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军区史记事(1947)
冀南军区史记事(1947)
1947年
1月1日1)军区发布“关于整理军区机关部队生产的决定”。野战部队完全取消 生产任务,农业生产人员,一律收回部队;地方部队及分区机关亦没有上交生产任务,每10人可留半亩至一亩作为伙食单位种菜用;野战部队及地方部队之公营商业分别由旅及分区集中交军区统一掌管(各分区的由军区委托各分区党的委员会管理)等等。
2)敌32师占我大名。
1月2日冀南区党委、行署、军区联合发出“厉行节约,克服困难,支援前线,争取胜利。”的指示,要求各地克服贪污浪费现象,紧缩编制,实行供给制和粮票制,颁行支差条例,节约弹药,节用民力物力。
1月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指示冀南区党委,春耕前要完成土地改革;土改运动中鼓励群众兴家立业,发财致富,从各方面准备大生产运动。
1月6日侵占大名之敌32师于6、7月分别以一个营和一个团的兵力企图在大名南范堤处强渡卫河,被我独四旅击退。
1月10日冀南军区政治部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立功运动的指示》,鼓励干部、战士在自卫战争中立大功,并规定了评功、奖励办法。
1月13日范朝利指挥2团、24团、26团强袭魏县南之双庙集,歼程道生部一个营。击毙伤敌营长以下150余人,俘敌300余人,缴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2挺、长短枪300余支。我伤亡150余名。
1月14日二纵五旅在观城以东地区歼灭5军200师的2个连。
1月24日豫皖边战役开始。为不使敌王敬久集团东调鲁南,以配合华野粉碎敌军 的“鲁南会战”计划,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刘邓首长决定进行豫皖边战役。战役是日开始,以第六纵、七纵队为南集团,由杨勇司令员指挥;第一、二、三、纵队为北集团,由陈再道司令员指挥。
1月26日1)北集团先后攻克定陶、单县、曹县三县城。2)独四旅10团向南乐西善缘町,前后什固之敌进攻,歼敌一部。
1月30日南集团攻克柘城,歼敌2个团。
2月1日1)南集团又克亳州、鹿邑两县城;2)中共中央发出“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指示。强调指出:“为着彻底粉碎蒋军的进攻,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再歼敌40至50个旅,这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2月4日1)该集团在亳州以北,歼灭由商邱驰援之敌第75师16旅大部。2)《解放日报》发表“再论立功运动”的社论。社论指出“这一运动显然已经成为人民解放军争取胜利的有效工具和很大的推动力量。”号召全军指战员,“更高度地发扬新英雄主义,建立更多更大的功劳”。
2月6日我独四旅和三分区部队收复大明、内黄2县城。
2月8日冀南区经过5个月的土改翻身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如清河、武城、恩县、故城、夏津等县和高棠、平原部分地区共两千余村,基本完成土地改革,25%左右的穷苦农民人均补齐到2亩至3亩土地。
2月11日我南、北集团向陇海线民权以西之郑庄砦地区之敌第85师发起进攻。我 二纵4、6旅强攻郑庄砦敌师部,在部队奉命撤出战斗时,得知16团已从郑庄砦南攻进村内,17团向村内攻击,遭敌阻击。这时郑庄砦东西之敌向我反扑。敌第5军也从商邱、砀山地区回援,部队奉命撤出战斗。我16团团长宋东旭、主任于哲及2个营,除少数突围外,全部壮烈牺牲。此役,共歼敌16000余人。我二纵攻克定陶俘敌1235人,我伤亡246人;郑庄砦战斗毙伤敌1000多人,俘敌36人,我伤亡1725人
2月15日我独四旅一部与濮阳西王助歼敌127旅的一个连,缴获小炮1门、轻机枪5挺、步枪80余支。
2月20日1)为掩护由豫皖边向北转移的我军主力及民工北渡黄河,我5旅在巨野西南柳林集、龙固集、大邬庄地区阻击敌第5军,激战数日。
