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精)

来源:六九路网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系 别 企 管 系

专 业 市场营销(电力营销) 班 级 营 销 0710 姓 名 吴 珍 琼 学 号 0701030 二零一零年 月 日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 少误差的方法

系 别 企管系 专 业 市场营销(电力营销) 班 级 营销0710 姓 名 吴珍琼 学 号 07061030 指导教师 陈佩琼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

专 业 班 级 营销0710 学 生

题目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进行日期 自2010年 1 月 25 日起至 2010年 4 月 2 日止 一、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内容

综合误差产生的原因、计算方法,最后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减少的 方法 。

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 3、字数在10000字以上。

4、格式 ①题目 ②论文摘要 ③关键词 ④正文内容

(字体、格式按照学校统一标准执行。) ⑤参考文献 ⑥体会 5、其他 按开题报告中的时间点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设计使用的原始数据

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搜集撰写论文所需的相关原始资料及实例。 三、主要参考资料

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电能计量装置分册,《学习读本》,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四、同组设计者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开始执行

任务书日期 2010年1月 25 日

学生送交全部

作业日期 学生(签字) 吴珍琼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吴珍琼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0710班

【摘要】电能是一种商品,电能计量装置则是一把秤,它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经济利益。我们应该最大限度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做到公正合理计费。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 综合误差 影响因素 计算方法 措施 目 录 引言·····································1

第一章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含义产生的原因·················2 1.1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含义·······················2 1.2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产生的原因·····················3 第二章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计算方法·····················6 2.1 电能表本身的误差···························6

2.2 互感器合成误差的计算···························9 2.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12 第三章 实例·································15 第四章 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方法····················16 4.1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综合管理采用分段、分步式的管理方 法······························· 16

4.2计量规程要求,完善计量装置设置··················16 4.3采用正确计量方式,减少计量误差··················17 4.4电能表与互感器配组进行检定调整··················17 4.5减少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18

4.6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18 4.7开展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18 4.8尽量选用误差较小的互感器·····················18 4.9应尽量使互感器运行在额定负载内··················19 结论···································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 引言

电能计量装置是一种记录用户使用电能量多少的度量衡器具,它是计量电能量的基本工具。为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科学、公正、准确、合理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发电量、线损、煤耗、厂用电、供电量、用电量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正确计算以及营业计费、贸易结算的公正合理性,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时,就要合理配置电能表和互感器,合理选择互感器的一次和二次额定参数,特别是额定二次负荷和额定一次电流,合理设计二次回路。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做到公正合理计费。 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性能特点,其准确性与电能计量装置的组件——电能表、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等有关。解决好这三部分的误差管理就能有效地保证各装置的整体性能的准确度。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开展综合误差测试和指标考核,主要是难以对电能计量装置在某一运行条件下进行整体测试,而分步测试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电能计量装置的真实性能。而且,在现场运行条件下,如环境温度变化、磁场大小变化、运行电压高低、电流大小、功率因素变动、频率波动等等都会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因此综合误差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值,而是一个动态的数据。这种仅仅拿某一组成部分的情况去求综合误差的方法是极其不合理的。

因此在《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将电能计量装置按类别选取适当的准确度等级,并在投产前做好各项测试工作,在以后的运行管理中,还要根据规程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和轮换制度,力求将综合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 1、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1.1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定义、现状及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意义 1.1.1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含义

电能计量装置是由电能表、互感器、计量柜箱和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组成。因此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就应包含这三部分的误差,即为电能表误差、互感器合成误差、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三者的代数和。这三部分误差不但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而且由于不同接线方式、使用条件变化等因素,引起的综合误差亦有不同。可以用下式表示:

γ=γ0+γh+γd

式中 γ——综合误差(%);

γ0——电能表本身的误差(%); γh——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γd——二次回路导线压降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产生的比差fd和角差δ。 d所引起的合成误差γd %) 其中 γh =γTA +γTV

γTA——电流互感器的比差fI和角差δI所引起的合成误差(%); γTV——电压互感器的比差fU和角差δU所引起的合成误差(%) ; 得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可表达为:

