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征文 12班

来源:六九路网
文化孝义

孝义十中 初三 十二班 张 涛

用“行孝仗义,包容大气。”这八个字来形容我们孝义人再好不过了。在这良好的社会风气下,孝义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文化可谓是五花八门,独具特色。

孝义高阳镇的白壁关可谓是名扬四海,因为在那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如《说唐》中“尉迟恭白壁关孝义降唐”,隋唐演义中津津乐道的“白壁关三鞭换两锏,棋盘山一截十万粮”等。

孝义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与孝有关的故事,其中“二十四孝”最为出名,这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民间故事,如:割股奉亲,实夫拜虎,郭巨卖儿,唐氏乳母等。这些故事,无时无刻的提醒着人们百善孝为先的道理。说起皮影戏孝义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当然碗碗腔也不例外。

孝义皮影戏作为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同时还是我国皮影戏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得利于此,孝义皮影早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并且有着较大的规模。皮影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盛宴, 而且也给人以听觉上的盛宴——皮腔和碗碗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

剪纸艺术在孝义已有千年的悠久历史。孝义剪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造型独特,既有北疆的粗狂豪放,又有南国的纤秀细腻,且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多彩多样的文化使孝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乡文化滋养人们的心灵

孝义十中 初三 十二班 张丽婷

古人云:\"孝乃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那么孝是什么?是镜?是尺?是登?\"辨别是非曲直,照亮人生航程,把握人生方向.优秀的中华儿女始终把孝铭记在心,并不停地使其发扬光大.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听吗讲过\"羊羔跪乳\"的故事.年幼的小羔羊为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恩,小羊羔都是跪着吸乳的.好在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一个孝敬的人,无论是奶奶还是爷爷生病,爸爸妈妈都会无微不至的照顾着.

而我呢,现在虽然只是一名初中生,可我平时很自觉地帮助父母干活.饭后,我会给妈妈洗脚;给爸爸捶背;给他们讲笑话;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放松放松. 孝义的文化最有名儿的就是皮影戏子.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它是经过我国民间艺人千百年薪火相传而流传至今的一种土技艺,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字、表演、光学、力学,是一种综合艺术.

孝义素有\"皮影之乡\"的盛誉,它所演内容大都由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改编而成.

孝义皮影中的影人造型是用驴皮、牛皮或羊皮雕簇而成.影身分为上身、下身、臂、腿、手等,各部位关节灵活,并采用阳雕、阴雕的技法,繁而不乱,简而不疏,色彩简练,粗犷奔放,主仆古拙.影人楂除生旦净末丑外,还有仙佛、妖魔等.演出时,影人在表演艺人的操纵下,靠灯光的透射映在屏幕上,随着乐器和唱腔的配合,作出坐、卧、行、走、踢、打、翻转、提袍甩袖等各种动作.

随着国际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传统文化正在进一步扩大影响,孝义市的皮影木偶剧也随着时代,滋润了人们的心灵.

孝河儿女的骄傲

孝义十中 初三 十二班 贺姝林

我是土生土长的孝义人,在这里,我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受到了孝河精

神的滋养,这些优良传统对我有了很大的影响,而家乡文化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精神

孝义,就是“孝”及“义”,很早以前就流传着“郑兴孝母”“义虎报恩”的故事。一直到现在,郑兴为了让自己的母亲吃些肉,便把自己的身上的肉割下来,喂给母亲以及农夫被一个老虎救走,他们约定了一个时间,再次来到了这个地点,请老虎吃了一顿大餐。

这“孝”和“义”原本就是人们所敬仰的。现在,它们在这里也受到了升华。我们在这里精神品质有很大的提升。

文化

剪纸——大家都听说过,在孝义,今年开展了一次大型的剪纸比赛,人们在同一个地方,把自己最拿手的剪出来,进行评比,人们剪得栩栩如生,很有创意,有的竟是边长为一米的大小。这些剪纸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想象的充实,而把这些又深入到了那小小的艺术品中。

皮影——也是中国孝义的特色,这是数百年来人们不断改进的结晶,一张张人物,一首首歌曲,全在一个舞台上表现了出来,最有趣的是人物,那脚踩白云的孙悟空,阴险狡诈申公豹等,总而言之,皮影艺术是深奥的。