2)军区直属部队举行隆重赏罚大会,表彰奖励直属队英模代表70多名,并选出18名同志首批写上功劳簿。会议后2天对犯错误的同志进行了严肃地批评和斗争。
2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恢复军队中各级党委制的指示》,肯定了晋冀鲁豫军区恢复与建立各级党委的经验。
3月1日刘邓首长率一、二、三、六、七纵队,先后被渡黄河,进入朝城、观城、范县地区修正。我二纵队驻朝城西北至北峰、张铁集地区。休整期间冀南独立5旅成立。旅长范朝利,政委吴罡,副旅长查茂德,参谋长张西三,政治部主任砦修林。13团团长申炳信,政委王希永;14团团长王华安,政委赵北原;15团团长李地山,政委赵宏博。
3月9日蒋介石为了保障其重点进攻,悍然在花园口堵口放水,使黄河水全部流入故道(不知让老百姓死了多少人?),妄图以此代替40万大军,阻遏我野战军的机动。
3月15日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公布《立功运动暂行条例》。
3月18日我军主动撤出延安。
3月22日豫北反攻。为消灭敌王仲廉的有生力量,破坏敌东西连战场的联系,打乱其部署,根据军委知识,刘邓首长决定以第一、二、三、六、七纵队和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四个集团:以杨勇、苏振华指挥一纵、七纵和冀鲁豫四分区部队为第一集团;以陈再道指挥二纵和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独立第五旅和冀鲁豫二分区一部为第二至团;陈锡联、彭涛指挥第三、六纵队为第三集团;秦基伟、黄镇指挥太行野战军及太行三、四分区部队为第四集团。参战兵力共60个团,民兵10余万人,向豫北之敌发起进攻。
3月22日此役开始。我第二集团主力位于汲县以东地区待机,以独四、独五旅佯攻滑县、道口。友邻集团先后分别解放濮阳、封邱、延津、原武、阳武等县城,歼敌一部。
4月1日我四旅协同第三、四集团主力围攻汲县,当晚攻占东关,次日遭敌猛烈反扑而撤出。四旅12团团长王俊光荣牺牲。
4月2日四旅再次攻占汲县东关。4月3日我独四、独五旅在滑县西南莫庄、王庄和豆庄一带、歼灭由道口出援之敌一部。我军的上述行动,迫使蒋介石将计划用于山东战场的两个整编师调往豫北战场。我军因袭击黄河铁桥未成,攻击汲县不克,敌在新乡附近已集中5个整编师又两个旅,刘邓首长遂即改变计划,主力移师北上,彻底破坏平汉铁路安阳到汲县段,在卫河 以北以西及平汉路以东的广大地区开辟战场,诱敌北援,寻机在运动中歼敌。
4月7日我四旅攻克汤阴东之财源,全歼守敌“河南人民自卫军”第五总队司华生部等千余人。
4月8日我六旅攻克安阳东之太保,全歼守敌“河南人民自卫军”第一总队程道生 部近两千人。
4月11日我独四旅、独五旅攻克安阳以东之楚旺,歼敌2800余人。我独四旅旅长赵海枫同志在次战斗中负伤后牺牲。独五旅14团参谋长何长荣、冀南三分区司令部二科副科长何昆在次战斗中牺牲。4月10日友邻集团攻克汲县,并围攻汤阴。在此形势下,敌于4月13日以四个半旅沿平汉路东侧北援。
4月17日我二纵协同一、三纵将北援之敌第49旅(即第二快速纵队)、第66师、第122旅包围于冷胡砦(凌湖)以南、同山以北及浚县以西地区。当日黄昏,三纵向大小胡营一带敌之49旅发起攻击。同时,我二纵四旅、五旅围攻浚县以西白寺之敌,翌日攻占白寺,歼敌2200余人。
4月18日晨,敌49旅全部被歼。
5月2日第三集团攻克汤阴县城,歼敌近万人,活捉孙殿英。
5月6日1)我5旅和独四旅、独五旅在范朝利同志的统一指挥下,攻克安阳东北 之崔家桥,歼敌“河南人民自卫军”第三总队王自全部2800余人。
2)独五旅在攻克楚旺战斗中,俘敌1800余人。该旅三个月歼敌三个营的计划,5天即圆满完成。晋冀鲁豫军区特予通令嘉奖。冀南军区除通令嘉奖外,并给该旅记大功一次。
3)第二纵队直属炮兵营,在崔桥、太保、楚旺、定陶、汤阴、上官村等战斗中,均准确地摧毁了敌人的工事,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掩护我步兵顺利完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由以野炮排在汤阴配合作战中,百发百中,军区于6月21日特予该营记大功一次。