γ= γ0+γTA +γTV +γd

1.1.2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现状

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性能特点,其准确性与电能计量装置的组件——电能表、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等有关。解决好这三部分的误差管理就能有效地保证各装置的整体性能的准确度。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开展综合误差测试和指标考核,主要是难以对电能计量装置在某一运行条件下进行整体测试,而分步测试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电能计量装置的真实性能。而且,在现场运行条件下,如环境温度变化、磁场大小变化、运行电压高低、电流大小、功率因素变动、频率波动等等都会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因此综合误差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值,而是一个动态的数据。这种仅仅拿某一组成部分的情况去求综合误差的方法是极其不合理的。

因此在《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将电能计量装置按类别选取适当的准确度等级,并在投产前做好各项测试工作,在以后的运行管理中,还要根据规程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和轮换制度,力求将综合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3 1.1.3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意义

(1) 电能是一种商品,电能计量装置则是一把秤,它准确与否、准确程度,不仅影响电能结算准确性和公平性,而且事关电力工业的发展,涉及国家、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客户的经济利益与合法权益。

(2)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发电量、线损、煤耗、厂用电、供电量、用电量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正确计算以及营业计费、贸易结算的公正合理性,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时,就要合理配置电能表和互感器,合理选择互感器的一次和二次额定参数,特别是额定二次负荷和额定一次电流,合理设计二次回路。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做到公正合理计费。

(3) 电能计量装置是一种记录用户使用电能量多少的度量衡器具,它是用电营销计量电能量的基本工具。为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科学、公正、准确、合理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这对供用电双方降低消耗、节约能源、维护双方经济利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研究,不仅可以回顾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对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理解,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可以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自己得到提升。 1.2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产生的原因

要降低计量综合误差γ,则新投运和改造计量装置选型上,要求电能表、互感器都必须符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按负荷类别选取适当准确度等级,并投产前做好各项测试工作,以后运行管理中,还要规程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和轮换制度。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合成误差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均可用准确度来控制。而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所造成误差,综合误差中也占有相当比例,可以电能表、互感器合理选择来补偿,降低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1.2.1电能表选型及使用不当引起误差

(1)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测量电能,必须符合有关规程要求,合理选择电能表型式、电压等级、基本电流、最大额定电流以及准确度等级。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以上Ⅱ类高压计费用户,应采用0.2级电压、0.2或0.2S级电流互感器,0.5级有功电能表及2.0级无功电能表。实际运行中,若用户负荷电流变化幅度较大或实际使用电流经常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30%,长期运行于较低载负荷点,会造成计量误差,应采用宽负载电能表。

(2)用三相三线电能表测量三相四线电能将引起附加误差。三相负载不平衡,中性点普遍有电流存,而Ib =In-Ia-Ic,缺少电流Ib所消耗功率,引起附加误差。

1.2.2电流互感器选用不当引起误差

(1)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选择。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包括电能表电流线圈阻抗、外接导线电阻、接触电阻。选择电流互感器时,应从三方面考虑二次容量大小,选用电流回路负荷阻抗较小表计,如电子式电能表来满足二次容量要求,必要时还可利用降低外接导线电阻方法。

(2)一次电流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时,要使二次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必须消耗一部分电流I0来励磁,使铁芯产生磁通。电流互感器误差是由铁芯所消耗励磁安匝引起。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4

电流互感器误差取决于互感器比差、角差,而比差、角差又与外接负载阻抗Zb、 铁芯导磁率μ、铁芯阻抗角α,铁芯损耗电量角φ有关。由互感器电流特性曲线、负荷特性曲线和误差特性表可见,二次负荷要控制25%~100%之间,一次电流为其额定值

60%左右,至少不低于30%,才能使电流互感器运行最优状态,降低电流互感器误差。

1.2.3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误差

电压互感器负载电流二次连接导线及串接点接触电阻时会产生电压降,这样加负载

上电压就不等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电压,产生计量误差。《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规定,Ⅰ、Ⅱ类计费电能计量装置,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不大于额定二次电压0.2%,其他计量装置,则应不大于额定电压0.5%。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5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6 2、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计算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包括电能表本身的误差、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压降误差,三者的代数和统称为综合误差,只有根据综合误差才能全面地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程度。电能表实行周期轮校、轮换制,其误