碗碗腔----孝义民间戏曲艺术,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之一。孝义碗碗腔的曲牌丰富、韵味优美、抒情性强,刚柔并济、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别有一番特殊的韵味,树立了孝义一座座文化丰碑。 文化能使人充实,使我们丰富。

总之,我们孝河儿女徜徉在家乡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汲取精华,感悟人生,滋养着心灵。

孝·义

孝义十中 初三 十二班 张钟珊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个省份、市、县都有独一无二的名称。而孝义这个名字却多了一份韵味。

身为一名孝义儿女,我骄傲,因为家乡的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我自豪,因为家乡有很多国家级文化遗产;我兴奋,因为孝·义不仅是孝义的灵魂,更是中国当今所推行的中国梦的内容之一。

孝义最大的特色是就是孝义精神。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随便就可以捕捉到体现孝义精神的人物:郑兴行孝大孝堡、锯树留邻、霍冀捎书仁义巷等等。孝义精神包括仁、善、爱。 “仁”就是儒家所推行的。孔子把它定义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孝是仁的基础。只有学会孝顺,孝亲敬长,才能遵行“仁”。这是在道德方面要高尚,这才是我们的孝义精神。 “善”既包括性格上要善良,也包括事业上的成功,做事的坚持不懈。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便是做事坚持不懈。古语说要善始善终。对于初三的我来说,长跑时坚持是最重要的,生活中小事也可以体现孝义精神。

„爱‟就是爱人如己,包容大气。这世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这爱可以来自父母、老师,也可以来自同窗。我们需要的是宽容、奉献的大爱。爱人如己,说起来就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实践起来却又是那么的不容易,孝义精神需要我们去发扬,去壮大。 孝义的各种文化无不体现着孝义精神。而在各类国家级文化遗产中,令我记忆深刻的就是皮影了。

还记得小时候曾在村里看过一场皮影戏。当时小小的我对那大白幕后的师傅羡慕不已,曾也梦想着有一天能亲手拿着皮影给大家唱一场戏。

皮影戏是用兽皮做成的人物,在光源的照射下用影子进行表演,怪不得当时那场戏是在晚上演出呢!那场戏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只见孙悟空一手拢在额前,一脚腾起,叫到:“呔!妖怪哪里逃?”远处白骨精却幻作老妇人夺得唐曾的信任......

当时我就深深陷入孙悟空的英雄形象中不可自拔。再大一点,就看了抗日剧《小兵张嘎》。里面胖墩儿的爷爷就是演皮影戏的,他最后利用皮影杀了不少鬼子,这使我对皮影戏的羡慕程度加深。

孝义是一块地灵人杰的宝地,我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把孝义文化,孝义精神发扬光大!

百强孝义,魅力文化!

孝义十中 初三 十二班 张慧敏

作为一个百强城市,孝义当然也有许多丰富的文化和民间的艺术! 我们了解的有:剪纸、皮影、木偶戏、碗碗腔、晋剧等。

剪纸,是一门丰富、精湛的艺术,学剪纸的人,必须要有很强的耐心、很巧的技艺、很缜密的思维、很认真的态度,才能剪出如此栩栩如生、技艺精湛的剪纸。人们一般剪的是一些动物和字,比如喜鹊啦、老虎啦、蝴蝶啦还有牛、马、羊。有的是字,比如最常见的是“福”字和\"喜”字。还有的是一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这些生动、栩栩如生的剪纸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过年过节时,都会买一些剪纸,贴在窗户上、门上、墙上等。

剪纸大多数是红色的,表示喜庆。剪纸需要用的剪刀很多,各种各样的,需要怎样剪时,就用怎样的剪刀。

除了剪纸,孝义的皮影戏也是很出名的。皮影用的一些人物道具是用牛皮做的,这样不易破损,容易保存。这些人物大多数是四大名著里的人,还有的是一些戏曲里的人物。演员在一张白色大屏幕后面控制着这些人物,用它们来表演一些戏曲,演的非常逼真。在以前,皮影一般在太阳下山后,才能演。现在灯光技术发达了,在一个暗室就能演了,而且去看的人也非常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皮影人物可不是什么善类,它们可不好控制,演员们不知在台下费了多少心思,才能够控制好它们,把它们运用自如,运用的很灵活,活灵活现的。皮影戏也非常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一些老人,非常喜欢去看皮影戏。

孝义文化,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文化也都顺利得到了传承。是这种优秀的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孝河儿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儿女的心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