4)独五旅13团,在崔桥战斗中,动作勇猛迅速,6分钟即架好两座桥,通过壕沟,首先登上敌人围砦,并以手榴弹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巩固与扩展了突破口,同时对其作战区域内的电厂、棉、粮等大批物资,负责看管,完整地移交城工委员会。军区6月21日特给该团记大功一次。
5月9日1)奉刘邓首长令我二纵和其他纵队向安阳之敌发起攻击,至29日止,我二纵攻克安阳外位之飞机场、三官庙、霍村、西郡桥和芦庄等据点10余处,歼敌1200余人,逼近安阳东北城下,部队因有新任务,停止攻安阳。战斗中我独五旅副旅长查茂德、四旅10团政委柳润亭、5旅13团副参谋长陈文玉、6旅17团副团长王玉珂同志牺牲。
2)豫北反攻战役,自3月22日开始至5月29日胜利结束,共歼敌45000 余人。我二纵及冀南军区部队,歼敌12000人,我伤亡5000余人。(1: 2.4)
3月27日军区对一、二、四、五分区支援前线、输送新兵工作予以嘉奖。嘉奖令指出:去年12月四分区有何依然同志率领输送新战士1211名;今年2月又由胥光义同志率领输送新战士1698名;五分区3月初由补充团负责同志率领输送新战士1276名;一分区去年10月由张希才同志率领输送新战士2100名;二分区输送新战士1196名。为表彰他们的工作成绩,军区特为四分区记大功一次,为五分区、二分区各记小功一次,对一分区予以通令嘉奖。
3月 本年1至5月,冀南军区地方武装,歼敌土杂顽部队7289人,我伤亡1655人。
4月12日军区嘉奖馆陶焦圈收容所。该所在地方政府和民兵协助下,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收容离队战士1727名。经过短期训练后,分批送到前方部队。军区特予通令嘉奖,并给该所全体同志记小功一次。
4月21日永年敌人外出抢粮被歼。永年伪顽1200余人20日夜窜至城东北七急村一带抢粮,我三分区独5团及永年、邯郸、肥乡大队闻讯立即赶赴永北,与陈义、马桩将敌击溃。记毙伤敌120人,生俘营长一下280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200余支。截回被抢的大批粮食、牲口、归还给群众。5月,军区对此次参战部队,在与敌人兵力相等的情况下,能以坚决勇敢精神消灭与击溃了敌人,取得了胜利,保护了群众利益,特给予通令嘉奖。
4月26日冀南行署发出优军指示,要求各专、现在大生产运动中解决好军属的土地代耕问题,并号召军属积极参加生产,争当生产模范。
4月30日新华社发表为:“全力准备反攻”的社论。社论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后,
指出:10个月的战争证明,“中美反动派要想征服中国人民是不可能的”,战争的形式,将“由蒋军的局部进攻与人民解放军的局部反攻,改变到蒋军的全面防御与人民解放军的全面反攻。”并强调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动员一切力量,全力准备反攻”。
4月 在土地改革,和准备打反攻的巨大鼓舞下,冀南人民又掀起了参军的新高潮。今年以来参军人数达22000余人。各分区,在短短的几天内,参军的即达万余人。其中永年县仅4月份就有4839人参军。临清县1342名青年自动入伍。武训县1100名翻身农民报名参军。
5月1日冀南公营工厂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积极生产,支援前线。军区炸药厂,自卫战争开始后,生产能力提高了四倍半。被服厂66天,完成了100天的生产任务。四分区炸药长的工人,不仅节约消耗费628000元,并宣布今年全年不要津贴,用以支援前线。
6月1日我二纵奉命由安阳外围撤至樊营、回隆地区集结修正。独4旅、独5旅协同太行军区部队围困安阳之敌。
6月3日军委命令我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
6月5日1)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颁发《敌迁渡河技术指导》。