差极限一般能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但互感器由于长年运行在现场,受其二次回路电阻、二次负载、功率因数以及电压和频率的变化等多项因素的影响,需要定期测量互感器在实际负载下,其运行时的各项参数,并计算出误差值,与允许误差相比较,从而确定计量装置是否运行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1电能表本身的误差

测定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应在规定的电压、频率、波形、温度、指定的相位及已知负载特性等条件下进行。检定电能表基本误差的装置,其误差等级应为被测试电能表的1/3~1/5。

基本误差测定时,应根据被测试电能表的使用情况及精度,选择不同的测试点,即不同负载电流值,详见表2—1所示。

2.1.1 瓦特表——秒表法(瓦秒法)

用标准功率表测量调定的恒定功率,同时用标准测时器测量电能表在恒定功率下转若干转所需时间,该时间与恒定功率的乘积所得实际电能,与电能表测定的电能相比较,即能确定电能表的相对误差。瓦秒法是检定标准电能表和进行电能表特性试验的主要方法。可采用下述两种方式:

1) 定转测时法。当用固定转数确定测量时间的瓦秒法检定时,电能表的相对误差γ0

的计算式为

γ0=(T-t)/t*100%+γb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7

T=3600*1000N/(C* Kl*Ky *P)

式中 γb——标准功率表或检定装置的已定系统误差,%,不需修正时γb =0; t——实测时间,s,即电能表在恒定功率下转N转时标准测时器测定时间; T——算定时间,s,即假定电能表没有误差时在恒定功率下转N转需要的时间:

N——选定的电能表转数; C——电能表常数;

Kl、Ky——电能表铭牌上标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变比,未标注者为1; P——试验时通过被测试电能表的实际功率。

手动控制标准测试器时,则算定时间T应不少于表8-2中规定,同时电能表在任一负载下的转数N不宜少于2r。若用自动方法控制标准测试器时,则算定时间由电能表转1r所需时间来确定。

2) 定时侧转法。当用固定时间而计读转数的瓦秒法检定携带式电能表时,相对误差计算式为

γ0=(n-n0)/ n0*100%+γb

n0= C*Kl*Ky*Pt/(3600*1000)

式中 n——实测转数,即在选定的时间t内电能表在恒定功率下所转的转数; n0——算定转数,r。

每一负载功率下算定转数n0应不少于4r,若用手动控制标准测试器,选定时间t应不少于150s。

2.1.2 标准电能表比较法

用标准电能表测定的电能与被检电能表测定的电能相比较,确定被检电能表相对误差的方法,称为标准电能表法。可采用下述两种方式:

1) 固定转数法。当用被检电能表转完一定转数停住标准电能表的方法检定时,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计算式为

γ0=(n0-n)/n*100%+γb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8

n0= C0*N/(C* Kl* Ky * Ki * Ku * Kj)

式中n——实测转数,当用三只或两只单相标准电能表检定三相电能表时,n为各只单相标准电能表转数的代数和;

n0——算定转数,即假定被检电能表没有误差时转N转,标准电能表应转的转数;

Kl、Ky——被检电能表铭牌上标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变比,未标注者为1;

Ki、Ku——同标准电能表连用的标准电流互感器和标准电压互感器使用的额定变比;

Kj——接线系数,与标准电能表的接线有关; C——被检电能表常数; C0——标准电能表常数。

若用手动或自动方法控制转数,在每一负载功率下,要适当选定被检电能表转数和标准电流互感器量程,使标度盘的分度值为0.01r的标准电能表转数n0不少于表8-3中规定。

2) 光电脉冲法。标准电能表和被检电能表都在连续转动的情况下,用测量与标准电能表转数成正比的脉冲的方法检定时,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计算为 γ=( m0 -m)/m*100%+γb

m0= Cm*N/(C* Kl* Ky * Ki * Ku* Kj)或m0= n0s 式中m——实测脉冲数; m0——预置脉冲数;

