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石外购后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层、严禁使用易风化岩石,挡土墙干砌块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基本平整,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铺砌面,长度>300mm,单块重>50kg,石料外露面应修整加工。 7.7.2干砌块石工程
施工顺序:基础及原砌筑面清理—试摆—块石砌放—片石塞缝。
干砌块石砌筑前应洗除泥土和水锈杂质。块石挡墙应做到:认真挂线,自下而上,错缝砌筑,紧靠密实,注意美观;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严禁架空,同时不得使用翘口石和飞口石,宜采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和浮塞,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小于20cm。各块石层层搭接直到最后一层要找平。
干砌石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应大于25mm,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砌体外露面的坡顶和侧边,应选用较整齐石块砌筑平整。为使沿石块的全长有坚实的支撑,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用小片石料添塞紧密。
石块应铺砌稳定,相互锁结。铺筑中使每一石块上下层接触面上都有不少于三个分开的坚实支承点。 7.7.3 浆砌块石工程
施工顺序:选石—砂浆制作—试放—修凿—安砌—灌缝—养护—自检—报验。
试放:砌筑前先进行试放,不合适的部位加以修凿。
修凿:修凿程度以石缝能够坚实相接为准,砌石表面应与样线齐平,保持坡面平整。
铺浆:铺浆均匀、饱满,上层块石挤压后向四周溢浆;二次砌筑必须重新铺浆,即第一次安砌石块不妥,重修凿石块再行砌筑时,必须二次铺浆。
安砌:砌筑应分层进行,随铺浆随砌筑,每层施工次序为先砌角石、面石后腹石;上下层应骑缝,内为石块交错搭接;砌体应均匀上升,相临段高差和砌筑高度不应超过2.2米。先砌筑块与后砌筑块之间要求强度达到2.5mpa才能进行后序施工,施工前清理浮渣,避免振动下层砌体。
灌缝:层层灌、缝缝灌,灌实灌饱。
养护:养护方法同混凝土。 施工注意要点:
(1)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2)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cm~5cm,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贴靠。
(3)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水平缝宽应不大于2.5cm,竖缝宽应不大于4cm:
(4〉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
(5)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缝槽内湿润,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凸缝;砌筑完毕后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
(6〉砂浆配合比、工作性能等,应按设计标号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试件。 7.7.4砼灌砌块石工程
施工顺序:选石—砼拌制—试放—修凿—铺浆—安砌—灌缝—养护—自检—报验。
试放:砌筑前先进行试放,不合适的部位加以修凿。
修凿:修凿程度以石缝能够坚实相接为准,砌石表面应与样线齐平,保持坡面平整。
铺浆:铺浆后应进行振捣,使其泛浆。
安砌:砼灌砌石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摆放块石间距,间距大于5cm以上,便于混凝土充填密实和插捣等;施工中不得出现通缝、迭缝、架空和高低不平现象,一定咬做到底实上紧,砌筑面不允许出现外插石。灌砌石应形成一个整体,不得有夹心、外塞石。
灌缝:层层灌、缝缝灌,灌实灌饱。
养护:养护方法同混凝土。 7.7.5质量标准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块石工程外观质量应达到: 轴线位臵 〈±40毫米 顶高程 〈0~+40毫米 表面垂直度 〈0.5%
墙顶宽度 〈(-10~+20)毫米 表面平整度 〈10毫米 7.7.6质量预控措施
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1、轴线、宽度、标高不准 控制 2、块石质量不符规范要求 (强度、风化程度、重量、形状) 3、砂浆、砼原料不合格 砂、石子、水泥、水等原材料均需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4、砂浆、砼配合比不符实验配合比要求 严格按实验配合比,称量配臵拌和熟料 5、灌砌砂浆、不饱满,不振实 底层铺浆5cm,灌浆要饱满,在振捣机的同时辅以人工钎插 6、块石泥污未清洗,块石面未洒水湿润 块石泥污用扫把或其他工具洒水清洗,块石面洒水湿润 7、砌筑方法不对 8、表面平整不够 严格按施工规范砌筑,稳定密实、错缝、平整 拉双线砌筑,边凿边砌,使平整度误差边到设计要求 9、块石砌筑不紧密,有浮石、叠石 清除浮石、叠石、不密实的人工修凿密实,确保紧密稳定 10、砌体末养护或养护不够 专人每天洒水养护数次,养护一星期以上 控制进料,加工质量,不合格的不进料 对策 砌体几何尺寸需复测,轴线标高用经纬仪水准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