2)自卫战争以来,军区供给部机关工厂全体人员为了前线而奋不顾身的工作,都已获得了很大成绩与进步。修械所12月修轻重机枪182挺、炮5 门,造子弹40000发。10月份的14天中造镐、锹、斧子2500件。炸弹二三所由1946年上半年平均每人每日造手榴弹6颗,到12月提高到26颗。被服所制作夏衣生产率提高52%,共节约布40000尺。
染坊预计百日工作60日完成,节约染料价值733万元。因此,军区特颁发嘉奖令,并给供给部记大功一次,被服厂记小功两次,赠以“胜利被服所”光荣称号。炸弹二三所、染布房、修械所各记小功一次。供直机关支部及军工科支部以通报表扬。
3)自1946年9月至1947年3月,军区医院收容伤病员6415人,治愈归队2916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及卫生部直属一二所,共收容伤病员3460人,治愈归队2477人。新治疗法的采用,大大减轻了伤病员的痛苦。化脓率减至5%--10%,残废率减至6.6%,死亡率减至3%弱。为此,军区特予卫生部集体记大功一次,予军区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各记小功一次,予白院一所修养一连记小功一次,并赠该所以“模范休养连”的光荣称号。
6月8日 1)冀南军区前线部队在安阳以东樊营隆重举行第一届人民功臣大会,参 加大会的功臣计有:立特等功者6名,立大功者176名,营以上干部立小功者49名和56个单位的代表。大会预备会推选陈再道司令员等领导同志和著名战斗英雄周茂祥、任笑祥、赵步贞、任来保等17位同志为大会主席团。冀南区党、政、军、群的领导同志王从吾、刘志坚、孟夫唐等和冀南慰问团各界代表出席了庆功会。刘伯承司令员亲临大会,并作了动员讲话,号召指战员在反攻中打好仗、执行好土改和财经制度三大任务,特别是要打好仗,打败蒋介石,争取为人民立下更大功劳。陈再道司令员总结了10个月来的战斗成绩和经验教训,号召功臣同志继续保持光荣,在反攻中带领群众,争取功上加功。
2)庆功会后,二纵、军区分开,领导班子作了相应调整。
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王维纲,副司令员范朝利,副政委钟汉华,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许梦侠。
●4旅:旅长孔庆德,政委刘明辉,参谋长赵晓舟,政治部主任姚克佑。
10团:团长王一,政委黄亚雄。
11团:团长罗崇富,政委李先忠。
12团:团长兼政委赖达元。
●5旅:旅长雷绍康,政委寇庆延,副旅长赵鹤亭,参谋长陈仲民,政治部
主任王进前。
13团:团长吕琛,政委窦洪年。
14团:团长梁俊亭,政委杨杰。
15团:团长黄家景,政委田涛。
●6旅:旅长周发田,政委刘华清,副旅长牟海秀,副政委彭学贵,参谋
长王树棠,政治部主任曹中南。
16团:团长向茂森,政委胡永昌。
17团:团长陈金龙,政委范朝福。
18团:团长李开道,政委王新。
冀南军区:司令员徐深吉,政委王从吾(兼),副政委马国瑞(兼)副司令员王光华,参谋长张希才,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胥光义。为支援部队南下,冀南军区调给二纵队排以上干部1753名,是总队各级组织更加健全。干部配备齐全,部队空前满员,全纵队人数31000人。
6月9日区党委嘉奖助耕有功单位。军区休养连都是残废军人,积极响应防旱备荒号召,一周内帮助群众点种棉花305亩、花生、豆子50亩。革命荣誉军人教养院自己开荒5亩,半月内给烈、抗、军属推粪150车,担水300担, 轧花1000多斤。区党委号召向他们学习。
6月10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在安阳附近的石林召开纵队首长会议,传达中央巨冶陶会议精神,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
6月13日野战军政治部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队认真学习“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的评论,即“全力准备反攻”的社论。