Cm——标准电能表的脉冲常数,imp/(kW.h);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9 s——标准电能表转一转,脉冲显示器应显示的脉冲数; n0——算定转数。

在每个负载功率下,要适当选定被检电能表转数和标准电流互感器量程或标准电能表所发脉冲数的倍乘开关,使预置脉冲数不少于表8-4中规定,而标准电能表不得少于1r。

2.2 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电路中的高电压和大电流通过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变换成低电压和小电流,但是互感器不可能将一次电量毫无误差的缩小若干倍变成二次电量,即二次电压U2或电流I2乘以

互感器的额定变比,不一定等于一次电压U1或电流I1,因为存在比差。二次电压或电流的相位在反相180度以后,与一次电压或电流的相位不相重合,因为有角差。由于互感器存在比差和角差,致使电能计量有误差,称之为互感器的合成误差eh,用公式表示为

eh=P2KIKU-P1P1⨯100%

式中 KI---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变比 KU---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变比 P1---互感器一次侧功率真实值 P2---互感器二次侧功率测量值

以下介绍各种情况下互感器合成误差的计算方法: 2.2.1 仅接有电流互感器的单相电路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0 相量图(b)中ϕ 为功率因素角,δI是电流互感器的角差。 一次侧功率:P1=UI1cosϕ 二次侧功率:P2=UI2cos(ϕ-δI)

把上式代入: eh=P2KIKU-P1P1⨯100% 得互感器合成误差:eh=fI+0.0291δItgϕ(%)

注:δI,电流互感器的角差,单位:分。1分=2π/(360×60)=0.000291弧度。 fI是电流互感器的比差,ϕ是功率因数角。

上式为感性负载时互感器合成误差的计算式。若是容性负载, ϕ为负值, 以“-ϕ”代入上式中的ϕ, 即可得容性负载时的合成误差计算式。 2.2.2接有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单相电路 同样可计算得到互感器合成误差: eh=fI+fU+0.0291(δI-δU)tgϕ(%) 式中: fI ——电流互感器比差 fU ——电压互感器比差

δI ——电流互感器角差 δU ——电压互感器角差 ϕ ——功率因数角

2.2.3带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三相四线电路

三相四线电路带电压、电流互感器时,相当于三个单相电路带电压,电流互感器。每相电路可按接有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单相电路合成误差的计算式求得合成误差,总的误差为各相误差的代数和除以3。 eh=(eu+ev+ew)/3 =1

3(fIU+fIV+fIW+fuU+fuV+fuW) (%)+0.0097(δU+δV+δW)tgϕ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1

式中,δU=δIU-δuU,δV=δIV-δuV,δW=δIW-δuW。其中fIU、fIV、fIW分别为U、V、

W相电流互感器比差;fuU、fuV、fuW分别为U、V、W相电压互感器比差。 1) 当cosϕ=1.0时,eh与角差无关,则

eh=(eu+ev+ew)/3=13

(fIu+fIv+fIw+fUu+fUv+fUw)

2) 若三相四线电路只带电流互感器时,则式变为:

eh=(eu+ev+ew)/3=13

(fIu+fIv+fIw)+0.0097(δIu+δIv+δIw)tgϕ (%)

式中:fIufIvfIw ——u、v、w三相电流互感器比差

fUufUvfUw ——u、v、w三相电压互感器比差 δIuδIvδIw ——u、v、w三相电流互感器角差 ϕ ——三相对称功率因数角 2.2.4带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三相三线电路

1) V形接线互感器合成误差的计算。通常一次三相电压是基本对称的。 eh=0.5(fI1+fI2+fU1+fU2)+0.0084 [(δI1-δU1)-(δI2-δU2)]+0.289 [(fI2+fU2)-(fI1+fU1)]tgϕ+0.0145 [(δI1-δU1)+(δI2-δU2)]tgϕ 当cosϕ=1.0时

eh=0.5(fI1+fI2+fU1+fU2)+0.0084[(δI1-δU1)-(δI2-δU2)] (%)

