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橄榄岩

来源:六九路网


橄榄岩——苦橄岩

一、 一般特征

本类岩石是超基性岩中最常见的一类,属硅酸不饱和的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化学成分总的特征是贫硅、贫碱、富铁镁。反映在矿物成分上,几乎完全由铁镁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而无长石或长石很少。由于镁铁质矿物在本类岩石中含量很高,所以又称为超镁铁岩。

本类岩石分布极少,约占岩浆岩分布面积的0.4%,其中喷出岩更为罕见。本类岩石新鲜者不多,总是不同程度地遭受蛇纹石化等蚀变。

二、 侵入岩

1、 矿物成分

可形成单独的岩体,也可和基性岩、碱性岩构成杂岩体。代表性侵入岩为纯橄榄岩、橄榄岩和辉石岩。

主要矿物:橄榄石和辉石(常变为蛇纹石、绿泥石、滑石)

次要矿物: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

副矿物:尖晶石类、铬铁矿、钛铁矿、磷灰石及磁铁矿。

橄榄石:自形晶者是结晶较早的产物,多数被熔蚀呈浑圆状。橄榄石易蛇纹石化,蛇

纹石首先沿矿物的裂纹及边缘义代,交代强烈时则全部变成蛇纹石,仅保留橄榄石假象。在蛇纹石化的同时,游离出来的铁质往往沿橄榄石裂纹或矿物边缘形成磁铁矿。

辉石:外观上颇似细而密的聚片双晶。在单斜或斜方辉石中,也可见到出熔片状或针状的磁铁矿、钛铁矿、钛磁铁矿等金属矿物小晶体。

蛇纹石:是橄榄石、部分辉石最常见的蚀变产物。

2、 结构构造

主要结构有半自形粒状结构、粒状镶嵌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网状结构、包含结构及反应边结构等

粒状镶嵌结构:是超基性岩中常见的结构,粒状矿物近等轴形,彼此呈直线镶嵌接触。

包含结构:颗粒粗大的辉石或角闪石包裹了许多较小的圆粒状橄榄石。在一种说法认为,被包围的矿物是熔浆中早期结晶矿物,经重力作用堆积到熔体底部,晶体之间充满了粒间熔浆,熔浆结晶后形成巨大晶体,由于粒间熔浆熔蚀早结晶的矿物,所以多为浑圆粒状。

海绵陨铁结构:明显它形的金属矿物,胶结了自形较高的橄榄石和辉石颗粒。

网状结构:这是遭受蛇纹石化的次生结构。其特征是蛇纹石构成网状,网孔中保留着残余的橄榄石。

主要构造为块状结造,也有流动构造、层状构造。

3、 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描述

超镁铁质岩可划分为两大工类型:橄榄岩类和辉石岩、角闪石岩类。

1) 纯橄榄岩:全部或几乎全部由橄榄石(>90%)组成,可含辉石及其它矿物,但后者<10%。向基性过渡者,可含少量基性斜长石。纯橄榄岩常含金属矿物,含量较多时称磁铁矿纯橄榄岩、或铬铁矿纯橄榄岩等。纯橄榄岩在岩体中呈相带或透镜体产出,新鲜未蛇纹石化者少见。

2) 橄榄岩:是超基性侵入岩中最常见的类型。橄榄石含量在40-90%之间,橄榄石和辉石大致上等量所组成的岩石。有两种产状,一是超基性岩体中的常见岩相,另一种呈碱性玄武岩中的包体。前者普遍蛇纹石化,后者常为新鲜岩石。常见的变种有:

方辉橄榄岩:由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组成,单斜辉石很少。

单辉橄榄岩:由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组成,斜方辉石<5%。

二辉橄榄岩:由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成,两种辉石含量大体相近,每种辉石含量不得<5%。

3)辉石岩:几乎或全部由辉石(>90%)组成。可含有橄榄石、角闪石,金属矿物。根据辉石种属可细分为以下类型:

方辉辉石岩:斜方辉石含量90-100%,根据斜方辉石种类的不同分别命名为顽火辉岩、古铜辉岩及紫苏辉岩等。

透辉岩:岩石几乎全由透辉石组成。

二辉辉石岩:主要由两种辉石组成,橄榄石含量一般<5%。

4)橄榄辉石岩:又称橄榄辉岩,是介于辉岩与橄榄岩之间的岩石。由辉石和橄榄石组成。辉石是主要的,含量60-95%,橄榄石含量小于40%。根据辉石的不同,可细分为橄榄单辉岩、橄榄二辉岩和橄榄方辉岩。