6月15日王光华副司令在永年借马桩召开会议,决定了“困死敌在城里,消灭敌于城外”长期围困永年城关之敌的方针。
鲁西南战役6月22日刘、邓发布强渡黄河,实施鲁西南战役的基本命令。
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共13个旅在寿张县城东北之张秋镇至濮县南的临濮集300华里的宽正面上,一举突破敌黄河防线,发起鲁西南战役。
我二纵,由林楼、孙口段强渡成功。敌为堵住被我军突破的缺口,除令原防守黄河的部队,退守郓城、菏泽外,急忙从豫北、豫皖苏抽调整编第32、第66、第58师及整编63师的153旅以及原驻守嘉 祥的整编第70师来援,企图以整编第55师坚守郓城,吸引我军,迫使我军背水作战。刘、邓首长为争取主动,乘敌分路前进尚未靠拢的时候,决心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口,各个击破”的战法,歼灭敌人。我二纵4旅突破黄河防线,占领黄姑庵(黄安)后,即配合六纵围攻定陶。
7月6日我6旅占领曹县。
7月8日一纵攻克郓城,歼敌55师。
7月10日我二纵4旅配合六纵攻克定陶,歼敌第63师153旅。
7月13日我二纵5、6旅于谢家集全歼敌第66师13旅38团。
7月14日一、六纵将敌第32师、70师歼灭于六营集及其以东地区。同日,三纵开始围攻羊山集。
7月17日我二纵参加围攻羊山集。
7月23日三纵一部和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在羊山集以南歼灭北援之敌第199旅。
7月28日我二纵和三纵在其他友邻部队配合下,攻克羊山集,歼敌第66师师部,及2个旅(欠一个团)。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9.5个旅,4个师部,共60000余人。缴获野炮12门,山炮52门,并击落飞机四架,击毁坦克2辆。我二纵共歼敌近5000人,其中俘敌66师中将师长宋瑞珂、参谋长郭雨林等将级以下3000余人。缴获各种炮90多
门,轻重机枪353挺,汽车36辆等。我伤亡4000多人。
鲁西南战役的胜利,基本上粉碎了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冀南人民在我军内线作战中,做出重大贡献。仅四专署11个县今年1至6月份就出5批3627副担架,其中南宫一个县即组织了3000人的担架队。动员农村青年21304人支援前线。平乡、广宗、巨鹿、新河4县在支援安阳战役中成绩突出,受到前方战勤指挥部传令嘉奖。三专署动员民工63115人,民兵4350人,组织担架5061付,大车14919辆,牲口24558头。一专署第一阶段(1946年8月至12月),馆 陶出大车3400辆,元朝出大车2000辆。第二阶段(12月成立指挥部到大军渡河),担架运送136次,大车40584辆,运粮110000斤,碾米磨 面4540000余斤。各地组织的支前队伍,大部由县区领导干部带队,保证了前线军需、弹药的供应和伤员的转移。有的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全区民兵自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共做占619次,俘敌团长以下1048人,缴获机枪1挺、步马枪516支,各种子弹、炮弹12000余发。对安定社会次序,起了重要的作用。
6月 冀南第一批随军南下地方工作干部贝仲选、张春山等800多名,集中于武安冶陶镇学习与准备,7月过黄河,和部队一起于8月下旬到达大别山。大部分配载上乘、固始、金寨、霍丘等县工作,一部在黄冈地区工作。
7月2日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决定以太岳、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级干部对及中原军区部队,依次组成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等5个纵队。