式中: fU1fU2 —— 一元件、二元件的电流互感器比差

fI1fI2

—— 一元件、二元件的电压互感器比差

δI1δI2 —— 一元件、二元件的电流互感器角差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2 δU1δU2 —— 一元件、二元件的电压互感器角差 ϕ ——三相对称功率因数角

2) 星形接线时互感器合成误差的计算。如电压互感器是星形接线,测得的是每 相比差和角差,则可根据如下计算式换算成线电压的比差和角差 fU1=1/2(fUU+fUV)+0.0084(δUU-δUV) (%) +δUV)+9.924(fUU-fUV) (分)

+fUV)+0.0084(δUW-δUV) (%) +δUV)+9.924(fUW-fUV) (分) ——U、V、W各相电压互感器的比差

——U、V、W各相电压互感器的角差 δU1=1/2(δUUfU2=1/2(fUWδU2=1/2(δUW式中 fUU δUU、f、fUVUW、δ、δUVUW

fU1、fU2及δU1、δU2——分别是UV相和WV相电压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 2.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

电能表电压线圈上的电压取自电压互感器,由于回路中熔断器、开关、电缆、接触电阻等的电压降,使电能表端电压和电压互感器出口电压数值和相位上不一致,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3 三相三线电路压降引起的计量装置误差 ed=0.5(f1+f2)+0.00842(δ2-δ1) +0.289(f2-f1)tgϕ

-0.0145(δ2+δ1)tgϕ(%)

从该式可以看出,压降误差的公式和电压互感器在忽略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情况下的公式是完全一致的。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压降是指的二次压降,反映的是二次出口到表的线路压降,其对计量的影响与电压互感器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所有的二次压降误差的计算方法与电压互感器的合成误差的计算公式是完全相同的。通常,可以将测得的二次压降比差、角差与互感器的比差、角差代数相加,计算总的合成误差。

(1)在三相三线计量方式下,测出电能表端电压U′uv(U′wv)相对于TV二次端电压Uuv(Uwv)的比差fuv(fwv)和角差δuv(δwv),然后代入下面式(11-16)、(11-17)中,即可求得TV二次压降△Uuv和△Uwv。再按式(11-18)可求得二次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γd。也就是ed。

∆Uuv=(Uuv/100)⨯fuv+(0.0291δuv)

fwv222—(11-16) ∆Uwv=(Uwv/100)⨯+(0.0291δwv)2 —(11-17) ed=0.5(fuv+fwv)+0.00842(δwv-δuv)

+0.289(fwv-fuv)tgϕ-0.0145(δuv+δwv)tgϕ(%) 或者

ed=fuv+fwv2+δwv-δuv 119.087+(fwv-fuv 3.4641-δuv+δwv

68.755)tgϕ(%) ——(11-18)

式中tgφ值可由一段时间(几个月)的平均功率因数cosφ值求得。 附:二次回路压降:∆U=f2+(0.0291δ) 2

(2) 在三相四线计量方式下,测出电能表端电压U’u(U’v、U’w)相对于TV二次端电压Uu(Uv、Uw)的比差fu(fv、fw)和角差δu(δv、δw),然后代入下面式(11-19)、(11-20)、(11-21)中,即可求得TV二次压降△Uu、△Uv和△Uw。再按式(11-22)可求得二次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γd。也就是ed。

∆Uu=(Uu/100)⨯

∆Uv=(Uv/100)⨯fu+(0.0291δu) fv+(0.0291δv)

fw+(0.0291δw)222222——(11-19) —— (11-20) ∆Uw=(Uw/100)⨯ —— (11-21)

—— (11-22) ed=1/3(fu+fv+fw)-0.0097(δu+δv+δw)tgϕ(%) (3) TV二次压降的测试方法:

1) 互感器校验仪法:它基于测差原理,测量准确度高,可以直接测出比差和角差,测试结果不受电源波动的影响,计算简单。不足之处是需要从控制室电能表屏处引临时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4 长电缆至TV端子箱。

