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海南中学宿慧美冯锦倩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通过传授英语语言所承载的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来实现。而语言学习与内容理解是融合的,因此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落实六要素整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本文以课例改进过程为例,呈现笔者如何在阅读课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堂创新。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分析
阅读课例授课时长90分钟,选取了北师大新版教材必修3第8单元的第一篇课文“Roots and Shoots”。笔者遵循以下授课理念及流程:
1.以“主题语境”为主线,深度挖掘文本。本单元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通过介绍“根与芽”公益组织来引导人们转变理念。整篇文章文本分析如下:
[what]文章提出许多人都有“just-me-ism”的思想,即只有我浪费水、电,污染环境等,对整个世界并不构成威胁。但作者提出如果人人都如此,将引发不计其数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以此引出创建“根与芽”组织,以期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why]作者通过文章引入新理念,即:(1)个体,特别是青少年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一位青少年的行动合力能改变世界。(2)“根与芽”组织注重个体影响,而个体包含了人、动物、植物,每一个个体在世界上都有作用。
[How]文章题目“Roots & Shoots”,简明概括文章主旨。文章为说明文,采用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的写作手法,连用排比句式“millions of…would be…”给出此类行为的危害。文章的第二至四段介绍了“根与芽”组织创办的目的、命名原因与创办者的理念。这些部分的介绍,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称,如“The roots and shoots are you, your friends and…”等使读者有更强的代入感与使命感,能够有效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2.基于语篇研读,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语篇分析与班级学情,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达成以下目标:
(1)总结概况文章大意,提炼“just-me-ism”现象的含义、危害和文章介绍的解决方法——公益组织“Roots & Shoots”。
(2)整合提炼该组织的基本信息,例如建立时间、建立者、目的、名字意义等,并阐释其目的、名字意义、理念含义。
(3)基于结构化知识,分析评价该组织社会影响及能否解决“just-me-ism”问题,并分享该文章的写作特点。运用所学劝说他人加入组织,采取行动,鼓励人人参与环保。
基于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图1):
图1
3.基于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课标明确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从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课例改进的教学设计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主要包含以下阶段的活动。(1)学习理解类活动。①创设情境,感知与注意主题。
Step1:学生通过观看身边同学不当行为的视频引出本课话题,利用问题激活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如“What are students in the video doing?”
Step2:提问当此类行为发生时,学生本人或者他人有什么样的想法,让学生感知与注
新教育综合4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探索 科研纵横新教育•综合 2021•01 总第482期意此类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ehavior?Why did you and other people do so?”
②围绕主题,获取与梳理信息。Step1:学生阅读第一段,获取并梳理此类现象的具体名称与对世界造成的危害。
Step2:通过回答问题,学生感知与注意“Just-me-ism”现象对世界造成的危害,同时讨论有什么解决办法。
Step3:通过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进而阅读课文2~4段,找出课文的解决办法。
通过初步阅读,学生找出课文提出的解决办法。对比课堂上学生的解决办法,学生认识到两者的异同,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至此,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
③基于主题,概况与整合信息。再次细读课文第2~4段,绘制 “根与芽”组织的思维导图,梳理、概括与整合该组织的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这一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应用实践类活动。①围绕主题意义,描述与阐释信息。学生对照思维导图,先进行自我阐述(self-talk),再互相向小组成员介绍该组织(group-talk),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class presentation),这一步有效促进了学生互相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
②根据表层信息,分析与判断深层含义。以上活动结束后,学生基本能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同时提取“根与芽”组织的主要信息。但多停留在表层信息理解上,因此教师设计以下问题链让学生深入挖掘“根与芽”组织的命名含义与理念。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性思维为下一步的活动做铺垫。
What are “Roots” and what are “Shoots”?Why does the organization use “roots and shoots” as its name?
How do you understand Jane Goodall’s words?
③基于讨论,内化与运用所学知识。在讨论问题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基于讨论所得的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至此,第二个教学目标完成。
(3)迁移创新类活动。学生已充分巩固新知识,培养了逻辑性思维品质。在这阶段,应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创新能力目标下的活动,培养学生
46
新教育综合
的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由此,课堂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①围绕主题,推理与论证核心问题。Step1:组织学生观看该组织相关视频,直观了解组织并回答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elief of “Roots & Shoots”?Why?Can Roots and Shoots solve the problem of “Just-me-ism”?Why?
Step2:引导学生论证“根与芽”组织宗旨及理念的独特之处。
②探究主题,批判与评价“根与芽”组织理念。Step1:在这一步中教师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馈,设置了一系列问题链,如:
Do you agree with the saying that “every individual matters. Every individual has a role to play. Every individual makes a difference?”Why?Do you agree that we should take action to do something for our environment and world?
Step2:学生分享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有效评价,根据学生的分享与生成,适当追问,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推理、论证等多元思维活动,为下一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做好语言和思想准备。至此,第三个教学目标完成。
二、反思与启示
本课例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观的“3×3”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设计课堂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活动设计遵循逻辑性、批判性与创新性的进阶思维发展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课堂真正变成了“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课堂。
总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要创设符合主题语境的教学情境,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对中外文化和理念加强理解和认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意识和潜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发展与培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ERA13521910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