7月4日独4旅12团于晨4:30,在安阳南之杨家井、西郭村开始阻击安阳南窜之敌,至下午1:30,打退敌人15次冲锋,敌伤亡惨重,不得不又窜回安阳孤城。
7月17日党中央在建屏县(今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总结全国土地改革的经验,制定了《土地法大纲》。
7月23日军为毛主席令刘邓野战军主力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部挺进豫陕鄂,华东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和鲁中地区积极牵制敌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进。
7月30日晋冀鲁豫军区发布关于出征干部家属待遇问题的命令,规定所有家属的生活费用,原则上是有生产自给,但对出征干部之家属生活费用,特由公家供给。
8月1日 1)区党委、军区、行署机关及群众2万人集会庆祝八一建军节。行署主任孟夫唐代表全区人民向全体指战员和功臣们致敬。号召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前线,冀南经过土改后,有5万名翻身农民和1万多名党员先后奔赴前线,保证了部队满员,号召广大青年在反攻中积极参军。
2)军区直属队贺功大会开幕,历时3天。荣膺立功的同志110名,立功单位10个。张希才参谋长号召纠正认为立功运动与己无关的糊涂观念,功臣同志努力功上加工。崔田民助人在闭幕词中号召各单位要学一、二连都记了大功的修养大队,个人功臣,特别是妇女同志应努力学习杨志新同志。
8月3日为了准备大反攻500余名青年学生考入军区军干校。
8月7日1)千里跃进大别山。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刘邓率一、二、三、六纵队和中原独立旅以及中原局机关和第一批南下的干部(含冀南地方干部),从鲁西南出发,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2)二纵在大别山转战半年,1948年2月底,除5旅留在大别山归鄂豫军区建制继续坚持斗争外,纵直及4、6旅北渡淮河,1948年参加了逐鹿中原、淮海大战。1949年春,二纵编为第二野战军第10军,三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10军军长。陈再道任河南军区司令员。1949年4月,10军参加渡江作战。6月将三纵留在皖西地区、坚持大别山斗争的皖西独立师编入10军建制,番号为30师。已于2月18日归建的5旅13团,编为30师88团。8月进军西南。1950年10军兼川南军区,1951年出川抗美援朝,1952年5月,军部及30师(含原5旅13团)编入海军;28师(原4 旅)归华北军区建制。29师(原6旅)于1951年随15军赴朝作战,回国后曾属武汉军区。
8月10日至12日冀南军区组成四个独立团,既独立4团、独立5团、独立6团,在永年地区成立;独立7团在夏津成立。
8月29日冀南人民武装委员会,改为由冀南军区领导的人民武装部。
8月决定撤销一、四、五分区,军区司令部取消处、政治部取消部,均改为科,以充实十纵的机关部队。
9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在安阳地区成立。该纵队以冀南部队为主与民主建国军组成,司令员王宏坤,政委刘志坚,副司令孔庆德,参谋长靖任秋,副参谋长张西三,政治部主任张力之,副主任余成斌。该纵辖3个旅:28旅:(原独立四旅)吕长杨秀昆,政委杨树根,副旅长何济林,副政委汪洪清,政治部主任李福尧。29旅:(原独立5旅)旅长李定灼,政委吴罡,参谋长王明坤,政治部主任訾修林,政治部副主任王大华。30旅:旅长刘福胜,副政委贺亦然,参谋长刘始明,政治部主任蒲通修。
9月15日冀南军区发出进行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认真参加土改运动的训令。