2) TV二次压降测试仪法:它与互感器校验仪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内部附带隔离变压器,能自动修正测量导线和隔离变引起的零位误差,能自动计算压降的合成误差。

3) 钳型相位伏安表法 4) 无线监测仪法 5) 高内阻电压表法 6) 数字电压表法

其中,1)、2)是直接测量法,其余是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准确度不太高,难以满足测量要求,一般不采用。而直接测量法准确度高,测量可靠,因此在实际测量时大都采用此方法。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5 3、实例

某三相三线计量装置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求Ib,cosϕ=1.0时的综合误差。

解: 电压互感器与压降的比差、角差代数和为 fUUV+fuv=﹣0.1﹣0.2=﹣0.3; fUWV+fwv=﹣0.3﹣0.2=﹣0.5; δUUV+δuv=6+6=12; δUWV+δwv=4+6=10 cosϕ=1.0时,tgϕ

=0 ,则压降及互感器合成误差为

Eh=0.5﹙﹣0.1﹣0.2﹣0.3﹣0.5﹚+0.0084[﹙12-12﹚-﹙10-10﹚] =﹣0.55 ﹙%﹚

则Ib,cosϕ=1.0时综合误差为:

e=Eh+eb=﹣0.55+0.8=0.25 ﹙%﹚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6 4、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方法

4.1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综合管理采用分段、分步式的管理方法

在《技术管理规程》中更注重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管理,将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别进一步细化,并规定了各环节电能表、互感器准确度等级和计量二次回路电压降指标,力求将综合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管理模式是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五类(Ⅰ、Ⅱ、Ⅲ、Ⅳ、Ⅴ)进行管理。其中,Ⅰ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5G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M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Ⅱ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G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M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Ⅲ类电能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100M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Ⅳ类电能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Ⅴ类电能计量装置: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上述各类别配置要求应不低于表1所示值。

另外,Ⅰ、Ⅱ类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

4.2计量规程要求,完善计量装置设置

(1) 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多功能电能表。电子技术发展,现多功能电子表已日趋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7 完善,其误差较为稳定,且基本呈线性。一只多功能电子表可同时兼有正、反向有功,正、反向无功四种电能计量和脉冲输出、失压记录、追补电量等辅助功能,且过载能力强、功耗小。对Ⅰ、Ⅱ类用户应采用全电子式电能表。

(2)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合理地组合使用。当采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进行电能测量或检定电能表时,可根据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将他们合理地组合使用。组合使用的原则:将比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角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同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组成一组配套使用。这样,可以使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相互补偿,以减小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

组合配对使用原则对测量单相电路电能、三相电路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都是适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合理地选择电流、电压互感器,并将他们按上述原则进行合理组合配套,便可以达到减小综合误差的目的。这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办法,但在实际中比较难实现。

(3) 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选择。互感器二次回路实际情况选择二次导线截面和长度。一定负载下,给定电缆截面面积,规定电压降下,给定导线长度,导线截面积至少不少于2.5mm2。

(4)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积最小值为4mm2,且中间不有接头,导线经转动部分处应留有足够长度。投产前,必须测量电流、电压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使之互感器标定额定负荷之内。

(5) 对35kV以上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可装设熔断器,对35kV及以下计费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电流、电压回路应设专用二次回路,不与保护、测量同回路。 4.3采用正确计量方式,减少计量误差

对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制电能表,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宜采用四线连线;对三相四线制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边线。如采用四线连接,若公共线断开或一相电流互感器极性相反,会影响计量,且进行现场检验时,采用单相法每相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电流与实际负载电流不一致,给测试工作带来困难,且造成测量误差。

4.4电能表与互感器配组进行检定调整

此办法是将电能表与其配套的互感器配组后再进行检定调整。调整时,把互感器误差考虑在电能表内,然后对电能表进行调整。

在采用此种办法时,为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应满足下列条件:

(1) 应预先了解负载的性质和大小,且负载能够经常保持稳定,否则,会因负载的变化引起互感器合成误差的变化,因而使调定的结果也随之改变,即不能保证始终运行在调定的最佳工作点附近。