5)角闪橄榄岩:是介于角闪石岩和橄榄岩之间的过渡种属。其特征是在粗大角闪石晶体中包含着橄榄石的圆形晶粒,具典型包含结构。

4、岩石化学特征

超基性岩类岩石新鲜者少见,多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甚至全变为蛇纹岩。

5、次生变化及原岩恢复

绝大多数基性岩都发生经蛇纹石为主的蚀变,蚀变过程中水起着重要的作用。蛇纹石化作用普遍被认为是一种热液水化作用。根据热液的来源分为自变质和它变质两种。如果岩体内部蛇纹石化强烈,可能热液来自岩体本身称为自变质;如果岩体边缘蛇纹石化强烈,向岩体内部减弱,说明热液主要来自围岩为它变质。

超基性岩的不同岩石类型含矿性也不同,因此超基性岩原岩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从三方面着手:

1) 根据残存的原生矿物:蛇纹石化较弱时,不同程度地保存有原生矿物残余,根据

残存矿物的轮廊所占的体积百分含量恢复原岩并不很困难。但应注意在同一岩石中橄榄石比辉石更易蛇纹石化。

2) 根据原生矿物假象:橄榄石在蛇纹石化过程中往往析出尘点状的磁铁矿,这些磁铁矿常常分布在橄榄石的晶体周围,当橄榄石全部变为蛇纹石后,这些析出的磁铁矿就残存下来,构成了原来橄榄石的晶体形态——假六边形、纺缍形等。而辉石的蛇纹石化亦有类似的特点,形成以一个叶蛇纹石的单体代替一个辉石单体,而完好的保存了辉石的假象。

3) 根据残存的结构:超基性侵入岩在蚀变过程中,其原生的结构也可以残存下来作为恢复原岩的依据。

6、岩体组合的类型及蛇绿岩

1)岩体组合类型

根据超基性岩产出的构造环镜、产状和岩石的共生组合,可把超基性岩体划分为四种类型。

A、 阿尔卑斯型:是产于岛弧和大陆褶皱造山带内,以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为主的超基性岩体。它通常产于与构造走向平行的深大断裂中,常呈长条状]透镜状产出,倾角较陡,沿构造线方向断断续续延伸数百公里;一般均遭受强烈的蛇纹石化。

B、 层状侵入体:产于较稳定的构造环境中,多呈岩盆状、岩床状,规模大小不等,由几平方公里到数万平方公里都有。除超基性外,常与辉长岩及少数中酸性岩共生。岩体成层性明显,具清楚的垂直分带;一般底部为超镁铁质岩(橄榄岩、纯橄榄岩、辉石岩等);

中部为辉长岩类(苏长岩、辉长岩);上部为浅色辉长岩、斜长岩、闪长岩及花岗岩等。这种类似沉积岩的“层理”是本类型岩体的最特征构造,“层理”是以矿物种类、含量、大小的不同而显示出来的。

C、 环带状超镁铁质杂岩体:产于造山带,沿构造方向成群分布;岩体近圆柱形,各岩类围绕岩体中心呈环带状分布,中心为超基性岩,外围被辉长岩类所包围。辉长岩被认为比环带状超基性岩老,岩体具有热变质带。

D、 碱性玄武岩和金伯利岩中的超基性岩包体:主要是二辉橄榄岩包休。

3) 蛇绿岩

这一述语并不是一种岩石名称,而是一个特殊的岩石组合。蛇绿岩套由下往上,由橄榄岩(蛇纹岩)、层状堆积体、席状岩墙群和枕状熔岩以及之上的一套海相沉积的含放射虫硅质岩组成。

一在许多板块构造研究者把蛇绿岩这套组合,视为古老洋壳和下伏地幔岩的代表,认为蛇绿岩的岩现位置,就是板块相互碰撞的位置。所以,蛇绿岩的存在和找寻,不仅有找矿意义,也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三、 喷出岩

1、 玻基纯橄岩:岩石为玻基斑状结构,橄榄石是唯一的斑晶,其它为黑色火山玻璃,有时在玻璃基质中有少量含钛普通辉石微晶,化学成分上SiO2含量约20-38%。

2、 玻基辉橄岩:玻基辉橄岩为喷出产状,常与碱性橄榄玄武岩共生,斑晶为橄榄石

与含钛辉石,基质为橙黄色~褐色的玻璃,其中可含辉石的微晶,也可出现少量斜长石微晶。如斑晶全部为辉石可称为玻基辉石岩。

3、 苦橄岩:呈喷出产状的苦橄岩往往产于玄武岩的底部,它常和苦橄玄武岩共生。苦橄岩含量的矿物成分以橄榄石和辉石为主,可含少量斜长石、角闪石、金属矿物等,橄榄石含量高达50-70%,岩石具斑状结构,橄榄石和辉石为斑晶,橄榄石斑晶较多相当于橄榄岩的喷出岩。

4、 科马提岩:这是近十年来发现的超镁铁质火山熔岩。它常与Ni、Cu、Au矿伴生,而且对研究地球早期的演化历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由高镁质的橄榄石、辉石及少量金属矿物和基性玻璃组成。常见枕状构造,它具有独特的髦剌结构和化学成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