮子就满了,请问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

4.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5. 爸爸妈妈带着儿子、女儿和一条狗外出旅行,途中要过一条河,渡口有一只空船,最多能载50千克,而爸爸妈妈各重50千克,儿子和女儿各重25千克,狗重10千克,请问:他们怎样才能全部渡过河去?

三年级奥数中高级

1. 李刚今年12岁,他妈妈今年48岁,多少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李刚的5倍?多少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李刚的3倍?

2. 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如果每千克卖1元2角,就要赔20元;如果每千克卖1元5角,就可以赚40元。现在想不赔也不赚,每千克苹果应该卖多少钱?

3. 明明家由明明和她的父母组成,明明的父亲比母亲大4岁,今年全家年龄的和是72岁,10年前这一家全家年龄的和是44岁。今年三人各是多少岁?

4. 科技活动组共有 63人。在一次剪贴汽车模型和装配飞机模型的定时科技活动比赛中,老师到时清点发现:剪贴好一辆汽车模型的同学有42人,装配好一架飞机模型的同学有34人。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问:同时完成这两项活动的同学有多少人?

5. 两个数的和是2016,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这个0去掉,就正好等于另一个加数的两倍.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6. 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共挖了多少树坑?

7. 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

8. 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9. 学校安排学生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若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问听报告的学生有多少人?

10. 一只鸡有1个头2条腿,一只兔子有1个头4条腿,如果笼子里的鸡和兔子共有10个头和26条腿,你知道鸡和兔子各有几只吗?

11.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两个骑车人从相差5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从A地出发,每分钟行使600米,乙从B地出发,每分钟行使500米。A追B,经过几分钟两人Z追上?

12. 学校规定上午8时到校,小明去上学,如果每分种走60米,可提早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求小明几时几分离家刚好8时到校?由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13. 解放军某部的一个班,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如果每人栽5棵树苗,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差4棵树苗. 求这个班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奥数答案

二年级奥数初级

1. 答案与解析: 3,123;25÷3=8…1,所以第25个数是3。

每三个数为一个周期,3+4+8=15,25个数含有8个这样的周期,第25个数是3,所以这25个数的和为:15×8+3=123

25÷3=8…1 3+4+8=15 15×8+3=123

2.答案与解析:红色、白色

这些路砖按\"红、黄、绿、白\"四种颜色为一个周期。先算出13块路砖有几个这样的周期:13÷4=3…1,余数是1,这块路砖是第3个周期之后的红色彩砖。同理,算出24块

路砖有几个这样的周期:24÷4=6,无余数,这 块路砖是第6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颜色,即白色。

3. 答案与解析:这一题关键是抓住条件:\"每分钟增加1倍\"。也就是说4分钟时篮子里的鸡蛋是3分钟时篮子里鸡蛋的2倍。可以用倒推法解题:\"4分钟后篮子就满了\",则3分钟就是半篮子。

4.设第二箱苹果有X千克,x+(x+8)=150

5. 船的载重量是50千克,所以爸爸妈妈只能单独过河;儿子女儿可以同时过河;儿子(或女儿)可以带着狗过河,此外还要考虑船一定要有人划回来才行。

答:第一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第二次:爸爸(或妈妈)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

第三次:儿子和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第四次:妈妈(或爸爸)过河,由女儿(或儿子)把船划回来

第五次:儿子(或女儿)过河,由儿子(或女儿)把船划回来;

第六次:儿子和女儿过河。

这样全家都过河了。

三年级奥数中高级

1. 首先,不管是今年或今年前、今年后的若干年,小华和他妈妈年龄的差都是相同的,妈妈的年龄比小华大48-12=36(岁)。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5份,比小华多5-1=4(份),所以那时小华是:36÷4=9(岁),是在今年前12-9=3(年)。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3份,比小华3-1=2(份),所以那时小华是:36÷2=18(岁),是在今年后18-12=6(年)。

