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止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8例
作者:邢彦伟 袁海红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3期
摘要:目的 观察清肺止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清肺止咳汤,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关键词:清肺止咳汤;头孢唑林钠;小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在我国,肺炎患儿占住院儿童总数的24.5%~56.2%,其中婴、幼儿肺炎住院数为学龄儿童的39.5倍。笔者自2009年8月~2013年8月采用本院自拟清肺止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6例病例均来自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患者,符合《中医儿科学》[1]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西医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2],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结核、中重度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其他严重合并症者的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3岁32例,4~7岁30例,>8岁6例;病程在12个月以上39例,3~12个月29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 年龄2~3岁16例,4~7岁14例,>8岁4例; 病程在12个月以上16例,3~12个月1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头孢呋辛钠每日50~100mg/kg,静滴,2次/d。
1.2.2治疗组 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止咳汤:炙麻黄4g、桃杏仁各6g、生石膏10g、桑白皮6g、苏子6g、葶苈子6g、莱菔子6g、车前子(包)6g、旋覆花(包)6g、黄芩6g、鱼腥草10g、青黛2g、海蛤壳6g、甘草6g。随症加减:发热者加二花、连翘、野菊花、丹皮;痰多者加瓜蒌皮、川贝、白芥子;扁桃体肿大者加桔梗、射干、山豆根。1剂/d,水煎100ml,分3次服,上方为3岁患儿的常规用量,可根据临床情况、年龄而适当调整。两组均以1w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内科、儿科分册)》[2]中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体温正常,气促消失,少许轻咳,肺部啰音消失,血白细胞恢复正常,X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复查肺部病灶吸收、消散;好转: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者。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属中医肺炎喘嗽,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鼻煽为主要症状,痰湿壅肺咳喘多为痰作崇,痰扰则肺气上逆,气不降则痰不下,痰不下则咳不止,故治咳莫若从痰论治。除痰当顾脾胃,调畅中焦气机。治痰\"从气论治\",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预后良好。在发展中国家,病原以细菌为主,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以肺炎球菌多见。本病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有其它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体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小儿外感风邪,外邪有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肺失宣降,清肃之令不行,致肺被邪束,闭郁不宣,化热烁津,炼液成痰,阻于气道,肃降无权,从而出现咳嗽、气喘、痰鸣、鼻煽、发热等肺气闭塞的证候,发为肺炎喘嗽。方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系《伤寒论》名方麻杏石甘汤,以辛凉宣肺,清热平喘;苏子、葶苈子系苏葶丸,以泻肺涤痰;苏子、莱菔子系三子养亲汤化裁,以降气化痰;青黛、海蛤壳系黛蛤散,以清肺化痰;黄芩清肺热;鱼腥草为治疗痰热壅肺之要药,诸药配伍,共奏泻肺降气化痰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白皮、苏子、葶苈子、莱菔子、鱼腥草对多种致病菌有抗菌作用;桃杏仁抗炎抗菌;石膏镇痉消炎解渴;苏子黄酮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有平喘的作用;葶苈子、莱菔子亦祛痰镇咳;旋覆花黄酮对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水煎剂明显镇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内酯有明显的祛痰作用[3];黄芩对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与麻黄碱相互协同;青黛、海蛤壳清肺化痰,甘草抗炎抗菌镇咳祛痰;麻黄、车前均有利尿作用,尤其是车前子有显著利尿作用,并作用于呼吸中枢有显著止咳作用,能增进支气管粘膜的分泌而具祛痰作用,抑制、减轻支气管、肺泡壁的渗出、水肿,改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罗音吸收[4]。通过临床观察,清肺止咳汤配合常规静脉给药,口服与静脉给药相结合,双管齐下,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痛苦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余永强.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内科、儿科分册)[M].合肥:安徽科技术出版社,2012. [3]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Torres A, Fabregas N,Ewig S,et al.Sampling method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lidation using gifferent histologic and microbiological references[J].Crit Care Med,2000,28(8):2799-2804. 编辑/哈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