9月25日冀南区党委发出关于对敌斗争及武装工作的决定:继续围困安阳、永年之敌;各地委加强对武装部的领导;具体部署了各部队的作战任务。并决定调一、四、五地委之警卫连合编为军区独立营。三地委在永年附近组成军区独立第八团,二地委以警卫连为基础扩编军区独立第九团(小团),军区警卫营3连拨给一、四、五地委各一个排,编成新的警卫连。由社会部负责抽调各县公安队之老战士、班长、队长等200名,组成武装工作队,开赴安阳担任对敌斗争。
9月 夏津北宋里长屯一带反动会道门煽动300多人叛乱,杀害我区干部和民兵8人。暴徒南窜是被我军区7团击溃。事后遣散了受骗群众,9名会门头领被枪决。
10月2日晋级鲁豫中央局在武安冶陶召开土地工作会议,贯彻全国土地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对全区土改进行复查,在未进行或未进行完土改的地区按新 政策实行土地改革。会议决定成立边区农会筹备会,制定了《施行“中国土地法大纲”补充办法(草案)》。到会人员进行了查阶级、查思 想、查作风的初步整党。
10月5日冀南部队解放敌久踞之永年县城,守敌和南逃之敌全部被歼。击毙国民党“冀保第一总队”少将总队长许铁英(铁磨头),第二总队少将总队长王泽民以下280余人俘国民党中央委员、永年指挥官钟玉林以下官兵1200多人,缴获飞机一架、轻重机枪24挺、步枪4000余支、子弹30万发。
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10月1) 原围困永年之冀南军区部队,开赴安阳以东地区,监视安阳之敌。
2)冀南第二批干部南下。区党委组织第二批干部1400余人南下,由四专署专员肖一舟、四地委副书记杨青分任指挥长和政委。于12月下旬到达桐柏地区,开展新区工作。
11月27日1)十纵奉命过黄河向大别山挺进。11月27日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
12月6日跨过平汉铁路进入桐柏地区,建立桐柏军区,横扫桐柏地区之敌并参加了皖西、皖东和攻克襄樊等战役。1949年编为58军,孔庆德任军长,方正平任政委,王宏坤同志调任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49年5月172师改为湖北军区独立第4师,9月军部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173、174师归属河南军区建制。
2)独7团调水冶地区,坚持平汉路西斗争。
11月冀南区再次迅速掀起参军热潮。本月内,共扩军37000多名。超过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大军区给冀南区扩军16000的一倍多。其中威县4500名,魏县3600名,临漳2000名,武训1100名,阜东860名,莘县780名,恩县530名,大名470名,南宫360名等。不少县的党员干部带头参军。如威县在参军的4500名青壮年中,就有47名村支部书记,320名村干部,普通党员330名带头参军。为了更好的地接收与教育训练参军战士,送往前方,前后方共同组织了一个补充团。
12月3日独5团和独立营攻克汤阴东之任固集,歼土顽及反动会道门武装387人。我牺牲2名,伤21名。
12月7日敌40师一个团结合土顽一部攻击我驻任固集之漳南大队,另一股敌两个营向我驻四伏厂之一个连进攻。遭我反击后撤回,歼敌近200人。我伤亡 45名。
12月9日4团及临漳大队各两个连于安阳东南之南瓦店、西瓦店设伏,歼敌40余人,缴获步枪40余支。
12月16日我独4、5、6团各一部于菜园南之龙虎、柳园地区歼灭还乡团及会道门反动武装100余人,相继又打退驻菜园顽军两个营的进攻,毙伤敌50余人。我牺牲7人,伤18人。
12月22日参加围困安阳敌人的冀南部队积极打击敌人。自11月22日至12月22日,一个月内共作战23次,毙伤敌359人,俘敌445人,缴获长短枪200余支、各种子弹9000余发。
12月30日晋冀鲁豫军区发出命令,要求军队认真执行土改政策。并规定:凡我军一切武装部队的指战员,应无条件地拥护遵守中国土地法大纲,不准有任何违犯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言论和行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