2. 答案与解析:题中说的赔钱和赚钱都是和不赔也不赚来比较的。这一赔一赚就相差了20+40=60元,也就是相差了600角。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每千克苹果卖的价钱就相差了15-12=3角。600角中包含着多少个3角,就说明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所以这批苹果有600÷3=200千克。这样再求在不赔也不赚的情况下,每千克苹果该卖多少钱就简单了。

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2×200+200)÷200=13角;

或者(15×200-400)÷200=13角,即1元3角。

答: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元3角。

3. 答案与解析:一家人年龄的和今年与10年前比较增加了72-44=28(岁),而如果按照三人计算10年后应增加3×10=30(岁),只能是明明少了2岁,即明明8年前出生,今年是8岁,今年父亲是(72-8+4)÷2=34(岁),今年母亲是34-4=30(岁)。

答:今年父亲34岁,母亲30岁,明明8岁

4. 解:因 42+34=76,76>63,所以必有人同时完成了这两项活动。由于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根据包含排除法知,42+34-(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全组人数,即 76-(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63。

由减法运算法则知,完成两项活动的人数为:76-63=13(人)

5. 答案与解析:这两个加数分别是:96和1920。因为把第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去掉,得到了第二个加数的2倍,所以,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20倍.把第二个加数看作\"1倍数\",第二个加数就是\"20倍数\",这两个数的和2016就是\"1+20\"倍的数。根据这个\"量\"与\"倍\"的对应关系,可先求出第二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分别是:2010/(1+20)=96,2016-96=1920

6. 这是一个典型的盈亏问题,关键在于要将第二句话“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统一一下。即:应该统一成每人挖6个树坑,形成统一的标准。那么它就相当于每人挖6个树坑,就要差(6-4)*2=4个树坑。这样,盈亏总数就是3+4=7,所以,有少先队员7/(6-5)=7名,共挖了5*7+3=38个坑。 盈亏总数等于3+(6-4)*2=7,少先队员有7/(6-5)=7名,共挖了5*7+3=38个树坑。

7. 分析:3名工人5小时加工零件90个,就是说每人每小时加工(90/3)/5=6个,那么一个人10小时可以加工6*10=60个,540个零件在10小时做完就需要540/60=9个人。

8. 分析: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说明这条公路的工作量按每天计

算有20*15=300人次,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20人修3天完成了20*3=60人次,那么总工作量还剩下300-60=240人次,这些剩下的工作给15人做,每人就还需要工作240/15=16天,这样,前后加起来,实际工作就有3+16=19天。

9. 典型盈亏问题。盈亏总数48+5*2=58,所以,长椅的数量就等于58/(5-3)=29条。那么,听报告的人数等于29*3+48=135人。

长椅有(48+5*2)/(5-3)=29条,听报告的学生有29*3+48=135人。

10. 答案与解析:假设10个动物都是兔子,那么就有10X4=40(条)腿。但实际是26条腿,与实际相差40-26=14(条)腿。每将一个兔子变成一只鸡总的腿数就减少两只,需要转化14(4-2)=7(只)那么鸡就有7只,兔子就有10-7=3(只)。

11. 500/(600-500)=5(分钟)

12. 分析:小明每分钟走60米,可提早10分钟到校,即到校后还可多走60×10=600(米);如果每分钟走5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即到校后还可多走50×8=400(米),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每分钟多走60-50=10(米),就可以多走600-400=200(米),从而可以求出小明由家到校所需时间。

解:①10分种走多少米?60×10=600(米)

② 8分种走多少米?50×8=400(米)

③需要多长时间?

(600+400)÷(60-50)=20(分钟)

④由家到校的路程:

60×(20-10)=600(米)

或:50×(20-8)=600(米)

答:小明7点40分离家去上学刚好8时到校;小明的家离校有600米。

13. 答案与解析:由条件可知,这道题属第一种情况. 列式:(14+4)÷(7-5) =18÷2 = 9(人)

5×9+14 =45+14 =59(棵) 或:7×9-4 =63-4 =59(棵)

答:这个班有9人,一共有树苗59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