(2) 在调整电能表之前,应对互感器合成误差进行计算,并要求互感器合成误差较小。当互感器合成误差较大时,会使由于过量的调整电能表而造成电能表本身的误差特性变坏。

配组调整的方法步骤如下:

(1) 根据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载,准确地测定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

(2) 利用互感器合成误差公式,计算互感器合成误差,并将其按负载电流大小和功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8 率因数大小绘制成曲线。

(3) 根据电力负载和功率因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求出平均负载及平均功率因数, 以此作为调整点。

(4) 按确定的调整点,在步骤(2)作出的互感器合成误差曲线上,求出用以调整电 能表的互感器合成误差值。

(5) 根据确定的互感器合成误差值进行电能表的调整。

配组调整的办法,可以在电能表安装现场进行,也可以在试验室进行。当在现场进行调整时,则需使用高压标准电压互感器,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即使仅用标准电流互感器和标准电能表,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还是以在试验室调整为宜。在试验室将电能表和互感器配组试验和调整好以后,再安装到运行现场。这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办法,但在实际中比较难实现。

配组调整时,只要使电能表的误差与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便可达到减小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目的。但应注意:这种办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减小互感器合成误差对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影响,要完全补偿还是很困难的。另外,当互感器合成误差值很大时,是不宜将此值完全调入电能表内。若全调入电能表内,不但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使电能表的运行特性变坏。 4.5减少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

在电能计量装置专用的计量回路中,应尽量缩短二次回路导线的长度,加大导线截面,降低导线电阻。如用上述措施还不能完全解决压降超差问题,则需考虑加装电压补偿器(应先征得用户同意),提高计量准确性。 4.6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

电流互感器误差取决于互感器的比差、角差,而比差、角差又与外接负载阻抗Zb、铁心导磁率μ、铁心阻抗角α,铁芯损耗电量角φ有关。由互感器电流特性曲线(图1)、负荷特性曲线(图2)和误差特性表(表2)可见,二次负荷要控制在25%~100%之间,一次电流为其额定值60%左右,至少不得低于30%,才能使电流互感器运行在最优状态,从而降低电流互感器误差。

当实际负荷电流小于30%时,应采用二次绕组具有抽头的多变比或S级电流互感器,或采用具有较高额定短时热电流和动稳定电流,且接近实际负荷电流的小量程电流互感器。此外,应尽量避免继电保护和电能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并用,否则会因继电保护的要求而使电流互感器的变比选择过大,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4.7开展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

把投产前电流、电压互感器合成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计算形成数据表,每次周期校验时,都可以对照各项数据配合电能表进行调整,使计量综合误差达到最小。同时,按规程规定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进行周期检验和轮换工作。

4.8尽量选用误差较小的互感器

互感器的误差小,则合成误差小,所以应尽量选用误差较小的互感器。在条件许可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9 下,对运行的互感器进行误差补偿。

4.9应尽量使互感器运行在额定负载内

如果回路中串入了过多电器,会使互感器运行在非额定负载内,从而降低互感器准确度,增大了互感器合成误差。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0 5、结束语

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性能特点,其准确性除与最基本组件-电能表有关外,还与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以及相关二次回路等有关。解决好这三部分装置的误差管理,即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综合管理,就能有效地保证各装置的整体计量性能。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1 6、参考文献

1 王月志. 电能计量.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 陈向群.电能计量技能考核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3. 3 李国胜.电能计量及用电检查实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9. 4 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配套工作规定和标准汇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1.

5 蓝永林.交流电能计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2009. 浅谈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因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2

7、致谢

经过近四个月的材料准备、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及修改,我的毕业论文终于要完成了。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佩琼老师,她不厌其烦的帮我们修改开题报告,经过反复推敲,终于确定了论文框架,悉心地指导我在论文写作中的问题,经过反复修改,论文终于得以定稿。今天我能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无不凝聚着陈老师的心血和汗水。陈老师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给了我们周密的指导,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系统的科研思路让我受益终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